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127章

作者:新海月1

  ……

  君士坦丁堡这座历史古城,现在正在硝烟中变得飘渺。俄军苦苦等待的大炮终于到位了,没有任何犹豫缅什可夫就下令进攻。

  君士坦丁堡很大,却又很小。外城的郊区已经丢失了,法军这个时候正在依托要塞碉堡防守,可惜这些工事太古老了一点儿,纵使经过了他们的加固,一样挡不住炮火的洗礼。

  6磅炮击不跨这些要塞,12磅炮还是不行,可是换了24磅炮、48磅炮,甚至是100磅炮,这些古老的城防工事就顶不住了。

  巨型大炮一发炮弹就可以掀翻一座建筑,这给城内的法军带来了非常大的伤亡,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枚从天而降的炮弹,就会带走他们的生命。

  城市里面已经不安全了,法军总指挥部已经搬到了防炮洞内,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原来的指挥部已经寿终正寝了。

  一名守城中年军官心有余悸的说:“司令官阁下,敌人的火力太猛了,我们的城防工事根本就挡不住火炮的洗礼,士兵们伤亡惨重。”

  负责维持城内秩序的军官面露苦涩的说:“司令官阁下,城内的情况更加糟糕,敌人的炮弹随时都有可能飞进来,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城市的秩序已经崩溃。

  就在昨天下午,奥斯曼政府大楼也在敌人的炮火中垮塌,苏丹政府留下来配合我们官员慕斯德拉帕夏当场死亡。”

  现实情况,比他们说的还要严重,如果不是俄国人的炮弹没有准头,他们的损失还要更大。

  原本留下城内的居民,就是为了让他们给法军提供服务的,让士兵们在作战的闲暇,可以享受正常生活。

  这是借口,真实原因是苏丹政府没有能力疏散城内这么多人口。有能力离开的早就跑了,剩下的平民想跑也不知道该去哪儿。

  现在麻烦大了,君士坦丁堡这座繁华的大都市,俄国人的炮弹随便打到城内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带来大量的损失。

  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击,第一时间就让城市的秩序崩溃。苏丹政府早就迁都跑路了,留下来维持秩序的官员又领了盒饭。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皱了皱眉头,狠狠心说:“命令部队维持城内秩序,把那些四处乱窜的人群给我驱逐出去,允许士兵对不听劝告的人开枪。”

  这个命令非常的残酷,君士坦丁堡内会法语的可没有几个,就算是想听劝告,他们也听不懂啊!

  把人群驱逐出城,更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不要以为离开了城市就安全了,现在双方正在交火呢?突然一群人出现在了两军之间,想想就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难道还指望俄国人为了他们停战,让他们自由通过之后,再重新发起进攻?

  开什么玩笑,一群丧失了生计的人出现在了俄国人占领区,想想就知道会发生什么。

  俄军的后勤供应自己都很勉强了,再增加几十万难民来,不把他们吃垮才怪。

  俄军是来打仗的,可不是过来做慈善的。要是为了救援难民,耽搁了进攻君士坦丁堡的任务,沙皇政府非得毙了他们不可。

  这些情况,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自然是一清二楚。

  本来君士坦丁堡有海路连接,后勤补给不用愁,就算是城中有大量的平民,一样也负担的起,留下也就留下了。

  现在不一样了,在俄国人的炮火之下,城市秩序失控,奥斯曼政府那可怕的执行能力,根本就无力维护秩序。

  想要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秩序,镇压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不给敌人留下可乘之机,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不得不做出这个残酷的决定。

  “是,司令官阁下!”中年军官严肃的回答道

  君士坦丁堡对法军来说太重要了,丢了这里,这场近东战争他们就输了大半。在坐的有一个算一个,谁都不要想有好日子过。

  法军将领安东尼提议道:“司令官阁下,我们必须要组织反击,现在这样光挨打不还手,君士坦丁堡迟早会沦陷。”

  显然他是主张海军火力支援了,战争刚刚开起联军海军就给他们提供过火力支持,只不过这个准头实在是太感人。

  因为距离的关系,英法海军根本就看不到俄军的影子,只是对着俄军所在的方向进行乱轰。

  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作用速度非常的小,想要进行瞄准连目标都找不到。

  当然,就算是有目标也没有用,中间还隔着君士坦丁堡呢?

