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无双 第435章

作者:风云乱舞

如果真要说有个好处的话,那就是他和刘备之间摒弃前嫌合作。

至少在短时间里,他不需要再面对刘备的进攻,反而可以和刘备合作对抗刘争。

除去刘璋之外,另外一个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的就是刘备了。

刘备这次进攻汉中,同样抽调了自己手下六万多的大军,这些人,是刘备目前能够调动得最多的兵马了。

倒不是他不能够调动更多的兵马,而是抛开在其他地方驻扎的兵马之外,只有这些人马是他能够在不影响其他地方驻防的情况下调动过来的。

同样这六万兵马在这汉中之战的交战中损失过半。

让刘备心痛不已,毕竟这些兵马都是他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

死亡一些,他对付刘争的可能性就小一些。

好在这一场大战也并非完全没有任何的作用。

至少损失掉的这些兵马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作用。

消灭掉了驻守在汉中地区的三四万刘争的精锐部队。

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只不过唯一让刘备感觉到遗憾的就是,并没有因此将刘争的兵马打退。

如今的刘争还占据着上庸城,并且在不断增兵到上庸。

刘备再想要攻打上庸城就没那么容易了。

加上这一次他也损失了不小的兵马,至少短时间里没有精力再发动战争了。

一来是人手不够,二来是汉中之战也消耗掉了他大量的粮草,他麾下的粮草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发动一场人数巨大的大战。

如今又是快到农忙的时候,七八月份的时候,天气炎热,也不太可能会主动发动战争。

三方势力,刘璋和刘备算是安分了下来。

不过刘争却是越想越气。

刘璋和刘备二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可他刘争这一次的汉中之战却是血亏,不说自己麾下的精锐陷阵营损失超过1000人。就连甘宁手下的兵马也完全损失殆尽,几乎报废。

想要恢复往日的荣光,起码需要一年时间。

而且因为汉中之战的失利,导致他麾下其他地方的兵马也不得不往汉中调派过来,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会导致之前刘争想要行动的,很多计划暂时搁置。

刘争一直在汉中地区待了十几天的时间。

特别是在孙坚的兵马到达上庸城后,有了足够多的兵马驻扎在上庸城,刘争也就没有那么多担心了,便让自己的人马布置好防线也就没有隐藏身份。

没过几天从扬州这边调派过来的军医陆续到达上庸,救治当地伤员。

上一次交战,有很多士卒受伤,一些受伤太重的人。这么多天来根本没有扛下去,很多已经阵亡牺牲。

不过还是有一些受伤的,伤势并不算太过严重,需要军医救治。

驻扎在上庸城附近的军医人手不够,所以从附近的一些地方调派了一些人手过来。

而身为军医负责人的黄叙,听到发生在汉中的战斗后,便主动自告奋勇率领一部分军医赶赴汉中。

因为汉中的负责人毕竟是他的父亲,黄叙还是对自己的父亲很是担心的。

有了黄叙率领一部分军医过来,倒是救治了很多伤势不算严重的人让他们免于一死。

也算是给刘争省下了很多的费用,毕竟少死一个人,他就可以少赔一些抚恤费。

这一次阵亡了三四万人,光是一笔抚恤费,就是足够让刘争头疼的一件事情。

黄叙这个小子,从扬州急匆匆的来到了上庸,在发现自己的父亲黄忠,并无大碍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忙活了几天,将一些主要的重症伤员救治的差不多了之后,这才休息了一下。

刘争前去慰问黄叙。

“黄小子,伤员救治的怎么样?”

“陛下,一切顺利,一些重伤者我们就安置在上庸城附近救治,许多轻伤患者,都被我们的人,安排去了荆州疗养,基本上再缓一个月,许多人都能够恢复的七七八八了。”

“只是还有一些人,因为救治的时间太晚,怕是这辈子都会落下一个残疾。”

黄叙一想到那些在战场上因为交战,断了手脚的士卒,便有一股身为医者的仁慈心,想到了这些人,这辈子可能就因为这么一场大战,从而变成了一个残废,不由得也会感慨两句。

听见了黄叙的话,刘争多少也有一些感慨,虽然说甘宁这样的武将,没有什么重伤在身,可是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们,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旧伤,这些旧伤虽然已经痊愈,但是肯定会有一些隐疾在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将军们,大多都难以长寿,一方面是战死沙场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就是身上是伤势太多,容易旧疾复发,年纪轻轻就身死。

“黄小子,我为什么要培养大量的医者,并且给每一个部队都配备军医,目的就是在这里,其实我厌恶战争,战争带来的只有痛苦,苦的也只是百姓,但是没办法,战争也是最直接,最有效能够解决争端的办法。”

“这一次的战斗,也给了我一些启示,医学院的事情,还必须要扩大,同时华佗先生的医学研究也要加快脚步。”

刘争手下的医学院,每一年都会有一些医生毕业,只不过这些医生的医术参差不齐,真正能够达到张仲景,华佗这个水平的 几乎没有,顶多就是像黄叙这样的水平。

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学医的人,并不能够速成,这是一个和经验有关的职业。

第一千章 帝国皇家小学

汉中的事情,一直持续到了193年九月底。

百姓们开始进入秋收的阶段,汉中的战事,才算是彻底结束。

刘备和刘璋的人马,陆陆续续的从上庸撤走,刘璋的人马,返回成都,他要回去继承益州牧,加上夏天天气太热不宜出兵,又快到秋收等原因,他们也不愿意继续燃起战火。

刘备则是缺粮等原因,逐渐放弃了在汉中继续和刘争交战。

刘备和刘璋的人马撤走了之后,刘争也没有主动去挑起战争。

甘宁大军的败北,让刘争损失太大,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也是要修养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缓的过来的。

