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第358章

作者:数沙人

  崇祯因为愤怒,血压不停的升高。他扶着额头,坐在椅子上,指着跪在大殿中的吴襄和吴三桂,冷声道:“将他们两个打入诏狱,再对和他们一起回来的关宁军溃兵严加审问,朕到要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场大败,五万多人,连同朕派出去的神机营将士,一个都没剩,全都被打没了。

  现在赵贼的主力没在宣镇,光是一支偏师就能将朕的五万大军打成这个样子,朕实在是不敢相信。”

  “陛下,不能啊。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陛下三思啊!”

  吴襄一听到崇祯要将自己打入诏狱,一下子就慌了起来。

  诏狱是什么地方吴襄可是一清二楚,当年天启皇帝还在位的时候,魏忠贤大兴牢狱,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关进诏狱,从此失去消息。

  天启年间的阴云还没有彻底的散去,现在又要将自己打入诏狱,这怎么能让吴襄不恐慌。

  吴三桂在听到崇祯的声音之后,整个软倒在地,一脸的失魂落魄。

  崇祯冷冷的看着吴襄,面无表情,“打入诏狱,任何人不得靠近一步。”

  “陛下!!!”

  吴襄和吴三桂一脸悲怆的冲着崇祯大呼。

  可是崇祯丝毫不为所动,依旧一脸阴沉。

  “领旨!”

  身旁的高起潜冲着崇祯行了一礼,随后走出了御书房。

  没多长时间,一众东厂番子和锦衣卫校尉冲了进来,拉起两人的胳膊就往外面走去,而高起潜留在了崇祯的身旁。

  当吴襄和吴三桂被带出去之后,崇祯道:“让内阁阁老和六部尚书前来御书房议事,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做!”

  几刻钟的时间,内阁阁老以及六部尚书全都站在了御书房中。

  “大军溃败的消息你们知道了吗?”崇祯看向这些大臣,开口发问道。

  这些大臣一脸阴沉的站在御书房的大厅中,所有人都一言不发。

  在吴襄和吴三桂进宫的时候,这些人就已经知道了大军溃败的消息。

  “你们现在谁能给朕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如今大军溃败,接下来朝廷该怎么办?”崇祯一脸阴沉的看着这些人。

  这些大臣一时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不敢开口。

  整个御书房中寂静的厉害,没有一个人敢率先开口说话。

  也是,五万大军都没了,现在说的再多也没什么用。五万大军都挡不住宣镇的偏师,这些文臣又能想出什么办法?

  看着这些久久没有开口的大臣,崇祯的脸色逐渐狰狞起来。

  “废物,真是一群废物,平日里你们弹劾别人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能说,现在让你们开口,怎么全都哑巴了?啊?给朕说话啊,哑巴了?”

  崇祯在御案后来来回回的走动着,极其不耐烦的冲着这个大臣咆哮。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梁廷栋站了出来。

  “陛下,以臣之见,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赶紧调集辽东剩余人马,将孙承宗孙阁老调回来,让他坐镇京城,防守叛军有可能的进攻!”梁廷栋开口道。

  在袁崇焕被崇祯凌迟之后,崇祯就将孙承宗调到了辽东。

  辽东防线是孙承宗一手组建起来的,他在辽东颇有些威望。

  祖大寿和吴襄等人以前就是他的属下。

  在崇祯将吴襄和祖大寿调到京城的时候,孙承宗为了防备建虏这个时候趁势进攻山海关,所以就留在了当地,并且孙承宗现在手中差不多还有将近一万的兵马。

  “梁尚书这话没错,臣也觉得应该将孙承宗孙阁老从山海关调回来。

  如今白杆兵距离京城也只剩下七八天的路程,到时候两处兵马合在一处,定能保护京城的安全!”温体仁也急忙附声同意道。

  谁知崇祯一听这话,不仅没有任何高兴,反而冷笑了起来,“呵呵,你们想的还真是好,将孙阁老调回来?

  把孙阁老调回来,山海关还要不要守了?再说了,就算将孙阁老调回来,就能挡得住叛军吗?

  叛军一天之内就将五万大军给消灭了,把孙阁老调回来,能有什么用?”

