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159章

作者:远征士兵

  然而这一仗下来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楚水军非但不占优反而是处于劣势,而且是绝对的劣势。

  那往后这牵城还怎么守?

  牵城守不了,那曹州、陈城,乃至都城寿春……

  项燕是越想越怕,如此一来楚国便是危如累卵了。

  不过项燕心下也暗自庆幸:

  好在发现得早,若是待明年开春秦军准备好再战,那就大事不妙了。

  项燕这一点想的倒是没错。

  他这一着应该是错有错着,虽输了水战却是讨了战略上的便宜。

  否则,楚军若像之前一样只知防御坐等秦军来攻,同时楚军又自以为水军更强,那这一仗下来只怕连另做它想的准备时间都没有了。

  沈兵那边却是没想这么多。

  楚水军败去后他们依旧在作战。

  原因是牵城及周边小堡还在楚军手中。

  不过这些已算不上什么大事了:

  如果楚水军无法战胜黑甲军,这些被困在牵城的楚军就是孤军,只需困上几天没了粮食自然会投降。

  所以沈兵没下令进攻,只是在外围将牵城包围。

  如果说秦军有什么损失的话,那就是李岩率领的步军,其死伤一千余人另有些生死不明。

  其实在水战中“生死不明”差不多也就是死了。

  因为“生死不明”大概率是掉到水里,这对穿有青铜甲且不会游泳的秦军兵士来说就是九死一生。

  不过也有些例外,据说有些秦军兵士是抱着战船残骸漂到下游在邯郸被秦军救起。

  至于黑甲军……沈兵点了下,伤亡不过百余人。

  其中大多为轻伤,死的二十余人则是由于一些小概率事件:

  比如箭矢恰好射中眼睛……藤甲可以遮住要害部位但就是无法遮住眼睛。

  再比如战船冲撞时正处在冲撞当口。

  其中有五艘战船在作战时翻覆,于是也有些兵士“生死不明”。

  不过黑甲军的“生死不明”大概率会生还,因为他们掉到水里自行浮在水面不致被淹死。

  这伤亡一统计出来,黑甲军不由齐声欢呼。

  这可是一场了不起的大胜,以三千兵力击败楚一万水军,以百余人换得楚水军四千余人的伤亡……

  这在冷兵器时代几乎可以说是奇迹,因为便是四千余名手无寸铁的百姓一拥而上压都能压死百余人,而秦军所面临的这四千余人却是训练有素全副武装的楚水军。

  不过沈兵没有因为形势大好而放松,他观察了下牵城及周围的小堡后,便令水军攻下其中三个小堡。

  之所以要攻下这三个小堡,是因为水军与步军的扎营方式不同。

  步兵扎营只要是块地就可,需要注意的就是水源及被敌人进攻的问题。

  水军扎营则必须有块实地,否则这些舟船就无处停靠。

  沈兵选的这三个小堡,是围绕牵城呈三角形,于是两两可以互相增援。

  另外其中两个小堡还正对着河对岸的曹州,一旦楚水军来攻黑甲军便能及时迎敌。

  攻战这三个小堡几乎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

  这一方面是因为楚军已士气全无,另一方面则是黑甲军进攻小堡根本不需要舟船登陆……他们只需要将藤盾往水里一放,然后就划着从四面八方围向小堡了。

  那每个小堡不过只能容纳数十人,且小堡经过几仗来回易手后已是残破不堪,哪里会挡得住黑甲军的进攻。

  于是沈兵这边将任务布置下去还没歇上一口气,那边各个小堡被拿下的战报已先后报了上来。

  甚至还多拿了两个小堡,原因是有些楚军被黑甲军能在河里来去自如的景像给吓破了胆,还没等黑甲军去攻便出堡投降……

  所以黑甲军其实不是作战,而是在收容俘虏然后派船将他们送回大梁。

  接着就停靠扎营……百余船分成五个部份,每个部份二十余艘船。

  所谓的扎营其实就是在实地打下一根桩,然后将战船在桩上绑牢,兵士就在船上休息。

  食物则是在大梁做好后运来分发……牵城附近一片菏泽不适合大军做饭,船上做饭担心火灾,所以只能如此。

  到了夜里,各处就派出巡逻船巡逻以防楚军偷袭。

  所有的一切都有条不紊毫无破绽。

  另一面的项燕看着这情景只能叹了口气,道:

  “牵城已无法营救了。”

  这话说的是,营救牵城必须得水军,而秦黑甲军现在却是不败的存在,就像一堵铜墙铁壁挡在项燕面前,项燕又能有什么办法?

  再调来更多的水军?

  项燕知道这并不是水军多寡的问题,而是无法破这种战法的问题。

  想了想,项燕就下了两道命令:

  “速去寿春求援,再增五万步军至曹州。”

  “将那落石战法发回寿春,令水军依其战法制落石战船!”

