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去抗日 第304章

作者:追梦人

  当然在浓浓喜庆和兴奋中,不乏伤痛和哀思,不少家里摆着灵堂,穿着孝服,气氛压抑无比。

  因为此役虽然大获全胜,共计歼敌1万余人,但是自己这边也付出了不小伤亡代价。

  其中华夏虎贲军阵亡875人、第三支队阵亡2600余人,百姓遇难1600余人,加起来也有5000余人!

  也就是说有数千个家庭遭受了生离死别、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抓革命促生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各部门强有力的运转下,虎贲军防区迅速开启了战后重建工作,各县市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激烈的战事戛然而止,山东半岛的战争阴云瞬间消失,山东半岛军民迎来了久违的和平安宁。

  然而这样幸福美满的局面,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闻乐见。

  重庆黄山别墅二楼书房。

  戴笠极为恭敬的报告道:“委座,山东济南情报站发来急电,日军于昨天上午开始已经停止了攻势,而且有大规模撤退的继续。”

  “哦?”

  蒋委员长眉头轻轻一挑,反问道:“日军全线撤退了吗?”

  戴笠点头道:“确实如此,前日杨帆出动大批轰炸机炸毁日军的张庄机场和白塔洼机场,重创了日军重炮旅团,摧毁了地面雷达站,并对鬼子前线部队进行了大规模轰炸。

  鬼子多半是被打疼了,山东半岛再次进入对峙局面,短期内估计不会有大规模军事战斗。”

  听到这里,蒋委员长很是失望的拍了下桌子道:“娘希匹的,这些小鬼子真就是一群欺软怕硬的东西!

  兴师动众搞了这么大阵仗,结果前前后后只打了半个月时间,还没有怎么打就草草收场,这不是开玩笑嘛!”

  前几天还听着鬼子和虎贲军打得你死我活,尤其是那场规模空前浩大的空战,蒋委员长心情极度愉悦,天天盼着继续不要停,最好能打个天翻地覆。

  然而但是,这才没几天功夫,鬼子部队竟然再次主动认怂,完全没有达到两败俱伤的最佳状态。

  戴笠接话道:“卑职认为这主要原因是鬼子无法获得制空权,虎贲军的空军对鬼子陆军威胁实在太大了。

  小鬼子本来硬攻虎贲军防线就很吃力,再加上悬在头顶上的利剑,他们停止攻势放弃战略意图倒是不难理解。”

  蒋委员长点头道:“是啊,现代战争制空权实在太重要了,我们吃亏就吃在这方面,尤其是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等战役,要不然岂会是现在的局面。

  现在党国空军总算是逐渐恢复元气,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空军实力。”

  “校长英明!”

  坐在旁边的张治中小小拍了个马屁,然后又道:

  “前些日子鬼子主动提出跟我们进行和谈,其目的就在于集中力量解决心腹大患,而现在鬼子半途而废,主动撤军对山东半岛重新采取围困策略。

  这里面固然主要因素在于虎贲军的军力强大和作战顽强,但卑职认为小日本多半是另有目的,绝非单纯的知难而退。”

  蒋委员长转头问道:“那你说说看,这里面还有什么?”

  张治中认真的答道:“卑职分析鬼子多半是要正式进军东南亚了!……”

  “的确有这种可能!这样的话,对于党国来讲非常有利,我们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内部问题了。”

  蒋委员长轻轻点了下头,一直都植根在内心的执念开始活泛起来。

  当前已经是抗日战争的第四个年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已经停止了正面战场的攻势。

  按理说,国民政府正面军事压力大减,只要国民政府能励精图治、知耻而后勇,形势只会一天天好起来,但实际上华夏处境却日益恶化,变得糟糕无比。

  其中最直接原因之一就是,国民政府官僚统治集团贪污腐败越来越严重,相比抗战全面爆发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是在陪都重庆,权贵集团醉生梦死、夜夜笙歌,抗战信念和抗战意志不停的被消磨,逐渐形成了偏安一隅的主流思潮!

  陪都重庆那是一派“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亡国景象,抗战前线则是更加糟糕!

  日本政府从全面侵华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与国民政府和谈,当然和谈只是假象,日本鬼子真正意图却是诱降国民政府!

  经过多番努力和试探,日本政府对蒋委员长已经不抱期望,但是对手握大权的国民党高官要员,以及前线手握重兵的国军高级将领,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为了诱降这些重要目标,日本政府当真是不惜血本,用尽了各种招数。

  而就在这时,国民政府内部却非常配合开始泛滥“曲线救国”理论,从1938年的下半年开始,便陆续有高级将领投敌。

  而到了39年的下半年更是形成一个叛国投敌的高潮,忠义救国军副总指挥何行键、晋绥军副师长蔡雄飞都在这时候投敌,跟随他们一起投敌的还有好几十万的国军!

