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87章

作者:新海月1

  增兵前线是必然的,打赢了这次会战,俄军付出的损失也不小,战争要继续下去肯定需要援兵。前线的指挥官们,已经向国内请求增援了。

  “陛下,由于事先的估计错误,没有预料到英法会直接参战,我们将大量的战略物资囤积在了乌克兰沿海港口。

  现在海路被封锁,我们只能通过陆路运输物资。以目前的情况,我们只能够供应前线大军百分之三十的物资,剩下的都要从奥地利采购。

  我们的财政压力很大,尽管奥地利给我们提供了一亿盾的战争贷款,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财政大臣阿瑞斯坦利罗德提醒道

  为了供应前线的部队作战,俄国人不得不从奥地利采购大量的战略物资,如果继续增兵巴尔干前线的话,军费开销还要继续增加下去。

  不是阿瑞斯坦利罗德在反对增兵,他只是把问题提了出来,避免盲目制定计划,免得到时候没钱打仗,那就尴尬了。

  一亿奥地利盾看起来不少,实际上到了战场上根本就是杯水车薪,现在巴尔干半岛的俄军总人数已经突破了三十万。

  一次保加利亚会战,俄军就损失了4.5万人,就算是灰色牲口再怎么不值钱,也要开销一笔抚恤金出去。

  仗打赢了,论功行赏也是少不了的,这些还是要钱。

  战场上消耗掉的武器弹药,损坏的武器装备需要更换,这些都是钱。

  就算是不打仗,这三十万大军每个月光吃喝拉撒睡的开支都超过了400万盾。不是俄军的标准高,而是战争时期物资运输成本高,一旦打起来了更是花钱如流水。

  一次保加利亚会战,俄军就打掉了数千吨弹药,平均下来每天都要消耗近百吨弹药,光这一项就是上千万盾的开支。

  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开支加在一起,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保加利亚大会战,俄军的军费支出就不会低于四千万盾,这还没有计算薪水支出。

  战争的主要经费,还是要俄国人自己想办法解决,奥地利的贷款只能作为弥补,财政部的压力自然大了。

  尼古拉一世点了点头,提前做好战争准备还是有效果的。至少在1852年,沙皇政府不用担心财政的问题。

  如果战争持续下去,那就不一定了。热武器时代的战争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冷兵器时代。

  “那就想办法速战速决,尽量在年内击败敌人,不给英法留下机会!

  我的陆军大臣,要在年内结束战争,还需要增援多少兵力?”尼古拉一世关心的问道

  沉思了半晌功夫后,阿塞·尼古拉斯才缓缓的回答道:“陛下,至少需要增兵30万,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能够增兵40万。”

  实际上阿塞·尼古拉斯心里也没有底,战场上面千变万化,英法的实力可不弱,还有一个爆肝的奥斯曼帝国,谁知道多少军队才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

  可是沙皇陛下既然问了,他就必须要回答,不然就显得无能了。

  阿塞·尼古拉斯还是有点儿水平的,他不看好俄军能够在年内结束战争,直接说出了一个不可能做到的数字。

  此前在巴尔干半岛投入三十万大军,俄罗斯帝国就已经尽力了。要是把这个数字提高一倍,士兵俄国人是不缺的,可是后勤补给就完蛋了。

  就算是加上奥地利,合两国之力也难以保障六七十万大军,在巴尔干半岛作战。

  这不是缺乏物资,而是交通运输支撑不起。要是在多瑙河流域作战,后勤补给还可以保障。

  可是随着战争的推移,俄军的补给线越来越长,距离多瑙河也越来越远,需要靠畜力运输和人力肩挑背扛的路程也随之增加,后勤补给压力自然是大大增加。

  尼古拉一世不是军事小白,陆军大臣的话一出来,他就知道想要在年内结束战争是不可能了。

  英法拥有海权在,就算是俄军占领了巴尔干半岛,他们只要愿意,还是随时都可以登陆,想要结束战争那有那么容易?

  况且,奥斯曼帝国虽然腐朽了,可是烂船还有三斤钉,生死关头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同样不容小觑。

  外交大臣卡尔·渥赛尔非常有眼色的说道:“阿塞先生,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在巴尔干半岛投入那么多军队,这份计划看上去可行,实际上并不存在可操作性。

  如果在巴尔干半岛无法赢得战争,我们可不可以在高加索地区取得突破呢?

  任何一个方向上的胜利,都可以打击奥斯曼帝国的信心。只要这个腐朽的帝国崩溃了,这场战争我们也就赢了。”

  在高加索地区取得突破,没有问题啊!只不过攻克了一个山头,还有下一个山头。

  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快则三年五载,慢则十年八年,只要持之以恒,他们早晚都可以磨死奥斯曼帝国。

  前提条件是沙皇政府能够支撑下去,不要在战争结束前,先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现实虽然残酷,可是理想还是要有的。

  在发起保加利亚会战的同时,俄国人也没有忽略高加索地区,只不过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在那边投入的精力要小些。

  随着巴尔干局势对奥斯曼帝国的持续恶化,苏丹政府肯定要从小亚细亚半岛抽调大量的援兵过来,到时候能够增援高加索地区的兵力就减少了。

  这对俄国人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机会。从高加索地区一路打到博斯普鲁斯海峡有困难,可是打到小亚细亚半岛就未必做不到了。

  任何一个国家前线的接连战败,都会影响到国内的稳定,何况是腐朽的奥斯曼帝国呢?

