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108章

作者:新海月1

  训练不够、武器装备不行,战斗一爆发,俄国人自然就吃了大亏。要不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地形、气候,坑苦了不适应的联军,现在就双方分出了胜负。

  维也纳

  财政大臣卡尔沉声说:“陛下,俄国人再次向我们申请贷款,沙皇政府的债券销售在市场上遇冷,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担心他们会违约。”

  弗朗茨都懒得吐槽俄国人了,信誉差到这个地步,也没有谁了。就算是拿出了抵押品,投资者都担心他们违约。

  这还不是杞人忧天,毛熊是有先例的。普通债务赖账就算了,就连有抵押品的债务,他们同样可以制造借口赖账。

  比如说抵押了矿场,他们可以专门针对这座矿征收乱七八糟的税收,逼投资者自己退出去。

  又比如说抵押了税款,结果就让债主自己去收,前提条件是你能够收的上来。

  ……

  祖宗做的孽,现在了轮到尼古拉一世还了。血淋淋的教训太多,搞的现在资本市场对他们还是心有余悸。

  即便是尼古拉一世在努力恢复信誉,依然是于事无补。没有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的信用很难令市场所接受。

  看看欧洲各国都在发行纸币,唯独他们还在直接使用金银做货币就知道了,不光是国际市场上缺乏信誉,就连国内的资本市场一样怀疑沙皇政府的信誉。

  弗朗茨毫不犹豫的说:“告诉俄国人,我们的财政也非常困难,无力给他们提供巨额贷款,建议他们去中立国的资本市场试试。”

  他是怕了,俄国人前前后后已经从奥地利借出了2.02亿盾,其中政府贷款1.3亿盾,民间借款7200万盾,弗朗茨的皇家银行就发放了500万盾巨额贷款。

  当然政府贷款,都是超低利息。民间贷款自然是跟着市场规律走,遇到沙皇政府这种信誉不好的商业伙伴,月息低于0.7%不考虑。

  把乱七八糟的手续费扣完,俄国人要支付的利息,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月息1%。

  不要觉得这是高利贷,就算是这样的利息,肯借钱给俄国人的财团都很少。

  高风险对应着高收益,如果不是这些钱规定只能在奥地利使用,这些贷款根本就批不下来。

  一些民间借贷,还有其他的附加条件,比如说指定这些钱用来购买某个公司的产品,又比如说……

  自然而然,沙皇政府就热衷于找奥地利政府要贷款了。民间贷款利息高不说,限制条件还有一大堆,沙皇政府自然是受不了的。

  就算是有俄国人兜底,弗朗茨也不敢肆无忌惮的印票子,谁知道近东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万一提前了怎么办?

  到时候,奥地利没有积攒起足够的资本,经济危机又爆发了,拿到贷款的俄国人,还有可能变成抄底者。

  利益面前,该防备的还是要防备。基本上要俄国人向奥地利输入了一定量的金银,可以保证不发生货币贬值,弗朗茨才敢放贷款。

  弗朗茨承认,自己是一名保守主义者,对经济上的问题也是一窍不通。可是国家不同于企业,国家需要的是稳步发展,而不是快速爆发。

  梅特涅开口说:“陛下,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稳住俄国人,可以先帮他们兜售一批债券应急,夏税马上就要到了,到时候俄国人应该可以回一口血。

  巴伐利亚政府自己走上了绝路,现在只需要时间发酵,我们的人只要推上一把,他们就完蛋了。”

