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第564章

作者:重别楼

苏劫一句话,便概括了先前大家所说的重点!

这一点,无疑是赞同了王贲的。

“以天下大势论,齐楚两国,皆国力悠长,不可小视,所不同者,近数十年来齐国于列国交往大减,几无战事,军力显然孱弱了许多,而在赵国衰落之后,楚国鼓荡合纵,差强取代了赵国领袖山东之地位,至昭王以来,楚国曾几次对岭南吴越叛乱用兵,对秦在房龄等地也有几次小胜,故此,楚力显然强于齐国,若能聚全力一战而下楚国,天下可安也,其时,齐国偏安东海,不足虑也,所谓易断,先伐楚,一战安天下,先伐齐,两战安天下,此种利弊,不难权衡!”

大殿中一片肃静,李信,冯劫,辛胜这些将军没有再度坚持己见而反驳,其余众人也都纷纷将目光聚集在苏劫身上。

熊启顿时感到一阵无力。

用兵之事,主要还是在上将军来论断。

其实,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秦国不攻楚则罢,攻楚,也只能想办法如负刍所言的那般,探听一下情形让楚国做做准备了,只要能拖延,楚国必然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嬴政微微点头,道:“太傅一语切中要害!既然,太傅已然有所论断,那诸位可还有异议!”

李斯见状,看了看左右,便立刻说道:“攻楚为先,臣赞同上将军之言论。”

嬴政不由笑道:“廷尉不通兵事,此番也赞同太傅之言,莫非也有自己的高论不成”

李斯一听,顿时面色一白。

他能有什么高论,只是为了附和苏劫,此时被嬴政故意一语刁难,顿时面色一变。

李斯绞尽脑汁开始自救。

大殿上沉默了半响,李斯猛然抬头,说道:“楚齐先后,不仅是难易之辩,而且是治情之辩。”

嬴政,苏劫,以及满堂文武,也都纷纷诧异!

这攻打齐楚,乃是军争之事,什么时候,又说到治情了。

李斯接着说道:“秦统天下,志在使中国划一而治,而中国之广袤难治,最难则在南疆之地,南疆不治,华夏不治,何为南疆?淮水之南一,江水之南二,五岭之南三,海天之南四,层层南进,万里之遥,更兼山川险峻,阻隔重重,进军既难,划一而治更难,故此,先下楚国之好处,非全在先攻难而让易不战自破,更在为有效治民争得先机,如此,最后灭齐之日,楚国大局已经安定,天下划一则大有可为,李斯不谙军事,唯有以政治补充,此,便是李斯赞同先下楚国之意。”

第七百四十六章 隔绝江淮攻取淮北暗中有谋

大殿一时!

更为安静了。

就连苏劫,都诧异的看着李斯,起初,很明显李斯就是为了敷衍拍马在那里自顾其说,嬴政略微一调笑,就把李斯给逼了出来。

然而,大家更为意外和惊讶的便是,李斯之论不是就楚论楚,而是提出了一个原先大家都没有想过的问题,那便是,楚国治情对一统天下具有独特的意义,而这种独特的意义,要靠军争大略来实现,对于尚武善战的多从战事角度考虑问题的秦国武,无疑是打开了一个长期被他们忽略的问题。

举殿若有所思的时候,秦王嬴政已然开始终于变色,由此前的轻松调笑变得有些肃然起来。

熊启忽然走了出来,说道:“臣以为,既然齐楚先后之争,已然说的清楚,相关治情评判,也应该是在下楚之后从容犄角,此时不宜虚空论争,当下之务,应以决议对楚进兵方略为上。”

王绾等人也纷纷道:“臣等附议!!”

苏劫看了熊启一眼,并未多言。

嬴政一拍案几,目光巡视大殿,说道:“先齐固然容易,先楚更利大局,寡人决定,先下楚国!”

“大王英明!”

苏劫和李斯二人一言一对,便将朝野争论多日的问题,给解决了。

嬴政接着说道:“相邦所言不错,下楚国,方略诸位可有思虑?”

见众人不在说话,嬴政顿时看向王翦,说道:“王将军,此番连灭数国,功不可没,以王将军之见,如何攻取楚国?”

