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532章

作者:新海月1

  一旦战争持续下去,要不了半年时间,他们就会陷入困境。

  法国人也不傻,自然考虑到了战争持续下去的后果。毕竟这次的敌人除了比德之外,还有一个巨无霸的奥地利。

  大国之间的战争,不是一仗就能够结束的,失败了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只要敌人不肯妥协,战争就会持续下去。

  物资买到了,也不等于马上可以使用,还要运回国进行加工,这需要几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周期。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逼宫与导火索

  1890年9月11日,德、比、奥、希、黑五国,同时关闭对法贸易通道,物资禁运正式开始。

  一时间欧洲大陆风声鹤唳,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风雨欲来的前兆,欧陆战争恐怕是无法避免。

  劝法国人让步?

  反法联盟的物资禁运,直接将巴黎政府逼到了墙角。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深渊地狱。

  劝反法联盟冷静?

  这更不行。反法联盟才是受害者,要不是法国人野心勃勃想要入侵中欧,根本就不会有这档子事。

  吃瓜群众们的担心,只是担心欧陆战争殃及池鱼,并不是他们有多么热爱和平,真正的和平主义者也掌不了权。

  凡尔赛宫,拿破仑四世顶着黑眼圈,再一次召开政治会议。没有办法,等待才是最让人焦虑的。

  随着局势的发展,原本只是想从比德两国捞好处,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决定法兰西未来命运的大决战。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奥地利已经开始着手组建反法同盟,现在已经拉拢了比利时、北德意志联邦、希腊、黑山四国加入。

  瑞士、荷兰已经开始摇摆不定,西班牙政府中反法的声音也在不断高涨,欧洲的主流舆论大都倾向于反法同盟。

  最近一段时间,奥地利又加强了同北欧联邦、葡萄牙的联系。如果继续拖下去,局势只会对我们越发不利。”

  脑补是最可怕的,奥地利政府频繁和各国政要接触,还对外宣布这是加强商业合作。

  奥地利政府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卡雷尔·卡德莱茨想不怀疑都难。

  自由贸易时代,政府大都不干涉经济运转,根本就没什么合作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奥地利同各国接触频率虽然高,却没有签订一份条约,至少明面上没有。

  具体谈判内容,卡雷尔·卡德莱茨不知道,可是代表相谈甚欢的消息,他还是收到了。

  不管是故意恶心法兰西,还是真的有意加入反法同盟,这对法国政府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特伦斯·布尔金首相:“现在我们不光是外交上遇到了麻烦,战略物资采购也遇到了麻烦。

  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们要计划采购的战略物资价格近乎倍增,某些商品价格甚至是直接翻倍。

  不少国家打着平息国内物价的名义,调高了和我们之间的关税,大幅度增加了企业采购成本。

  受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影响,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削减产能,这对即将开始的战争非常不利。

  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切都是奥地利操控的,他们企图利用这些手段,在战场之外击败我们!”

  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光是在战场上,战场之外同样也充满了刀光剑影。

  在这方面法兰西无疑是吃亏的,奥地利的对外贸易量是法兰西的数倍,国内市场也远超法兰西。

  双方的政治经济影响,早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加上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法国政府处于劣势几乎是必然的。

  拿破仑四世眉头一皱:“没有那么严重吧,欧洲各国要是真的支持反法同盟,早就一起加入对我们的封锁了。

  只要他们都加入进去,我们是不可能和所有国家作对的,放弃中欧战略是必然的结果。

  现在的局面,更像是奥地利一手操控,拉着各国给我们准备的大戏,企图让我们自乱阵脚。”

  做了这么多年皇帝,拿破仑四世早就不是什么萌新小白了。政治上没有秘密,国家政治外交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

  从利益角度入手,分析怎么才对一个国家最有利,就大致能够猜到各国想要干什么。

  毫无疑问,法奥两败俱伤才是最符合大家利益的。这种背景下,除了比德两个躲不开的当事国外,大家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

  除了希腊、黑山这种没得选择,必须要支持奥地利的国家,剩下的国家根本就没有道理加入反法同盟。

  落到拿破仑四世眼中,现在各国的做法就是在推波助澜,给奥地利人加油打气,坚定他们和法兰西开战的决心。

  经济大臣艾尔莎:“陛下,不能再拖下去了。等我们完成了战争准备,敌人也完成了战争准备。

  我们不是自由贸易体系中的一员,在购买战略物资方面,本身就处于劣势,国内的经济也略逊于奥地利,不适合同奥地利进行持久战。”

