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英雄血 第564章

作者:步枪打蚊子

“老子什么时候说过假话?只是丑话说在前头,你们一去就能抱上媳妇,那肯定不可能。等农场建设好了,你们都赚到钱安了家,我会安排专人给你们相亲。

强抢民女这种事,我肯定做不出来,我相信你们也不会做这种土匪的勾当。或许你们会觉得,如果相亲的话,她们肯定看不上你们。那我告诉你们,这样想就错了。

那边的原住民,还有一些早年逃到那边的炎黄苗裔,其实长相肤色跟我们都差不多。你们觉得自己很穷,却不知道他们比我们还穷,很多人家连身完整的衣服都没有。

只要你们给的起娶媳妇的嫁妆,她们的父母肯定愿意把女儿嫁给你们。虽说你们有些破了相,有些缺了点零件。可我相信,你们传宗接代的东西,至少还好好的吧?”

让胡彪这样一说,伤残营的官兵都不再多说什么。对他们而言,从战场负伤后,胡彪能给他们一个栖息之所,他们已经很感激。娶媳妇成家,那想都没想过。

现在胡彪给出这样的承诺,他们又怎么可能拒绝呢?家中还有亲人的,也纷纷把自家地址写下来,交给情报组的人员,到时替他们联络及迁移家眷去西南。

如果这些伤残老兵的家眷知道,只要愿意跟伤残老兵去西南,就会给伤残老兵介绍媳妇,胡彪相信这些伤残老兵家眷都不会拒绝迁往西南。传宗接代,是每个百姓都极其重视的!

回安华山的途中,胡彪已经跟沿途中转安置点的负责人交待过,一定要做好接应安置工作。若途中发生什么意外情况,也可随时给周边部队申请支援。

事实上,胡彪不光要把安华山基地的伤残老兵接走,连同马陵山基地的伤残老兵,也会一视同仁接走。两个伤残营的老兵数量虽不少,却能让其彻底笼络军心。

相信所有加入狼军的作战官兵,得知这个消息,都将毫无负担的上战场。牺牲了,胡彪给予的抚恤,足够他们家人过上相对温饱的生活。残了,部队依旧不会抛弃他们。

至于说给伤残老兵娶媳妇这种事,胡彪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在殖民地那边,女孩都不怎么受重视。只要给的起嫁妆,她们的父母都会愿意把女儿嫁了。

而殖民地这些年,男丁要么被抓去当兵,要么被殖民政府抓去做苦力。这种情况下,女多男少也成为殖民地很显着的社会矛盾。有些男的,娶几个媳妇的都有。

这些伤残老兵,虽然身体残了,可进入军垦农场,有胡彪替他们盖的房子,每月也能领到足额的伤残补助金,外加还有农场干活的薪水,养家糊口完全没问题。

至少对此刻狼军所属的部队官兵而言,军官都有些看不上殖民地的女子,更愿意找搬迁去那边定居点的女孩。普通士兵的话,只要符合结婚的,才会挑三捡四娶一个。

但有一点,胡彪已经强调过,狼军所属的官兵及政务人员,都只能娶一个老婆。要是有人管不住裤铛,胡彪也会毫不客气军法从事。这一点,所有人都清楚。

而目前只要符合申请结婚条件的官兵,根本不愁找不到好的女孩结婚。会说官话有文化的女孩,是军官们的首选。而服役几年的老兵,则会挑说官话的殖民地女孩结婚。

要是连官话都不会说的,很多符合结婚条件的官兵宁愿单着,也不愿随便将就。而当地一些原住民得知这个情况,也开始想办法把自家适龄的女孩送去夜校。

让这些女孩读书认字之余,也希望她们尽快学会说官话。只要学会说官话,这些女孩就会成为抢手货,被狼军的官兵相中,而后奉上极其丰厚的嫁妆。

用女儿换嫁妆,也成了很多家境贫困原住民的赚钱之道。不少家里女儿多的原住民,也开始成为别人眼中的幸运儿。女儿是赔钱货的风俗,也开始被逐渐扭转过来了!

