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715章

作者:新海月1

  反倒是坎贝尔内阁,多次向国王提交辞呈,希望有天纵之才出来力挽狂澜。

  很遗憾,天纵之才没有出来。就连重塑不列颠君主权威的爱德华七世,战争爆发后都低调了下来,将所有的政务全部推给了内阁,当起了甩手掌柜。

  不能怪大家势利,实在前面几任留下来的摊子太烂,残局太难收拾。

  即便是侥幸赢得了这场战争,不列颠也会损失惨重。作为政府领导者,不仅无法赢得声望,反而会因此召开非议。

  原时空的世界大战就是如此,领导不列颠赢得战争的政府,战争一结束立即就被赶下了台。

  虽然年代不一样,但是政治逻辑、本质,还是一脉相承的。聪明人根本就不会趟这潭浑水。

  当然,坎贝尔内阁干得并不差,也是能够留任的重要因素。

  普通人或许看不懂,可精英阶层却明白,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欧洲大陆,难度究竟有多大。

  “陆军已经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英伦三岛,让敌人明白登陆是最大的错误。

  但是光靠防守,赢得不了战争。何况这次的敌人是整个欧洲大陆,想要赢得这场战争,海军和空军必须要有更积极的战略计划。”

  喊着最响亮的口号,将事情推给同僚,马库斯完全没有半分羞愧的意思。

  作为陆军大臣,马库斯太清楚龙虾兵的成色了。

  原本龙虾兵也称得上是精锐,战斗力在全世界也排前列;遗憾的是在扩军过后,部队的战斗力就急转直下。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现在的龙虾兵,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既然陆军无法完成击败大陆联盟的重任,那就只能交给同僚了。

  反正,一直以来陆军都是后娘养的。拿多少军费干多少活,到了危急时刻就该拿钱多的先顶上去。

  空军大臣还好,作为新生军种,空军平常分到的资源也不多,打不过敌人也说得过去。

  海军大臣就尴尬了,长期以来海军都拿着最多的预算,并且每次争夺军费预算,都少不了要拿英伦三岛的安全说事。

  现在到了需要保卫英伦三岛安全的时候,结果他们却掉了链子。

  “敌人实力强大”,这不是理由。往日里皇家海军的牛皮吹破了天际,现在的表现根本就不能让大家满意。

  羞愤的斯温丁,只能垂下头颅,装作什么也没听见。

  反击没有问题,等新军舰服役之后再说。只要补上了主力舰的缺口,斯温丁对皇家海军还是很有信心的。

  只是这需要时间,尽管船厂已经加班加点的在干,可这仍然需要时间。

  截止到目前为止,也就北部的船厂完成了军舰主体施工、临近下水,其它船厂因为受敌人空袭影响,进度或多或少都被拖延了。

  可战场上时间不等人,皇家海军无法完全控制海权,敌人就可以护送陆军登陆英伦三岛。

  陆军虽然加强了防备,可是不列颠的海岸线那么长,不可能全部都兼顾到,只能优先照顾战略价值高的区域。

  一旦敌人登陆成功,不管是从什么地方登的陆,带来的政治影响都是致命的。

  大洋联盟已经是风声鹤唳,再传出这样的噩耗,那就是逼着大家各自飞。

  室内沉寂了下来,只余下各自的脉搏跳动声,压抑的气氛令人呼吸困难。

  见躲不过去,斯温丁缓缓说道:“白天的损失太大,大部分军舰都要面临大修,短期内我们不适合同敌人再次决战。

  不过,我们会出动高速战舰和潜艇,袭击敌人运兵船和后勤船。

  至于全面反击,我们计划放在三个月之后。到时候我们的新一批军舰正好服役,正好扭转双方的实力对比。”

  眼下是皇家海军最虚弱的时期,再次出去和敌人决战,又要拿普通战列舰去牵制敌人的“无畏舰”。

  这个“牵制”,可是需要付出血的代价。白天的战斗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足足有5艘战列舰因此而沉没。

  代价这么惨重,战绩仅仅只是击伤敌舰。

  相比之下,无畏舰之间的对决就要和谐的多。在大混战过后,双方受重伤的无畏舰都不少,可直接被击沉的却一艘都没有。

  没什么好奇怪的,海战中火炮的命中率本来就低,加上无畏舰的装甲又厚,防御足够严实。

  除非多次被主炮命中要害,要不然最多也就局部受损,根本就要不了命。

  只要运气不是太差,无畏舰在海战中的生存能力还是很强的。

  原时空也很少有无畏舰,在军舰对轰中被直接击沉;反倒是到了航母时代,被飞机干掉的多。

  眼下暂时还不需要担心航母,英吉利海峡就这么大点儿地方,空军要不了一个小时就能够抵达,陆地就是天然航母。

  “空军也会在适当的时机,偷袭敌人的运兵船。不过白天这样的遭遇战,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

