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709章

作者:新海月1

  “拦截个屁,告诉哈希皮上尉让他自己看着办。命令部队立即集结,准备向波斯发起进攻。”

  且不说能不能拦得住,没有国内的命令,万一拦截中爆发了冲突,这个责任西克雷斯特上校就背不起。

  当然,擅自放奥军入境、向波斯进攻,同样也需要承担责任。

  只不过国内的官僚、前线的俄军中高层,现在都想捞战功。

  主动站出来承担了责任,起码也顺了大家的意,未来追究责任的时候,好歹有人帮忙说话。

  不管怎么说,俄奥同盟的脸面还是要顾的。配合奥军作战的罪名,根本就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秋后算账,也只是穿小鞋。

  要是战场上再立点儿军功,估摸着连小鞋都不能明着给穿,要不然会打击军心士气,至少战争结束前是如此。

  战后的麻烦,那根本就不算什么。政府高层稳定了这么久,也到了该换人的时候。

  “功高震主”,在任何国家都是大忌。能够容忍一帮老臣这么久,尼古拉二世也算是好脾气了。

  战争要是赢得漂亮,政府威望更进一步,势必会引起沙皇的忌惮;战争中要是表现糟糕,需要政府背锅,还是要换人。

  国内的麻烦都这么多,国际上的麻烦还有一大堆,西克雷斯特上校不认为沙皇会记挂他这样的小人物。

  ……

  战场上,敌人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许多爆炸开的黑色烟柱子,在直径有一哩来宽的、已经被打得坑洼不平的沙土地上,象旋风一样向空中卷去,进攻的人浪散开了,翻滚着,象水花一样从弹坑旁边分散开来。

  爬啊,爬啊……炮弹爆炸的黑色烟火越来越紧地扫荡着大地,榴霰弹的斜着飞出来的、刺耳的尖叫声越来越密地泼在进攻的人的身上,贴在地面上的机枪火力越来越残忍地扫射着。

  克里斯少将怒吼道:“催促一下空军,我们需要火力增援!”

  没有办法,借道进攻讲究兵贵神速,重炮部队还在路上。

  本以为俄军的炮兵能压制敌人的火力,怎奈现实是残酷的。沙皇政府根本就不重视波斯,根本就没有部署足够的重炮。

  一旁的包括西克雷斯特上校在内的俄军军官,此刻一个个都面红耳赤,连波斯人的火力都无法压制,实在是让他们在盟友面前抬不起来。

  “进攻!”

  “进攻!”

  ……

  为了换回颜面,证明自己的实力,在神罗空军抵达后,俄军将领不得不催促部队加快进攻速度。

  现在不是保存实力的时候,要是不能在盟友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后面很多问题都没得谈了。

  大家参战是为了升官发财,可不是来打酱油的。战场上永远都是强者的舞台,话语权、利益分配都是根据实力来的。

  同时遭遇神罗和俄罗斯两大帝国进攻,防线屹立不倒,波斯守军已经足以自傲了。

  只不过这种自傲无法持续,任何防线都是有极限的,漫长的战线不断压榨着波斯帝国的极限。

  原本寄予厚望的英国盟友,根本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派出的印度殖民军是干啥啥不行,添乱第一名。

  伴随着激烈的炮火声、喊杀声,忍受着沉重压力的波斯守军,终于还是崩溃了。

  士气这玩意儿,一崩就是一泻千里。同时面对两大帝国的进攻,波斯人内心是崩溃的。

  ……

  胜利总是能够给人带来好心情,伴随着战争的顺利推进,弗朗茨的心情也越来越好。

  对整个世界大战来说,波斯战场的突破,只能算是一个插曲。但是对视印度为命根子的英国人来说,绝对是一个打击。

  尤其是俄军出现在了战场上,尽管有被挟裹的意思,但是俄国人确实参战了。

  不管俄国人接下来会不会从阿富汗进攻印度,英国政府现在都是压力山大。

  敌人不舒服了,弗朗茨自然就舒服了。闲暇之余,再次玩起了“艺术”。

  不光是自己玩儿,还带着一帮孙子一起玩儿。东西结合的四不像艺术传播开来,会给后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弗朗茨是懒得惯了。

  或许被专家学者们猛批,也有可能开辟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反正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决定这一切的并非什么艺术,反而是政治。艺术的本质是大众接受,而大众接受的前提却需要社会大背景。

  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不同时期流行的艺术文化也不一样。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艺术的组成部分,本质上就没有高下之分。无非是在不同时期,所处的社会地位不一样。