  以俄国人在东正教徒中的影响力,加上奥斯曼帝国的不得人心,在前线不断失败的情况下,策划几起民族起义,似乎也不是太难。

  万一民族起义成功了,奥斯曼帝国也就寿终正寝了。没有这个地头蛇支撑,英法两国想要在近东地区击败俄罗斯,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既然是理想主义,自然不能追求完美了。只要理论上可行就够了,尼古拉一世爽快的批准了卡尔·渥赛尔的建议。

  成功了固然是沙皇陛下英明,失败了大不了损失一批灰色牲口,俄罗斯最不缺的就是人。

  低风险高回报的事情,尼古拉一世没有道理不做。

第六十八章 都在玩借刀杀人

  碧水蓝天绿草地,百花争艳维也纳。

  五月的维也纳是花的天下,大街小巷总是充斥着花的身影,似乎维也纳人格外的喜欢种花。

  美泉宫更是百花争艳,给清爽的五月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读书、赏花、煮茶、音乐会,都是弗朗茨的业余爱好,如果没有两个小萝莉跟着,其实欣赏一下舞蹈也不错,尤其大长腿的那种。

  绝对只是艺术上的欣赏,弗朗茨的私生活是非常正派的。从来不和豪门贵妇鬼混,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就连情人都没有,堪称是贵族中的道德楷模。

  如果不是他左拥右抱搂着两个小萝莉的话,那么就更加能够证明这一点了。

  贵族嘛,私生活乱一点是正常的。生活那么累,天天都要勾心斗角,也是需要适当放松一下心情的。

  弗朗茨已经算是非常有节操的了,至少他还没有制造出任何一起宫廷丑闻,只是忽悠了一下两个小萝莉,完全不值得一提。

  哈布斯堡王朝的宫廷规矩还是很森严的,一起接受宫廷教育的两个小萝莉就深有感触。

  公主们虽然没有王子们要求那么高,可是比起普通人来说,她们学习的东西还是太多了。

  海伦公主还好,很快就适应了下来,还能够乐在其中。茜茜公主就惨了,愉快的童年生活和她告别了。这对一个渴望自由的少女来说,无疑是一个惊天噩耗。

  逃课?如果一个学校有百八十名学生,有一个学生逃课也不要紧;如果就只有你一个学生,你要是逃课,那老师们还不得集体放假?况且在皇宫中,戒备森严,还能够跑到哪里去?

  宫廷生活虽然舒适,可是不自由啊?这对茜茜公主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折磨。

  胳膊拗不过大腿,不管她愿不愿意学习,她母亲卢德维卡公主已经替她做主了。

  如果不是家庭经济情况不好,茜茜公主早就接受这些教育了。这些宫廷礼仪课,都是贵族们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海伦公主和弗朗茨在一起,那是苏菲皇太后安排的,美其名曰提前培养感情。茜茜公主加入进来,那就是单纯的为了逃课。

  世界就是这么的神奇,三个人的命运被搅和到了一起。后面发生了什么就不好言语了,总之弗朗茨一次性勾搭上了两个小萝莉。

  当然,在这个年代来看,她们的年龄已经不算小了。海伦公主快18岁了,茜茜公主也15岁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对于这一切,她们的母亲卢德维卡公主是乐见其成的。身份上的不对等,想要促成这次联姻,发生点儿别的什么在皇室中太常见了。

  至于苏菲皇太后就更加无所谓了,儿子是自己的,侄女是别人家的。只要不搞出未婚先孕的皇室丑闻来,她才不会管那么多。

  当然弗朗茨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邪恶想法,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在迷惑敌人,让巴伐利亚王国放松警惕,毕竟两国皇室都要联姻了,还用得着担心么?

  从小的方面来说,他这是在拯救未成年少女。巴伐利亚王室的出身就决定了她们的婚姻会被用来联姻。以茜茜公主的性格就决定了和任何人结婚,都不会有好结果。

  自由,对大贵族来说太奢侈了,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他们就背负了承重的责任。

  19世纪又是贵族们最后的辉煌,这个时候聪明人都知道危险逼近了。一步踏错,一个古老的家族就要谢幕了。

  在政治上不灵光就已经很悲剧了,要是再立场不坚定,容易被人影响跑去参合政治,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悲剧收场。

  要是再加上一条不愿意生孩子,估计就没有那个家族可以接受了。爱情总是会在现实面前被磨灭的,容颜易老又靠什么来维系呢?