  等日本敢死队抵达后,我们会选择恰当时机,对敌人的海军主力发起偷袭。

  短时间内,我们还是需要积蓄力量。日常战争中的火力支援,我们只能有限度提供。”

  实力是一切的基础,空军自身实力不足,阿蒂利奥说话自然不硬气。

  最积极的战略,也仅限于偷袭。决战神马的,那是想都不用想。

  纵使空军想要爆发,也拿不出足够的飞机和飞行员。像白天这样的战斗,短期内根本就组织不起来第二波。

  ……

  听取了军方的意见,坎贝尔眉宇间神色巨变,仿佛是在进行激烈的心里斗争。

  最终还是理智占据了上风,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以眼下的局势不列颠都很难赢得这场战争。

  除非国际局势发生巨变,大陆联盟主要成员国集体倒戈,或者是神圣罗马帝国从内部崩溃,不列颠才有可能翻盘。

  指望发生这种巨变,还不如向上帝祈祷,直接陨石天降砸死敌人。

  军事上悲剧,政治上就更糟糕。赢得战争的概率几乎为零,可是体面的结束战争,还是能够争取的。

  20世纪初的大英帝国,那是真的家大业大。即便是已经没有了非洲,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

  往日里,这是不列颠辉煌的象征,现在却是他们全身而退的障碍。

  家大业大,就少不了受人惦记。利益动人心,想要体面的结束战争,就必须先打消饿狼的窥视。

  大陆联盟那么多成员国,若说对大英帝国的财富没有野心,估计也就摩纳哥那种打酱油的了。

  但凡是有点儿实力的,现在都在磨拳擦掌,等待着瓜分盛宴。想要大家罢手,绝非什么易事。

  犹豫了一会儿后,坎贝尔狠狠说道:“不用再等了,把我们收留的各国革命党全部送回去,埋藏在欧洲大陆的所有暗子全部启动,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支援……”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伤拳

  就在英国政府决定压上全部筹码梭哈的时候,英吉利海峡之战的结局,也被维也纳政府散播了出去。

  大陆联盟士气大涨,原本还摇摆不定的墙头草们,此刻也纷纷向维也纳政府靠拢。

  如果不是牵扯的国家太多、涉及到的利益太大,一时半会儿难以敲定,大陆联盟已经膨胀了一圈。

  反之,大洋联盟就是一片愁云惨淡。之前大家对皇家海军的期望有多大,现在的失望就有多大。

  老大不给力,小弟们也很为难。要不是现在的局势不容许大家退缩,恐怕一个个都要用脚投票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1905年5月27日,神罗率领的大陆联军在呼罗珊地区同南下的俄军会师,同日被大陆联军重兵围困的德黑兰守军放下武器投降,波斯帝国正式覆灭。

  本来波斯战败也是应有之义,面对欧洲各国的进攻,能够抵抗五个月之久,波斯帝国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

  尽管有盟友的支持,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若是英伦三岛同欧洲大陆接壤,不列颠能不能支撑五个月都是一个未知数。

