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270章

作者:远征士兵

  于是一听说羡门子高的徒弟到了咸阳,马上就双目发光。

  “快,再多派人手,封锁城门!”

  “一定要把他找出来!”

  赵高应了声是,然后又忙活去了。

  在嬴政焦急等待的时候,当天夜里赵高总算是把这个“徒弟”带来了。

  此人一身白衫全身整洁,看着就有一股超凡脱俗的味道。

  嬴政大喜,忙问:

  “你当真是仙长之徒?他还活着?”

  白衫人一拱手道:

  “禀皇上,家师已脱胎换骨,是以世人不识。”

  “但即便草民是他徒弟,也极难寻到他,是以……”

  嬴政听着这话又多信了几分,哪有骗子一上来就说办不到的?

  嬴政说:

  “不妨,朕有的是时间。”

  “你替朕去寻到令师,朕有事请教!”

  “若能办成,朕重重有赏!”

  白衫人依旧为难。

  在嬴政的各种好处下,最终勉为其难的回答:

  “即是如此,草民便试试吧!”

  “但草民有言在先,是否能寻到全在机缘,草民不敢保证……”

  嬴政哪里还会关心这个。

  所有被骗的人都抱着一个心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第三百五十章 直道

  这白衫方士便是卢生。

  这波操作太过简单了,卢生依嬴政之令寻找羡门子高,不过半月余就返回咸阳报道:

  “启禀皇上,机缘巧合,草民碰到了家师。”

  “草民力劝家师来咸阳助皇上一臂之力,但家师只回了一句话……”

  嬴政好奇的问:

  “什么话?”

  卢生迟疑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

  “家师说,‘亡秦者,胡也!’!”

  嬴政把这句话重复了两遍,然后就皱起了眉头。

  暗道,难道朕的江山还不稳吗?

  江山若是不稳,那么谈长生不死又有何意义呢?

  也难怪仙人不愿来咸阳,难怪沈兵在北地苦心经营啊……

  嬴政这想法是正确的,至少在方向上是对的。

  如果还有人能威胁到大秦的江山,那也就是嬴政的生命还可能受到他人威胁。

  若是这样,即便嬴政得到长生不老药又能如何?

  长生不老药只能让嬴政不老,却不能保证嬴政是金刚不坏之身。

  就算嬴政不老,有一天匈奴能大胜秦军甚至兵临城下将嬴政抓了起来砍了脑袋……能长生不死又能如何?

  而从仙人的角度来看,若已知“胡人将亡秦”,那么为嬴政炼长生不老药也就是白费力气了。

  一念至此,嬴政就庆幸自己没有轻率的将沈兵从北地调回来了。

  他甚至还暗想:

  “这沈兵果是仙人派来助朕的福将哪!”

  “他岂非一早就知道大秦之患是北方胡人?”

  “此刻正全力为大秦解决匈奴之患保朕江山,而朕就想将其调回……”

  “真是愚蠢至极,愚蠢至极啊!”

  于是嬴政没说什么,只是命人给了卢生许多赏赐,并着他呆在咸阳随时听候差谴。

  另一面当然不会再有把沈兵调回咸阳的想法。

  不仅没了这想法还希望沈兵能安心呆在北地替他灭了匈奴,于是下了两道命令:

  一是封沈兵为北地大将军,统领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这十万大军自然是嬴政给北地的增援。

  另一道命令就是修筑从咸阳直抵九原的直道。

  这样一来大秦后续援军及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且快速抵达北地支持沈兵抗击匈奴……如此一来,看你匈奴还能翻到天上来灭秦?

  这还只是嬴政此时的想法。

  众所周知,史上嬴政是让蒙恬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之后在意识到匈奴很难被彻底击溃乃至消灭的时候,就让蒙恬在北地连接秦、燕、赵长城使匈奴无法南下。

  赵高听到嬴政这些命令后,那是几分欢喜几分愁。

  欢喜的是:

  嬴政总算是打消了将沈兵和扶苏调回咸阳的想法,且由此看来,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将他们调回。

  愁的是:

  嬴政这一系列举措只怕又要加速北地的发展让其更强大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有道是有得必有失,想要将扶苏留在北地就必须找些借口,而找借口就只能让其坐大……

  两害相权取其轻,不用想当然还是这么做更好。

  沈兵在收到嬴政这些命令后,也是几分欢喜几分愁。

  首先最大、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那十万援兵。

  而且这十万援兵还是由杨端和带领的河内兵,那可是一路从咸阳打到楚国的老兵啊!

