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360章

作者:新海月1

  唯一可惜的是索马里半岛经济价值太低,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利益非常有限。”

  东非地区英法奥三国势力纵横交错,明显是三大国的自留地,自然不会有哪个国家不开眼,傻乎乎的跑过来抢地盘。

  参与的人少,竞争自然也小。遗憾的是利益也少,如果不是因为苏伊士运河开通,估计英国人看都不会看埃塞俄比亚一眼。

  弗朗茨点了点头:“那就索马里半岛好了。就算是没有任何经济价值,能够压制英国人的扩张,战略上的收益也足够收回成本了。”

  本身期待值就不高,自然谈不上失望。这个世界已经瓜分殆尽,剩下的都是边角料,不亏本就算是不错了。

  ……

  奥地利动了,别的国家也没有闲着。新的合纵连横就此展开,至于巴黎会议已经沦为了笑话。

  或许等最后一轮殖民瓜分结束后,巴黎或许能谈出成果来。没有宣布会议提前结束,那都是英国人外交工作做得好。

  伦敦政府也是要面子的,巴黎会议是英国人号召下召开的,要是因为他们毁约而结束,不列颠的面子就彻底没了。

  即便是自欺欺人,这块遮羞布还是要保留的。只不过各国政府都不在重视了,代表团纷纷回国,留下继续谈判的,都是常驻巴黎的外交人员。

  ……

  维也纳大学城,奥地利最大的教育基地。这里汇聚了大大小小三十余家高校,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教育体系。

  时至今日,奥地利高校的影响力也不在局限于本土。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让这里充满了国际化气息。

  这个年代,想要在奥地利留学可不简单。不光要成绩优异,还要支付高昂的学费,并且有名额限制。

  教育部有明确规定,大学招收留学生数量,不得超过招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四。

  奥地利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一般在500~1000人之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招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也不会超过1500人。

  这意味着每所高校每年接收的留学生人数都不会超过60人,看起来似乎也不少了,毕竟奥地利还有上百所大学。

  实际上,这只是理想数字,留学生名额,大半都被来自德意志联邦和普鲁士王国的学生占据了。

  两者分别占据了总人数的43%和29%,紧随其后的是瑞士联邦,占据了总人数的5%,剩下的才是其他国家瓜分的。

  比例这么悬殊,不是说这三国教育质量多高,完全是因为文化相同,留学签证容易办,再加上维也纳政府给他们提供了助学贷款。

  这个年代,各国奉行的都是精英化教育,大学根本就不是普通人有资格触摸的。

  留学生就更不用说了,自家的教育资源都不够分,何况是给外人呢?

  几乎所有的留学生,都必须要缴纳高昂的学费。以维也纳大学为例,外来留学生按专业每年要支付2000~3000神盾不等的学费。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要知道奥地利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70神盾,普通人一辈子的收入,还不够支付大学一年的学费。

  当然,这只是对外。内部招生学费就要亲民的多了,通常在50~500神盾之间,还有助学贷款可以申请。

  只要考上大学,费用完全不是问题。部分稀缺专业,政府还负责提供学费。

  不光是奥地利对外招收留学生少,别的国家也差不多。就算是招收留学生,也大都是招收欧洲留学生,很少招收海外的留学生。

  后世感觉这个年代留学生多,实际上是一种错觉。所谓的留学生,确实出去留学了,有没有学到东西就很难说了。

  学校也分三六九等,真正的高校招收留学生数量少,但是下面的野鸡大学就没有了名额限制。

  甚至还有专门招收留学生的“大学”,随便找几个不入流的“知名学者”当老师,尽灌输乱七八糟的知识。

  考试不及格,没有关系。学校有专门针对学渣的优惠套餐,只要给钱就能够拿到文凭。

  想要学到真正的知识,还是不要做梦了。这些学校的老师,不要看包装的漂亮,实际上这里面绝大部分人都没上过大学。

  奥地利自然也要这种“盈利性大学”,除了学历不被维也纳政府承认外,表面上看来和普通大学也差不多,糊弄外来留学生还是够了。

  比如说:奥地利陆海军高等指挥学院,这就是典型的野鸡大学,碰瓷了奥地利陆军高等指挥学院和奥地利海军高等指挥学院。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有点儿常识的人都知道,陆军和海军完全是两个体系,培养自然是分开进行的。

  同时培养陆军指挥官和海军指挥官,不是不可能做到,只是很难做到专精。

  和人一样,学校的精力也不是无限的。弗朗茨对培养全才没兴趣,奥地利的大学特别重视培养专业化人才。

  这从奥地利的高考就可以看出来,总分高的可以上大学,专业成绩牛逼的同样可以直接录取。

  后者录取人数还更多一些,毕竟专精一科的人,比全面发展的人更多。

  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限制,专精一科能够报考的专业非常有限,几乎是没得选择。

  毕业过后,想要跨专业转行都难,因为在别的方面基本上一点儿底子都没有。

  这部分人大都适合搞技术,毕业过后大部分人都变成了专业领域的工程师,少数优异者进入科研机构。

  全面发展的学生,发展空间就要广的多,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身影,只是全才人数太少了。

