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123章

作者:新海月1

  就算是被官僚们给漂沫了,他们拿着这些物资又没有用,最后还是要转手卖给沙皇政府,所以费兹罗伊·萨默塞还不用为粮食发愁。

  武器装备就没有办法了,沙皇政府既然已经确定换装了,这些破烂货就不知道遗弃在什么地方了。

  同样的武器装备,经过俄国兵工厂生产出来的,重量上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那么一点点,故障率也高了那么一点点,但是绝对耐操。

  费兹罗伊·萨默塞也不挑剔,只要有就行了。现在给圣彼得堡政府施加压力,就是让他们加快补给速度,如果国内生产来不及,就赶快去买啊!

  反正无论如何,克里米亚半岛俄国人也不敢放弃,一旦英法在这里站稳了脚跟,黑海就和他们没关系了。

  为了打击最大的竞争对手,想必英国人不介意为每年的军费买单。只要堵死了克里米亚半岛,毛熊不但是近东战略完蛋了,一半的进出口贸易都被他们握在了手中。

  不需要坚持多长时间,最多三五年,俄罗斯帝国的欧洲霸权就崩盘了,再策动波兰独立,英国人的战略就成功了。

  当然这种好事,显然没有那么容易成功,至少弗朗茨就不答应,他现在就准备给英国人制造点儿麻烦。

  俄国人不能倒下,至少在新神圣罗马帝国完成内部整合前不能倒下,不然他们就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弗朗茨关心问道:“元帅,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俄国人攻克君士坦丁堡?”

  在弗朗茨看来,近东战场上最容易破局的就是君士坦丁堡,只要俄国人攻克了这里,这场战争就打不下去了。

  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的地方就那么750米,最宽的地方也就那么3.7公里。只要给俄国提供一批岸炮往岸上一布置,就隔绝了黑海和外界的海上通道。

  没有海上通道连接,奥斯曼帝国的交通和俄国人有得一拼,如果从小亚细亚半岛陆路转运物资,那么克里米亚半岛上的英法联军后勤补给必定出现问题,除了灰溜溜的跑路别无他法。

  拉德斯基元帅分析道:“陛下,君士坦丁堡本来就是一座要塞城市,易守难攻,驻守的又是法军精锐部队,还有海军提供火力支持。

  想要正面强攻,唯有靠实力硬耗。打到法军承受的极限,才有可能攻破这座城市。

  现在俄国人最正确的选择,就是调集大量的火炮对着君士坦丁堡狂轰,再坚固的堡垒也是有极限的。

  奥斯曼帝国早就腐朽了,君士坦丁堡百年来都没有遭到过威胁,他们早就放松对城防工事的升级改造。

  在近东战争爆发过后。奥斯曼政府才进行了一下抢修、加固,可时间还是太短了,这就是俄国人的机会。

  这些防御工事,大部分都是无法抵挡重炮攻击的。只要俄国人舍得下本钱,弄上几百门重炮一点一点儿敲,也可以打破这个乌龟壳。”

  这是纯粹的笨办法,完全是以力压人,但却是现在唯一可行的办法。

  问题是英法也可以弄来大量的火炮和俄国人对轰,最后双方还是要拿人命往上填。不死上十万八万,估计君士坦丁堡是不可能被攻破的。

  这个年代的火炮命中率很低,俄军只要分散炮兵阵地,对着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轰就行了,目标那么大总是可以把炮弹打进去的,英法要摧毁俄军的炮兵阵地就难了。

  弗朗茨觉得伤亡吓不倒俄国人,没准军费开销先把俄国人给拖垮了。单单是几百门重炮,没有几千万卢布就搞不定,一轮齐射下来还要几十吨弹药。

  既然要达到狂轰的效果,一天打出去几千吨弹药,都只是普通操作。要轰平君士坦丁堡,天知道最后要消耗多少弹药。

  可是不这么打,按照俄国人目前的进攻方式,交换比都打出了四比一,就算是灰色牲口不值钱,也经不起这么消耗啊?

  按照现在的情况,弗朗茨可以肯定的说,最多再坚持一年半载时间,沙皇政府就会因为伤亡过大而被迫放弃。

  弗朗茨想了想说:“参谋部整理一份计划,转交给沙皇政府,用不用就随他们去吧!”