  拿破仑四世弄明白了,不是大臣们急了,而是国内的资本家们急了。

  确定了法国政府要实施中欧战略后,资本家们纷纷开足了马力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手中的商品一天天增加,流动资金一天天减少,战争还是没有爆发,大家想不急都不行。

  万一中途发生大变故,突然说战争不打了,或者是往后拖个三年五载,大家就要完犊子了。

  卖出去的商品才是钱,积压在手中的商品不是资产,而是负债,因为储存也是需要成本的。

  政府提前采购想想就行了的,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原因非常简单:法国政府手中没有那么多储存物资的仓库。

  在这种背景下,资本家们想要消化掉手中的库存,只能让战争提前爆发。

  大臣们纷纷叫嚣着提前发动战争,并非大家都被收买了,主要是知道已经拦不住了。

  要么政府主动挑起战争,掌握战争主动权;要么就是资本家们动手挑起战争,局势会怎么发展就没人知道了。

  不等拿破仑四世做出决定,侍从就急匆匆的在门外高呼:“陛下,前线紧急军情。”

  欧陆局势已经非常紧张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反法同盟先打过来,大家都不会感到奇怪。

  听到了紧急军情,拿破仑四世自然不敢怠慢:“快拿进来!”

  ……

  刹那功夫后,拿破仑四世缓缓说道:“前线传来消息,三名士兵在我们和比利时交界处巡逻的时候,突然遭到了敌人袭击,两死一失踪。”

  边界摩擦不是第一次了,可是死人的情况,却是从来没有发生过。

  因为局势紧张的关键,边界上早就加强了戒备,士兵外出巡逻也是成群结队,相邻距离都不会太远。

  一般情况下发生了意外,周边的部队马上就会抵达。死人还可以理解,失踪就耐人寻味了。

  比德两国只要脑子没有进水,就不会干这种奇葩事。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人会关心那么多。

  不管合不合理,法国政府想要开战了,这就是现成的战争借口。

  那怕明知道这里面有问题,拿破仑四世也无法深究下去。要不然查出点儿什么来,最后丢脸的还是法国政府。

  不过心里不爽是必然的,死者可是法国士兵。没有死在战场上,居然因为有些人想要提前挑起战争,就遭到了无妄之灾。

  众人都低头不语,发生了这种事情,他们也很为难啊!

  早一点,晚一点,都可以,唯独现在这个时候不行。

  刚刚大家才游说皇帝开战的,马上就出现了战争借口,怎么看都像是在逼宫。

  这种误会,在政治上是非常致命的。要是换了一个强势的皇帝,他们现在就可以回家了。

  在拿破仑四世锐利的目光下,特伦斯·布尔金首相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发生了这种事情,我们应该立即向比利时问责。

  责令比利时王国在48小时内交出凶手,释放抓走的士兵,并且赔偿我们损失。

  要……要不然就……”

  看到拿破仑四世越发难看的脸色,到了最后,特伦斯·布尔金首相实在是说不下去了,声音变得断断续续。

  似乎是觉得差不多了,拿破仑四世收敛了杀人的目光,冷冷的说道:“就按首相的意思办吧,不过最好不要再出什么乱子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懵逼的比利时

  出了王宫,特伦斯·布尔金首相的后背已经湿透了,他明白自己被人给阴了。

  巧合?

  政治上没有巧合,就真的是巧合也要让皇帝信才行。

  游说皇帝开战没有问题,这也是首相的本职工作,不算逾越。

  可是恰好赶上了士兵遇袭,被皇帝误认为是逼宫,那就问题大了。

  略加思索过后,特伦斯·布尔金将嫌疑锁定在农业次长“拉法埃尔”身上,只是他实在不明白自己的亲信为什么要坑他。

  要知道拉法埃尔能够拿下管理农场的肥差,还是他一手推上去的,怎么说也是知遇之恩。

  官僚集团也是讲人际关系的,叛徒走到哪里都会受人鄙视,就算是跳槽,那也是等特伦斯·布尔金首相大势已去后。

  这个时候刺背,完全就是在找死,以特伦斯·布尔金首相的权势,完全有能力在自己倒台前,把拉法埃尔打落尘埃。

  事情已经发生,现在纠结这个问题已经没必要了。

  或许拉法埃尔那个蠢货,也被人给利用了,至少特伦斯·布尔金首相不认为拉法埃尔有胆子策划这次事件。

  看似风平浪静,让比利时人背了锅,可不等于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这次被坑的可是法国政府和皇帝,这么明显的挑拨君臣关系,不处理怎么可能?