  亲卫应声便去传令。

  项燕的这些决策是有道理的。

  如果水上无法与黑甲军匹敌无法像之前一样取牵城保曹州,那就只有以步兵沿河设防保曹州。

  所以这时要调的就是步军而不是水军。

  至于水军,当然就应该仿制那“落石”……这物事不像车轮战船那船复杂,仿制并不困难。

  所以秦军可以这么做,楚军当然也可以这么做。

  虽然还有差距,但至少水军再战时就不至于像现在这般毫无还手之力。

第一百八十四章 牵城

  消息传到杨端和那,杨端和吃惊得半天也没反应过来。

  虽然他知道沈兵的全套计划也知道藤甲和车轮战船的厉害,但依旧没想到会是这结果……三千人百余艘战船只用了一个时辰便击败了楚国一万水军?

  而且以百余人伤亡的代价打死打伤楚军四千余人?

  杨端和甚至都以为情报是误传,还问了声:

  “此话当真?黑甲军已到达牵城?”

  信使回答:

  “千真万确,黑甲军已将牵城包围。”

  杨端和奇道:

  “那楚国水军呢?”

  也难怪杨端和奇怪,就算楚水军伤亡四千余人那还有五千余人。

  五千余人也比沈兵的黑甲军多出将近一倍。

  这楚水军要是与牵城的楚军里应外合……这黑甲军还能包围牵城?

  被楚军包围还差不多!

  然而杨端和得到的回答却是:

  “禀将军,楚水军不敢出战!”

  杨端和脸上一道黑线,暗道这是沈兵厉害,还是那楚水军窝囊?

  然后他很快就知道了答案:

  被杀得惨败的李岩一部已先行回来。

  按原计划李岩一部是不应该回来的,他们要协助黑甲军进攻牵城……毕竟他们是步兵,攻城的事要他们来。

  拿下牵城之后还要驻守并构筑防御。

  但李岩一部已是死伤过半毫无战意,于是就先行回大梁了。

  部队作战可不是加减运算,可以简单的以为两千五百人死伤千余人还有千余人可以作战。

  若是现代战场,美军死伤达三分之一就可能崩溃,这时即便是投降也被认为是正常的事,死伤过半还能继续作战那便可以算是铁军。

  古时冷兵器近身作战更为惨烈,死伤过半还没四散逃跑也只有秦军了。

  只是这情况当然不适合继续进攻牵城。

  杨端和一问战况,才知道李岩部在牵城被三千楚军围攻才有此惨败。

  然后杨端和转念一想:

  李岩两千五百人被三千楚军围攻就败成这样。

  而沈兵率着三千黑甲军往牵城一站就能吓得五千余楚水军不敢动弹……

  同样的地点,同样是楚军占据牵城,且楚水军多出一倍却有不同的结果。

  于是,是沈兵强还是楚军弱,答案便是显而易见的。

  紧接着就是一波又一波的楚军俘虏被送了回来。

  同时沈兵派人带来了消息,希望杨端和另派步兵去接收攻下的小堡……

  杨端和听着不由苦笑不已:

  “黑甲军这是把步兵的事也抢了去!”

  “我大秦兵士何时已到了这只去接收的地步?”

  “而我等不久前却还在取笑黑甲军是由魏国降军所建难成大器……”

  这话只说得李岩和帐下各校尉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消息不久就传到了邯郸。

  牵城在大梁与邯郸之间,所以传到两者的时间差不多。

  确切的说传到邯郸还要更快一些,因为从牵城到邯郸是顺流而下。

  嬴政看到战报先是一脸惊愕。

  他有想过沈兵此战会取胜,毕竟是上天派来助他一统中原的,若是连一万水军都对付不了又如何能称得上是福将?

  但按嬴政的想法,这沈兵领着三千黑甲军怎么说也要打上一场苦战,比如打个几天几夜最后来个惨胜。

  然而现在的结果却是一个时辰就胜负已定了,不仅快速还如此轻松。

  嬴政摇了摇头,然后哈哈一笑便将战报递给候在一旁的王翦,说道:

  “如何?寡人说的没错吧?”

  “沈兵果然不负寡人所望,黑甲军大败楚军!”

  王翦和李斯接过战报一看,之后就大眼瞪小眼满脸难以置信。

  王翦与李斯二人是预测此战无法战胜楚军应另作打算的,哪里会想到居然是这结果。

  王翦疑惑的问了信使一声:

  “黑甲军只三千人,如何能打得楚国一万水军不敢再战?”

  信使回答:

  “禀大将军。”

  “黑甲军装备车轮战船及黑甲,远可用弓箭杀敌,近可以拍竿毁船。”

  “楚军四千余水军不过一个时辰便灰飞烟灭而黑甲军不过伤亡百余人。”

  “若楚军那五千余人勉强出战,只怕……”

上一篇:三国之仲谋天下

下一篇:三国末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