  ……

  费利克斯首相说道:“陛下,保加利亚会战落幕了,最终的结果没有出乎意料,俄国人击败了奥斯曼人。

  不过法国人这次表现很令人意外,居然这么快就将援兵投入到了巴尔干半岛,看来拿破仑三世已经稳定了国内。”

  俄军能够击败奥斯曼军队是正常的,尽管俄军是一群乌合之众,那也是悍勇的乌合之众,对上同样是乌合之众的奥斯曼军队,自然是大战上风了。

  武器装备上面,俄罗斯和奥斯曼算是烂兄烂弟,大家都是一样的落后。到底是谁的武器装备更加落后,这就要看官僚们的节操了。

  法国政府的高效率,再次证明了一个人做决定的效率,要比几百个人一起做决定要高的多。

  伦敦政府才刚刚说服国会出兵,法国人就把军队送上了战场,这足以说明拿破仑三世对法国政府的掌控力,已经到了一言而决的地步。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弗朗茨不关心法国人的家务事,反正他也没有办法干预。

  “法军的战斗力怎么样?有没有需要特别重视的地方?”弗朗茨关心的问道

  拉德斯基元帅分析道:“陛下,这支法国远征军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据我们收集的资料可以确定,这五万法国军队,是法国陆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看来拿破仑三世为了打出一个拿的出手的战绩来,这次是下血本了。

  不过现在他应该会感到肉疼了,尽管在战场上法军打出了更高的交换比,但是对他们来说也是得不偿失。

  在拉兹格勒战役中,法军直接差不多损失了一个师的精锐部队,这些精锐士兵可不是那么容易补充的。

  精锐部队不是那么容易训练出来,法国陆军中有这份儿战斗力的部队,也是凤毛麟角,现在就这么消耗在了无关紧要的战场上。

  不要说和俄国人打出一个1:1.3的伤亡比,就算是打出1:3的交换比,法国人也吃了大亏。

  如果这支法军不盲目投入到战斗上,在没有适应环境的情况就和俄国人大战,他们取得的战果还会更加辉煌。

  正面战场上对决,五万这样的精锐之师,足以击败十万俄军。

  如果这支法军能提前抵达半个月,在这次大会战中充当主力来使用,这次会战的结果恐怕就要改变了。”

  弗朗茨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这些法军确实是精锐之师,现在损失惨重显然是削弱了法国陆军的战斗力。

  不过要说拿破仑肉疼,那就未必了。这些精锐之师是七月王朝积攒下来的,也是七月王朝忠实的拥护者。

  要不是路易·菲利普国王昏招不断,没有第一时间调动这些军队,不然有这些军队在,镇压叛乱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

  对法兰西这个国家来说,这些部队都是最重要的国防力量,可是对拿破仑三世个人来说,这些部队就是一个隐患。

  为了自身的利益,将这些部队消耗在战场上,恐怕也是拿破仑三世既定的战略。

  现在的情况,完全符合拿破仑三世的利益。

  前线的法军,在陷入不利状态下,依然能够打出一个高交换比,在政治上给他加分不少。

  通过这场战争,让这些部队减员严重,要重新恢复战斗力,那么势必要补充新兵进去。

  只要利用好了这个机会,拿破仑三世就可以扶持自己的小弟上位,慢慢掌控这支部队。

  至于战斗力下降的问题,在忠诚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提。如果易地而处,弗朗茨也很可能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费利克斯试探性地问道:“元帅阁下,如果我们想办法,让这些部队全军覆没,对法国人的军事力量有多大的影响?”

  拉德斯基元帅思索了片刻功夫,然后给出了答案:“这些部队在法国人目前的军事力量中,大约占有两层的比重。

  不过这并不等于这几万法军就是法国人两层的军事实力,他们还可以进行全国动员,只不过新动员起来的部队战斗力十分低下。”

  法兰西不是小国,自身的军事力量可不弱。能够在短期内削弱敌人那么多的实力,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费利克斯首相摇了摇头说:“如果是如此的话,那么这件事,就不值得我们参合了。还是把这个敌人留给俄国人解决好了,想必他们会喜欢的。

  现在这支法国远征部队,有战斗力的仅剩下三万六千余人,如果再和俄国人打上几仗,也就差不多损失殆尽了。”

  法国人投入到巴尔干半岛的力量太小,就算是全军覆没也无伤大雅,不会让他们元气大伤。

  这种时候,奥地利最佳的选择不是让俄国人一口气吃掉这支法军精锐,而是应该以此为引子,鼓动英法两国源源不断的把军队投入到这次战争中。

  一场大败,很可能就会让英法两国收手,那么利用近东战争消耗英法俄三国的实力,就无法实现了。

  拿破仑三世可以借俄国人的刀清除异己,奥地利同样可以效仿。利用俄国人的力量打击英法,再利用英法的力量打击俄国人。

第六十九章 考验的时刻到了

  弗朗茨不喜欢玩阴谋诡计,可惜实力不允许。

  就比如说现在,算计英法俄三国的明明是一个阳谋,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变成了阴谋。

  阴谋和阳谋往往只有一线之差,没有哪个最强,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假如有人把弗朗茨的计划告诉了尼古拉一世,结果会怎么样?

  答案是:什么也不会发生,尼古拉一世只会一笑而过。

  国和国之间,本来就是在相互利用,彼此有所算计都是正常的。想要亲密无间的合作,别傻了,这根本就不存在。

  成熟的政治家们都只看盟友做了什么,造成的结果又会是什么,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来决定两国关系,而不是考虑盟友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