  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能得到一支百战精兵更让人兴奋的呢?

  沈兵的北地正缺部队,不想嬴政就派兵来了。

  其次就是嬴政所说的那从咸阳直抵九原的直道。

  沈兵正愁九原交通不便要修路开道呢,嬴政就来了个“直道计划”。

  这直道是从九原跨过黄河直接往南直抵咸阳,全长700多公里,最宽处有61米,最窄处也有12米。

  它除了军事价值外还有巨大商业价值,九原及云中郡生产出来的东西可以通过此道直达秦国最富有的地方……咸阳。

  虽然此时的咸阳还不能算是最富有的地方,但它很快就是了。

  因为秦一统天下后还执行了一个政策,他把天下所有的富人全都迁到咸阳。

  嬴政是这么想的:

  大凡造反叛乱的人都是有钱人,因为有钱才有资金买装备、买粮食才能组织起军队。

  于是,若把天下有钱人都集中在咸阳,手里只有几个铜板的百姓岂不是想造反都做不到了?

  另一个相关的政策,就是把除了秦军之外的民间兵器甚至金属都收缴了。

  因为他觉得如果百姓手里没有金属就无法制兵器,没有兵器也同样无法造反。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些显然是不现实的。

  即便这样秦末农民起义依旧是烽烟四起到处都是,由此可知古人的想法有时十分简单和直接。

  如果有一天,咸阳成为天下富人的集聚地,而北地却又是个高度自治的工业地区,还有一条70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那么北地又会怎样?

  那是不是想要什么资源想要卖出什么商品都是易如反掌?

  再加上九原又离边境及西域近,那妥妥的就是“进出口公司”。

  然而沈兵依旧眉头深锁。

  扶苏甚至觉得有些不习惯,因为他不明白嬴政为什么会突然对北地这么大方重视了,一下就增兵十万而且派的还是杨端和的河内兵。

  沈兵明白是因为什么。

  就是因为那句“亡秦者胡也”。

  这显然是句谎言,因为沈兵知道亡秦的不是匈奴。

  这只是那些方士为嬴政寻了一个借口而已……中原各国逐一被灭,现在能成为秦国对手的就只有北方的匈奴了。

  所以若要找一个能“亡秦”的对手吓吓嬴政,不就只能是匈奴么?

  沈兵担心的是,嬴政这是要命北地军去灭了匈奴……

  当年蒙恬做这事的时候手里可是有三十万秦军。

  怎么到自己手里就只有十万秦军再加上两万左右的北地军了?

  十二万军队,北上到草原地区与二、三十万匈奴骑军作战,这怕是要疯了吧?

  这到底是去剿灭匈奴呢还是去送死的?

  另一方面,此时杨端和的河内军正在邯郸,由邯郸到九原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大军就要北上。

  也就是留给北地的准备时间可能只有一个月。

第三百五十一章 左右为难

  沈兵两侧分立两排将领。

  左边是魏呴领着的步卒,右边是王贲领的骑军。

  沈兵将嬴政的命令一说,下面便鸦雀无声了。

  如果说在此之前,大梁军和神武军因为对匈奴不了解于是信心十足的话,此时打过几场仗就越发显得谨慎,尽管这几场仗都是胜仗而且还是大胜。

  这其实是新兵与老兵的区别。

  新兵是“外行看热闹”,打了几场胜仗后就不知道自己在哪了,于是想当然的就以为匈奴算得了什么?九原一战只万余北地军就能大破数万匈奴连其单于都被斩于马下……这打单于的儿子又有什么好难的?

  再加上还有杨端和的十万精兵,那对阵数十万匈奴还不是手到擒来?

  但像王贲及魏呴这样的内行却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魏呴是因为老沉稳重,思想上更能客观分析敌我利弊。

  而王贲则是因神武军一直在追求与匈奴同样的骑射本领,于是越学越觉得匈奴不简单。

  沉默了好一会儿,沈兵才问了声:

  “你等有何想法?

  剺站了出来,说道:

  “将军,皇上只下令我等北上,可北上进军何处?”

  “匈奴居无定所,不若中原有若干城池无法移动。”

  “他若是得知我军北进而退走,我等又去何方找寻?”

  剺深知游牧民族的习性,所以寥寥数语就说到重点。

上一篇:三国之仲谋天下

下一篇:三国末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