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583章

作者:新海月1

  这不是钱的问题。作为反法同盟的一员,西班牙人也是卖家之一,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军舰卖给自己的敌人。

  就算是买到了都没用,西班牙人肯定会想办法卡他们的脖子。在战争结束前,军舰是不可能回国的。

  在这种背景下,维也纳和会对日本政府来说,完全就是鸡肋,根本就不需要首相亲自出马。

  ……

  一月的圣彼得堡,已经披上了银装。刺骨的寒风之下,大街小巷都变得人迹罕至。

  往日里门庭若市的菲克星咖啡馆,现在也沉寂了下来。偌大的客厅内,仅有稀稀散散的六七人。

  从众人的神态气质上,就可以看出来除了两名主角外,剩下的都是保镖。

  ……

  作为主人公之一的俄外交大臣奥斯卡·希门尼斯,摆摆手打断道:“公使阁下,这些没营养的话,就不用再重复了。

  我们和贵国可从来没有友谊,现在奥地利才是我们的盟友。想要从我们这边入手,破坏俄奥同盟是不可能的。”

  被打断了,理查德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英俄两国确实很难和友谊扯上关系,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两国就交过两次战,双方的伤亡都是数以十万计。

  相比之下,维系了数十年之久,几乎没有爆发大冲突的俄奥同盟,才称得上“友谊”。

  不过,问题不能够看表面。如果俄奥关系真的亲密无间,在这冰天雪地的日子里,也不会有这次密会。

  擅长察言观色的理查德,从刚才的对话中,已经发现了问题。

  当然,更大的可能还是俄国人故意释放的信号,要不然奥斯卡·希门尼斯也犯不着在用“现在”一词的时候加重语气。

  “大臣阁下,我知道贵国和不列颠之间存在着很多误会,但那都是过去式了,我们的目光要往前看。

  随着欧陆战争的结束,法兰西没落已成定局。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的话,那么新的欧陆霸主就是奥地利了。

  现在贵国和奥地利是盟友,不等于永远都是盟友。要知道真正的盟友,只存在于实力对等的情况下。一旦平衡被打破,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就算是贵国放弃了西进计划,也不能保证奥地利人不会东进。毕竟,现在欧洲大陆唯一能够影响到奥地利霸权的,就剩下贵国了。

  贵国真正的盟友是三十年前的奥地利,而不是重获新生的神圣罗马帝国。”

  国际竞争中,向来都是此消彼长。奥地利变得强大了,相对而言俄罗斯帝国就被削弱了。

  英国人感受到了奥地利崛起的威胁,沙皇政府同样也感受了。甚至因为两国是邻居,沙皇政府的感受还要更深一些。

  为了俄罗斯帝国的利益,或者说是沙皇政府为了让自己安心,才有了这次的密会。

  只是接触过后,奥斯卡·希门尼斯非常的失望。英国人依旧是老一套的挑拨离间,全都是在要求俄罗斯帝国做什么,而不是不列颠要做什么。

  撕毁俄奥同盟并非不行,前提是利益必须要足够大。显然,喜欢空手套白狼的英国人,没有开出足够的价码。

  “阁下说得都对,不过那只是可能发生的事情。未来还没有到来,最终会发生什么,谁也不能够提前预知。

  至少现在俄奥同盟依旧牢不可破,我们不会因为一个可能,就放弃自己的盟友。所以阁下有什么目的就直说吧,没必要在这里兜圈子。”

  俄奥同盟发展到现在,已经深入到了两国的各个领域,根本就不是说解除就能够解除的。一旦翻了脸,双方都会损失惨重。

  在这种背景下,尽管想要限制奥地利的发展,沙皇政府还是克制住了,明面上没有采取任何针对行动。反而是把希望寄托在敌人身上,指望英国人出手打断奥地利的发展势头。

  这方面英俄两国想的都差不多,谁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做出头鸟,跳出来拉奥地利的仇恨,让对手渔翁得利。

  “大臣阁下,奥地利做大对我们都是非常严重的威胁,相信贵国也不愿意生活在维也纳的阴影之下。

  为了解除这个威胁,我方提议两国联手破坏这次维也纳和会,粉碎奥地利建立新国际秩序的野心,让国际局势重回三足鼎力时代,由我们三国共同主宰世界。”

  奥斯卡·希门尼斯摇了摇头:“贵国的诚意,我们感受到了,但这还远远不够。

  破坏了维也纳和会,俄奥同盟就走向了末路。我们要付出的代价太大,甚至有可能导致国内的经济崩溃。

  如果贵国后面违约,我们就要独自承担奥地利的怒火。这里面的风险太大,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

  理查德公使保证道:“高风险才有高收益。只要打断了奥地利聚集起来的大势,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至于贵国的损失,我们可以想办法弥补一部分。总之,我们是不会让朋友吃亏的。”

  ……

  加特契纳行宫,同时拿着俄奥两国条件的亚历山大三世,此刻正在进行艰难的心里斗争。

  英国人给的条件,只要度过了眼前的冲击,俄罗斯帝国就有可能一飞冲天,取奥地利而代之,成为新的欧陆霸主。

  然而,收益有多大,风险就有多高。万一操作失败,或者是英国人中途违约,俄罗斯帝国搞不好就要完蛋了。

  即便是不认为英国人会在这个问题上违约,但政治这玩意儿谁能够说得准呢?