  他不信俄国政府中没有聪明人看出来,在没有火力优势的情况下,盲目的拿人命去填君士坦丁堡这个巨坑,完全就是找死的行为。

  根据弗朗茨收到的情报,君士坦丁堡战役爆发以来,俄军的伤亡人数已经逼近了两次保加利亚会战的总和。

  圣彼得堡都在准备换掉缅什可夫了,在这位“天才”指挥官的指挥下,俄军的伤亡一直都是居高不下。

  这份计划不是给圣彼得堡政府看的,而是给俄军巴尔干总指挥缅什可夫看的,如果不想灰溜溜的回到圣彼得堡,他就一定会考虑奥地利的建议。

  作为俄军的高层将领,没有人能够忍受攻克君士坦丁堡的诱惑,只要完成了这一伟业,就会以俄罗斯“民族英雄”的身份,被记录在俄国历史上。

  不光是俄国人有兴趣,实际上弗朗茨也想要完成这一伟业,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帝国也是世仇,攻克君士坦丁堡同样可以给他们带来大量的政治声望。

  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都对这座城市有特殊的感情,现在法国人帮奥斯曼人守卫君士坦丁堡,弗朗茨可以肯定如果有机会的话,拿破仑三世不会介意夺下这座城市。

  完成了这一伟业,丝毫不比击败俄国人带来的声望低。如果克里米亚半岛会战失败,拿破仑三世多半就会直接把君士坦丁堡吞了,挽救战争失败带来的政治灾难。

  伦敦政府多半也会默认这一切发生,君士坦丁堡落在法国人手中,怎么也比落在俄国人手中好。法俄两国死磕,英国人绝对是乐见其成的。

  如果可能的话,弗朗茨也不介意推一把,让法俄两国的仇恨更深一些。

  可惜俄国人不争气,沙皇政府的官僚拖了后腿,克里米亚半岛俄军赢得战争胜利的希望太渺茫。

  做不到这一点,弗朗茨只能寄希望于俄国人爆发攻克君士坦丁堡,一举把英法的仇恨拉到满值。

  拉德斯基元帅的办法,站在维也纳政府的立场上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实际上对俄国人来说,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馊主意。

  原因非常的简单,战争消耗太大,不适合毛熊这种农业国玩。

  这种打法很容易超过了俄罗斯帝国的承受极限,纵使攻克君士坦丁堡,他们也会因为财力耗尽无法进行下一步战略。

  毕竟还有一个达达尼尔海峡呢?光掌握一个博斯普鲁斯海峡,并不足以让俄国人掌控黑海海峡,况且夺下了君士坦丁堡,他们才掌握了半个博斯普鲁斯海峡。

  从战略上来说,现在分兵夺下加里波利半岛封锁住达达尼尔海峡,同样可以结束这场战争。

  不是什么地方都有一座君士坦丁堡,守卫加里波利半岛的难度,绝对要比守卫君士坦丁堡难得多。

  就算是夺不下这里,分兵进攻也可以给逼迫英法驻扎重兵守卫,减轻克里米亚半岛上俄军的压力。

  只能说君士坦丁堡的诱惑力太大了,俄国人无法抵御这种诱惑,就直接一波莽上去了。

  弗朗茨自然不可能提醒俄国人,近东战争提前结束,没能最大限度消耗掉英法俄三国的实力,这不符合新神圣罗马帝国的利益。

  况且,再好的战略也需要人去执行,弗朗茨不认为俄国人有这么强的执行能力,至少缅什可夫将军就做不到。

  以俄国人的效率,想要打英法一个突然袭击,无疑是在痴人说梦。现在加里波利半岛只要几个奥斯曼守备团,很容易被突破。

  一旦英法反应了过来,进攻希腊人的联军马上就可以增援加里波利半岛,到时候又是一场大会战。

  英法的国力雄厚,纵使再开一条战线,他们咬咬牙也就撑住了,俄国人就不行了,国内的组织能力就快到极限了。

  如果再增加战线,恐怕毛熊也会感受到什么是兵力不足。当然这不是说他们缺兵,而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把军队投入到前线。

  后勤补给更不用说,就算是可以从奥地利获得物资,以他们的效率运到前线去,黄花菜都变凉了。

  一个操作不好,好心办了坏事,因为后勤补给不到位,让俄国人输了战争,弗朗茨就只有和尼古拉一世一起哭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巴尔干半岛开发计划

  布拉格一座古朴的城堡内,一名年过五旬的长者严肃的问:“霍尔斯特,你真的准备好了么?