  十几公里的直线距离,海军大部分火炮都射不到俄军的阵地上去,反倒是因为各种意外落入城中的不少。

  青年军塔吉克反对道:“不行,从火力上分析,敌人的火炮都是重炮,我们通常只能作为岸炮使用,就算是海军的火力也比他们差了一大截。

  况且,我们还必须要考虑到误伤,前面海军给我们提供的火力支援,给我们造成的损失比俄国人的都大。”

  现在还是风帆时代,军舰上的火炮还是追求数量,而不是追求威力。毕竟48磅炮都可以击沉敌舰了,就算是换上几百磅炮也是一样的效果。

  考虑到海军那低的可怜命中率,与其增加火炮的威力,不是多安装几门火炮,靠数量来提高命中率。

  动则一百多门火炮的军舰,自然不能装备大口径火炮了。要是安装百八十吨的巨炮,估计安装几门就到极限了。

  这也就罢了,万一脑洞大开,没准还有人去干。问题是大口径火炮的后坐力太大,木制军舰根本就承受不起。

  能不能击中敌人还不知道,反正几炮打完,自己的军舰先沉没了,这个可怕后果没有人敢尝试。

  英法海军的火炮支持能够发挥作用,君士坦丁堡先得丢失大半再说,不然极限射程打击敌人,误伤没有办法避免。

  放弃大半个君士坦丁堡,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还没有疯,不要忘了城防工事大都在那边呢?

  把俄国人放进来打,二十万法军龟缩在更小的地方,还丧失了大部分城防工事,这不是在战死么?

  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下令道:“我已经向国内请求增援了,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有比敌人更多的火炮,现在大家必须要严守阵地,绝对不可能给他们留下可乘之机。”

  用火炮对轰火炮,这是最有效的手段。不过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并没有感到心安,因为这需要时间。

  在国内的火炮抵达前线之前,他们还有过一段时间苦日子。这段时间如果挡不住,让俄国人撕破了防线,压缩了法军的活动空间。

  那么未来他们即便是拿到了火炮,有没有足够的地方部署都是一个大问题。

  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不是军事小白,不会单纯的认为火炮集中使用,就一定威力更大。

  如果地域面积太小,火炮阵地被迫集中到了一起,同样也可能成为敌人的活靶子。

第一百二十四章 列强时代

  君士坦丁堡战正酣的时候,决定希腊王国命运的会议也开始了。

  地点还是在巴黎,为了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拿破仑三世继位过后非常热衷于举办这类活动。

  在这点儿小问题上,大家都没有和他们争的意思,无论是在什么地方谈判,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

  无论是伦敦政府,还是奥地利政府,都不缺这么点儿声望。又不是交战国涉及到了面子,必须要争个输赢。

  这个年代的人不缺乏国际主义精神,希腊政府四处活动,还是拉来了不少国家参与,当然除了几个大国,大部分国家都没有发言权。

  英法和俄国正在开战,希腊问题还涉及到了这次战争,英法毫不客气的把俄国人排除在了会议之外,这希腊王国来说也是一个打击。

  本来奥托一世还想要在雅典开会的,以中立国的身份把各国代表都请过来,利用国际压力迫使英国人退兵。

  显然,希腊政府没有那么大的话语权。法国人提议在巴黎召开会议,维也纳政府是无所谓,英国人也不想为了这个小问题和法国人发生争议,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希腊外交大臣斯克巴塔满脸愤怒的说:“联军士兵未经允许,就擅自进入我们的国土,严重侵犯了我们的主权。