  要坑巴伐利亚政府可不容易,奥地利搞出了很多巨坑等他们跳,结果大都被他们给避过了。

  比如说:巴伐利亚政府镇压游行示威的人群,奥地利就可以用巴伐利亚政府迫害民族主义人士,企图分裂德意志地区的罪名进行干涉。

  连宣战都不用,奥地利的军队就可以出现在慕尼黑的街上,甚至还是被人迎进去的。

  显然,巴伐利亚政府不傻,就算是不知道奥地利想要对他们动手,也知道武力镇压会动摇统治基础。

  结果这个坑没有跳,他们自己又挖坑埋了自己。表面上看来得罪了这些小邦国不算啥,反正他们也只是在家喊喊口号。

  可是奥地利推波助澜就不一样了,这些邦国的政府能够冷静,可是民众却无法冷静。

  按照的奥地利的计划,他们好歹也是神罗的股东之一,都是国家的主人;按照巴伐利亚的计划他们就成为了股民,名义上也是股东,却没有参加决策的资格,甚至连分红权都被剥夺了。

  这种情况,他们不生气才怪。只要他们一赌气,奥地利对巴伐利亚动手的时候,他们就会反对政府出兵,普通民众的反对,无疑会让这些小邦国政府产生犹豫。

  只要第一时间他们没有出兵帮忙,巴伐利亚王国就扛不住第一波,后面造成了奥地利吞并巴伐利亚的既定事实,大家想要参合就晚了。

  没有了巴伐利亚王国,这些小邦国就要直面奥地利,他们的实力有限,根本不具备反抗奥地利的实力了,人心士气散了,后面的问题就好办了。

  德意志这些小邦国看起来不起眼,要是联合了起来,他们的实力也不弱。

  三四十万军队还是能够拿出来的,再加上一个普鲁士王国,如果不能迅速各个击破,一旦陷入了僵局,那么这次计划就失败了。

  因此政治伪装就非常的重要,不说把各国政府忽悠过来,只要他们迟疑一下,让奥地利打掉了巴伐利亚,就大局已定了。

  表面上看,奥地利政府现在可是和平统一派占主导,反对德意志统一派紧随其后,至于主张武力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声音,不到下面去根本就听不到。

  从政治上分析,无论怎么看,奥地利政府都没有采取军事行动的动机,也不具备做出这种决策的条件。

  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客的政治立场将影响到国家的决策,就如同主张废奴的林肯当选,美国内战就被引爆了。

  如果奥地利政府是主战派在台上,德意志地区各邦国都会警惕万分,就像现在大家警惕普鲁士王国一样。

  即便是他们的实力还比不上奥地利,可是他们的首相都是军方出身,一个标准的强硬派,给大家的感受就是威胁。

  弗朗茨从善如流的说:“那好,先帮俄国人顶住这一波,后面他们应该又要收战争税了,想必今年沙皇政府是不会再缺钱了。”

  战争税是欧洲独特的税种,在近代以前,君主们发起战争的资金,通常就是来自战争税。

  现在奥地利也存在着战争税,只不过不到万不得已,弗朗茨是不会收的。收了钱就不能打败仗,不然后果会非常严重。

  拉德斯基元帅提醒道:“陛下,现在该制造战争借口了,分化瓦解德意志邦国的事情到了这一步就可以了,再来就过犹不及了。”

  弗朗茨想了想说:“按照计划行事吧!”

第九十七章 诛国贼

  自从费利克斯首相出访德意志邦国开始,统一的话题就媒体炒热了。仿佛一天不聊这个话题,就要被这个世界淘汰了。

  尤其是在费利克斯巴伐利亚之行失败过后,造成的影响就更大了,德意志民族主义自然是大失所望。

  不管他们认不认同神罗帝国,都不得不承认这是最有可能实现德意志地区统一的方案。

  当巴伐利亚政府的统一方案出现后,第一时间就被有心人传递到了德意志各地,引起了轰动。

  奥地利自然是不屑于顾,三足鼎立也是要靠实力的。普鲁士王国虽然只是中等国家,可人家的武力达到了列强水准,勉强还有这个资格。

  可是巴伐利亚呢?他们凭什么取得同等的地位,难道就靠代表众多小邦国?谁同意了?