  今天下九流,到了明天或许就变成了上流社会;今天的上流社会艺术,没准明天就变成了边缘文化。

  要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霸业能够延续百年,这就是推动东西方文化大融合,人类一体化进程的不朽伟业。

  反之,神圣罗马帝国的霸业昙花一现,那么然后就是没有然后,直接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作为一名皇帝,尤其是带领一个衰落帝国再次走向巅峰的皇帝,势必要被后世深入解读。

  岁月催人老,望着能够组成一支足球队的孙子孙女,弗朗茨发现自己真的老了。

  以弗朗茨的年纪,如果不是欧洲皇室习惯晚婚,现在第四代都出来了,没准第五代都要冒头了。

  幸好家底丰厚,要是搁在普通人家,养这么多丁口,可不是什么多子多福。

  别看很多家庭一生十几个,真正能够养大成人的能有一半,那都证明家里日子还过得下去。

  “父亲,俄国人出兵印度了!”

  腓特烈的声音响起,将弗朗茨从意境中拉了出来。

  “哦,看来尼古拉二世那小家伙的养气功夫还是不到家,我们都还没有答应他们的条件呢!”

  熬死了三代沙皇,成为欧洲皇室老古董的弗朗茨,现在已经有资格调侃小辈了。

  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弗朗茨已经开始沉思。俄国出兵印度,带来的影响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短期来看,确实有助于加快赢得战争的步伐,但俄国人也是要吃肉的。

  以毛熊的作风,吃到了肚子里去,就没有再吐出来的。如果是其它地方,弗朗茨也就应了。

  可是印度不一样,或许在未来这里是一个负担,但眼下却是难得的富庶之地。

  要是放任自流,谁知道俄军能够在战争结束前,占领多少地盘儿?

  虽然维也纳政府没有准备殖民印度,可是不等于要放弃印度市场,尤其是不能让这片市场落入俄国人手中。

  要不然沙皇政府就能靠从印度掠夺的财富摆脱财政困境,同时依赖印度市场完善自身的工业化体系,并且发展壮大。

  没有短板的俄罗斯帝国,实在是太可怕了。虽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弗朗茨还是不准备给后人留下一个巨坑。

  徘徊了几步过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弗朗茨看着腓特烈问道:“你准备怎么应对?”

  阻止俄国人出兵抢地盘,显然是不可能的。俄罗斯帝国只是神罗的盟友,而不是小弟,没有那么听话。

  作为盟友向敌人发起进攻,明面上是无可指责的。纵使有限制手段,为了大陆联盟的稳定,维也纳政府现在也不能乱用。

  盟友不听话,霸主也要犯愁,尤其是有竞争对手存在的准霸主,更要三思而后行。

  一个操作不好,违背了游戏规则、犯了众怒,维也纳政府同样要吃不了兜着走。

  不采取行动,放任俄国人做大,那就更不行了。

  不好处理,也必须要处理。弗朗茨将问题抛给腓特烈,就是想要看看自己的继承人,应变能力成长到了哪一步。

  “加快战争步伐,抢在俄国人占领印度之前结束战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和英国人谈谈。

  从长远来看,英国人的威胁远没有俄国人大。只要拿走他们的殖民地,英伦三岛最多也就支撑起一个二流国家。”

  停顿了一下后,腓特烈又补充道:“为了避免直接和俄国人对上,影响到目前的对英作战,我们还可以组建欧陆联军,打着联盟的旗帜从波斯往印度推进。

  未来拿出印度的利益和欧洲各国一起分享,遇到有争议、需要扯皮的地方,就鼓动欧洲上。

  必要的时候,我们挑起欧洲世界同俄国人的矛盾,拉拢欧洲各国一起限制俄罗斯帝国。”

  前面的操作,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后面的计划才是弗朗茨式外交的精华。

  外界很多人只看到了维也纳政府外交手腕厉害,却忽视了这一路走来,维也纳政府拿出了多少利益和盟友们分享。

  甭管这里面有没有坑,可利益毕竟是拿出来了。吃下去了消化不良,那是你自身的问题,不能怪维也纳政府给的太多。

  要不是舍得分享,也不会有现在的神圣罗马帝国。只是这个分享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

  为了这个“度”,很多时候看似很傻的事情,也必须要去做。

  可这个操作非常复杂,要是坑没挖对位置,别人没有落下去,反倒是自己跳了进去,那就真成煞笔了。

  弗朗茨点了点头:“光分享还不够,想要欧洲各国出大力,必须要下血本。

  可以明确告诉他们,帝国不会在印度地区谋求殖民地。战后我们会重建国际秩序,明确各国的势力范围,确保大家的殖民地不受外国势力威胁。

  战利品分配还是老规矩,按照在战争中的贡献来,对印度有兴趣的现在可以各凭手段。”

