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255章

作者:新海月1

  吊死在港口的海盗,都超过了三位数,被直接击毙的自然是更多。

  剿灭海盗效果还是显著的,不管背后有没有人支持,明面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支持海盗。

  在围剿海盗的过程中,各国海军均有参与。因为最近一段时间船舶的出事概率,已经快要突破百分之一了。

  民间传说的海怪事件,最近也频频出现。真相是什么,弗朗茨也搞不清楚,声称见过海盗的目击者都超过四位数,各国人士都有。

  当然了这些海怪也不是那么可怕,目击者们还活着就是证明。这些海怪还在科学解释范围内,无非是体型巨大,战斗力比较强悍。

  喷火的海怪不存在,喷水的到是不少。没有魔法能力,也不能飞天遁地,只是在大海中作妖。

  很多海怪只是长相奇特,在人们视线中一晃而过,并没有攻击船舶。

  不知道是性情温和,还是说船舶这东西不在他们的食谱范围之内。想想也对,谁会对木头疙瘩、铁疙瘩感兴趣呢?

  说为了食人更是搞笑,那么点儿肉还不够这些庞然大物塞牙缝,根本就犯不着为此攻击船舶。

  抓海怪不在奥地利海军的职责范围内,尽管生物学家们兴致勃勃,弗朗茨还是不准备和他们玩儿。

  不管是谁在搞鬼,逮着海盗剿灭总没有错的。杀错了也没关系,反正海盗没有无辜的。

  百因必有果,选择了这条不归路,就要做好被杀的准备。杀人者,人恒杀之。

  剿灭海盗运动,一直持续到1869年末。先是地中海的海盗惨遭社会毒打,接着印度洋的海盗倒了霉,最后东南亚的海盗也没有逃过一劫。

  既能够保护航道,又能够练兵,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缴获一些战利品,奥地利海军都要爱上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了。

  拔掉了英法等国的棋子,那只是顺带。反正大家都不会承认自己和海盗有联系的,前前后后剿灭了上万海盗,都不见有人帮忙说一句话。

  各国的媒体都在鼓吹自己剿灭海盗的战绩,如果把各国报纸上所有剿灭海盗的数字加在一起,手牵手都可以围绕地球一圈了。

  海盗有没有这么多,并不重要。总之,剿灭运动过后,蓬勃发展的海盗集团遭到了重创。

  看着手中不断增加的劳动力,弗朗茨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在开挖一条大运河。原时空奥匈帝国也有过ubersi chts·karte运河计划,只不过因为世界大战无疾而终。

  现在同样有人提出了这项计划,开凿一条从维也纳到的里雅斯库的运河。沿途中有好几条河流,理论上只要贯通就可以了。

  然而弗朗茨心里没底,这条大运河建成后真的有用么?

  要知道维也纳到的里雅斯库的铁路早就通车了,要么运河的运力不够,在铁路竞争下丧失了经济价值;要么运河运力足够大,让铁路丧失了经济价值。

  总之,最后的结果是铁路运河总有一家倒下。苏伊士运河和苏伊士铁路就是明显的例子,现在英国人苏伊士铁路公司就破产了。

  从投资学上来说,似乎并不是非常合算。然而一个国家不能着重眼前利益,运河的运营成本要比铁路低的多,这条运河有可能成为奥地利的又一条大动脉。

  涉及到上千万神盾的投资,弗朗茨也非常的谨慎。这个问题暂时被搁置了,为了保险起见弗朗茨决定多组织几次实地调研。

  至于抓到的海盗俘虏,还是加入修路大军吧!现在修路大军的规模已经急剧下降,一方面是天下太平,没有那么多“重犯”加入;另一方面是伤亡太大,前面几批修路大军成员都已经消耗掉了。

