大秦工程兵 第313章

作者:远征士兵

  为此欠就想了一个办法:

  他先打制一个铁皮,然后将铁皮卷成一个空心小管,在里头填充上石墨粉两端封闭。

  等铁水浇铸下去后,就飞快的用这根铁棒插入泥模内……铁管有一定的厚度,在铁水内没有那么容易熔化,于是就能保持住大致的位置并与铁炮融合在一起。

  而铁管内的石墨粉其熔点高达3600度,远高于铁水的1500度,于是其始终不会融化并将铁皮撑开。

  待模具冷却后,只要将铁管两端铲断倒出石墨粉,一个细长的小孔就成形了。

  听欠的介绍,沈兵不由对古人的智慧感到叹服,他们总是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完成看似十分复杂的事。

  不过欠看着那木架上铁芯铜炮也有些不明白,问了一个与王贲同样的问题:

  “大将军,我等制这铜铁管又有何用?”

  “此物重七百余斤,只怕很难用于战场……”

  秦时的七百余斤其实只有现代的三百多斤。

  沈兵之所以不把它做得更大,并不是因为没有铜铁,而是因为想着将来是要拉着它在沙漠行军……三百多斤是骆驼长途运输的载重上限,实在不行用马车装也没多大问题。

  沈兵也没多做解释,只是从王贲手里取过一个圆柱形药包塞了进去。

  当然,这其中要用一根木棍将药包捅到药室塞紧。

  接着再放一颗实心铁球进去,同样用木棍将其顶到底部以防在中部卡住。

  接着就取一根长针自火门探入刺破药包,抽出长针后再插入早就制好的导火索……这导火索其实可以直接用火药代替,也就是用长针刺破药包后就从火门处倒入火药。

  由于火门只是个小孔,很快就会被火药填满,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内外相通的点火通道。

  但很明显,导火索比火药要安全得多。

  因为一旦操作不当,那火药就散乱得到处都是,一点火很容易就会点着放置在外的药包引发事故。

  另一方面,就是用火药点火基本上是一点就开火,而导火索则会有一点时间延迟,这样点火的炮手有时间避开。

  从没操作过火炮的古代兵士当然不会有这方面的的经验,于是沈兵宁愿多花点时间让人制作导火索。

  一切准备妥当后,沈兵就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取出火折子。

  正要点火就被王贲阻止了:

  “大将军,这些小事让属下代劳便可。”

  “大将军还是避远些!”

  王贲知道那药包里装的是火药,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才让沈兵避开。

  沈兵也没拒绝,毕竟他自己也不确定这火炮到底能不能成,若是因为制造工艺落后第一发就炸膛呢?

  不过,若是这样考虑的话,就应该让一个亲卫去点。

  但已经来不及了,正当沈兵这么想的时候,王贲已吹燃了火折子然后往导火索处一点……导火索当即“索索”的跳着火星往炮体里钻。

  过了一会儿,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众人只见炮体剧烈的震动了下就翻到了一边……却是炮架不稳。

  沈兵脑海里想的就是,应该将炮架改进一下,或是装上一对轮子让它能更好的消耗掉后座力而不是死死的顶在地上。

  而且装上轮子后还便于战场机动,比如要转移时就可以直接用马拖拉。

  再一看众人,全都呆若木鸡的望着那门炮,好半晌他们才反应过来,疑惑的问着沈兵:

  “大将军,便是如此吗?”

  “此物……却是以巨响吓退敌军?”

  沈兵“呃”了一声,然后就意识到他们并不知道炮弹已在这过程中发射出去了。

  这也不怪他们。

  炮弹飞出去的速度很快,同时炮口还有一道浓烟,再加上那声巨响把他们吓得三魂丢了六魄……谁还会去注意有没有东西从炮口飞出去。

  沈兵笑了笑,对两侧的亲卫说道:

  “往前两百步,去找找弹丸!”

  亲卫愣了下:

  “弹丸?”

  “大将军说的可是那铁球?”

  沈兵没好气的点了点头:

  “正是铁球,找到便指出位置!”

第四百一十四章 射程

  亲卫将信将疑的往前走。

  在他想来,那实心铁球至少也有数十秦斤,这又如何能打出两百步远。

  可是越往前走就越是心惊,因为在三百步左右的确有一道被重物砸出的土坑……

  铁球以较为平直的弹道射出时方向主要是往前,又因为它是球形而不是现代炮弹的锥形,所以会在地面以“打水飘”的方式往前跳。

  亲卫那是一脸不信,难道这铁球居然能打到三百步?

  其实这是亲卫无知,类似这种级数的铁芯铜炮其有效射程为500米,最大射程都能达到1500米。

  沈兵制作的这铁芯铜炮质量虽说因制作工艺、原料等原因略逊一筹,但打出三百步远还是不在话下,若调整好角度也就是以四十五度角发射,少说也能打出六百步。

  最终亲卫在四百步外找到了铁球,然后他们既兴奋又有些怀疑的晃动了令旗。

  之所以说“怀疑”,是因为他们不确定那铁球是不是本身就在那此时碰巧被他们找到的!

