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267章

作者:新海月1

  威廉现在是进退维谷,跳反过去是来不及了,转变政治立场也需要时间,显然敌人不会给他这个时间。

  奥地利人要杀人立威,投入奥地利怀抱的人需要拿他们的人头当投名状。危急关头,威廉不得不思考后路了。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英国人,不久前英国人还联系过他,只不过当时的局势远远没有现在这么糟糕,威廉不愿意冒险。

  犹豫了一下,威廉决定再试探一次:“劳尔,立即通知斯科曼、菲尔德、兰克斯、泰伦几位老朋友,今天晚上我们开宴会。”

  德兰士瓦共和国不大,又是新生国家,上层的圈子更小,权利斗争远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激烈。

  尽管政治立场不同,威廉和这些亲奥派领袖也是说得上话的。现在他想要全身而退,就需要这些人帮忙了。

  如果能够全身而退,威廉不介意让出一部分利益,作为站错队的代价。

  仆人劳尔回答道:“是,威廉先生!”

  在试探的同时,威廉也在做最坏的打算,在劳尔离开后,他又派人秘密和英国人进行接触。

  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维也纳政府是要脸的,就算是要杀人立威,也不可能直接动手。

  一个冠冕堂皇的罪名是少不了的,威廉为首的反奥派也不是没有力量,就算是有投靠奥地利的政府高层动手,也需要时间搜集罪证。

  这就给反奥派创造了机会,在生死危机面前,人往往都是最能爆发潜力的。

  菲克尼冷眼旁观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爆发的这场内斗,反奥派会不会铤而走险,他根本就不在乎。

  作为奥地利最早的殖民者,菲克尼子爵可不惧怕战争,就算是反奥派和英国人勾搭在了一起,颠覆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的统治,他也无所畏惧。

  这年头的非洲大陆可不太平,菲克尼担任奥地利代表,也不是没有准备。

  最近一段时间,有大量的奥地利商队进入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可不都是来做生意的。

  如果有心人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商队成员一个个都杀气腾腾,护送的商品也不是普通货色,某些密封的箱子里赫然是一门门火炮。

  这些人一部分是驻扎在奥属中南非地区的军队,更多的还是贵族私军。像菲克尼子爵这种矿老板起家的,要是没有几百私军,好意思出门见人么?

  大家都是消息灵通之辈,距离远的贵族鞭长莫及,可是附近的贵族就不一样了,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能不过来凑热闹呢?

  要是和平解决了,就当是一次武装拉练。万一局势失控要用武力解决,那就是送上门来的军功。

  很多人都期盼着英国人能够打过来,给他们刷战绩。这不是他们狂妄自大,而是真的有实力。

  奥地利的非洲殖民地,大部分地区都是这些贵族私军打出来的。在非洲丛林中,这些军队的战斗力绝对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

  要是光靠政府军,就算是把奥地利的军队全部派过来,也没有办法短控制小半个非洲大陆。

  地广人稀的非洲大陆,奥地利可没有办法到处设立行政机构,分封贵族就是最廉价的统治方式。

  反正只要压制大贵族就行了,这种拥有几百私军的中小贵族,根本就用不着忌惮。

  除了这些军队外,在当地还有大量的德意志移民,一旦战争爆发,贵族们还可以就地征招青壮。

  以几千老兵为骨干,加上一帮青壮,就可以迅速组织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到时候谁打谁,那就不一定了。

  弗朗茨放弃了占领英属南非的计划,并不等于殖民地贵族们也放弃了,很多人都开普敦垂涎三尺。

  皇帝不让开战,大家承担不起挑起战争的责任,自然是不能主动发起进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能诱使英国人来进攻。

  如果是英国人主动入侵,那么战争的责任就不在他们了。为维护帝国的利益而战,弗朗茨只会嘉奖他们。

  菲克尼子爵就是鹰派贵族之一,主张将欧洲各国全部驱逐出去,让奥地利独霸整个非洲大陆。

  且不说能不能实现,有奋斗目标总是好的。奥地利在非洲大陆的实力,给了他们野心。

  单纯计算在非洲大陆的军事力量,奥地利已经超过了各国的总和。当然,这并不等于奥地利对各国就拥有绝对的优势,在局部地区奥地利同样处于下风。

  比如在南非地区,对上英葡任何一家,奥地利都无所畏惧。如果英国人和葡萄牙联手,那么局势就发生了变化。

  兔死狐悲的心里很多人都有,一旦奥地利向有主的殖民地发起进攻,各国很有可能搁置矛盾联合起来。

  原时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德二帝国崛起后,没有做好外交工作,咄咄逼人的行事风格,让矛盾重重的英法俄变成了盟友。