  作为一个中立国家,对这种肆意践踏我国主权的行为,提出严重抗议,我们要求联军立即停止这种侵权行为,撤离希腊半岛。”

  没有赔偿的问题,斯克巴塔底气不足,只是期望联军撤离就行了,损失他们原因自个儿担着。

  这次进入希腊王国的军队,包括英军、撒丁军队、奥斯曼帝国军队。因为法国和这三国在近东战场上联盟的关系,出面调停这次事件的就变成了新神圣罗马帝国。

  没有毛病,奥地利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还没有结束,但是新神圣罗马帝国却是中立国。

  这种奇葩的事情,在神罗帝国时代发生的太多了。某一个诸侯国和外国人交战,神圣罗马帝国依然可以保持中立。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欧洲各国都承认这种情况,现在再来一次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和奥地利交战的又不是英法,他们可不会在乎奥斯曼帝国会不会感觉受到了侮辱。战争进行到了现在,奥斯曼帝国已经开始打酱油了,在联盟中的地位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下滑。

  苏丹政府当然不会为这点儿小事抗议了,好歹他们和奥地利也有一份停战条约啊,脸皮厚一点都可以说两国战争已经结束了。

  这场战争已经打的苏丹政府彻底没脾气了,让他们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家实力的不足,除了要变法图强外,和各大列强搞好关系也变得非常重要。

  俄国人可以算是唯一的例外,他们奥斯曼帝国的死敌,双方没有妥协的可能,现在还在交战。

  英国外交大臣托马斯轻描淡写的说:“斯克巴塔先生,这怎么能说是无故进入贵国领土呢?

  联军进入贵国疆域,主要问题是追击敌军,这是在为贵国的安全着想。

  事先我们也是通知过你们的,得到了你们的默认,联军才进入贵国领土的。

  如果你们能够把这帮误入贵国领土的叛军交出来,我们立即就可以退兵。”

  抗议要是有用,还要军队干嘛?

  现在希腊王国装糊涂,英国人自然也跟着耍无赖。没有武力反抗,就算是默认,这样理解没有毛病。

  英国人根本就不承认联军强行进入希腊领土,一口咬定是希腊人默许了,证据就是希腊人没有阻拦。

  现在要希腊人交出叛军来,就是在将军了。明面上,希腊政府不可能承认这些军队和他们有关系,英国人直接把这些人视做奥斯曼帝国的叛军。

  既然是叛军,那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家务事,不适用于中立国解除武装战后遣返条例。

  英国人让他们交叛军也就变得有理有据了,要是希腊政府没有能力交出叛军,那么就涉嫌包庇或者是支持叛军。联军采取军事行动跨境打击,也就说的过去了。

  斯克巴塔瞬间萎了下去,耍起无赖来,他们还真不是英国人的对手,三五两下子就陷入了尴尬境地。

  出兵进攻奥斯曼帝国的事情,他们是万万不敢承认的,英法都是奥斯曼帝国的盟友,如果承认了这一点就完犊子了。

  偏偏现在英国人的提议他们也无法完成,把“叛军”交出去?开什么玩笑,要是敢这么干,估计不用等英国人动手,国内的民众就先反了。

  这个问题上可没人帮他说话,是非黑白摆在眼前,想要装傻充愣混过去,真当约翰牛是傻子?

  纵使法奥两国不希望英国人吞并希腊,也不可能在这个问题和希腊人一样装傻。大家还是要脸的,尤其是还涉及到了英国人,大英帝国的尊严不容亵渎。

  谈判一开始希腊代表就落入了陷阱中,作为调停国新神圣罗马帝国代表门特内德,自然不能够让他继续往坑里跳了。

  “事情的前因后果,在坐的各位都一清二楚,现在大家就不用继续兜圈子了。我们还是直入主题,商议一下最现实的问题吧!”