  特伦斯·布尔金首相已经决定追查到底,无论是什么人干的,都要准备迎接法兰西最有权势一波人的报复,前提是能查出来。

  冷静下来后,特伦斯·布尔金首相迅速抛开了这些杂念,战争一触即发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处理,这个时候可没功夫计较那么多。

  ……

  1890年9月24日,法国政府向比利发出通碟,责令比利时政府:在48小时内交出被绑架的士兵,以及袭击法军士兵凶手,并且支付赔偿十亿法郎。

  收到这个噩耗,还在为联合封锁取得显著成果而庆祝的利奥波德二世,直接傻眼了。

  不待这样玩儿的。按照惯例,法国人遭遇封锁后,应该是先和反法同盟打嘴仗,然后再进行谈判,实在是谈不拢才进行战争的。

  怎奈法国人一上来就制造战争借口,下达战争通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法国人制造借口挑起战争也就罢了,问题是德奥两国他们不去打,偏偏挑比利时做了椽子,利奥波德二世是心里真的苦。

  要知道,为了避免这场战争,比利时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包括积极进行外交斡旋。

  原本寄希望于英奥调停的,怎奈英国老大不靠谱,转手把他们卖了;奥地利又看热闹不嫌事大,介入调停后不仅没有想办法缓解矛盾,反而进一步把法国人逼到了墙角。

  即便是被迫加入反法同盟,利奥波德二世就开始努力降低存在感,出风头的事情全部推给了德奥两国。

  可惜该来的还是要来,比利时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他们挨揍的特性,根本就躲不掉。

  缓过神来后,利奥波德二世问道:“德奥两国公使怎么说?”

  让步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巨额的赔偿,根本就不存在的凶手和失踪士兵,比利时政府就交不出来。

  外交大臣朱尔苦涩的回答道:“德国公使没有明确给出答案,要等待国内的决定。

  奥地利公使表示,无论我们做出什么决定都会支持,包括和法兰西开战。”

  开战说起来容易,真要是打起来了,比利时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稍微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除非反法同盟主动出击,要不然比利时就是联盟和法军交战的主战场。

  主动出击是不可能的,包括比利时在内的反法同盟,都没做好战争准备。

  奥地利的军队还在国内,就算是以最快的速度赶来,那也是半个月后的事情了。

  事实上,奥地利军队能够在一个月之内能够投入战场,就算是全力以赴了。

  或许普通人从维也纳乘坐火车抵达布鲁塞尔,只需要两天时间,可是军队行动不一样。

  部队集结需要时间,调动需要时间,装备、后勤物资运输也需要时间。

  铁路的运力也不是无限的,普通火车一次最多运送一个营的部队,加上武器装备、后勤物资后,很多时候一个连的部队都运送不了。

  比利时没有能力,自己解决援军的后勤问题,奥地利军队必须要自行携带。

  因为轨道标准不一样,中途还需要进行多次转车。每一次中转,都需要进行搬卸物资,沿途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最乐观的估计,从奥地利发车抵达比利时,也需要四五天时间。

  加上前期的准备时间,和抵达后的休整时间,最快也要十天后,才能够投入战斗。

  看似时间不算多,问题是增援部队不是一个连、两个连,而是成千上万个连。

  一火车皮运送一个连,半个小时发一次车,铁路每天最多也就运送48次,相当于运送了48个连,差不多也就两个团的兵力。

  不能快了,这年头跨国铁路运输,能够实现半个小时发一次车,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奥地利通往比利时的铁路一共就那么几条,全部都计算上,一天运输两个师就顶天了。

  事实上,能够保证每天运送一个师,那都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