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268章

作者:远征士兵

  冒顿又事先让人探明了东胡的指挥中心所在位置,于是率兵直插其要害一战而胜。

  这一战十分干脆的将强大的东胡打散了。

  东胡大多数马匹、财物以及百姓、奴隶都归匈奴所有,匈奴瞬间又强大起来。

  东胡残兵分成两支逃走,分别自称“乌桓”和“鲜卑”。

第三百四十七章 骑军

  沈兵这边也听说了一些关于匈奴壮大的传闻。

  这些消息是从匈奴牧民那传来的。

  北地数十万百姓,其中免不了与匈奴百姓有些买***如用粮食、金属换些毛皮之类的。

  这其实很正常,中原与匈奴边境的非官方的来往一直都存在,这是怎么挡都挡不住。

  甚至北地百姓中就有一部份是匈奴血统……这些有些是早期就迁徒并在北地定居下来的,另一部份是李牧时期战俘及其后代。

  他们的血统观与国家观早已一片模糊甚至可以说被中原百姓同化了……游牧民族习惯逐水草而栖过游牧生活,其中一小部份人若能在某处定居,那还能称“游牧民族”么?

  在百姓与匈奴百姓的买卖中,就有些消息传到沈兵这。

  这事是剺来向沈兵报告的。

  这日沈兵正在观看神武军训练,负责训练的剺就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沈兵面前拱手说道:

  “将军可知匈奴已日渐强大?”

  沈兵“哦”了一声,他知道剺会些匈奴语,就问:

  “你可是听到什么消息么?”

  剺回答:

  “属下听闻冒顿继任单于后已击败东胡,将东胡领地及牧民尽收置下。”

  沈兵不由皱了皱眉头。

  按说这事少说也要几年后才发生。

  但是……

  头曼单于在九原一战被秦军所杀,冒顿因此提前继承了单于之位,于是也就提前打败了东胡完成了统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业。

  这说起来有些讽刺,差不多是在中原统一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也完成了统一。

  这原没什么问题。

  但中原统一后嬴政开始昏庸误国,接着就是各处义军暴动,然后又是楚汉相争。

  而冒顿却励经图志不断往外扩张。

  此消彼长之下,于是才有汉朝俯首称臣反过来要向匈奴进贡结亲求和之耻。

  东胡被灭可不是小事。

  虽然东胡的部队被匈奴收编的可能不多,但游牧民族的百姓几乎人人会骑射,也就是说百姓差不多就是战士。

  于是估计匈奴的兵力少说都有增长十余万。

  任其继续大鱼吃小鱼,又或者打赢月氏收编西域牧民……将兵力扩充到二、三十万问题不大。

  在草原上拥有二、三十万擅长骑射的骑兵是什么概念?

  据统计蒙古全盛时期兵力也不过三十余万人,但却南灭大宋北踏俄罗斯西征欧洲……就算大宋已装备原始的火器且进入资本社会萌芽也无济于事。

  幸运的是匈奴这二、三十万骑兵没有装备马鞍、马镫且战略战术还不尽成熟,否则只怕也是无敌的存在。

  迟疑了下,沈兵就问剺:

  “我军骑射练得如何了?”

  剺兴奋的回答:

  “将军此法的确有效。”

  “各部勤加练习,虽与匈奴还有差距,但已是进步神速。”

  “此时能挽强弓骑射者已有三百余人。”

  所谓的“强弓”就是匈奴使用的两百五十秦斤的弓。

  如果骑射要能与匈奴一较长短,首先就是要能在马上拉一样的弓,否则客观事实就是射程不如人,又如何能比别人强?

  沈兵的办法就是让骑军像步兵一样做无氧力量训练。

  开弓尤其是能更大拉力的弓,主要就是力量。

  沈兵平时试着练习拉弓,发现开弓主要是三角肌后束、背阔肌与斜方肌等几块肌肉共同收缩发力完成。

  这其实很容易验证,尤其像沈兵之前从没有练习过开弓的新手……

  他只需要让剺教会正确的开弓姿势,然后短时间一遍一遍发力开弓,第二天一觉醒来哪几块肌肉酸痛难忍那就是这些肌肉发力最多。

  然后对骑兵的训练就不用说了,主要就是针对肩部及背部……三角肌及斜方肌是肩部,背阔肌则是背部。

  当然还需要煅炼腿部和臀部。

  原因是骑射是在马背上的,骑兵必须用腿臀部用力夹住马身稳定,且开弓也需要臀部和躯干发力。

  力量训练当然也必须伴随着营养。

  不过这一点对此时的北地来说似乎算不上什么问题,只需要多出售几匹布而已。

  这样不过煅炼一个多月就初见成效,神武军六千余人里已有三百余人能挽强弓骑射。

  匈奴是在马背上长大自小玩弓箭没错,但他们依旧逃不脱营养不足以及没有科学煅练方法这两个无法弥补的缺点。

  沈兵相信,假以时日神武军至少在射程上能追平甚至超过匈奴。

  至于准头……

  两军对垒其实还是射程和射速更重要。

  比如两支上万人的骑军相遇,是否射得准真的很重要吗?