  如果他们的实力和普鲁士接近,那么没得说,三足鼎立是必然的。奥地利也不用西进了,老老实实经营巴尔干半岛就行了。

  普鲁士王国同样不买账,三足鼎立的政治体制,他们什么好处也捞不到。无论是小德意志计划,还是南北德意志计划,都比这份计划要符合他们的利益。

  两个大邦国仅仅只是不满,就一笑而过,最多也就是报纸上讥讽巴伐利亚政府自不量力。

  德意志地区的小邦国们就炸锅了,就这么被代表了,我们同意了么?

  被报纸一引导,舆论瞬间就爆炸了。各种喷子都出现了,好像不骂一遍巴伐利亚,他们就心里不舒服。

  莱茵河日报,就直接来了一篇《巴伐利亚的野心》,还刊登了巴伐利亚政府吞并德意志各邦国的战略计划。步骤之详细,就像是真的一样。

  真的,假的,这个没有人关心,反正大家都一厢情愿的认为这是真的,不然德意志地区这么多邦国,怎么可能是三国内阁呢?

  如果不能吞并这些邦国,又凭什么在帝国中代表他们呢?

  没过多久,又有人翻出了巴伐利亚勾结英法俄三国,企图将奥地利和普鲁士踢出在外的分裂德意志计划。

  这是真的,因为英法确实提出过这个建议,巴伐利亚政府也愿意接受。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就被奥地利和普鲁士给联合掐死在了摇篮中。

  甚至巴伐利亚政府,还暗中支持过这一理论。只不过影响力太小,在巴伐利亚王国都占不到主流,更不用说推广出去了。

  现在媒体翻出来自然是在胡说八道,不进行艺术加工的报纸,好意思说自己是新闻人么?

  弗朗茨承认他出钱了,没有奥地利政府出钱,德意志地区这么多报纸,也不可能这么整齐的黑巴伐利亚。

  当然,这里面肯定还有巴伐利亚政府这次决策失误的关系,他们把列强的支持看太重了。

  这是小国的通病,必须要看列强的眼色行事,日积月累之下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人都是有野心的,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也不例外。天天在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玩儿平衡,时间长了也是会让人厌烦的。

  英法俄三国一鼓动,这种野心就按赖不住了。理论上巴伐利亚的计划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如果历史没有发生改变,三分德意志的计划很有可能变成现实。

  只不过这个外交操作难度要求比较高,巴伐利亚王国也需要开一点儿挂,至少要拥有二十万精锐之师。

  只要在普鲁士击败奥地利过后,偷袭普鲁士王国成功,那么巴伐利亚战略就成功了,这个成功率有点儿吓人。

  反正英法俄都会支持他们的,只要莽赢这一波就是胜利,小国的战略就是靠赌,不敢赌怎么逆袭?

  现在成功的几率更低,奥地利没有开起败家之路,综合实力至少比历史同期高出了两个巴伐利亚,完全没法比。

  不管有没有机会,梦想总是要有的。就如同弗朗茨还想要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呢?

  因为实在是做不到,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执行南德意志计划,瞬间难度下降到了可控范围。

  就连执行南德战略,都还进行了拆分,第一步拿下巴伐利亚,做到了这一点再谈其它,做不到什么都是白搭。

  这不巴伐利亚的分布走战略也出现了,还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报纸上。

  第一步,制造一个借口,联合普鲁士和英法俄将奥地利踢出德意志联邦;

  第二步,联合英法俄将普鲁士踢出德意志联邦;

  第三步、……

  甭管这些计划有多操蛋,大家还是怒了。巴伐利亚政府的计划,不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么?

  就连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也怒了,天地良心他敢对上帝发誓,这么中二的计划绝对和他没有半点儿关系。

  当然这个巴伐利亚政府也没有关系,就算是有这种想法,大家也就是在梦里想想就行了,谁敢让这些内容出现在纸上啊?

