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684章

作者:新海月1

  唯一可以例外的是搞学术研究,军队服役完成就可以进入研究院,不需要经历社会学教育。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后代或许会能力不济,但是绝对不会有理想主义。

  某种意义上来说,马西米连诺也为哈布斯堡家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要不是因为他这个反面教材,弗朗茨想要说服大家,接受这样的家族教育可不容易。

  见弗朗茨兴致不高,腓特烈安慰道:“好的,父亲。我接下来就去安排,相信布鲁会理解你的苦心。”

  苦心能不能被理解,弗朗茨并不关心。多年的帝王生涯告诉他,千万不要妄图掌握人心,那只会让你遍体鳞伤。

  真正令弗朗茨伤感的,还是回想起了过往。没有办法,人上了年纪就是喜欢回忆。

  ……

  家务事只是一个小插曲,在神罗同不列颠争霸的关键时刻,弗朗茨父子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英国人身上。

  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敌人,这次的对手虽然威胁不到神罗的根基,但是滑不溜秋啊!

  统一了德意志地区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达到了历史最巅峰,无论是陆军、还是空军都可以堪称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可惜有英吉利海峡阻隔,不得不拿最劣势的海军和英国人最强势的皇家海军对垒。

  以己之短克敌之长,在军事史上本就不可取,但是没有办法,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从选择翻脸那一刻开始,维也纳政府就密切关注英国人的情报,就和英国政府关注神罗一样。

  双方都派出了大量的情报人员,尽可能的搜集对方更多的情报,区别只在于侧重点不同。

  英国人更加关注神罗的军舰制造情况,弗朗茨却更加关注英伦三岛的物资储备,尤其是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弗朗茨问道:“英国政府最近在干什么?憋了这么长时间没有大动静,这可不像他们的作风。”

  “爱折腾”是英国人固有的标签,即便是神圣罗马帝国强势崛起,也没有能够改变英国政府喜欢四处折腾的本质。区别只是在于折腾的对象和幅度。

  欧洲大陆是甭想了,英国政府就算是想要搞事情,都没人肯配合。

  到了海外就不一样了,除了极个别地区外,神圣罗马帝国在海外的影响力远不如英国人。

  以至于英国政府在海外拉拢盟友,维也纳政府却只能降低目标,仅仅只是要求各国保持中立。

  愿意加入神罗阵营的,基本上都是英国人筛选完了,因为区域矛盾冲突,必须要找一个靠山,才投奔过来的。

  维也纳政府没有能力在海外保护盟友的安全,能够给予的支持也很有限,所以对盟友的要求也很低。

  跟着摇旗呐喊,把声势造起来就够了。打仗的事情,神罗绝对不会主动牵连大家。

  相应的战争胜利后,英国人留下的遗产,大家也不用惦记了。

  当然了,这年头敢惦记英国人家底儿的,除了神圣罗马帝国外,估计也就沙皇政府了。

  剩下的国家,通通都是有心没胆。比如说西班牙就想收回直布罗陀海峡,可就是不敢采取行动。

  腓特烈笑道:“英国政府高层最近都忙得脚不沾地,一边要治疗退出自由贸易体系后的阵痛,一边又忙着整合国内的工业体系。

  看样子是受到了刺激,准备发奋图强。毕竟,前段时间他们在公布造舰计划之后,却因为大型船坞数量不足,被迫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压缩军舰吨位。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英国人建造的主力舰,续航能力应该会非常感人。”

  这是必然的结果,在保证火力的情况下,压缩军舰吨位,那么势必要牺牲其它方面的性能。

  减少储煤量,缩短续航里程,就是危害较小的修改方案之一。

  军舰续航里程不足,大不了后面跟一艘补给舰,专门为它服务好了。

  弗朗茨点了点头:“密切关注着英国政府的一举一动,留心任何诡异情况,现在没有动作就是最大阴谋。

  英国人不可能不知道,两国之间工业上的差距,要是拼工业产能,纵使有两个不列颠,那也改变不了结局。

  何况,他们再怎么整合工业,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让国内的工业产能翻倍。”