  一旦接受政府调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你都要过苦日子了,到时候想要反悔可就晚了。”

  霍尔斯特认真的回答道:“父亲,维克斯家族已经没落了,上一次的权利斗争中,我们在政府中的关系网损失惨重。

  想要进入政府中谋职位,就只能通过公务员考试。这一条路上的竞争对手太多了,况且我们家族一直都是在军队中发展,在这方面没有优势,我没有把握混出头。

  欧洲大陆的局势正在趋于稳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奥地利都不会有战争,这又断了战场上一搏的机会。

  现在是一个机会,凭借在战场上积累下来军功,现在我留在国内最多也就成为一名荣耀骑士。

  家族补点儿钱,才可以向政府换取一座庄园,但是现在去巴尔干半岛却可以跨越成为世袭骑士,直接拥有面积翻倍的庄园。

  正常情况下,我在国内奋斗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够成功。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冒险一搏呢?”

  为了加强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维也纳政府在国内进行了动员。正如费利克斯首相所料的,想要更进一步的低层贵族,抵御不了这种诱惑。

  对比开辟海外殖民地,巴尔干半岛好歹也在家门口,就算是现在穷了一点儿,未来的发展还是可以期待的。

  作为保守主义的大本营之一,奥地利还保持着古老的传统,长子继承家业,次子出去闯荡。

  大贵族还有能力给直系后辈提供足够的爵位,旁支子弟或者是小贵族,就只能靠自己奋斗了。

  为了限制国内的贵族数量,保证贵族的质量,维也纳政府还在考虑出台一部《贵族法》。

  一旦这部法律落地,贵族继承必须要经过贵族议会考核,纨绔子弟想要继承爵位就难了。

  除了继承爵位的长子外,就算是大贵族子弟获得的非军功爵位,也将丧失世袭的能力。

  因为影响太大,目前还在贵族议会中讨论中。毕竟这部法律对没落贵族太不友好了,他们想要通过考核的难度太大。

  弗朗茨准备在开辟殖民地的时候,再把这部法律落地,让这些没落贵族们去殖民地上搏富贵。

  国内的盘子就这么大,显然是不够大家分的,即便是增加了巴尔干半岛的领土,这个蛋糕还是不够大。

  英法殖民地崩盘,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利益分配不均,资本家们把好处拿的太多了,却需要别人替他们卖命,这怎么可能呢?

  自古以来,分封制都是扩张的利器。被中央王朝直接管理的郡县,时常有丢失的;但是分封出去的土地,却很少再分裂的。就算是独立了,也离不开本土文化的影响。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方面因素,更大的原因还是阶级固化。要么做大蛋糕给大家留下上升渠道,要么就只能革命,这个选择题很好做。

  老者沉思了一会儿后说道:“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孩子。现在家族不能给你提供太大的助力,不过可以从庄园内招募一批人离开,正好可以缓解人口压力。

  这些人世代依附着家族生活,忠心度不是问题,拥有他们的帮助,相信你很快就可以打开局面。”

  这个年代贵族的影响力大,不仅仅只是因为地位,更多的还是手下有一批附庸。

  尽管农奴制被废除了,可是这种影响力还没有散去。

  现在奥地利政府鼓励这些贵族前往巴尔干半岛发展,可不仅仅只是让贵族本人过去。如果是单打独斗一个人,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谁统治谁都说不定。

  况且,现在大家的前期的产业都是土地,总不能由贵族亲自下地耕种吧?

  由这些人组织移民,可比奥地利政府去组织要容易的多了。

  人口稠密的德意志地区,在农业国时代,已经达到了人口容量的极限,现在分流一部分人离开正好缓解内部矛盾。

  反正这年头工业化对劳动力需求量并不是很大,奥地利还是欧洲第二人口大国,加上巴尔干地区领土上的人口话,都已经逼近了五千万大关。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推动民族融合,在语言文字统一的大背景下,下一代又出现了大量的混血儿,谁还能用民族主义搞事情?