王翦自然早就知道了楚国是想锻炼水军,好于秦国一分天下,从江夏到江淮,整个长江流域早就被布下了重兵。

便立刻要说道:“启禀大王,臣以为从巴”

“王翦!这件事,本侯于大王已然说过一些战略,今日,便由本侯来告知诸位,让诸位一同决议。”

王翦看到苏劫的神色,立刻道:“如此最好,末将的计划也是从上将军这里得知,由上将军亲口相说,必然比末将说的周全。”

嬴政闻言,其他人纷纷看向了苏劫。

笑道:“先前,太傅说的灭除计划,寡人听的也是不甚了了,今日恰好,太傅于诸位臣工一说,大家集思广益,必可定下大策,寡人洗耳恭听。”

熊启等人顿时一个个竖起了耳朵!

苏劫神色微微一怔,说道:“楚国广袤,让其风华富庶之地始终是在江淮之间,数十年间,楚国都城两次迁移,数年前,更是从陈郢迁往了寿春,由此可见,楚国之民众,财富,军力,惧只在江北淮南之间,所谓江南,所谓岭南,尽皆荒僻不毛之地,南楚百越部族零散山居,各守城邑,全无聚集大军之力,我军但下江淮之间,楚无可抗之,臣一言以蔽之,灭楚方略,便在,隔绝江淮,攻取淮北,如此楚国一战可灭。”

熊启,王绾等人默默的念着苏劫说的八个字。

就仿佛一把利剑,直接插向了寿春。

但凡国都被灭,必然会让举国大乱,不管是燕国,韩国,魏国,皆是如此!

这么做,也就是秦国长期以来,在灭国战中的手段。

一时间。

朝野上下一个个臣子们目光炯炯!

“好策略!”

嬴政听完,立刻说道:“诸位臣工,以为太傅所言如何,可有增补?”

此时,众人还在细细的品论苏劫的策略。

一个个也是纷纷点头。

“言之有理啊!攻取淮北,其主要是在集中兵力攻打寿春,到时,楚国不能过江北上,而秦国,却能声东击西,想办法越过大江。”

随后,辛胜,章邯,赵佗,等人已然开是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攻取策略一一说了出来。

眼看嬴政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

最后直接站了起来,问道:“以诸位所见,若是用太傅的八字战略,如此方略需兵力几何?”

“四十万!”

“三十万足以!”

“臣请命,率军二十五万,攻打楚国!”

一个个新进的将军是争先恐后,深怕如此的好事,被人给夺了,王贲几欲说话,在触碰了王翦的目光后,活生生的将嘴边的话给吞了下去。

王翦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

父子二人已经有天大的功勋了,若是在如此下去,就要惹人生妒了。

然而。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

李信终于咬牙,走到了堂中,大声说道:“大王,臣以为,二十万足够!”

李信的话几乎让一大帮楚人喷饭!

楚国多大,地域多广?人口多少?二十万秦军,就能下楚国?

别说是一帮子秦臣,就是嬴政也都不信。

苏劫不由皱了皱眉,暗道,这历史不会又要重演吧?那还了得?

不过眼下他自己早就有了计划,自然也没有出言制止。

熊启不由问道:“二十万灭楚?将军须知军无戏言啊,敢问李将军,你若是为主帅,如何进兵?”

熊启的问题,也是大家的疑问。

李信此次也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攻楚的大任揽在手里。

要知道,灭前面四国,可谓是成全了王贲和王翦,好在如今王翦父子似乎已经有所退却,换而言之,整个军中资格最老的就是他了。

至于章邯,赵佗,这都是后来的,怎么可不能和他相比了吧。

李信顿时大声说道:“此乃我秦国大策,臣岂敢戏言。”

李信接着对着嬴政一拱手,道:“臣以为,隔绝江淮,攻取淮北,堪称灭楚的不二之策,用兵二十万决战,已然是牛刀杀鸡。”

李信接着说道:“下楚之要,在江北淮北两地,臣所言二十万,是决战主力大军,全局方略尚需两支偏师。”

熊启顿时神色一怔。

众人也都纷纷竖起了耳朵。

嬴政疑惑的道;“两支偏师,所谓何举。”

李信说道:“其一,一支偏师直插淮南,隔绝楚国王室逃往岭南之路,其二,一支偏师在江夏区域隔绝醴陵要塞,隔绝楚国王室逃往荆楚故地之路,与此同时,我主力大军直下淮水楚都,决战楚军必当势如破竹,如此进兵,二十万足以。”

李信的话音一落。

顿时有人附言道:“好,将军雄风!”