  这个年代的大工程,就是在拿人命填。以苏伊士运河为例,每开凿一米的背后都有茫茫白骨。

  铁路建设虽然没有那么夸张,可是平均到每公里还是要倒下几个人的,尤其是悬崖地区施工损失更为严重。

  一方面是工程队防护意识不过关,没有做好相关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则是从一开始,这些罪犯就注定了被消耗掉,他们的伤亡没有引起铁路公司的重视。

  当弗朗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晚了。他可没有教化这些人的本事,既然注定是敌人,自然是不可能放出去的。

  充满了仇恨,有看不到任何希望,这些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管理。

  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罪囚暴动事件,为了看守这帮人,还在一个师的部队在旁边驻扎着。

  内部情况不用描述,总之是非常糟糕。资本家们的管理模式,可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榨取利润。

  弗朗茨不是圣母,对待敌人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为了奥地利的长治久安,直接选择了无视。

  为此,在欧洲大陆奥地利的罪囚施工队饱受非议,连带着弗朗茨也身名受损。

  如果不是各国政府的屁股都坐的很正,奥地利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同情乱党的人很多,许多人都自以为是夸夸其谈。

  奥地利也有不少嘴炮党,对待这些人,弗朗茨没有客气直接邀请他们去教化罪囚。

  简单的说,就是让他们和罪犯一起做伴,不需要干别的,就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经过了亲身体会后,这些人离开后都转变了立场。

  当然,也有一部分永远的留下了。不作死就不会死,圣母党认为他们都是好人,付出的代价就是生命。

  没办法,罪囚营里除了政治犯,就是穷凶极恶的重犯。很多人都是该叛死刑的,送在这里来只是废物利用,榨取最后的价值。

  有人想要用爱感化他们,弗朗茨是不会反对的,反正谁要去就自己去。

  成年人说话是要负责的,不能够光说不练,既然敢在报纸上鼓吹,就要去监狱实践。

  或许很残酷,可是这个世界更残酷。不能为了一个脑残,牺牲千万人的利益。

  严格执法,换来的是社会稳定。既然走错了路,就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尽管这个代价可能会非常残酷。

  ……

  墨西哥,马西米连诺一世难得聪明了一次,接受了弗朗茨的建议,将镇压叛军的任务承包给了法国人。

  傲气的法国人还不知道,这是一个天大的麻烦。随着马西米连诺一世改革措施的出台,叛军的力量也在日益壮大中。

  他不光是在效仿奥地利,很多政策做得比弗朗茨都彻底。比如说以法律形势规定:

  劳动者有权随意离开他们的雇佣场所,不管他们是否欠雇主的债务,取消一切10比索以上的债务,限制工作时间和使用童工,禁止对劳工实行体罚。

  同时,恢复印第安村社拥有财产的权利,并把村社土地给予那些没有村社土地的村庄。

  简单来说,就是解放了农奴,并且免除了国民的债务,同时又给民众分发了土地。

  显然,这是符合底层民众利益的。按理来说,这种土地革命应该很受欢迎,获得了民众支持的皇帝可以很快平定叛乱。

  现实恰恰相反,没有组织的底层民众只是被动接受,并没有站出来支持皇帝,甚至很多人都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

  没办法,社会的话语权不在皇帝手中,也不在底层民众手中。没有统治阶级配合,马西米连诺一世这个外来户政令不出皇宫。

  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地主、资本家,没有拿到任何补偿,这些人自然是非常不满了。除了抵制改革外,他们还在默契的支持叛军。