  王贲、李岩等人不由纷纷变色。

  王贲眼里透着兴奋,说道:

  “大将军,此物竟能将实心铁球抛射出四百余步?”

  李岩一边打量着铁芯铜炮一边说:

  “这……这便是投石机?能抛射铁弹的投石机!”

  “且射程要比投石机远得多!”

  欠毕竟是铁匠,知道铁球落地后会滚动,于是就说了句:

  “此物射程或没有四百余步!”

  沈兵也不解释,回答道:

  “不若我等再试一发如何?”

  说着就将命亲卫将火炮抬了起来,同时在炮架下方垫上石块使火炮仰角大致呈45度……之所以设计时不用45度角,是因为火炮用于攻城尤其是摧毁城墙时不需要45度角。

  45度角虽然能打得最远,但同时弹道也太高呈抛物线,如此一来其命中率就成级数下降。

  另一方面,就是这时代基本没有超过射程两百步的装备,这就意味着火炮可以在三百步内放心的进攻,于是增加射程对于当前来说就不是很重要。

  这一回会麻烦一些,因为还要清除炮膛内的残留物。

  其它的便都如之前一般操作,然后“轰”的一声,又打出一枚铁球……这一回因为众人都有心理准备,所以都看清了,有一个东西从炮口腾的一下飞了出去,然后在老远的地方落地接着就不见了踪影。

  距离太远,众人只依稀看到远处有沙土飞溅。

  过了好一会儿,王贲就感叹道:

  “此物何只四百步射程,少说也有六百步!”

  古时可没有什么“有效射程”之说,且投石机也没有“有效射程”。

  “有效射程”应该是近代步枪的概念……子弹、炮弹的速度超过音速时飞行得比较稳定,散布面积就小,于是音速飞行的距离大概就是“有效射程”。

  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有些枪械本身制作较粗糙震动大,在音速距离散布面积也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于是“有效射程”就近一些,比如AK47。

  反之,有些步枪因为制作精密震动小、子弹体积小,在超出音速距离后受空气阻力影响小,其散布面积依旧在可接受范围内,于是“有效射程”就远一些,比如M16。

  秦时根本就没有超音速的装备,所以能打多远就叫射程。

  沈兵不理会这些。

  事实至少在这时候沈兵是不需要理会这些的。

  三百步外随便的火炮怎么轰,还考虑什么射程、有效射程……

  不过在方便搬运及机动方面倒是有必要改进。

  沈兵想了想,就又为火炮设计了几个提把。

  这些提把是与炮箍为一体的,分布在炮身的两侧,可以用绳索穿过其中吊运,也可以作为人工搬运时的握把。

  另外……

  再加上炮耳吧!

  所谓的炮耳,就是在炮身中后部一左一右加上两个突起的圆柱形,炮身可以以其为轴旋转,于是就可以调节俯仰角。

  若是固定俯仰角,到时运到战场才发现打不到城墙就尴尬了。

  另外就像之前说的一样还要配上轮子。

  而且因为它是要在沙漠上机动的,所以需要更宽的轮子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这样才能避免陷入沙地中无法动弹。

  一边想一边画,不久一辆炮车就出现了,那样子有些像西部电影里用的老式火炮。

  然后沈兵就将草图递给欠,说道:

  “便按此样式制作,二十门!”

  “每门至少配一百枚弹丸!”

  欠应了声,便小心翼翼的接过草图。

  王贲直到这时才敢问:

  “大将军,此物可有名字?”

  沈兵回答:

  “火炮!”

  王贲点头道:

  “这名字倒也有形像。”

  “以火药发射弹丸的砲,故名火砲!”

  被王贲这么一说,沈兵发现还真是……

  古人把投石机称作“砲”,那么这以火发射的砲不就是火砲了?

  只不过因为它是以火发射的,所以这石字旁的“砲”也要改成火字旁的“炮”了。

  这火炮并不是发明出来就完事了。

  接着就是炮兵的训练。

  沈兵直接将李岩部队中的三弓床弩兵几批过来调了过来。

  原因是这火炮的发射其实和三弓床弩的发射是一个原理,比如调整俯仰角。

  另一方面就是这些三弓床弩兵原本就担负着发射“霹雳火球”的任务,总算是接触过火药并知道它的厉害,于是更有警觉性知道这不是闹着玩的。

  其实更需要保持谨慎的是运输药包的那些兵士……他们可是推着一车的药包跟在火炮后方随时补给。

  这一车药包若是不小心被点燃或是发生意外,那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沈兵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首先是药包距离火炮必须足够远,然后一次送去一个药包……宁愿麻烦一些也要保证安全。

  其次,除了负责点火的炮兵外,其余兵士必须隔绝易燃物尤其是火折子。

  不仅自己不能使用还必须在周围设下警戒线阻止闲杂人等进入。

  否则,奸细只需要抛过来一根火把,就可以将其引爆岂不冤枉?

  于是这配上的就不只是炮兵,还有用于警戒的护卫。

上一篇:三国之仲谋天下

下一篇:三国末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