  弗朗茨虽然压制了国内的扩张主义,却没有办法阻止底下人故意挖坑诱使英国人进攻。

  这也算是钓鱼执法的翻版了,如果正大光明的把力量暴露出来,英国人肯定是不敢送上门来的。

  现在不一样了,无论是奥地利贵族,还是心怀鬼胎的小比勒陀利乌斯,又或者是反奥派人士,他们都需要英国人来进攻。

  这些人都有意遮掩,亲奥派人士更加不可能跑去给英国人报信。况且,很多人都只是觉察到不对劲,却不知道这是一个为英国人准备的陷阱。

  “英奥开战”这个念头,很多人想都不敢想。菲克尼子爵都没有准备挑起两国全面战争,他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非常清楚自家海军真不是皇家海军的对手。

  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挂奥地利的大旗,战斗的主力都是贵族私军,顶着布尔共和国的马甲和英国人PK就行了。

  就算是事情暴露了出去,那也是贵族领主和英国人开战,并不等于所属的国家也要和英国人开战,这非常的神罗。

  当年皇帝和法国人开战,神罗帝国的贵族们都可以让政府中立,现在贵族领主和英国人开战,帝国政府自然也可以中立了。

  仗打赢了,布尔共和国占领英属南非,然后制造一个理由,让帝国吞并布尔共和国,继承这部分遗产。

  没有撕破脸皮,英国人最多也就是抗议,或者是伺机报复,局势还在控制中。

  仗打输了也没关系,那是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输的,和奥地利又什么关系?

  大不了维也纳政府出面调停冲突,英国人接受也就罢了,要是拒绝了,就有一大帮子贵族私军自带干粮跑过来继续和英国人死磕。

  当然,这些军功弗朗茨必须要追认,该给的嘉奖一点儿都不能少,贵族们的损失维也纳政府最后也是要弥补的。

  ……

  开普敦,德尔福总督现在非常的郁闷,伦敦政府刚刚宣布取消行动,布尔人就送上门来合作了。

  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总督,德尔福不想做一条咸鱼,他还想要拿出一份亮眼的功绩,进入伦敦的权利中心。

  “葡萄牙人怎么说,他们对德兰士瓦有兴趣么?”

  德尔福总督关心的问道。现在奥地利还没有完成对布尔共和国的吞并,大家还是各凭手段。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准备联合葡萄牙人抢先动手,先一步瓜分布尔共和国,造成既定事实。

  负责对外事务的马尔科摆了摆手,一副爱莫能助的语气说:“很遗憾,总督阁下。

  葡萄牙人明确的拒绝了我们,可能和最近他们国内局势有关,葡萄牙政府下令各殖民地不得擅自挑起事端。”

  这个时期,葡萄牙国内的局势已经开始不稳。自由派、共和派的力量都在不断壮大,路易斯国王都快要镇不住场子了。

  内部出了乱子,自然不敢节外生枝。万一遭遇失败,那又是一场政治风波。

  布尔共和国看上去很好对付,只是想想幕后的奥地利人,莫桑比克地区的葡萄牙殖民政府就丧失了兴趣。

  这个答案,令德尔福总督非常的不满。本来他还想着分葡萄牙人一份好处,拉拢他们一起遏制奥地利人扩张的。

  现在不需要了,既然葡萄牙人不敢上,他就自己干了。伦敦政府只是取消了针对奥地利的行动,却没有说布尔共和国也不能打。

  这两个小豆丁,根本就没有放在他的心上。最近两年时间布尔人靠上了奥地利,也就荒废了军备。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还不至于,不过全民军事训练确实是没怎么进行了,布尔共和国最大的武装力量就是一帮警察。

  常备军那玩意儿,不是一个人口十几二十万的小国,能够养得起的,战争时期那就临时征招青壮。

  德尔福总督眉头一皱,不满的说:“算了,既然葡萄牙人不识抬举,那就让他们未来后悔去吧!

  现在我们自己干就可以了。奥地利在中南非地区的驻军不过一千多人,就算是进行临时征招,最多也就三五千人。

  即便是奥地利人想要干预,也要等他们刚果地区的援兵抵达,目前奥地利在各地的驻军都没有调动的迹象。

  从我们采取行动开始,奥地利人至少也要两个月时间,才能够聚集到足够的军队进行干预。

  两个月时间,已经足够我们击败布尔人了。如果发生了意外,大不了我们立即收手,和奥地利人一起瓜分布尔共和国。”

  看上去气势十足,实际上德尔福总督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数年前那次失败的远征,还停留在他脑海深处。

  殖民地驻军弗里德曼少将当即保证道:“总额阁下请放心,我们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够击败这群丧家之犬。”

  布尔人本来就是被英国人从开普敦一带,驱逐到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的,对上手下败将弗里德曼少将自然是底气十足。

  ……

第三十八章 英布战争爆发

  1870年5月12日,德尔福总督的率领3万大军,向奥兰治自由邦发起了入侵,南非大战爆发。

  消息传开后,布尔人瞬间陷入了慌乱中,菲克尼子爵临时居住的庄园一时间宾客盈门。

  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几乎是一体的,面对英国人的时候两国一直都是联手对敌。

  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没有人有战胜英国人的信心。在面对英国人的时候,布尔共和国一直都选择忍让。