  可以说现在的新神圣罗马帝国,只要弗朗茨不浪,未来的前途可期。

  开发巴尔干半岛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前往美国的移民减少了。

  毕竟这个年代远渡重洋也是有风险的,相比未知的美利坚,家门口的巴尔干半岛风险就低的多了,又有多瑙河相连交通方便,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回来。

  尤其是有家小的,移民巴尔干半岛还可以拖家带口,要是去了美国,那就是生离死别。

  从大革命过后,德意志地区就爆发了移民高潮,平均每年都有六七万人离开,奥地利地区每年也要差不多两三万人离开。

  这些移民造成了美国的人口暴涨,1850年美国接收移民31万,1851年美国接收移民37.9万,而美国1850年的全国人口仅有2319.2万,1860年就增长到了3144.3万,简直就是在开挂。

  这个年代的移民都是青壮,老弱病残可承受不了海上颠簸,通通都是优质劳动力。

  每次想到这里,弗朗茨都只能感叹南美各国不争气,明明自身条件不差,居然不知道和美国人抢移民。

  不要说他们一起行动,只要有几个国家重视吸引移民,分流了美国的人口,美国人就不可能发展的那么快。

  这种情况,弗朗茨也是无能为力,欧洲各国都还没有意识到美国的威胁,根本就没有采取措施限制他们的实力增长。

  当然了,他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至少隔三岔五的在报纸上黑一黑美国爆发户,这也欧洲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很受大家欢迎。

  不管怎么说,前往美国的移民能减少几万,算几万,日积月累之下也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也算是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了。

  要知道就靠这些移民,德意志人后来居上成为了美国的第一大民族,可以说美国的崛起德国人是居功甚伟的。

  维也纳

  弗朗茨正在仔细阅读内阁递交了《开发巴尔干半岛计划书》。

  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在于领土面积大、人口多寡、资源丰富,这些只是必备条件之一,更多还是在于领土的开发程度。

  俄罗斯帝国是够大了,比两个欧洲都要大,单纯从土地面积、资源、人口上来看,他们的实力应该如同强秦一般横扫六合,侵吞天下。

  现实情况却是,拥有这么多优势的俄罗斯帝国,不要说侵吞欧洲了,任何两个大国联手,都能够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最大的问题就是本土开发程度太低了,如果俄罗斯帝国现在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那么毫无疑问侵吞欧洲大陆不是梦。

  新神圣罗马帝国还没有俄国人那么豪气,就靠粗放式的管理体系,也能够跃居成为顶尖列强的一员。

  在弗朗茨看来,如果拿到手的领土不能进行有效开发,那么这些无法转化为国力的领土,就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欧洲大陆上已经很难继续扩张下去了,精耕细作发展现有的土地,才是王道。

  在此之前,维也纳政府已经制定了很多发展计划,除了拥有高度自治权的几个邦国外,剩下的地区都进入了政府规划大纲中,很多地方已经开始组织实施了。

  现在的巴尔干半岛开发计划,只是一个初步构想,距离真正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弗朗茨想了想说:“首相,按照这一份发展纲要,未来多瑙河流域两公国,就是帝国的第二粮仓。

  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一旦俄奥关系恶化,这些地区的产品出口,就只能沿多瑙河往德意志地区销售,或者是陆路运输出海。

  还有配套的这些产业,看上去更像是俄国人的专门定制业务,我很怀疑俄国人有这么强的购买力么?

  现在他们还是农奴帝国,纵是未来进行了社会改革,我认为他们普通民众的购买力,最多达到奥地利民众的一半。

  如果针对俄国市场的产业,最好是走两种路线,要么高端卖给他们的贵族;要么走低端路线,卖给平民,这些商品的价格必须要足够的便宜。”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多瑙河流域两公国经济必然会受到奥地利和俄罗斯的双重影响,对内是奥地利本土市场,对外就是俄国市场。

  经济发展也必须要以这两个市场为核心,至于更远一点儿,才会考虑其他欧洲国家。

  费利克斯首相解释道:“陛下,未来的俄奥关系,谁也不能够说清楚。不过就算是关系恶化了,他们封锁我们的可能性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