  伦敦政府也是几年一届,万一运气不好碰到了一个铁憨憨,瞎几把乱搞一通,俄罗斯帝国就惨了。

  这种事情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俄罗斯帝国本身就曾是受害者。如果没有彼得三世的神操作,俄罗斯帝国早就成欧陆霸主了,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麻烦。

  当然,这对亚历山大三世来说,还是有这些麻烦的好。毕竟,彼得三世不乱搞,没准就把他们给蝴蝶没了。

  相比之下,奥地利给出的条件就要安全得多,收益自然也要小得多。欧陆霸主是不可能的,南亚霸主还可以期待一下。

  望了望窗外,亚历山大三世问道:“中亚铁路要多少钱,评估出来了没有?”

  财政大臣阿利舍尔·古洛夫:“中亚铁路主干线全长3864公里,加上附属线路总长超过15600公里。

  不仅要经受恶劣气候的考验,中途还要经过多处恶劣地形,预计工期12年,初步估计要花费12.76亿金卢布。”

  铁路一直都是俄罗斯帝国的痛。不要说和欧洲发达国家比,就连隔壁英属印度的铁路都比他们强。

  并非是沙皇政府不努力,实在是实力不允许啊!俄罗斯帝国不仅幅员辽阔,更可怕的是气候恶劣。

  别的国家建设铁路,勘探完成后,搞出了设计图纸,直接开始干就行了。

  俄罗斯帝国不行,他们的铁路必须要能够保证在冰天雪地里正常运转。偶尔一个大降温,甚至会出现零下四五十度的极端天气。

  一分钱一分货,俄罗斯帝国的铁路要求高,建设成本自然也高。

  铁路建成还只是一个开始,更大麻烦还是在于后期运营上。恶劣的自然气候,直接增加了后期运营维护成本,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国外修资本都是蜂拥而至,根本不用操心经费;而俄罗斯帝国修铁路,却只有政府掏钱。

  没办法,谁让俄罗斯帝国的铁路长年赔钱呢!赔本的买卖没人做,资本不肯投入,铁路建设自然缓慢了。

  如果不是奥地利的鼓动,加上有法国赔款可以期待一下,沙皇政府说什么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启动中亚铁路。

  “能够缩短工期么?”

  没有要求压缩建设成本,那是亚历山大三世知道,国内的官僚是什么货色。真要是压缩了建设成本,谁也不能保证修出来的铁路能够顺利通车。

  类似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在之前的铁路建设中,就有傻逼为了节省经费,擅自压缩了轨距和枕木长度。

  如果要仔细研究顺利通车的铁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预算超支。

  简单的来说,就是先报一个低价立项。等工程进行到了一半就没钱了,逼着政府增加投入。

  “如果承包给奥地利铁路公司施工的话,总工期能够压缩四分一,主干线能够在八年内延伸到阿富汗边界。

  不过他们的报价很高,在我们提供劳工的情况下,都要18.86亿金卢布;如果完全由他们施工,预算更是高达30亿金卢布。”

  这样的差价,阿利舍尔·古洛夫也很无奈。国内的铁路公司预算确实低,可惜每次都不能顺利完工。不仅工期无法保障,还要追加预算。

  奥地利的铁路公司要价确实高,可人家工期有保障、质量靠谱,并且都是一次报价,后面就算是有增量,增加的预算也不会太多。最终的成本,反而更低一些。

  如果是这样的话,沙皇政府应该引入奥地利铁路公司降低建设成本才对。事实恰恰相反,几乎没有奥地利铁路公司在沙皇政府手中承接项目。

  不是沙皇政府不愿意发包,而是根本就没有奥地利铁路公司肯接单。原因非常的现实,沙皇政府穷,付款没有保障。

  以至于现在承建一条沙皇政府出资的铁路,都成为了奥地利谈条件的筹码,并且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筹码。

  只要将铁路修到了阿富汗地区,俄罗斯帝国通往印度的大门,就被打开了。

  这样重要的工程,沙皇政府自然是不敢马虎。万一所托非人,投入就要打水漂了。

  交给奥地利铁路公司建设的最大好处就是安全。谁都知道维也纳政府想俄罗斯帝国南下和英国人死磕,肯定会保障这条铁路的质量。

  就算是中途预算出了问题,都不用担心停工,奥地利人会以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替他们垫资把项目搞完。

第二百三十章 高风险

  台前幕后的内幕交易还在继续,欧陆战争的伤亡报告终于出炉了。毫无疑问,交战双方都是损失惨重,战争之惨烈为历史之最。

  根据维也纳政府的统计,这次战争直接导致欧洲大陆人口下降了一千二百多万。除了移民离开的四百余万外,剩下的都是死于战争。

  统计数据:

  其中反法同盟一方士兵阵亡237.7万人,平民死亡192万人。(阵亡包括后期不治身亡)具体数据如下:

  奥地利:士兵阵亡74.2万人,平民死亡2.8万人;(包括殖民地战争)

  德意志联邦:士兵阵亡58.2万人,平民死亡58.7万人;

  比利时:士兵阵亡27.3万人,平民死亡55.6万人;

  西班牙:士兵阵亡2.1万人;(平民死亡忽略不计)

  瑞士:士兵阵亡0.6万人;(平民死亡忽略不计)

  撒丁王国:士兵阵亡17.6万人,平民死亡46.5万人;(包括游击队、地方起义武装)

  ……

  法兰西:士兵阵亡320.6万人,其中殖民军团阵亡136.8万人,意大利士兵阵亡41.7万人,本土士兵阵亡142.1万人,平民死亡88.6万人。(包括内战)

  看着手中一组组冰冷的数据,弗朗茨叹了一口气。除了持续时间略短外,战争之惨烈丝毫不弱原时空的一战。

  尤其是平民伤亡人数,更是远超原时空的一战。除了交战区域蔓延的广外,更重要的还是驱逐行动导致的。

  即便是维也纳政府第一时间采取了救助行动,也没有能够将死亡率降低多少。

  老弱病残经不起折腾,很多身体不够强壮的民众,都倒在了逃难的半道上,根本就来不及接受救助。

  统计的还只是欧陆上的平民死亡人数。如果计算上殖民地的平民死亡人数,最终的数字可能还会翻倍。

  死亡人数都这么多,伤亡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伤亡次数可以累计,容易出现重复统计,反正都不可能准确,维也纳政府也懒得费这个工夫了。

  半晌功夫后,弗朗茨感慨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兰西基本上算是废了!如果不发生意外,三十年内他们都不要想恢复元气。”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法国人现在的处境,都要比原时空更惨。

  原时空的一战他们虽然同样损失惨重,但法兰西是战胜国,拿到了战争红利,殖民地和本土都没有损失。

  现在就不一样了,不光是损失惨重,还赔上了全部的身家,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还债生涯。

  就算是想要效仿德三浴火重生,法兰西也不具备复兴的资本。国内崩溃的经济就不用说了,更关键的是他们连复兴的人口都没有。

  作为欧陆战争的主角,法兰西的人口损失可不小。光直接死亡的就高达两百多万,伤残的人数估计也不会比这低多少。加上移民离开的,这个数字就更庞大了。

  凭借经验估计,弗朗茨就可以断定法兰西的劳动力要出现断层了,尤其是男性劳动力急剧缺乏。

  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兰西的人口都会陷入负增长。

  这一点,看看隔壁的俄国人就知道了。原本是欧陆第一人口出生率大国,结果在经历了几次战争过后,人口出生率火速下降,甚至一度出现了负增长。

  毛熊能够在短短数年之内缓过来,那是俄国人的生育积极性高,法国民众可不热衷于造人。

  要是经济搞不起来,估摸着战后的法兰西人口出生率会创下历史新低。

  原时空一战后法兰西的人口增长速度,就非常具有参考性,二十年时间就增加了一百多万人。在刨除移民带来的人口增长之后,法兰西的人口增长率直接是负数。

  在工业2.0的时代,要是劳动力不足,那就啥也不要想。奥地利能够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靠的就是远超竞争对手的人口。

  要是奥地利和法兰西一样,在十九世纪就陷入了人口瓶径,就算是弗朗茨再怎么卖力,也折腾不出一个大帝国来。

  “法国人还是有些家底的,只要结束了这场战争,他们还是维持的下去。

  现在最惨的是比利时和刚刚独立的意大利各邦国,他们的经济在战争中完全崩溃,彻头彻尾一个烂摊子。

  如果不是我们支援,他们早就饿肚子了。想要恢复经济,难度不亚于再进行一场欧陆战争。”

  看得出来,卡尔首相现在非常的头疼。打仗的时候,自然是盟友多的好,一拥而上肯定比单打独斗占便宜。

  战争结束了,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不管怎么说,大家也是一个战壕里蹲过的。一起扛过枪,一起流过血。小弟混不下去了来求助,不拉一把实在是说不过去。

  拉一把没问题,关键是这不是一把就能够拉起来的。战争留下的创伤太大,无论是比利时,还是意大利各邦国,现在都是一穷二白。

  什么时候能够自给自足,这个问题谁回答不上来。反正没有几年功夫,是不要想缓过气来。

  作为战争的最大胜利者,外界只看到了奥地利的风光,谁也不知道维也纳政府的囊中羞涩。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奥地利政府的债务还是在急剧攀升中。国内善后工作要钱,重建莱茵兰地区要钱,统一德意志地区还是要钱,扶持小弟仍然要钱。

  要不是顶了一个“霸主”的名头,资本市场对奥地利政府的信心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维也纳政府现在距离财政危机已经不远了。

  弗朗茨揉了揉额头:“不能直接给钱了。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们必须要学会独立。等维也纳和会结束后,就和他们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