  不是弗朗茨小题大做,实在是英国政府的表现太不正常。和神罗“拼工业”,正常人都不会那么干。

  真正适合英国人的玩法是:利用皇家海军的优势,在海上决战中一击致命,全歼神罗海军主力。

  神圣罗马帝国工业实力强大,军舰可以无限补充,但是有经验的海军官兵,却是有限的。

  最多干上两三回,神罗积攒下来的家底就耗尽了。到时候有船没人开,维也纳政府不得不坐下来谈判。

  当然,这仅限于理论上。海上决战从来都是击败敌人,想要全歼对手几乎没有可能。

  无法做到全歼,那么逃回去的官兵,就是有过作战经验的老兵了。

  补充一批军舰和新兵进来,过上一年半载,大家调节的差不多了,又能投入战斗。甭管质量怎么样,至少数量是满足了。

  何况,补充进去的也不会是新兵。神圣罗马帝国海军同样也是家大业大,除了主力舰之外,还有上百艘大大小小的普通军舰。

  绝大部分普通军舰,都是不用参战的。主力舰缺人,可以直接从普通军舰上抽调,并不是纯粹的新兵直接上战场。

  除了现役官兵,还有从前退役的,同样可以征招。

  可以算一笔账,神罗海军官兵的平均服役年限也就4年左右,平均下来就是每年都有25%的人退役。

  退役后自动转入预备役,每年还是会有一个月的军事训练,这个时间一般会持续二十年。

  退役官兵差不多就有五波人,就算是因为各种意外,淘汰掉一部分人,至少也有一半的人能够上战场。

  除非是遭遇连续性全歼式毁灭性打击,要不然慢慢打消耗战,神圣罗马帝国也是死得起的。

  原时空皇家海军在二战中出现人员紧张,一方面是因为一战后海军经费紧张,忽视了对预备役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为商船护航需要大量的军舰,主力舰人员还是充足的。

  神罗海军就没这么担心了,只要守住了地中海门户,拔掉了英国人在地中海的钉子,空军封锁直布罗陀海峡,英国人水面上的军舰就不敢进来。

  潜艇虽然可以可以进来,但是这年头的潜艇水下续航里程有限,最多也就在西地中海活动,东部根本就够不着。

  要是拿下了直布罗陀,放几条驱逐舰守着,连西地中海的安全都有保障。

  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军事史上从来都不缺乏奇迹,在决战没有开启前,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猛虎搏兔,亦用全力。”

  何况对手是英国人呢?

  弗朗茨可不想和英国人来一场持续几十年的友谊赛,那是会坑死人的。

  似乎想到了什么,腓特烈的脸色猛然间难看了起来,皱着眉头说道:“最近我们的工业设备、零配件、农产品、以及各类战略物资出口,都在屡创新高。

  新增订单大都是来自日俄两国,原本我觉得这是因为日俄战争,现在细想起来似乎有些不对。

  出口数额太大了,以日俄两国政府的财力,要订购这么多物资,非得掏空家底不可。

  战争才进入中场,两国就算是要拼命,也必须要留下应急资金。何况其中很多订购量非常大的商品,他们的需求量却很小。

  结合英国政府忙着整合、扩充工业产能,那么这些诡异的订单,很有可能是英国政府打着日俄两国的旗号订购的。”

  想到了这些,腓特烈瞬间发现新增的贸易订单不香了。即便是能够赚很多钱,但这也是在资敌啊!

  想想看,英国人从神罗订购的物资,最后演变成军舰、枪炮子弹又打了回来,那场面实在是太感人了。

  相比之下,弗朗茨就淡定的多了。这已经算好的,起码没有从神罗直接订购武器装备,要不然就真成“合格的军火商”了。

  “派人查查看相关订单,凡是存在问题的,全部先给扣下来;没有明显漏洞的,也要尽可能延迟交货时间。

  从现在开始,后面但凡是涉及战略物资,或者是相关机械设备、配件出口的,都必须要严加审核。”

  自由贸易也是一柄双刃剑。在享受自由贸易带来红利的同时,也要受自由贸易体系的规则约束。

  理论上来说,在战争爆发前,维也纳政府是无法阻止正常商业贸易流通的。

  就算是阻止,那也是在合同备案时就应该否决,而不是政府批准之后再反悔。

  从英国人带头退出自由贸易体系开始,后面就陆续有国家退出,现在自由贸易体系就像是在风雨中飘渺,随时都有可能完蛋。

  要是维也纳政府再破坏规则,那么这个体系就真的要凉了,并且还是一凉几十年都翻不了身的那种。

  毕竟,信誉被破坏了,谁还敢相信“自由贸易”?要是大家都不玩了,光神罗一家也玩儿不转啊!

