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614章

作者:新海月1

  任何东西一旦泛滥,都会导致利润下滑。眼瞅着畜牧业产业日薄西山,又有人搞起了粮食工业。

  一个个小作坊应运而生,最普遍的自然是提炼植物油、酿酒、制作酒精和肉干,高档一点儿的还有制作糖、淀粉、调味剂等等。

  时至今日,本土的配套粮食加工业,差不多都被搬了过来。唯一的问题是自给自足的领主经济模式,制约了这些产业的发展。

  不过在当事人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对外界给出的“自给自足的原始经济模式”评价,更是表示出了深深的不屑。

  不这么玩儿怎么赚钱?

  别看这些小作坊泛滥,实际上都是被逼出来的。神罗占据了非洲大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土地,却只有不到一千六百万人口,地广人稀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

  人少就甭指望交通会好,尽管维也纳政府也在非洲大陆修了几条铁路,但这只是主干线,绝大部分的贵族领地都没有被覆盖到。

  铁路不通、公路同样没有完善,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牛车、驴车、还有骆驼,汽车只有最先开发的地区才有。

  像奥特莱斯这种内陆领地,所有的大型机械设备,都是先拆散成零件,运进来过后再重新进行组装的。

  在这种背景下,不玩儿分散式的小作坊加工,难不成还指望着把粮食全部运到一起加工?

  至于小作坊发展的问题,等道路畅通过后,再考虑这个问题也不迟。反正凭借土地多的优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小作坊都是有竞争力的。

  看国际市场就知道了,欧洲百分之三十的肉制品,都是来自非洲。酒精更是占据了百分之四十三的市场份额,啤酒产能世界第一……

  原本的限制粮食出口条件,不仅没有制约非洲经济的发展,反倒是促进了产业升级。

  从原粮出口到小作坊加工,也是一大进步。别看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很多年,但生产模式仍然以小作坊为主。

  大工厂经济模式,只有少数国家才存在。仅仅只是“存在”,一直到大垄断时代降临前,百八十人的作坊式工厂都是主流。

  ……

  宴会结束已经是傍晚,回到了分配的八人宿舍中,因为语言匮乏的关系,众人只是打个招呼就各自入睡。

  为了方便管理,派遣的劳工都是打散分配的,眼前的宿舍的八人,就分别来自八个国家。

  在这个“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世界,纵使同一个国家也有多种语言,来自八个国家的劳工自然是语言不通了。

  尽管在来的路上,已经接受了语言教育,但是天赋这玩意儿真没办法勉强。

  绝大部分人,在一个多月的语言学习中,都只是掌握了简单的日常用语。某些木鱼疙瘩,更是只学会了“你好”、“吃饭”、“睡觉”、“干活”等有限词汇。

  打个招呼还行,想要用奥语深入交流,估计也就来自瑞士、比利时的劳工能够勉强做到。

  问题是自由交流,光自己会奥语不行,还必须要别人也会。当然,如果同时会其它语言一样可以,问题是会一门外语的主,还会落魄到住八人宿舍么?

  什么人配什么待遇,在这个残酷的世界,即便是劳务派遣,那也是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真要是语言天才,早在学习奥语的时候表现了出来,现在已经获得提拔,充当着临时小队长的角色,偶尔还要串客一下翻译工作。

  工资待遇虽然没有提高,不过住宿待遇先上去了,八人宿舍变成四人宿舍,也算是小小的优待了。

  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正常人内心深处都会感到忐忑。热闹的欢迎宴会,只是略微缓解了一下众人心中的不安。

  尽管奥特莱斯子爵已经尽可能的表现出平易近人了,但是常年身居高位带来的气场,还是令大家感到了紧张。

  亲近更是不可能的。

  “蛟龙不与鱼虾嬉戏,鲲鹏不与学鸠同游。”

  奥特莱斯子爵可以平易近人,但是众人却无法不知分寸。别看招聘的人数多,就以为录取的门槛不存在了。

  事实上,能够来入选这里的,都是受过社会毒打接受生活现实的主。桀骜不驯、自命不凡之辈,那是早早被拒之了门外。

  作为一名普通人,住着八人间的亚马尼,今夜失眠了。

  尽管奥特莱斯子爵看上去似乎很和善,像是一名仁慈的领主;但是根据以往的职场经验,领导表现的越是亲善,下面的管事就越凶恶。

  想起未来可能受到的各种刁难,亚马尼就难以入眠。脑海中情不自禁的浮现出各种受刁难的场面,以及脑补出的应对方式。

  没有办法,钱不好赚。

  国内正在闹经济危机,现在一家人都要自己养活,这份待遇相对不错的工作必须要保住。

  何况来都来了,在这人生地不熟的疙瘩,就算是想要离开,亚马尼也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国内负责劳务输出的官员,把他们送上船就拜拜了。所谓的各国政府派人联合跟踪管理,大概率是不会有了。