  不过那是之前,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既然大家都要加入奥地利了,自然就不会再怕英国人。

  这个时候大家来访,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向菲克尼子爵表明立场,并且公开站队;其次,就是希望奥地利介入这次战争。

  菲克尼子爵信心十足的说道:“诸位不用担心,英军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的却是外强中干。

  英国人在开普敦的驻军不会超过三千,最近一段时间,伦敦政府也没有大的兵力调动。

  即便是开普敦殖民政府征招了民间武装,有战斗力的部队也不可能超过五千。除此之外,剩下英军是什么货色,就可想而知了。”

  最了解自己的永远都是敌人,英奥两国在南非地区的竞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相互之间都在搜集对方的情报。

  对于分散在各地的民间武装,没有办法监控,但是对军队兵力调动还是盯得死死的。

  英奥都是殖民大国,不可能在一个区域内驻扎大量的正规军,不然就算是一百万大军都不够用。

  维护地方稳定的责任,自然是落到了殖民军和民间武装的头上。英国人更加依耐殖民公司,而奥地利则主要是贵族武装。

  当然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英国人殖民的主要战力同样是贵族子弟。区别在于英国的资本力量更强,而奥地利的资本家们却处于从属地位。

  两者之间各有优劣,不可一概而论,这是各自的国情决定的,不是个人力量能够改变的。

  奥地利模式在维护皇权上有优势,获得了新血补充,贵族阶级力量加强了,皇帝的地位自然更加巩固。

  在对外开扩的时候,爆发的战斗力也更强,给自己打仗自然比替别人卖命更卖力。

  这一点现在就可以证明,英国人要征调民间武装上战场,事先必须要谈好条件,如果利益不够消极怠工是少不了的。

  而奥地利贵族却在主动求战,这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英国人殖民收益,有很大一部分落入了资本家的口袋里,而奥地利则被贵族拿走了大头。

  不是说奥地利殖民中资本家们没有参加,主要是在取得成果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完成了向贵族的转变。

  阶级发生了变化,立场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人都是趋于利害的,天然会选择最自己最有利的一面。

  现在战争爆发了,菲克尼子爵面上虽然不显,内心深处实际上已经乐开了花。

  就算是战争暂时失败也无妨,正好借机打击当地的既得利益者,免得让这些爆发户做大。

  反正奥地利是一定会赢得胜利的,这是实力带来的自信。

  菲克尼子爵才不着急,他已经和前来捞战功的贵族们商议好了,在没有拿到当地的大权之前,大家是不会出手的。

  奥兰治自由邦资本家马科斯林焦急的说:“子爵阁下,英国人的这支军队对贵国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来说,这就是灭顶之灾。

  如果贵国不干涉,光靠我们的力量,根本就不是英国人的对手。这场战争,我们没有办法打下去。”

  看似惊慌失措,实则是在表示不满。

  不过这话到了菲克尼子爵耳中就变味了,他在心里已经给马科斯林打上不可用的标签。

  一句“贵国”,就表明了马科斯林还没有认同奥地利。后面的“没有办法打下去”,在菲克尼子爵看来就是在威胁了。

  如果马科斯林知道了菲克尼的想法,估计哭都来不及了。他的产业主要在奥兰治自由邦,一旦战争爆发他就要损失惨重。

  情急之下,才脱口而出的,根本就没有想到,菲克尼子爵居然会想到这么多。

  虽然马科斯林也在玩政治,可是布尔共和国的政治怎么能够奥地利比呢?这些表述上的细节问题,他们根本就不会想那么多。

  看到众人的表情,菲克尼子爵误认为这些人在逼宫。这个美妙的误会,在后面的战争中,让在场很多人付出了惨重代价。

  现在这些人还有用,菲克尼子爵不会和他们翻脸,当即保证道:“诸位不用担心,如果战势不利,奥地利不会坐视不理的。

  英国人现在既然敢动手,就是不把奥地利放在眼里,我们必须要进行报复,给他们一个血的教训。

  不过,英奥都是大国,如果直接冲突起来,很可能会引爆欧洲的全面大战,想必大家也不想看到。

  所以接下来,还是要以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的名义和英国人开战。大家不用顾忌,有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出来。

  无论最后有什么后果,奥地利都会承担的,你们不用担心英国人报复。

  维也纳政府已经授权,要在南非地区给英国人一个教训。要不了多久援军就会抵达,大家只要坚持一两个月就行了。”

  这个保证令很多安心了不少,只要奥地利没有放弃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那么这场战争就有得打。

  布尔人也不缺乏一战的勇气,原时空他们都敢和英国人一战,现在有奥地利做后盾,更加不会惧怕和英国人战争。

  这个时候,斯科曼突然问道:“子爵阁下,如果不和英国人翻脸,这个援兵怎么办?要是用非洲土著部队的话,恐怕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现在的三万英军中,就有超过两万是当地土著组成的军队,不然开普敦地区可拿不出三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