  作为自由贸易体系下的最大受益者,维也纳政府完全没有理由让自由贸易体系崩盘。

  权衡了一番利弊过后,为了长远利益考虑,弗朗茨还是决定遵守游戏规则。

  不光是为了自由贸易体系,同时也是做给盟友看的。在这个关键时刻,必须要让小弟们相信,老大是守信誉的。

  当然,直接反悔不行,追查商业违规还是可以的。揪住一个算一个,揪不住那也要拖延交货时间。

  反正也就这一波,纵使英国人采购的物资再多,也是无根之萍。

第一百一十四章 超级走私商道

  伴随着日俄战争的爆发,不起眼西口再次热闹了起来,每天进进出出的商队那是络绎不绝。

  不需要有人专门组织,利益就是最好的驱动剂,将五湖四海的商帮汇聚于此。

  俄国人虽然敞开口袋收购粮食、牲口、煤炭、武器弹药等战略物资,可总有人想多赚一些,矛盾就出现了。

  尤其是官僚、地头蛇加入后,更是让局势变得错综复杂。实力薄弱、没有后台背景的商帮,率先被淘汰出局。

  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三条路,要么被收编,跟在大商帮后面捡一些残羹冷炙;要么放手一搏,干翻这些家伙自己上位。

  资本是最现实的,资本家又是最容易妥协的。逆袭上位,只存在于小说中。

  在现实生活中,各大商帮早就已经根深蒂固,结成了一张大网。

  在这条利益链上,分享好处的大人物太多了,根本就不容许被打断。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除非上层建筑发生改变,权力重新进行分配。

  大规模的权力洗牌,通常需要上百年才会发生一次,小规模的洗牌却是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就会有一次。

  所以商帮还是哪个商帮,更换的只是领头羊,并且都是内部进行的。

  没什么好说的,打不过就加入。捡些残羹冷炙,那也比饿着强。

  至于第三条路,放弃暴利的西口商路,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正如资本论所言:“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百分之三百多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死的危险。”

  西口贸易的大宗商品利润虽然不到百分之三百,但是努努力,百分之百的利润还是很有机会拿到的。

  再不济,那也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要是利润不够丰厚,大家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穿越连绵上千里的大草原。

  作为北方最大的商帮,这种赚钱的买卖,晋商自然不会缺席。

  不过此刻的晋商会馆内,气氛有些紧张。熟悉的人都知道,又到了决策的时候。

  为了打击敌人运输线,以及获取物资满足自身后勤需要,作为地头蛇的晋商自然成为了日俄两国争先拉拢的对象。

  最初的时候,日俄两国逼的不紧,大家还可以左右逢源,从中大发横财。

  可是伴随着战争陷入焦灼状态,两国的盘外招也越来越多,大家左右逢源的空间也是越来越小。

  俄国人拉上了神罗,日本人找上不列颠,原本日俄两国之间的博弈,变成了四国战场。

  一名身着长袍马褂的老者感叹道:“朝廷继续保持中立,局势越发艰难了。

  现在日俄两国又步步紧逼,背后还有英奥两国撑腰,往后的生意怕是不好做了。”

  放弃西口贸易,那是不可能的。头可断、血可流,生意万万不能停。

  莫说是日本人的压力,纵使远东帝国政府下令禁止,生意还是要照样做。

  不过这是下面的中小商人,在坐众人就不同了。大家都是家大业大的主,产业不仅仅局限于一地,更不会只局限于一个行业。

  西口贸易虽然暴利,但是因为战争的特殊性,就注定了这笔生意无法长久。

  继续向俄国人输送物资,无疑会得罪英日两国,尤其是得罪日本人。

  如果日本战败也就罢了,按照俄国人的屎尿性,肯定会弄得他们半身不遂。

  可一旦日本人获胜,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他们这些站错队的,未来势必要受到清算。

  当然,在坐众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在自己的主场,日本人也奈何不了他们。可在日本势力范围之内的生意,多半就要做不下去了。

  听了老者的话,下首一名抽着旱烟的中年男子缓缓站了起来,走到门口吞云吐雾一番后,狠狠说道:“不好做,也必须要做。

  我们不做,还有其他人做。市场一旦让了出去,再想要拿回来就难了。

  何况,西伯利亚铁路就快要通车了。背后还有神圣罗马帝国的支持,俄国人的胜算明显更大一些。”

  对面一名年约四旬,身材肥胖的男子附和道:“王老,刘老弟所言甚是。别看日本人现在叫嚣的厉害,实际上也是外强中干。

  俄国人投入远东的力量最多也就五分之一,连这日本人都招架不住。一旦西伯利亚铁路通车,日本人失败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