正文 第一二六章 名不虚传啊!

清楚明年会发生很多重大事件,又一次回归视察的胡彪,也着重安排新一轮的迁移选拔工作。定居点及管辖区的扩大,也令胡彪拥有更多安置百姓及部队的地盘。

根据胡彪所做出的规划,有迁移百姓居住的地方视为核心区,有大量原住民居住的区域则视为重点防御区域。位于管辖区之外,则属于划定的作战区域。

眼下狼军在殖民地的布防,大多都部署在作战区域附近。若日军攻势太猛,可撤入重点防御区域继续阻击。至于核心区域,胡彪则严令部队,不许日军跨越雷池一步。

除空袭这种事很难阻止外,日军的陆路作战部队,都必须阻击在重点防御区域外。除非把部队拼光,否则胡彪不会让日军的侵略脚步,延伸到自己重点经营的核心区。

为贯彻自己制定的防御战略,胡彪也需要更多的作战防御部队。除就地征召新兵外,胡彪还是更相信在沦陷区,不断扩编起来的部队,这些部队都有同日军作战的经验。

将这些部队迁移至管控区,根本不用胡彪过多宣扬,这些作战部队都清楚,居住在核心区的都是些什么人。如果挡不住日军,他们安置在核心区的家眷就会极其危险。

那怕为了家人安全,这些官兵都会拼死抵挡日军。只要三军齐心舍命,胡彪还真不相信,日军舍得投入重兵,在殖民地跟胡彪的部队死嗑。那样,日军损失会更大。

去年的视察,胡彪是从沿海一带开始,而今年的视察,胡彪则更多游走驻扎沦陷区跟对峙区的部队。抵达早年的黄泛区时,胡彪也看到发展壮大起来的救难军。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这支为救助灾民而组建的部队,如今也受到众多当地百姓的支持。只是胡彪知道,对黄泛区的灾民而言,他们的苦难日子并未结束。

前世看过那部描述大饥荒电影的胡彪,很清楚就在一年后,黄泛区会爆发一场蝗灾,包括黄泛区周边的多个县城,百姓都陷入粮食彻底绝收的境地。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胡彪也召集黄泛区的救难军指挥官,让他们开始部署迁移百姓的工作。对于胡彪的安排,这些指挥官都觉得很高兴也很期待。

提及百姓不太愿意长途迁移时,胡彪却很直接的道:“树挪死,人挪活,眼下生活在黄泛区的百姓,日子过的依旧苦不堪言。对他们而言,故土难离是肯定的。

若是你们在宣传时,告诉这些愿意迁往西南的百姓,到了那边给他们分房分地,你们觉得百姓会不会愿意?迁移途中,我们还派部队护送,并保证他们活着走到西南。

相信你们应该都听说过走西口,下南洋这些事,相比老百姓自求活路,很有可能死在半路。现在有我们提供沿途保护,他们为何不肯呢?留下来,想活下来都难。

再不济,家有几兄弟的,可以挑两个先去那边看看吧?只要做好第一批迁移百姓的工作,等那些百姓到了西南,相信他们就会知道,咱们没有骗他们,西南确实有活路。

只要去的人传回信,到时愿意迁移西南的百姓,只怕多的你们都忙不过来。之所以让你们现在开始这项工作,也是我担心黄泛区的百姓,明后两年日子会更不好过。

黄河改道,若发大水,百姓农田就会被淹,一年辛苦都白费。不发大水日子更苦,大旱之下老百姓依旧会颗粒无收。提前迁走一些人,也是希望替他们找条活路啊!”

有关明后两年整个豫省境内会发生大旱,甚至爆发蝗灾的事,胡彪自然不可能说出来。提前迁移走一些百姓,也是希望这些百姓,能带动更多的百姓前往西南定居。

迁往西南的百姓更多,也能进一步补充胡彪连辖区百姓欠缺的情况,同时又能给这方百姓找一条活路。一举两得的事,胡彪为何不做呢?