  门特内德的意思很明显,英国人不是希腊能够惹得起的,做错了事就要付出代价。在事实面前,企图蒙混过关,还是不要做梦了。

  列强做事需要的不是证据,只要认为是真的就可以了。没撕破窗户纸,那只是大家看破不说破,最后该怎么办还是要怎么办。

  法国外交大臣奥弗涅避重就轻的说:“鉴于希腊政府在这次战争中的所作所为,我们有必要给予一定制裁。”

  他的意思很明显了,用制裁堵住英国人的嘴,让他们无法提出把希腊王国变成殖民地。

  这个时候伦敦政府下定决心吞并希腊王国么?答案是否定的。

  伦敦政府正被舆论搞的焦头烂额,还在想办法解决远征军的后勤问题,那里还有多余的精力搞事情。

  现在伦敦政府中主张殖民希腊王国的声音才刚刚出现,距离成为主流还差的远。

  如果各国都不反对,那么他们吞了也就吞了。吃掉希腊王国,约翰牛还有这个胃口。

  不过等到法国人提议召开巴黎会议,奥地利人自欺欺人的顶着新神圣罗马帝国的牌子当调停者后,托马斯就知道吞并希腊王国不可能了。

  希腊王国的战略价值虽然高,可是本身的利益却不丰厚,还不值得英国人为了他们和法奥两国翻脸。

  托马斯试探性的说:“鉴于希腊王国未经宣战,就出兵我们的盟友奥斯曼帝国,我提议废除希腊政府、国王,由我国政府代管希腊事务。”

  门特内德反对道:“托马斯先生,这恐怕有些过了。

  希腊政府对这次的事情负有直接责任,罢免是应该的,但是废除国王就逾越了。

  君主的尊严不容亵渎,主导这次事件的是希腊政府,和奥托一世陛下没有关系,他不应该为此负责。

  罢免希腊政府过后,肯定会出现一定的乱子,贵国单独代管希腊事务,恐怕会有些吃力,不如由我们一起共管吧!”

  没有毛病,在欧洲大陆废除国王通常就那么几种情况,总结起来就是——得位不正,要不就是被民众给驱逐了,奥托一世的还够不上。

  作为君主制国家的一员,维护君王的尊严是大家的必修课。

  托马斯也只是试探,真要是坚持废除了奥托一世,对他个人的政治前途来说不会有任何好处,真正的利益还是在代管希腊王国。

  “不错,希腊王国发生的事务,属于国际性问题,不能让贵国政府把所有压力都承担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法兰西愿意为此尽一份力。”法国外交大臣奥弗涅附和道

  不管他话说的多么漂亮,最后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利益。显然近东地区的利益,法国人是不准备让步了。

  很快会议就进入到了英法奥地利三国博弈状态,希腊代表已经被晾在一边了。

  那不勒斯、托斯卡纳、教皇国、撒丁王国,这四个利益相关国家,从头到尾都是一言不发。

  能够参加这次会议,对他们来说就是列强给面子了。

  尽管希腊问题关系到了他们的利益,可大家还有自知之明,知道神灵打架凡人遭殃,还是躲开点儿好,免得被殃及池鱼。

  欧洲其他国家代表就更不用说了,不是地中海国家涉及不到自身利益,当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难道一点儿利益都看不到,也要参加三大国之间的博弈?

  这个年代,能够在欧洲大陆生存下来的小国,统治者都是聪明人,没有人会这么作死。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唇枪舌战,三国终于达成了一致,各国签订了《对希腊王国决议书》。

  奥托一世的王位保住了,希腊内阁政府为此事负责,必须引咎辞职承担责任。

  由英法奥三国组成国际督导团,指导希腊王国重组新政府。

  名义上三国代管希腊,实际利益分配上,还是英国人拿到了大头,法国人其次,新神圣罗马帝国凑数打酱油收益最小。

  这也算是各取所需,英国人拿到了希腊的最大利益,法奥两国阻止了英国人吞并希腊王国,而奥托一世成功的保住了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