  这些人掌握了社会上的话语权,很快马西米连诺一世就在墨西哥声名狼藉,贪婪、惨无人道、草菅人命、喜怒无常、独断专治……

  所有形容暴君的词语,都变成了马西米连诺一世的头衔。支持皇帝的只剩下了理想主义者,这些人都是嘴炮王者。

  实际能力大概可能是不存在了,不然这种得罪整个统治阶级的政策,怎么也不应该出台。

  就算是要改革,好歹也要分步走啊!一步到位,那不是升上天堂,而是坠入地狱。

  原时空,马西米连诺一世就是这么上了断头台的,亲自把支持他的立宪派、教会逼到了对立面。

  现在弗朗茨的干预,依然没有改变他作死的心。这不刚忽悠上法国人,就以为天下大吉,可以放心作死了。

  国内烂折腾也就罢了,中二皇帝有喊出了收复失地的政治口号。看来是真以为美国人好欺负了,会把吃下去的肉吐出来。

  这一举动,显然是得罪了联邦政府。有英法奥三国在上面压着,联邦明面上是不敢乱来,暗地里就没人可以保证了。

  这还不算完,又一件令弗朗茨吐血的事情发生了。

  由于皇帝与皇后没有子嗣,他们收养前墨西哥皇帝阿古斯汀·德·伊图尔维德的孙子小阿古斯汀和萨尔瓦多为养子,授予他们伊图尔维德亲王殿下的头衔,立小阿古斯汀为墨西哥皇位继承人。

  一声不响就搞出来皇位继承人,直接宣布墨西哥皇位和哈布斯堡王朝无关了。

  这个时候,弗朗茨真的无话可说了。就算是哈布斯堡家族对墨西哥皇位没兴趣,要另立继承人也需要打个招呼啊!

  莫非真以为马西米连诺就是天命之子,原时空1867年就上了断头台,现在还活蹦乱跳坐在皇位上折腾,哈布斯堡王朝也是出了大力的。

  反正这个消息传回来后,弗朗茨就被哈布斯堡家族一群大公们问责,要求断绝对马西米连诺一世的任何支持。

  理由都是现成的,家族的资源有限,不能就这么浪费在外人身上。

  家族成员的意见也是需要考虑的,不要看他们似乎没有多少作用,实际上通过政治联姻,他们都是为家族做出了贡献的。

  欧洲王室都是一家人,就是这么来的。不然光靠皇帝、国王的子女联姻,数量也是不够啊!

  弗朗茨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同意了。反正兄长职责已经尽到了,在马西米连诺身上消耗的资源已经够多了,多到家族子弟都来抗议了。

  以马西米连诺一世夫妇的年纪,根本就没有到绝育的时间,卡洛塔皇后还不到三十岁,完全有可能生育后代。

  现在为了获取前朝的支持,立小阿古斯汀为墨西哥皇位继承人,只能说是彻头彻尾的昏招。

  且不说有了亲生儿子该如何自处,仅仅是考虑哈布斯堡家族的反应,就应该先考虑家族子弟。

  马西米连诺一世没有儿子,可是他的侄子却有一堆,身份够格的足有十余人。

  就算是嫡支没兴趣,不是还有旁支么?甭管血缘关系有多远,只是还是家族子弟,大家就不会这么抵触。

  政治资源从来都是有限的,游戏规则一直都是你多拿一份,别人就要少拿一份。

  弗朗茨们这一辈没有野心家,除了马西米连诺一世这个理想派外,另外两个弟弟能力也一般,旁支的几个王子也差不多。

  不然的话,这些人早就跳出来争夺资源了。不要小看这些政治资源,投入到某一个人身上,现在的西班牙王位、波兰王位都有一争之力。

  退一步,他们还可以去南美洲勾搭某个国家的立宪派,参与争夺王位。

  这都是祖宗留下来的遗泽,现在南美很多国家的贵族,都和哈布斯堡家族有几分香火情。

  这是百年前的旧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王冠落到了波旁王朝。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说法在什么地方都存在。

  原本和哈布斯堡王朝关系太近的贵族,逐渐被排挤出了权利核心,不少家族子弟被迫投入殖民地扩张运动中。

  现在这些人有很多都变成了南美各国的统治者,贵族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捋不清的,暗地里的联系还是存在的。

  尤其是奥地利崛起过后,这些潜在的关系网再次建立了起来,要他们继续效忠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某些内斗严重的国家,立宪派还想着要复辟。毕竟南美才独立了几十年,共和国的扛霸子美国人遭到了毒打,世界主流还是君主制。