  从短期来看,奥地利教育模式是成功的。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专业化培养人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增加成才率。

  ……

  摩尔斯就是野鸡大学的受害者。凭借优异的成绩,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好不容易拿到了前往奥地利留学的资格。

  最后为了节省学费,进入了听起来很牛逼的“奥地利陆海军高等指挥学院”学习军事。

  相比欧洲其他国家,奥地利的野鸡大学还不算太坑人,起码基础的军事训练还是合格的。

  得益于全民兵役制度,学校的老师那也是正儿八经进入部队服过役的,专业技能还是保留了一些。

  指挥能力未必有多强,但架不住这些老师会忽悠。拿着理论教材,就可以夸夸其谈的讲几个小时,不待停顿的。

  这也让野鸡大学变得更加真实一些,摩尔斯很快就被忽悠了进去,外界对学校的不良评价,他都不屑一顾。

  不过时间长了,他还是产生了疑虑。这所学校居然全是留学生,奥地利本土学生寥寥无几。

  有限的几名本地学生,时常在最重要的战略课上开小差,摩尔斯都有些恨铁不成钢。

  这就很不对劲儿了,要是培养的高层军官都是这样的货色,估计奥地利军队都要和墨西哥的军阀部队靠拢了。

  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摩尔斯还是参观过奥地利军营的。无论是训练,还是装备,都给他留下的很深的印象。

  作为一名墨西哥人,跑到奥地利来留学,这和摩尔斯的出身有直接关系。

  祖上德意志地区移民,而奥地利又是德意志地区文化圈最强大的国家,一点儿乡土情节让他选择了奥地利。

  这个年代的欧洲大陆,留学生的地位并不高,很多地方还受到歧视。得益于德裔的身份,他很快融入了圈子。

  就在两个小时前,他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邀请几名同学在酒馆小聚,在酒后一名本地学生向他吐露了真相。

  他认为专业性十足的奥地利陆海军高等指挥学院,实际上就是一个空壳子,并不受奥地利政府承认。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承认,至少在这里毕业可以取得高职院校的等同学历。

  培养出来的不是高层军官,而是合格的士兵,成绩优异的还可以胜任低层军官。

  这一点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军事训练,指挥课仅限于理论知识。

  学校老师在强调小团体作战的时候,那是滔滔不绝,谈到大战役案例的时候,就是牛在天上飞。

  没办法,谁让这些老师只担任过基本军官呢?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当然说得头头是道,不熟悉的自然只能靠吹。

  在这里上学的本地学生,大部分都是不收学费的关系户。因为成绩不理想,没能够考入正规军校。

  这里虽然水了一点儿,但有一部分知识还是有用的。在服兵役前提前接受一些军事知识,以便进入部队服役后可以更快的脱颖而出。

  这也是摩尔斯发现很多本地学生开小差的原因,不是这些人懒惰,老师讲专业知识的时候,他们还是在努力学习。

  所谓的战略课,大家知道是在扯淡,自然不会认真了。

  说奥地利陆海军高等指挥学院是一所军校也没错,军事训练没有造假,每年还是要为奥地利军队输送一批合格士兵,其中一半人能够成为基层军官。

  用同学的话说,在这里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奥地利军队成为连排级军官是没问题。要是运气好,赶上了战争立下了战功,还能够再往上爬几步。

  至于更高层次的指挥官,就需要继续深造了。奥地利军官培养体系非常完善,只要自身够优秀,可以一路深造下去。

  草根元帅没出现,但是草根将军还是出现好几个。这些人就是普通士兵奋斗的目标,虽然机会渺茫了一点儿,那也是机会。

  这对摩尔斯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墨西哥军队可没有所谓的培养体系,就这里学习的仅限于连排指挥能力的军事素养,能够干嘛?

  他来这里学习军事知识,可是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墨西哥,而不是为了担任一名基层军官。

  然而,路是他自己选的。明明可以进入正规军校,结果为了省钱,跳入了一个巨坑中。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复辟集团

  19世纪能够出来留学的自然不会是普通人。这种野鸡大学本来就是为了敲竹杠的,花费自然便宜不到哪里去。

  表面上学费是便宜一些,实际上后续的服务都是要收费的,最后花出去的实际费用,通常比正规大学还会更高。

  摩尔斯无疑是被人坑了,奥地利的正规大学从来不缺生源,最多也就在德意志地区招生,谁吃饱了撑着跑到墨西哥去招生?

