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91章

作者:新海月1

  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汇合处,也是潘诺尼亚平原和巴尔干半岛的相遇处。作为欧洲与近东地区的联络点,素来都有“巴尔干之钥”的美誉。

  不过现在贝尔格莱德的守备司令官艾萨拉斯帕夏,就不觉得这个巴尔干之钥是什么好地方。

  周边地区都放弃了,就留下了他这个倒霉蛋,守卫这座孤城。

  放弃贝尔格莱德跑路,这个想法不只是一次在他心目中涌现,但是艾萨拉斯帕夏不敢付出行动。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给他下了死命令,要他守住这座巴尔干半岛的门户之城,为奥斯曼帝国未来的反攻奠定基础。

  对反攻塞尔维亚,艾萨拉斯帕夏是唾之以鼻。要是奥斯曼帝国有这实力,这场战争也不会打到这个地步了。

  出这个主意的人,显然是要坑他了。作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艾萨拉斯帕夏是有心里准备的,早在近东地区办法之初,他就递交了辞呈,结果被驳回了。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守住贝尔格莱德,要么战死杀场。剩下的路他都不敢选,死他一个总比死全家的好。

  除非奥斯曼帝国赢得了这场战争,那么找人活动一下,多送几份儿礼,就可以解决问题。

  在艾萨拉斯帕夏看来,这种几率无限为零。赢不了这场战争就需要替罪羊了,他这种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正好合适。

  “派人侦查一下,敌人在搞什么,怎么这么久都没有发起进攻?”艾萨拉斯帕夏命令道

  在三天前,奥地利军队就包围了贝尔格莱德,除了每天例行公事的打上几炮外,就再也没有动作了。

  这种异常的举动,自然引起了艾萨拉斯帕夏的警惕。无论他如何小心谨慎,敌人就是不来进攻。他的一系列准备,自然都做了无用功。

  艾萨拉斯着急,城外的费斯拉夫中将更加着急。带着一帮预备役上战场也就算了,反正敌人更垃圾。

  可是总部的命令要他将伤亡人数压低在千人以内,这就为难他了。前面奥斯曼军队撤离了,直接接管地方基本上没有啥伤亡,现在进攻贝尔格莱德不可能也不付出代价啊?

  有点儿政治头脑的费斯拉夫中将清楚,政府对这场战争并不热衷,就连进攻贝尔格莱德命令都只有四个字——见机行事。

  上面的大佬这么做,显然和政治有关。俄奥同盟,已经不在是一个秘密,关于盟约的内容大家众说纷纭。

  费斯拉夫猜测是国内不想让俄国人攻克君士坦丁堡,又受限于盟约不得不支持俄国人战斗,这种情况下奥地利军队打酱油就说的过去了。

  可是对他们这些军人来说,就悲剧了。没有战争,就没有战功。这种一枪不放,接受地盘儿的功劳,只能算是苦劳,加官晋爵还够不上。

  费斯拉夫问道:“贝尔格莱德的地形图在这里,敌人也不是傻子,防守的相当严密。

  谁有办法,可以在不付出大的人员伤亡情况下,拿下这座城市?”

  一名青年军官跃跃欲试的说:“司令官阁下,好办法我没有,笨办法倒是有两个,要不要试试?”

  费斯拉夫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说:“瓦西姆,只要能够在降低伤亡的情况下夺下贝尔格莱德,那就是好办法!”

  “是,司令官!”

  “贝尔格莱德地处蒂萨河和多瑙河支流交界处,我们只要在上游地区修筑大坝蓄水,采用水攻就可以攻克这座城市。

  不过贝尔格莱德地处潘诺尼亚平原,大水攻城会造成多大的破坏,难以估计。

  第二个办法,就是驱民入城,贝尔格莱德的守军中有不少当地人。我们可以把士兵家属,和倾向于奥斯曼帝国的人,全部赶到贝尔格莱德城下。

  如果守军放他们入城,这些人会加剧他们的粮食消耗量;如果守军拒绝他们入城,那么就驱赶这些人拿着木棍攻城,消耗敌人的弹药。

  不过这么做的后患太大,战后我们必须要封口。”瓦西姆说道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办法是好办法,就是太毒了一点儿。

  用大水攻城影响范围太大,损失无法控制;驱民入城,战后封口实际上就是杀人灭口,只有这些当事人都死了,影响才可以降到最低。

  犹豫了许久,费斯拉夫才缓缓的说:“向国内求援,让政府派水利专家过来,我们要水淹贝尔格莱德。

  驱民攻城就算了,国内还调集了大量的赈灾粮过来,要是我们把人给祸害光了,这些粮食用来救济谁?”