  还有就算是在编排,好歹也说的靠谱一点儿啊?第一步借列强之手逼迫奥地利出局,就不可能做到。

  普鲁士人没得说,他们肯定希望看到奥地利滚蛋。问题是谁不知道英法PK毛熊,都打出了真火,巴伐利亚凭什么让他们联合起来?

  至少也要有共同的利益不是么?比如说奥地利犯了众怒,遭到了大家的共同的抵制,可这不是还没有出现么?

  难道巴伐利亚联合普鲁士就能够让奥地利退出了?估计这个计划一提出来,奥地利人就要发飙了。

  这么中二的计划有人信么?答案是:有,并且还很多。

  至少弗朗茨就信了,奥地利政府也信了。1853年4月11日奥地利外交部向巴伐利亚政府发出外交照会,警告巴伐利亚政府不要玩火。

  舆论一片哗然,不过还是支持的人居多,毕竟奥地利只是外交词令警告了一番,在众多德意志小邦国看来还很解气。

  如果是真的动手开打又不一样了,很多人的观念又会发生变化,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

  弗朗茨可是一个好脾气的皇帝,不会怒而兴师,只是在战争借口后面的注解里又添加了一条。

  受到警告过后,巴伐利亚政府立即做出了澄清,上述情况实属污蔑,他们绝对没有分裂德意志的计划。

  小插曲过后,第三波舆论造势结束,第四波舆论造势开起。

  进入了五月份,德意志地区新的话题热点变成了“如何统一德意志地区”。

  这个话题就非常的敏感了,各国政府都是闭口不谈,民众们却是议论纷纷,最失落的神罗派,他们最先被出局了。

  巴伐利亚政府充当了背锅侠,成为了大家怒骂的对象。当然在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看来这是值得的,尽管挨了不少骂,可是得了实惠。

  英法俄三国都公开发表外交声明,抨击重建神罗是破坏欧洲平衡的不稳定因素,警告奥地利不要玩火。

  然后,弗朗茨都懒得看,把这些照会随手往某一个角落里一丢,就算完事了。

  而巴伐利亚政府则受到了列强的高度赞誉,如果不是英法俄三国矛盾重重,他们都要亲自下场来帮巴伐利亚实现战略目标了。

  这个说法,估计马克西米利安二世都不信,外交词令听听就行了。这只是列强在给他们打气,要是真的信了,就准备哭吧!

  表面上看,这一局政治博弈中巴伐利亚王国占到了优势,奥地利刚刚威胁他们,自己马上就被列强警告了。

  把所有的方案拿到一起比较,大家无奈的发现,原来最先出局的居然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中二少年们表现的机会来了。

  “当和平的大门关闭,那么武力将成为唯一的选择,而德意志终将被统一。”

  当这句口号被喊出过后,就迅速在德意志地区蔓延开来。中二少年们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跟着喊了起来。

  瞬间吓坏了很多人,尤其是众多小邦国政府,他们是最担心的武统德意志的。

  重建神罗大家的利益还有所保障,一旦变成了武力统一全国,那么毫无疑问他们就是被统一的那部分。

  通过流血完成的国家统一,自然要干掉他们这些破坏国家统一的反动派了,德意志地区的烟火味越来越浓了。

  弗朗茨苦苦等待的时机来到了,群众基础已经具备了,民众的热血被点燃了,大家无奈的接受武力统一德意志的现实。

  这个时候可不能拖,民众的热血不可能持续下去,等他们冷静了下来,那么就一切都晚了。

  奥地利政府内部强硬派的声势开始上涨,1853年6月1日,费利克斯首相在维也纳国民议会,发表了铁幕演讲。

  “经过我们连日来的努力,企图利用和平手段统一德意志的计划,在国贼和外贼的勾结下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是德意志终将被统一,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这个时候,或许我们应该换一种放式来实现国家统一了。

  伟大的德意志从诞生以来,就充满了铁和血,现在我们别无选择了。

  既然有人逼迫我们走上了这一步,那么就用铁和血清扫这个腐朽的世界,铸造这个帝国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