  野心都是刺激起来的,要是神罗要抢印度,除了俄国人之外,其他国家都没有任何机会。

  仅仅只是承诺分享利益,实在是太虚无缥缈了,根本就调动不了大家的积极性。

  抛出整个印度就不一样了,这么大的蛋糕,纵使欧洲各国一起去吃,每家都能够吃饱。

  看看英国人每年从印度掠夺的财富就知道了,比除俄奥法之外,欧陆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总和都要多。

  这么大的利益,维也纳政府还愿意提供安全保护,还不能刺激大家的野心,那就真的是咸鱼了。

  当然,小国咸鱼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弹丸小国摩纳哥,即便是欧陆战争后受到了维也纳政府的照顾,还是只有几个镇子。

  除了喊喊口号外,想要上去打酱油都不够格,那就真没办法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字路口

  好望角,作为本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此刻战斗已经进入到了尾声。

  亲眼目睹一道道防线不断被敌人突破,却又无能为力,饱受煎熬的斯塔德中将整个人都憔悴了下来。

  不同于上一次南非战争,英国人有海军火力支援,现在的好望角就是一个孤岛。

  每次皇家海军过来,敌人的空军就接踵而至,根本就没有发挥的余地。

  为了增援好望角,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不列颠已经付出了3艘军舰、18艘商船沉没的惨重代价。

  不是敌人的空军多么厉害,关键是敌人助攻厉害。不列颠沉没的众多船舶,就没有一艘被敌人直接击沉的。

  包括沉没的三艘军舰,都是被敌人击伤之后,亡于海浪之下。

  没有办法,绝望之角常年风浪超过两米,六七米的海浪也是家常便饭,时不时还有超过十一级的台风。

  船舶在完好无损的情况下行驶都是危险重重,要是船体受了伤,那就更不用说了,能不能捡回一条命全靠上帝保佑。

  为了躲避神罗空军的袭击,后勤补给被迫转为晚上进行,白天的海浪都危险重重,到了晚上就更不用说了。

  幸好现在南半球正处于夏季,要是赶上了冬天,博发的季风加上神出鬼没的“杀人浪”,那场面想想都令人窒息。

  揉了揉额头,疲惫的斯塔德中将对卫兵吩咐道:“再向国内发电问问,援兵什么时候能够抵达?”

  战争进行到现在,好望角已经先后接收了三波援兵,总兵力一度超过二十万。

  遗憾的这些援兵,大都是印度殖民军,当炮灰凑数还行,战斗力不提也罢。

  唯一有点儿战斗力的,只有是两个澳新师,可惜这个战斗力也非常有限。

  反正都是被一帮贵族私军压着打,对殖民地部队斯塔德中将已经完全绝望,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本土派出援兵。

  求援电报已经打了很多次,只不过此前都被国内以“正在扩军”为借口给拒绝了。

  国内的难处,斯塔德中将是万分理解。陆军就那么大点儿编制,扩军后直接膨胀十几倍,基层军官严重缺乏,基本上老兵都变成军官。

  全部都是新编部队,不进行磨合训练,根本就没有办法投入战场。

  可理解归理解,战场上时间不等人。仅靠一帮殖民地部队和敌人对上,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

  国内的新编部队虽然战斗力同样堪忧,可好歹军官是老兵,再怎么说也比临时拉出来的殖民地炮灰强。

  没有办法,不列颠的殖民军大都出自印度,偏偏现在印度也是前线。

  稍微有点儿战斗力的殖民军,都被印度总督留在了当地,派出来增援其它地区的都是临时拉出来凑数的。

  这些部队用来搞打杂,都必须要有人看着,投入到战场上就是给敌人送人头。

  斯塔德中将也不是什么道德洁癖的主,如果光送靠人头就能够保住好望角,他也不介意拿炮灰部队去填坑。

  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炮灰部队还是迟滞了敌人的进攻速度,可惜没能挡住敌人的进攻步伐。

  望着不断收缩的防线,斯塔德中将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在自己手中丢了这个战略要地,成为了不列颠的罪人。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倒霉蛋不只一个,还有更惨的垫背。

  远东舰队搞丢了马六甲,金兰湾也岌岌可危;隔壁英属东非也被困孤城,援兵都进不去,估摸着沦陷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大家都在打败仗,民众的心里承受能力已经得到了锻炼,只要表现的比同僚们优秀,估摸着逃过一劫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