毕竟荆州地区,上庸地区,此时都缺少兵马,一旦再次集结兵力到上庸去,兖州的人朝廷兵马,便可以趁虚而入,进攻荆州。

到时候,刘争反而又要两头交战,顾此失彼了。

他接下来,一方面是让甘宁修养一下身上的伤势,等甘宁好了之后,再让甘宁去挑选一批新的兵马,重新组建自己的一营人马。

同时,刘争让陈王刘宠,暂代荆州事务,将豫州兵马分出一部分驻扎在荆州,协助孙坚留在荆州的黄盖等人防守荆州。

这样一来,时间一晃,便到了年底。

刘争也从汉中,返回了扬州。

九月的时候,刘争回到扬州的时候,视察了一下军事学堂。

因为军事学堂里的学员,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毕业之后,便可以直接投身军旅,或者直接入朝为官。

但是随着一年一年的人口增加,朝中的官员的位置减少,刘争的手下,对于人才的渴望,也就不那么稀缺了。

所以军事学堂的改制,也是迫在眉睫了。

之前,顾雍和诸葛玄等人就已经跟刘争提起来过,不过刘争去汉中了,这件事情也就耽搁下来了。

九月份,等到军事学堂再次开学的时候,刘争也就正好回来处理这件事情了。

本来三年一届的军事学堂,直接改制为五年。

招收的学生,也从十二岁到十五岁不等了。

五年的时间,年纪最大的,二十岁,正好是弱冠之年。

加上地域辽阔,刘争之前就已经推行了科举制度,从各地招收的人也越来越多。

而各地的学堂建立得逐渐完善起来,第二步便是建立年纪更小一些的小学。

二十岁科举。

军事学堂这种则是大学。

而科举之前,则是各地的小学。

刘争在建业也建立了一座小学。

算是一所特殊的小学,里面的学生,多半是朝廷官员的孩子,以及刘争自己的儿子。

招收的人,则是六岁到十二岁的少年人。

分武两科。

科,由郭嘉,顾雍亲自教导。

郭嘉教导谋略,顾雍教导学。

武科则是由吕布,华佗教导。

吕布教导实战技巧。

华佗教导强身健体术。

皇宫之中。

皇家小学里。

现年七岁的刘江,领着一群同学,正在这里,等待着今日的老师郭嘉。

在场的同学里,可都是日后刘争手下,中流砥柱的人物。

比如,这个皇家小学的班长诸葛亮。

诸葛亮早几年前,随着他叔父诸葛玄,大哥诸葛瑾一起,投奔了刘争之后,便一直都在扬州,跟在他叔父诸葛玄的手下。

因为诸葛玄在刘争麾下地位还算不错,加上刘争对其也是颇为关注,所以皇家小学的建立,自然不会把诸葛亮给忽略了。

现年十二岁的诸葛亮,年纪在这一群小朋友里算得上是最大的,同时也是最聪明的一个。

当一个班长,自然是绰绰有余了。

小学里,还有十一岁的孙权,十岁的陆逊。六岁的马良,六岁的曹丕,八岁的袁买。

甚至还有周仓之子周立,士燮的孙子士匡,刘表之子刘琮,徐晃之子徐盖,黄盖之子黄柄,张昭之子张承等等。

算起来,这个皇家小学第一批的学员,就有二十余人。

当然,这些小屁孩里面,身份地位,最为尊贵的,还是要属刘江了。

毕竟是皇长子,可是日后有机会被册立为太子的人。

在刘江出现在这小学里的时候,其他的人,看见刘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恭敬。

毕竟,这些小屁孩的年纪虽然不大,但是都是重臣之后,从小就受到家风训导,知道一些规矩。

在场的人之中,和刘江关系不错的,也就只有周仓的儿子周立,徐晃的儿子徐盖这两个人。

因为周仓和徐晃是跟随刘争时间最长的两个武将,这二人偶尔来面见刘争的时候,都会带上自己的儿子,所以打消,刘江就认识周立和徐盖二人。

正是因为之前认识,所以在一起上小学之后,就鬼混在了一起,关系也就变得不错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周立和徐盖二人和刘江的年纪相仿,其他的孩子,要么比刘江大一些,要么就是绉绉,是官世家出身,不符合刘江爱打闹的风格。

“班长,今日郭太傅怎么还没来啊?”

郭嘉因为要教导刘江这些小学生,所以刘争额外给郭嘉任命了一个职位叫太傅。

主要的职责也就是在闲暇的时候,教导这一批小学生。

刘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和周立,徐盖二人打闹了一会,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已经日上三竿了,却还没看见郭嘉来给他们讲课。

所以才会发出一丝疑惑。

而平时诸葛亮和郭嘉走的比较近,郭嘉还蛮喜欢诸葛亮这个小子的,所以选他做班长,也是有一定愿意的。

平时也是诸葛亮和郭嘉去联系,今日没看到郭嘉,大家都十分的好奇。

在刘江问起这话的时候,其他的人也都将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看都没看刘江,气定神闲的看着自己课桌上的书籍。

书籍上写着战国策,这书可是大学的人才会去研究的,他们这些小学生多以论语,孟子等为教材。

瞧见诸葛亮似乎不搭理自己,刘江被无视,有一些生气,却是又跑到诸葛亮的身边,再次质问。

“我说,猪哥,你没听见我问你话吗?”

“奉孝老师自有他的事情,他没来,我怎么知道。”

第一千零一章 小屁孩的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