  立宪自然少不了国王,哈布斯堡王朝恰恰是备选之一。有人脉关系在,大家自然愿意拥立熟人了。

  如果家族中有野心家,弗朗茨不介意推一把。学习拿破仑三世就可以了,直接以总统候选人出现,然后共和变帝制。

  幸好没有这种人,不然马西米连诺一世就真悲剧了。被人分了政治资源,那么他就危险了,搞不好会再次上断头台。

  一个受重视家族嫡系成员,和一个不受重视的成员,完全是两个概念。

  原时空因为奥地利衰落了,哈布斯堡王朝力量有限无力干预墨西哥,马西米连诺一世才上得断头台。

  要是大军直接出现在了家门口,墨西哥革命党也会冷静思考的。就算是他们不冷静,炮火也会让他们冷静。

  叹了一口气,弗朗茨给马西米连诺一世去了一封信,直接转达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立场,从今往后双方就划清界限了。

第二十章 科学研究

  夕阳西下,天边的彩霞升起,映照的维也纳更加绚丽多彩。

  忙碌的人们,没有时间欣赏这一副丽景。奥拉比弗是一个例外,最近实验室给他分配到了一个轻松的活计,算是休假了。

  沐浴在晚霞中,奥拉比弗没有忘记手中的工作。拿起手中似是听筒,又像是话筒的东西大声呼喊。

  没错,这就是他一天的工作。既然是休假,自然没有多少事了。每天三次通话测试,就是一天的工作。

  最初的时候,就在实验室外面,后来距离逐渐放大。现在奥拉比弗距离实验室已经超过了二十公里,如果再远的话,就要出维也纳了。

  奥拉比弗在皇家科学院上班已经五年了,没有任何意外,搞科研的机构加班是家常便饭。

  五年时间,奥拉比弗最长的假期都不到三天。所谓的休长假,无非是岗位调节到更轻松的位子上,放松一下压力。

  电话研究是一直都是实验室的重点项目之一,早在18世纪欧洲就有“电话”一词,1860年意大利安东尼奥·穆齐就曾发明电话。

  不过这玩意儿并不好用,或者根本就不能用。原时空一直默认是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的,只因为贝尔进行改进后,具备了实用价值。

  现在自然等不了那么久,这种相对容易攻克的技术,一早就被弗朗茨盯上了。

  从测试距离就可以看出来,皇家科学院在电话研究上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距离成功都不远了。

  如果不考虑通话质量,现在电话可以进行“同城语音聊天”,具备了一定的商业价值。

  电话的诞生,本来就是为了人们交流方便的。区区几十公里实现通话覆盖,显然是无法满足弗朗茨需求的。

  提高通话质量,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只要语音传播技术得到突破,扩大通话距离反而很方便。

  大不了人工接线,弗朗茨没有那么高的期待值,想当然的认为可以一步到位,实现智能换线。

  电话另一端的奥斯卡惊喜的报怨道:“奥拉比弗,你小点儿声,我又不是聋子。”

  奥拉比弗心中一喜,通话质量提高了。几乎每天都在更换新设备,乱七八糟创意,都在轮番上阵测试。

  发明创造很多时候非常枯燥,看着科研人员的脑洞,加上大量的实验,才能够取得最后的成果。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运气。几乎所有科学家都承认,科研要吃运气饭,运气不好的人不适合搞科研。

  心情大好的奥拉比弗,直接怼了回去:“知道了奥斯卡,如果你是聋子的话,也不会报怨我的声音大。

  不过,我想你现在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这个。貌似这次的通话质量提高了,成功已经不远了。”

  通话质量提高,不等于就成功了。毕竟这只是专线电话,在实际运用中,这玩意儿并不具备经济价值。

  不过实验室有这点儿好处,可以分工,同时对多项技术进行研究,甚至每一项技术的研究都有多个小组。

  走的就是数量路线,这比个人研究者来说,优势实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