  马西米连诺一世在位时期都没有这待遇,现在就更不可能了。奥地利留学生学费高,最关键的就是教育部不拨款。

  不是弗朗茨不知道培养留学生的重要性,而是这个年代还不适合这么干。一方面是花费太高,另一方面是不想替自己培养竞争对手。

  不光是奥地利,欧洲各大殖民帝国都是如此,大都只招收欧洲学生。不是大家蠢,看不到培养留学生的好处,主要是不值得。

  原时空美国人培养留学生,那是为了掀翻桌子;日本培养留学生,那是为了……

  现在奥地利只是喜欢招收德意志地区的留学生,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亲奥派,更多的还是这些人最后大都会留在了奥地利。

  区别对待,实际上也是在收买人心。

  同样是留学生,摩尔斯这种墨西哥来的热血青年,未来多半会回到墨西哥。

  替别人培养人才,维也纳政府自然不愿意花血本,要不然奥地利陆海军高等指挥学院也不敢坑他。

  其实也不算是被坑,奥地利教育监管还是挺严的,即便是野鸡大学,那也是能够学到知识的野鸡大学。

  毕业过后,不说能够混的多好,回去忽悠人还是够用了。要不然这些讲师,也不会社会上的“知名大师”。

  学校雇佣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因为他们能吹。甭管对不对,忽悠普通人还是够了。

  看似这些人混得不咋地,主要是生错了地方。要是生活在美国,一个个都变成议员了,没准还逆袭成为总统啥的。

  他们能够混得好,一共有两大优点:能吹和没有底线。

  留学生的圈子不大,异国他乡遇到同胞也不容易,利用聚会的机会,摩尔斯也认识了不少人,还加入了墨西哥留学生互助会。

  现在自然知道了情况,自然要去求助了。

  ……

  “摩尔斯先生,你这种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在奥地利留学不容易,正规大学名额竞争非常激烈。

  即便是在来奥地利前,你测试合格了,也不等于就能入学,只相当于拿到了参加考试的资格。

  实际上一次性通过入学测试的概率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一般都要在奥地利学习几年,才能够获得一个入学资格。

  绝大多数留学生,最后还是进入高职类院校。你现在就读的奥地利陆海军高等指挥学院,也属于高职类院校,只是排名相对偏低。

  现在你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就读下去,直到毕业为止;要么通过自学,重新报考奥地利正规大学。

  他们对留学生入学没有年龄限制,不过需要的花费有些大,每一次报考都需要缴纳500神盾报名费。

  各大院校报名时间都不一样,理论上,你可以同时报考奥地利一百三十七所正规大学。”布莱恩·黑格解释道。

  听了这个解释,摩尔斯沉默了半晌,才问道:“这是在抢钱吧,为什么报名费这么高?”

  布莱恩·黑格无奈的点了点头:“没错,就是在抢钱!学校根本就看不上我们,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一群肥羊。

  如果不想参加考试,直接缴纳3~10万神盾的择校费,也可以入学。一般文科专业相对便宜,理工科专业和军校要贵些。”

  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奥地利实施义务教育二十多年了,每年都有上百万的考生,争夺五六万入学名额,生源质量有保障。

  而留学生的成绩就参差不齐了,成绩好的在奥地利也是优等生,成绩差的排名靠前的高职院校都嫌弃。

  优等生自然受欢迎,免费入学的也不是没有,就算是毕了业维也纳政府也会挽留。差等生那就拖后腿的,除了能够创收外,还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天才总是少数人,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大部分人读书都很努力,决定了最终成绩的就变成了教育环境。

  摩尔斯抱怨道:“该死,留学生名额这么少,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参加升学考试?”

  布莱恩·黑格没有回答,他怕刺激到了摩尔斯。不是没有留学生想办法落籍,然后参加升学考试,这种人还不在少数,最终的结果却非常的凄惨。

  别人从学习了十几年,岂是你临时突击一下就能够比的?至于之前在老家接受的教育,很遗憾不配套。

  这个年代各国的教材偏差,那是天差地别。同样一个问题,出现不同的答案,那是常有的事情。

  尤其是理工科教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几乎每年都在进行修订更正。

  文史类更不用说,学校就按奥地利教材内容做标准。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史书记载的内容,很多都是背道而驰。

  出题的时候,学校可不会管那么多,直接按照自己的标准干就行了。

  这种教育上的差异,留学生的分数自然偏低,这直接让学校认为留学生素质差,偏偏他们还没处说理去。

  布莱恩·黑格摇了摇头,安慰道:“没有办法,谁让墨西哥太弱了呢?即便是同样的分数,来自列强国家的留学生,也是优先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