  大水淹城费斯拉夫敢做,驱民攻城他还是下不了这个狠心,国内的救济粮只是一个借口。

  现在塞尔维亚地区的青壮,都被奥斯曼人带走了,想要武装炮灰攻城都做不到。

  用剩下的老弱病残,这些人没有武装起来的价值,拿着木棍攻城这不是让他们去死么?真如瓦西姆所说的,只能消耗敌人的弹药。

  天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够把敌人的弹药耗光。真要是干了,战后塞尔维亚地区,就要出现大量的无人村、无人镇了。

  攻克了贝尔格莱德后,还要进行大灭口,不杀的多瑙河变颜色,怕是难以结束。

  贝尔格莱德内是肯定不会有活人的,抓来的炮灰也一个都活不了。费斯拉夫不是屠夫,还干不出来这种事情来。

  瓦西姆的提议在这个年代看来很正常,美国人正在屠杀印第安人,英国人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大开杀戒,远东的清政府正在和太平天国进行杀人比赛。

  这次战争中的主角,毛熊和奥斯曼也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主,杀良冒功可是他们军功的主要来源之一。

  他们大军过境,时常会产生一些无人村。奥斯曼帝国这么大片地盘,还能够很好的控制人口增长,奥斯曼军队也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的。

  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年代,被整肃过后的奥地利军队,简直就是当中的一股清流。在近东战争中,以军纪第一著称。

  有利有弊,费斯拉夫没有驱民攻城,奥地利政府又运来了大量的赈灾粮,塞尔维亚地区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尽管青壮数量稀少,奥地利政府还是采取以工代赈,招募当地的老弱病残修补道路、恢复交通。

  在施工过程中表现优异者,就有资格申请加入奥地利国籍。拿到奥地利国籍,才有资格当官。

  这个时候,奥斯曼人跑路,原来的统治阶级完蛋了,社会秩序重新洗牌,当地还需要大量的官员。

  投机者自然是争先恐后的申请加入奥地利,毕竟这是改变阶级最好的机会。

  不要说是现在,即便是在之前拥有奥地利国籍的人,到了这里都更加受尊重,奥斯曼政府的官员同样怕引起外交纷争。

  人都是盲从的,看到别人加入,自然也跟风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传出了消息加入奥地利国籍,农奴都可以获得自由民身份,然后就疯狂了。

  从波黑到塞尔维亚,再到多瑙河流域两公国,很多民众都争先恐后的想要加入奥地利国籍,其中大半都是农奴。

  不过这个时候,限制门槛也出来了。加入奥地利国籍,必须先学会奥地利语。

  这吓不到他们,反正只要申请了,奥地利政府就会派语言教师来教,学会了日常用语过后,就可以成为奥地利的一员。

  当地官员,把奥地利的土地赎买政策都复制了过来,也不管土地的主人什么意见,就强制给赎买了。

  就算是有意见也没有用,他们的土地所有权是奥斯曼帝国认证的,和奥地利没有关系,人不在就算是无主之地。

  至于奥地利政府的做法是不是合法,这个问题就没有人考虑那么多了,反正现在这里是奥地利人说了算。

  利益永远都是最好的武器,奥地利没有获得这些土地的主权,反倒是先把当地民众变成了奥地利人。

  如果奥地利能够统治两三年时间,当地的主流人口都加入了奥地利国籍,那后面的事情就有意思了。

  某一天苏丹政府通过谈判收回了这些土地,派官员过来接收,然后猛然间发现,自家的这片土地上,居然都是外国人,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第七十四章 猪队友集合了

  伦敦

  收到撒丁王国要参战的消息,约翰·罗素首相非常的高兴,这种有眼色的小弟,没有人会不喜欢。

  近东战争爆发过后,由于他们支持奥斯曼人的做法,令很多人都不爽,站在了欧洲舆论的对立面。那怕是英国国内,很多人媒体都逮着政府骂。

  现实再次证明了一个好名声的重要性,奥斯曼帝国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那怕是英法联手都无法帮他们洗白。

  舆论只是一个小问题,站在国际舆论的对立面,英国人也不是第一次了。这些嘴炮党也就是骂骂,又不能伤到他们一根毫毛,约翰·罗素是不在乎的。

  可是最近不但黑山公国加入了俄国人一边,就连他们的小弟希腊也搞起了小动作,仿佛在诉说他们和奥斯曼联手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为了应对在野党的压力,约翰·罗素急需拿出成绩来,证明这次行动的正确性。

  军事上取得突破,约翰罗素已经不期待了,这种几率太小了。就凭前线的两万英军,在一场参战人数过百万的战争中,能够打出什么战果出来,还真的值得怀疑。

  军事上不行,那就外交上来好了。这是他们的强项,不就是拉队友么,大英帝国经验丰富。

  当年拿破仑那么彪悍,都被他们组建的反法同盟给坑死了。现在俄国人的威胁虽然大,不过还没有反法战争时期形势严峻。

  可惜欧洲各国都学精了,任他们威逼利诱,大家就是岿然不动,各国纷纷表示中立。

  这就让约翰·罗素首相头疼了,强力盟友支持他已经不期待了,欧洲强国就这么几个,大家都不是傻子,没有人会替他们火中取粟。

  约翰·罗素降低了标准,只要有几个摇旗呐喊的存在,可以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就行了。

  “撒丁人有什么条件?”约翰·罗素高兴的问道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只有撒丁王国的条件不是太过分,他就同意了。要建立世界霸权,少不了收小弟,千金买骨也很重要。