  可是赶在了这个时间点,就容不得大家不多想。一股兔死狐悲的情绪,在大洋联盟中蔓延。

  千头万绪的英国政府,现在已经顾不上安抚盟友情绪,就连他们自己的情绪都来不及调节。

  打开地图就知道,印度危险了。幸好苏伊士运河被堵上了,要不然敌人的海军东出,掩护大军从海上进攻,局势还会更加恶化。

  现在也好不了多少,印度已经陷入了两线作战中,搞不好未来还要三线作战。

  唯一能够倚仗的就是地利,联军西来要穿过波斯高原,后勤运输是一个大难题。

  事实上,波斯帝国能够坚持五个月,最大的原因也是因为后勤限制了联军的发挥。

  没有办法,除了主要城市外,波斯大部分地区都没有铁路,只能靠人力、畜力运输。

  仅有的铁路,还遭到了波斯人的破坏。为了保障部队的后勤,维也纳政府甚至还调动了上百架运输飞艇。

  伴随着战线不断的前移,联军指挥部也搬到了扎黑丹。作为大战的胜利者,弗里德里希大公的脸上却看不到笑容。

  “一路杀到印度”,口号喊起来简单,真要具体落到实处,麻烦就降临了。

  后勤是最大的硬伤,此刻联军最大的任务不是作战,反而是修复被敌人捣毁的铁路。

  说起来也是讽刺,波斯境内大部分铁路都是英国人修建的,现在这些铁路却成为了联军进攻印度的最大助力。

  或许是因为巧合,又或许对波斯帝国有防备,搅屎棍在波斯修建的铁路规格也是五花八门。

  为了修复这些铁路,连火车皮都是从国内专门定制。看着手中的报告,弗里德里希都有些怀疑自己不是联军总指挥,而是一个工程总指挥。

  没有办法,同波斯的战争是结束了,可地方上仍然不稳定。铁路修复工作,只能由军方自己搞定。

  难怪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没有能够杀到印度去,看看这糟糕交通就全明白了。

  甭管交通多么糟糕,条件多么恶劣,将战线推进到了印度,就是战略上的胜利。

  到了现在这一步,大陆联盟只要舍得投入,拿下印度就只是时间问题。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战略上取得胜利的同时,大陆联盟内部也风起云涌。

  毫无疑问,富庶印度是最好的“饼”。维也纳政府早早做出了许诺,不染指印度任由大家瓜分。

  大陆联盟多是小国,除了神罗和俄罗斯之外,谁也没有独吞印度的实力。维也纳政府又早早宣布了退出,大家的竞争者只剩下英俄。

  驱逐英国人不难,面对整个欧洲大陆的围攻,英国守住印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麻烦在于驱逐英国人之后。

  没有了共同的敌人,盟友就变成了竞争对手。利益动人心,尽管俄罗斯帝国依旧强大,可这丝毫不能动摇大家窥视印度的决心。

  单对单,谁也不是俄国人的对手;一旦抱了团,局势就大不相同了。

  反正还有神罗在上面压着,名义上大家都是盟友,就算是有矛盾,俄国人也不可能直接对动手。

  不需要直接和俄国人开战,仅仅只是暗地里展开竞争,谁怂谁是孙子。

  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就此在大陆联盟内部拉开了序幕。扯后腿、下黑手,各种阴损手段那是争先上演。

  很快官司就打到了弗朗茨的案头,然后自然是继续撕逼了。利益面前,岂是说调停就能够调停的?

  更何况挑起欧洲各国同俄国人之间的矛盾,本来就是维也纳政府事先策划的,为此甚至抛出了印度。

  如果不是考虑到霸权战争尚未结束,现在不适合挑起纷争,否则弗朗茨都要亲自下场推波助澜了。

  维也纳政府不管事,双方掐得正欢,偏偏这个时候英国人的暗手又发动了。

  罢工、又见罢工,从里斯本到圣彼得堡,全欧洲都爆发了罢工运动。

  不同于以往支持革命党的收敛,这次英国人是彻放开了手脚,什么危害就玩儿什么,丝毫不考虑后续影响。

  不仅遣返革命党,更是派出专业人士,帮忙制定革命大纲。甭管能不能成功,起码画饼很成功。

  被忽悠的革命党人,一个个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奋不顾身的投入到了这场革命浪潮中。

  矛盾积累最多、官僚集团最为腐朽的俄罗斯帝国,自然成为了这场风波的重灾区。

  别的国家罢工,那真的就只是罢工。社会环境不允许,纵使革命党口号喊得再响,也难以掀起革命。

  俄罗斯帝国就不一样了,作为最早参战的国家,俄国也是受战争影响最深的国家。

  前前后后,动员了近三百万军队,同时支撑两线作战,经济想不受影响都不行。

  尽管有维也纳政府支持,但是这个支持也是有限度的。大部分的战争经费、物资,还是沙皇政府自筹。

  如果只是如此,以俄罗斯帝国的体量,也不是不能支撑,坏就坏在官僚集团身上。

  尼古拉二世从来都不是什么强势的君主,自然震慑不住国内的牛蛇鬼神。发财的机会到了,免不了要“多征三五斗”。

  看似不起眼,可层层累加下来,到了底层民众身上,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本就生活困难,资本家又跟着跳出来落井下石。一面囤积居奇、炒高物价,一面又克扣薪水、增加工作时间。

  民众兜里没钱,生活难以为继。没有关系,有量身定做的高利贷。

  本该发出预警的专家学者,在资本的力量之下,不断唱赞歌,疯狂鼓吹……

  伴随着财富的不断集中,社会矛盾也与日俱增,为革命创造了机会。

  1905年6月1日,罢工游行的波兰群众,在维特斯大道和军警爆发了武装冲突,波兰独立组织趁机发动了叛乱。

  “6.1”革命发生后,就仿佛在沸腾的油锅里浇了一瓢水,瞬间四溅而飞。

  6月4日,保加利亚地区爆发民族独立运动;6月6日,芬兰地区爆发独立运动;6月11日,立陶宛地区发生了反俄暴动;6月15日,乌克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