始终没撤走救难军,正是为执行这项大迁移做准备。现在时机成熟,胡彪自然要着手安排。至于国民政府有可能阻拦,胡彪相信到时,他们会巴不得多迁走一些灾民。

部署完相应的工作,救难军很快着手迁移第一批百姓。第一批百姓当中,绝大多数都是被挑选走的官兵家眷。得知去西南能分房分地,这些官兵家眷都很期待。

消息传开后,一些家中男丁多的人家,也开始商量安排一两个儿子,跟着救难军的迁移部队走。反正吃穿都有救难军管,家里人至少不用担心他们半路饿死。

将工作安排完,胡彪跟硕鼠情报组取得联系后,很快抵达第五战区指挥部所在地。跟前次一样,照例先送上拜贴后,李宗人也很快换衣便装,从住处后门悄悄离开。

来到胡彪所在的客栈,看着已经泡好茶等候多时的胡彪,李宗人也笑着道:“胡老弟,今日终于有机会一睹真容。前番收到健生电报,我可一直在盼着你过来呢!”

“德邻兄,冒昧打扰!抱歉了!”

“那的话!真要道谢的话,那也应该是我才对。前番你送来的药品,帮了我很大的忙啊!”

“同为抗战之士,互帮互助,理所应当。来的路上,我看各路兵马调动频繁,想来又要打仗了吧?小鬼子那边,听说也在秘密筹集部队,想来这边又有一场大仗啊!”

“老弟消息很灵通啊!确实,根据得到的线报,小鬼子想在豫南这边跟我们做一场呢!”

此番秘密会晤李宗人,也是为了加强与桂系的合作。如果记忆无误,眼前这一位后期还当过一段时间的代总统。虽说是为老蒋顶锅,却也说明他在国民政府人脉甚广。

加上有桂系做后盾,执掌第五战区多年,军中也拥有不少嫡系部将,跟其进一步加深合作,对两人都有利。前番桂南会战,也令桂系感受到,在西南他们需要盟友。

相比国民政府当中,极少数人知道胡彪在图谋印支那殖民地,李、白二人却非常清楚,胡彪已经在印支那殖民地打下坚实基础,只待时机成熟便能与殖民政府分庭抗礼。

更令李、白二人钦佩的,还是胡彪言而有信,那怕能实际控制的桂系地盘,胡彪都愿意拱手相让。除早前约定的西隆外,胡彪并未侵吞桂系控制的任何一块地盘。

加上胡彪在印支那快速崛起,也给桂系带来巨大收益。于公于私,李宗人都想不出,为何要与胡彪交恶的理由。正因如此,他才这般重视此次秘密会晤。

依旧畅谈一夜,第二天李宗人又秘密返回住所,胡彪也再将悄无声息离开。关于两人私下谈了什么,或许只有两人自己清楚。而胡彪,则继续自己的视察之旅。

当胡彪再次现身时,他已经带着警卫排秘密潜入八路军的太岳根据地。得知不远处,便有一个八路军的旅部指挥所,胡彪随即道:“到此为止,派人送拜贴,结束渗透训练!”

“是,狼头!”

清楚八路军在防范日军渗透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看到渗透区域内,有越来越多驻守在村子的八路军,胡彪也不想继续渗透,以免发生什么误会。

虽然胡彪知道八路军总部所在位置,可他非常清楚,一旦继续渗透下去,也极有可能被拱卫总部的外围部队发现。真要被八路军打个埋伏,胡彪估计也会欲哭无泪呢!

况且这段时间,八路军刚刚经历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眼下小鬼子也拼了命想实施报复。真让八路军警戒哨,发现渗透进来的胡彪一行,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正在指挥部的陈旅长,听到有人给自己送拜贴,也很惊讶的道:“哟嗬!还有人给我送拜贴?还找到这里来了!送拜贴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