  离开本土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成为了无根之萍。真要是失了业,下一顿吃什么都不知道。

  ……

  次日,阳光明媚,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时节。顶着黑眼圈的亚马尼,自然是加入到了劳动大军中。

  想“休息”,没有问题。不过按照合同约定,什么时候入职干活,就什么时候开始计算薪水。

  要知道从国内启程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除了抵达非洲大陆休整了一个星期外,剩下的时间都在路上,船、火车、汽车、马车大家都体验了一个遍。

  虽然身心疲惫,可是生活的压力让大家没得选择。作为外来劳工,抵达目的地后所有开销都要自行承担,包括每天的生活费都要自己赚。

  绝大多数人都是口袋空空,不去上班混一份工作餐,马上就要饿肚子。

  不需要人催促,一个个就早早起床等待工作安排。生怕没赶上迟到了,延误了一天的工作。

  亚马尼承认自己并没有这么爱工作,早早起来排队,怕迟到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怕错过了早餐。

  只有挨过饿的人才知道一日三餐的可贵,别看已经是工业时代了,实际上全世界有三分二的人都不能饱腹。

  即便是经济最发达的欧洲,很多人仍然只能做到一日两餐。尤其是经济危机爆发后,挨饿更是底层社会的普遍现象。

  一块面包+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片菜叶子+果酱,就是亚马尼等人的丰盛早餐。

  在欧洲大陆,只有中产阶级才能够每天享用的食物,到了这里就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工作餐。

  领地严重缺乏劳动力,本来可以当市长的奥特莱斯子爵,悲催的沦为镇长。

  食物全部来自领地自产,都是纯天然无化肥农药的绿色食品,就连种子都是自留,广种薄收的生产模式,投入成本并不高。

  为了收买人心,奥特莱斯子爵自然不会在伙食上节省。要知道很多欧洲务工人员选择留在非洲,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伙食好。

  效果非常明显,看众人一脸享受的表情,就知道大家对早餐还是非常满意的。

  至少欧洲的资本家们是舍不得给普通工人,提供如此丰盛的“免费”早餐。

  工作内容非常简单,除了少部分技术工人被带走,另外安排外,包括亚马尼在内的所有劳工的工作都一样:修路和挖水渠。

  和以往不同的是,在这里大家的工作都是定量模式。

  每十六人为一个小组,任命小组长一名。管理人员划分好施工段,由各小组抽签决定施工段。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吃亏还是占便宜,全看上帝是否保佑。

  工作时间依旧遵循最古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薪水由工程完成情况决定,不想拿薪水可以随意。个人表现恶劣,经四分之三以上小组成员投票,可以上报管理人员申请踢出去。

  被踢出成员单独编组,再次表现不佳——开除。

  听到“开除”两个字,亚马尼就打了寒颤。这里可是非洲大陆,一旦被开除,可不是失业那么简单。

  尽管领地严重缺乏劳动力,一旦被领主府开除,也别想在小镇再次找到工作。至于离开,先得保证自己有路费才行。

  闹事更别想了,小镇虽小那也是五脏俱全。

  奥特莱斯子爵兼任了镇长、法官、警察局长、民兵团长等一系列职务,总之领地内的所有行政事务,都是他说了算。

第二十八章 难产的村际铁路

  管理人员简单的训话之后,就开始分派的工作任务。

  至于奥特莱斯子爵除了欢迎宴会上出现过外,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让很多想要抱大腿的家伙,黯然伤神。

  对此,亚马尼倒没有感到失望。身份地位差距太大,又不具备经天纬地之才,纵使再怎么会拍马屁也没用。

  最关键的是亚马尼不会拍马屁,自然也不希望别人拍马屁上位。

  莫说是高高在上的领主大人了,就连负责分派工作的管理人员,都有一大帮子围着,恨不得时刻都跟着鞍前马后。

  事实证明,拍马屁也是需要天赋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干的。盲目上去套近乎,搞不好马屁没拍到,反倒是拍到了马蹄子上。

  看最终的结果就知道,某个倒霉蛋操着半生不熟的奥语上去套近乎,结果用词错误惹得管理人员勃然大怒,差点儿被赶了出去。

  没有办法,神罗民众或许艺术细胞不咋地,但是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严谨”。

  领主都是军中出身,管理领地的时候,难免带入了一些军队风格。

  和有职业的普通领民不一样,劳工全部都是领主发薪水的,所以亚马尼直接享受到了半军事化待遇。

  除了缺少军事训练外,管理模式直接借鉴军队模式。简单的来说就是:让你干嘛就干嘛,其他的事情不要问,也不需要瞎操心。

  在管理人员的训斥下,亚马尼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平衡的,工作中难免要挨骂,尤其是挨骂的还不是自己,那就更没感觉了。