  这种大规模叛国投敌行为,对于军心士气打击无疑是空前的巨大,以至于在整个39年底到40年初,整个抗战形势气氛都极为压抑和悲观。

  同时,国民政府财政收入锐减,各项开支却是剧增,财政变得越来越困难,本土对外港口悉数被日军占领,国民政府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日子难过无比。

  若非缅甸公路打通、美国批准桐油贷款,以及杨帆给予的大力资助等等外力介入,国民政府恐怕还会更加孤立无援,甚至还会出现更严重的投敌叛国。

  在这个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身为华夏国府最高领袖,蒋委员长理应下定决心,以大毅力、大勇气整顿史治官场,整肃部队军纪风貌,重新军心民心凝聚起来。

  然而蒋委员长却并没有这么做,他脑子里始终绷紧的只有一根弦——攘外必先安内!

  

第683章 巴巴罗萨计划

   “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之时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

  蒋委员长的“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大致包括以下三层意思:首先是以武力镇压中共武装,消弭中共威胁,确立国民党的**专政;

  其次是驯服党内、国内的反对派,削弱地方实力派,扩展中央统一力量,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

  再次为安定社会,充实国力,增强抵御外侮的能力。

  正式出于这样的思维逻辑,当正面战场上所面临的来自日军的军事压力减轻之后,蒋委员长第一反应并不是整肃部队,更不是整顿史治,而是打压清除异己,尤其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以及新四军!

  于是,在山西、华北乃至苏鲁战区都发生了大规模的磨擦事件。

  不过,无论是在山西、江苏还是在河南,主动挑起磨擦的国军都没讨着便宜,完全处于下风,被八路军和新四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在原历史上整个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前后掀起了三次“反攻高潮”。

  ……

  1940年9月2日,德、意、日法西斯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订。

  为了配合不断升级的侵略战争,日本政府极力在国内煽动战争狂热。首相近卫文组织起“大政翼赞运动”,而陆相东条英机则大肆鼓吹武士道精神。

  1940年9月5日,美日外交谈判尚在进行中,日本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富永便以武力强行进驻法属印度**。

  法属印度**是18-19世纪间法国在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的一块殖民地,范围大致相当于今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面积之和,兼有从大清帝国手中强迫租借的广州湾,面积为747,391平方公里。

  早在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要求法属印度**停止向蒋介石政府提供战略物资。

  等欧洲法国本国投降德国后,日本便以武力威胁,迫使其同意为对华作战可使用东京州的飞机场,并允许日军留驻和通过。

  现在日本终于将军事力量延伸到了东南亚,正式迈出了南下进攻的第一步。

  感受到战争危机不断迫近的美国政府决心加大警告力度,于9月6日正式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口废旧金属。

  而令外界意外的是,即便日本已经加入轴心国,并且武力进驻法属印度**北部,但美国却未在第一时间将石油纳入禁运范围。

  因为罗斯福认为,石油禁运虽是美国对付日本的王牌,但却也直接意味着战争。

  寻求妥协、保留和解的空间是美国此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做法。

  这体现在另一件事中,当日本强烈要求荷属东印度油田增加对日本供应时,美国竟作出让步,同意向日本增加石油出口量。

  在1940年9月后长达一年的时间内,美日两国围绕石油,进行了一场“拉锯式暗战”。

  双方对对方的底线都很明晰,这时一旦其中的一方出现“冒进”,局势随时可能有变。

  1940年9月10日,罗斯福总统向美国工业界发出每年生产5万架飞机的号召。

  早已退休的亨利·福特深感责无旁贷,立即重新出山开建全球最大的单体工厂:柳溪飞机厂。

  L型的柳溪工厂占地33万平方米,主要帮助统一飞机公司组装B-24“解放者”轰炸机。

  以亨利·福特在美国企业界“神一般”的崇高地位和“教父般”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柳溪飞机厂不到两年时间便迅速建成。

  不仅如此,在此感召下全美数百万家企业也积极行动起来。

  1940年9月14日,欧洲战场发生了一件历史性大事!

  二战开始不久,纳粹德国的目光就盯上了英伦三岛。

  在占领整个西欧后,为尽快征服英国,德国元首希特勒亲自拟定了名为“海狮”的行动计划。

  但是,充当“先锋官”的德军战机飞临英国上空的时候,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场以弱胜强的空中“游击战”。

  历时三个月,海狮计划彻底宣告失败,元首意识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通过空袭迫使英国投降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时整个欧洲除了英国之外,都已经匍匐在德意志战车之下,除了强大的苏联,德国在欧洲已经找不到新的敌人!