  他们的小弟不少,比如说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等国。可惜这些小弟都不上道,见没有好处可拿,一个个都是缩头乌龟,不愿意得罪俄国人。

  撒丁王国的表态就尤为重要了,毕竟是第一个投奔过来的,尽管在军事上的作用几乎为零,可是在政治上多一个国家摇旗呐喊,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来希腊人也有资格担任这个角色的,可惜他们同奥斯曼帝国的矛盾太大,双方没有缓和的可能。

  “撒丁人的要求不过分,他们要求盟军采购一批撒丁王国的商品,同时在战争结束前延期支付贷款。”帕麦斯顿轻描淡写的回答道

  毫无疑问,奥撒战争的失败还是打击到了他们的信心,对自身的实力有了清醒的认识,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敢狮子大开口。

  约翰·罗素继续问道:“撒丁王国能够出兵多少?”

  帕麦斯顿不屑的说:“两个步兵团,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加富尔首相表示,如果我们能够提供武器装备,承担战争经费那么他们可以出兵两万。”

  约翰罗素笑呵呵的说:“可以答应他们,不过我们要拿到指挥权。

  我们的陆军迟迟没有抵达战场,已经让盟友很不满了,现在就先拿撒丁王国的军队去凑数吧。”

  撒丁王国的计划他已经猜的七七八八了,无非是想要获得英法的支持,然后统一意大利地区。

  对于撒丁人的信心,约翰·罗素有些莫名其妙,他都不认为意大利地区能够统一。奥撒战争过后,撒丁王国经济直接倒退二十年,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

  正常的情况是应该修养生息,缓和同奥地利的关系,改变外交上的困境。

  毕竟这个时期,奥地利在意大利邦国中影响力很大,还组建了神圣罗马经济同盟将他们从意大利地区排挤了出去。

  想要统一意大利地区,奥地利就是一道绕不开的坎。无法击败奥地利,他们的一切努力都是白废。

  伦敦政府支持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地区没错,可是这种支持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最多支援一笔贷款,亲自上阵是不可能的。

  法国人想把奥地利赶出意大利地区,可是法国人同样也反对意大利地区统一,如果不是发生了变故,早在三年前法奥两国就瓜分撒丁王国了。

  想不明白没有关系,既然撒丁人愿意当炮灰,他怎么能够拒绝呢?

  ……

  维也纳

  弗朗茨写日记,这是穿越后的习惯了。前世乱七八糟的记忆一大堆,为了担心遗忘,弗朗茨都记录了下来。

  为了保密起见,这些内容是以小说出现的。世界背景也替换到了魔法世界,乱七八糟的内容混杂在一起,除了他自己没人能够看得懂。

  “陛下,梅特涅先生求见!”侍女珍妮熟悉的声音响起

  “请他进来吧!”弗朗茨淡淡的说

  “是,陛下!”

  ……

  梅特涅说道:“陛下,撒丁政府正在试探我们的态度,他们正在准备向俄国人宣战。”

  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梅特涅根本就不相信,撒丁王国吃饱了撑着才跑去和俄国人开战,要知道他们现在可是债台高筑。

  经过多次确认过后,梅特涅才接受了这个消息。

  惊慌倒不至于,撒丁王国的军事实力怎么样,奥地利是最有发言权的,这样的一个渣渣,根本就不值得重视。

  不过背后蕴含的政治意义,就不得不考虑进去了。万一英法许诺了什么利益给撒丁王国,才是他们出兵的原因,那就要关注了。

  想了想后,弗朗茨回答道:“既然撒丁王国想要参战,我们就成人之美吧!给撒丁政府暗示,奥地利对此没有意见。”

  撒丁王国参战会不会影响到这次俄土战争?肯定是有影响的,不过这种影响只是停留在政治上;在军事上,他们不给联军添乱就行了。

  这个时候弗朗茨猛然间发现,貌似俄国人的胜算还不小。不要看联军实力强大,可是这四个国家中三个都是坑队友的货色,光靠法国人带的动么?

  奥斯曼帝国不用解释,他们的陆军战斗力如何,只看战场上如何被俄国人压着打就行了。

  撒丁王国军队中核心都完蛋了,剩下的都是一群丧失了精神的残兵败将,他们组建的军队战斗力不要抱任何期待。

  英国陆军战斗力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可惜他们的数量上不去,指挥能力也不咋地,关键时刻还爱掉链子、坑队友。

  反观俄国人就不用考虑到那么多,几个盟友除了奥地利有实力外,另外两家根本就不用指望。

  偏偏在联盟中,奥地利扮演的角色还是奶妈。除非前线的俄军败了,否则根本就没有奥地利军队上场的机会,这是后勤决定的。

  希腊、黑山都和俄国人都被隔开了,完全不用考虑相互配合的问题,更加不用担心被人坑了。

  理论上,俄国人只要能够把握住机会,击垮了法国人,他们就有可能将敌人各个击破。

  ……

  收到了奥地利默许他们行动的消息后,1852年7月1日,撒丁政府向俄罗斯帝国宣战,近东战争的范围再次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