  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亚马尼所在的小组被分配到了修路大军中。

  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将在野外度过。

  “毒虫猛兽”,想起国内媒体的宣传,一股不详的预感从亚马尼心中油然而生。

  只不过看着荷枪实弹的卫兵,众人果断把拒绝的话咽了回去。理论是不可能理论的,大家都是爱劳动的好青年。

  事实上,亚马尼完全是想多了。这里可是非洲大陆,要是没有军队保护,普通人在野外是很难生存的。

  或许在沿海地区,狮子、大象、鳄鱼等猛兽都已经绝迹;但是内陆地区,这些快要变成保护动物的猛兽,仍然是丛林霸主。

  因为地广人稀的关系,纵使贵族领主们充分发挥了狩猎天赋,也无法避免漏网之鱼。

  在非洲大陆,劳动力可是非常宝贵的,死一个奥特莱斯子爵都会感到心疼,毕竟劳工也是需要支付抚恤金的。

  到了施工现场,众人就有些傻眼了。

  这还是印象中的“蛮荒大陆”么?

  只见一排工程机械出现了众人眼前,亚马尼只认识挖掘机,其它机械既感觉熟悉,又有些陌生。

  震惊归震惊,活还是要干的。对比欧洲大陆来说,非洲经济确实非常落后。但是经济落后,不等于生产力就一定要落后了。

  本质上来说,还是钱的问题。只要兜里有钱,欧洲有的东西,在这里同样可以买到,无非是价格上贵了那么“一点点”。

  亚马尼现在可以确定了,招聘宣传也不全是骗人的。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真的不需要加班。

  整个施工现场,都没有大型照明设备,纵使晚上想要加班,也不可能做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完全遵循自然规律的作息方式,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之后,普通人就再也难以享受到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亚马尼等人算是幸运的。若非领地不产煤,方圆数百里也没有煤矿,导致发电成本居高不下,否则不加班做梦吧!

  ……

  劳工们的想法,奥特莱斯子爵不关心,眼下他正在为铁路的问题发愁。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奥特莱斯子爵领地完美的错过了政府规划的大动脉。

  没得说,自家的领地自己管,中央政府连税都不收,自然没有义务替他们解决交通问题。

  当然,这个“不收税”仅限于领地内的直接税,商品交易流通过程中的税收,中央政府还是要收的。

  理论上来说,只要实现自给自足。不从外界购买商品,也不向外界销售产品,就可以真正意义上不交税了。

  实际上,自然是不存在的。真要是不和外界贸易,那就要回到原始社会了。

  权利和义务对等,中央政府不直接从领地收税,也免去了对领地的行政管理、基础设施投入义务。

  在进行铁路主干线规划的时候,自然是怎么合理怎么来。事实上,就算是运气好,遇到了主干线从领地经过,贵族领主也不等于就能坐享其成了。

  谁都知道,非洲铁路主干线是赔本买卖。为了战略需要,维也纳肯定要修主干线,但并不等于就要养着很多列车。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亏本线路列车数量是基本操作。有铁路没有火车皮,那还不如没有,省得看着心慌。

  最终这些开销,还是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领主共同承担。所以负责建设非洲铁路网的非洲铁路公司,从一开始就是领主和中央政府的合资企业。

  包括奥特莱斯子爵都认购了股份,作为回报主干线给他预留了接口,可以建设一条支线铁路和主干线对接。

  当然,这不光是自己一家的事,周边的领主们同样有份。“谁受益,谁出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

  为了修建支线铁路,奥特莱斯子爵和周边的同仁们也跟着成立了一家铁路公司。

  主干线都不赚钱,支线铁路就更别想了。在别的地方人人争抢的铁路股份,到了这里却成为了烫手的山芋。

  拿到的股份越多,就意味着未来需要赔进去的钱越多。至于盈利,那是想都不敢想。

  不是奥特莱斯子爵自我菲薄,实在是非洲大陆的人口太少了。以自家的领地为例,加上劳工才过万。

  合伙的几十家贵族,领地发展最好的,人口也不超过5万。大家的领地加在一起,都超过五万平方公里,而人口也不到二十万。

  二十万人分成几十个站点,妥妥的村际铁路。想要靠铁路赚钱,估摸着人口至少也要翻上三十倍。

  那都快赶上非洲大陆一半的人口了。神罗经营非洲大陆三十余年的成果,靠他们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