  但是德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速开动,不是想停就能停下来的!

  德国已经四面树敌,刷了太多的仇恨值,如果在这个时候强行摁下战争机器的暂停键,那么被卷入到战场机器、被撕碎的就会是全体日尔曼人!

  而刚经历芬苏战争苏联损失巨大,人员损失达百万之众,此战充分暴露了苏军在遭到大清洗后,苏军战斗力非常低下、军队组织能力差指挥员素质不高的一面。

  芬苏战争中德国向芬兰派了大量的军事观察员,其主要目的是考察苏军的作战能力,他们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影响了德国统帅部的决策。

  元首深知,这场战争是早晚要开的,就算德国不去主动攻击苏联,苏联迟早也会进攻德国。

  德国现在形势大好,战场节节胜利,还没遇到过败绩。

  反观苏联国内的大清洗让他们元气大伤,这个时候发动对苏联的战争,既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又可以在战略上碾压苏联。

  元首没有想到英法这么快对他宣战,德国没有舰艇,又缺少大型军港,无法渡过海峡。

  占领英国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德国只能掉过头来先咬掉欧洲国家的其他地盘。

  不疯魔不成活!

  这种情况下,除了对苏联发动灭国战争,元首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项。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德国这架已经烧得通红的战争机器将所有潜力都发挥出来。

  因为只有发动对苏联的灭国战争,吞并了整个苏联,才能够弥补德国的消耗。

  因为也只有吞并苏联,德国才有机会恢复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于是,巴巴罗萨计划新鲜出炉。

  

第68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都知道二战时期轴心国集团,是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首,三个国家于1940年9月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史称“三国轴心”。

  但鲜为人知的是,苏联曾一度同意加入轴心国,组建“四国同盟”,对于这段历史,历史书上并没有涉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件事还得从1939年说起,随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德国与苏联的关系急剧升温,两国联手瓜分波兰,苏联还向的德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资源。

  出于战略利益的考虑,德国开始倾向于与苏联结盟,并邀请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抵达柏林,商谈“四国同盟”问题。

  莫洛托夫在看过草案后,提出苏联同意加入军事同盟,但他们是有条件,要求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土耳其,以及波斯湾地区,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

  但是这样的条件是德国、日本所不能接受的,特别在德国看来,巴尔干半岛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如今苏联也想插手,这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德国方面对苏联的态度十分冷态,没有回复苏联,两国结盟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因为双方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所以“四国同盟”没有最终实现。

  在波兰苏军和德军会合后,表面上很友好,互相庆祝,但这只是表象。

  由于苏联当时的主要战场在东方,主要和日本在作战。斯大林暗地里向苏德边境调集了60个装甲师100万军队,准备消灭日军后战场西移,进攻德军!

  希特勒看出斯大林的诡计,认为德国地小资源匮乏,不能打持久战,德国没有战略纵深守是守不住的,决定先发制人抢占资源,给苏联打个措手不及。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希特勒意识到德国与苏联的矛盾是不可调和,于是秘密制定“巴巴罗萨”作战计划,下定决心想要彻底解决苏联。

  1940年9月14日凌晨,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6000架飞机、5000辆坦克、50000门大炮、200艘军舰。

  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的列宁格勒、莫斯科以及外高索方向发动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巴巴罗萨”作战计划比原历史提前了9个月,对于德国而言有利的是,苏联比原历史要虚弱不少,大清洗的后遗症当前还非常明显。

  对德国不利的是,苏联的地面在夏季时是松散的沙地、在秋季时是黏稠的泥泞地、到了冬季地面则会被大雪所覆盖。

  秋季恶劣的路面状况会延缓了德军的进展,德国必须做足准备以应付严酷的气候和苏联运输网络的恶劣状况。

  当然,这也说不准是一件好事,至少不会向原历史那样,元首会过于乐观的判断能够在严寒冬季到来前攻下莫斯科。

  那样的话,德国前线部队就不至于在严寒冬季到来后,在零下三十度的气温下,只能依靠报纸塞进夹克衫保暖。

  为了运作暖炉和暖气,德国士兵不得不将已经非常缺乏的汽油用来当作燃料。

  对于德国有利的还有一点,那就是与日本同盟关系比原历史更加紧密,而日本陆军也比原历史强大了许多,牵制了更多的苏联军队。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欧洲战场历史走向发生了重大偏移,至于今后会怎样发展,会不会历史重演只有天知道了!

  苏德战争突然爆发,举世震动!

上一篇:北洋新军阀

下一篇:抗战之英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