王翦王贲等人也都纷纷沉思起来。

熊启不由说道:“将军此策,并非全然之计?要知,楚国之疆域,远胜千里,楚地之民更是千万,将军一军两用,一在淮北,一在江夏,同时进攻楚国,却未考虑楚国国力多寡,兵力几何,何来胜算?”

李信微微一笑,顿时自信的说道:“自来用兵国力之厚薄,军力之强弱,几曾用土地之广狭来权衡?若以全国疆域论之,匈奴占地无垠,便当以数百万兵力对其作战否?”

熊启哑口无言。

他之所以这么问,只是想知道,李信的计划是不是还有其他。

如今这么一看,李信并未有所藏匿。

嬴政听到这里,最后将目光看向苏劫,问道:“太傅以为,李将军所言可否。”

李信也有些激动的看向苏劫。

他知道,只要苏劫说一声,那这个灭楚的大将就必然是他了。

他至从跟随苏劫以来,从一个小小百夫,成为了今日的卑将军!

在秦国的崛起,不可谓不快,但是,于他一样的王贲,如今却已经是将军,风头一时难及其余。

苏劫长叹一声,说道:“李信,伐楚之战,贵在正,不在奇,主将但有韧性,此战未必不成,本侯今日对你这句告挟,希望你能谨记。”

李信听完,立刻大喜过望。

立刻稽首道:“末将绝不辜负上将军!”

嬴政听到这里,岂有不明白苏劫的意思,就是说,苏劫认为李信的战法断然可行。

二十万秦军,可覆灭楚国。

这样的壮举,其实,在整个朝野上,众位新锐都被李信所折服。

章邯,赵佗等更是想要请命为副将。

然而,整个朝野上下,只有嬴政一人此时,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因为,他以为苏劫会拒绝李信。

因为,灭楚之计,绝非这么简单。

不过,此时他早就安耐不住了,便转而说道:“今日定下灭楚大策,解了寡人多日的优思,大策已然定下,诸位退朝之后,李信明日你将灭楚细则呈报于寡人!”

“臣领命!”

第七百四十七章 儒家乱秦救楚

甘泉宫。

嬴政刚一入书房,转头便问向李斯:“太傅去哪了?怎么没来?”

李斯这才说道:“武侯说有重要的人要接待,便托臣给大王说一声。”

嬴政道:“重要的人?何人能被太傅说重要?”

“这?这个臣也不知啊。”

嬴政瞥了撇嘴,这才将思绪给拉了回来,问道:“灭楚之将,你以为李信可能当担大任?”

李斯愣神。

李信也算是武侯亲自点的,为何大王会突然有此一问?

随即说道:“朝中军事,武侯向来算无遗策,如此让李信出征,必然有其道理。”

嬴政道:“太傅知人,自知贲信之高下,然而,按道理,寡人亦觉得王贲可堪大任,李信虽是良将,但灭楚一战几乎关乎天下定局,太傅为何要用李信?不解!”

李斯想了想到:“臣以为,太傅明知李信不及王贲扎实,却要一力用李信,期间根由,不在将才之高下,而在庙堂之平衡。”

嬴政瞪着眼睛,此时恍然大悟,点头道:“不错。”

李斯接着说道:“天下六国,王氏父子灭其三,秦国宁无大将?大王纵然无他,群臣宁不侧目?秦人尚武,视军功过于生命,若众口铄金,皆说王氏之功尽秦王偏袒,武侯偏袒,群将无攻皆大王不用所致,秦国宁不危?王氏宁不危?”

上一篇:新军阀1909

下一篇:神圣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