  对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而且骑军还随时变换位置。

  这时候要求的就是射得远、射得快。

  射得准只有在小队人马相遇时才有用。

  接着剺又话锋一转,有些担忧的说道:

  “只是……”

  沈兵问:

  “只是什么?”

  剺回答:

  “北地百姓大多不会骑马。”

  “属下打听过,会骑马的百姓大多被赵王嘉征用为骑军。”

  “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转为奴役了。”

  “这意味着我神武军很难扩大规模。”

  “若是此时才征骑军从骑马开始学起,只怕要数年之后才能有所成。”

  沈兵点了点头。

  其实这不是北地独有的现像,中原各国差不多都是如此。

  首先中原是农耕民族,人口虽多但会骑马的人却少,能骑马又会射箭的那就更是只有各国骑军了。

  其次是此时中原对骑军都不太重视。

  这就造成沈兵想要扩充骑兵十分困难……骑兵训练周期很长。

  汉武帝时期之所以能打败匈奴,一方面是铁器得到普遍运用战力倍增,另一方面则是汉武帝有意识的鼓励民间养马骑马。

  以至于荒郊野岭到处都是马匹,百姓出行甚至连读书人聚一起喝杯小酒都是骑着马去的。

  这就使骑兵的训练周期成级数的缩短,汉军可以短时间内征得大量优质骑兵。

  而此时的北地……却深陷这没有骑兵兵源的陷阱里。

  这也是沈兵一直以来想要与西域取得联系并从那征兵的原因之一。

第三百四十八章 驰道

  就在沈兵与剺讨论时,扶苏就神色紧张的跑了过来,说道:

  “将军,有一事相询。”

  说着就递上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嬴政写给扶苏的,除了关心几句之外还询问扶苏对秦国一统之后体制的选择。

  体制的选择?

  沈兵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姓资还是姓社。

  转念一想,这时期哪有什么资、社,所谓的体制该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吧?

  但这有得选吗?

  随后扶苏的话才让沈兵明白过来。

  扶苏说:

  “据闻左丞相王绾认为秦国该使用分封制,而右丞相李斯却以为应使用郡县制。”

  “两者之争已非近日才有,父王突然以此问我……”

  “只怕是要考我近日历练是否有所增进了!”

  沈兵闻言不由“哦”了一声。

  他明白了两点:

  其一,嬴政所说的体制指的是分封制和郡县制,这两者倒的确可以选择。

  其二,嬴政的用心或许真像扶苏说的那样,想考考他是否有治国的能力和独道的见解。

  也难怪扶苏会紧张成这样。

  至于是用分封制还是郡县制,其实真是各有所长。

  分封制就是像之前一样把土地分成几块由各诸候管理,只不过这些诸候要听命于嬴政,同时嬴政还管理最大的一块。

  其缺点就是如果诸候国强大了,就不会把嬴政这中央政权当一回事。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就是这么来的。

  郡县制就没这方面的担心了,天下全归嬴政的,也就是全国分为多少郡,然后郡下还有县、乡,呈金字塔形分级管理。

  这制度在现代是不成问题的。

  因为现代交通高度发达有火车、有飞机、有轮船,从中央把军队派到国家另一边最多也就是几天的问题。

  但在古代这制度却存在“难以控制”的问题。

  其它的不说,楚国这小小的一片地方都因为地形复杂这客观原因而无法改革无法实施郡县制,何况是统一后的秦国!

  比如中央政权和军力在咸阳,蓟城或汝阴有叛乱而地方军无力镇压,该怎么解决?

  若是地方军本身叛乱又如何解决?

  中央出兵镇压?

  仅仅只是路上行军都要月余时间。

  此外还有运输补给及援兵的问题。

  所以这不是用哪个制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交通问题。

上一篇:三国之仲谋天下

下一篇:三国末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