  “陛下,臣以为,在短时间之内,叛军是不会攻打京城的。目前的京城还是安全的!”温体仁思索了片刻,开口说了起来。

  “呵呵,你又不是叛军,你怎么知道不会攻打京城?”崇祯直接怼了回去。

  “行了,你们先下去吧。传朕旨意,明天召开大朝会,今天回去之后,你们给朕拿出一个章程来,看如何应对现在这个局面。”

  崇祯指了指这些官员,一脸无力的道。

  ………

  与此同时,在京城外城的一个酒馆中,一个穿着黑色圆领衫,头戴四方平顶冠的中年书生坐在酒馆二楼的雅间中吃着午饭。

  “老爷,刚才传来消息了,洪承畴率领剿灭叛军的五万大军败了,败的一个也不剩,仅仅只有吴襄吴三桂父子俩逃了回来。”

  就在这时,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穿着麻衣的中年人从外面跑了进来。

  吃饭的些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在代州城的孙传庭。

  孙传庭看向火急火燎跑进来的管家,放下手中的筷子,“唉,此事不出我所料啊!”

  “老爷何以见得?”管家问道。

  孙传庭摇摇头,长出一口气,“当时叛军进攻代州城的时候,那个场面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这些叛军可不是建虏流贼之辈的能比的,建虏流贼再怎么强大,他们使用的武器也和咱们的差不多,咱们就算不敌,最起码也有还手的能力。

  再不行,靠着人数也能取胜。可是这个赵文呢?就算朝廷派出十万大军,五十万大军,估计也打不过他。不管朝廷派出去多少人,在叛军的火炮轰炸之下,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崩溃。

  赵文,不能用常理度之!”

  “老爷,那大明就没有能治住赵贼的人吗?咱们大明绵延将近三百年,难不成现在就要没了?”管家一脸急色的看着孙传庭。

  孙传庭道:“如果朝廷不转变现在的思想心态的话,恐怕根本就赢不了。

  如今赵贼正在攻打山西,山西眼看着就要落入赵贼的手中。

  拿下山西之后,赵贼的实力肯定会大增。”

  管家问道:“那咱们该怎么办?朝廷该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赵贼攻破京城?生灵涂炭?”

  “要想对付赵贼,就应该改革,要仔细研究研究赵贼是如何走到这一步,是如何将一个贫穷不已的宣镇治理的如此繁盛,竟然能以一镇之地对付整个朝廷。

  不将这些东西弄清楚,朝廷根本就没有取胜的可能,只有弄清楚赵贼是如何成长到这一步,然后再根据赵贼的成长经历对大明进行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让大明兴盛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消灭赵贼,不然的话,想要消灭赵贼,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孙传庭说罢,又看向管家,“将我积攒的那些报纸全都给我拿来,我要好好研究一下,看看从这些报纸中能不能找到一些赵贼崛起的蛛丝马迹。”

  赵文创办的大明报虽然不可能在大明所有的城市发行,但是山西镇距离宣镇不远,所以山西镇中也在大明报纸的发行范围之内。

  虽然山西镇中的官员对大明报非常排斥,经常查封大明报,但是,毕竟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远,这些官员再怎么禁止,总能有一些大明报流传出来。

  报纸上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批判士绅这种内容,里面更多的是一些关于宣镇一些政策的讲解,以及一些招工、民生之类的信息,还有一些宣镇中发生的大小事情。

  大明报纸上的这些内容,对于很多士绅来说,他们也不过将这些内容当成笑话来看,从来没有深入的了解过,也不愿意深入了解。

  其他的士绅不愿意深究不代表所有的人不愿意深究,孙传庭平日里就比较喜欢看大明报,几乎每期的大明报都会想尽办法弄到手中,而且也会被收藏下来,显得没事的时候总会研读一番。

  虽然孙传庭没有去过宣镇,也没有和宣镇有过接触,但是随着宣镇中工厂的生意不断做大,山西镇中也不短的有人前往宣镇做生意,所以孙传庭或多或少都能从别人的嘴里打听到一些消息。

  而且宣镇距离山西镇紧紧相连,宣镇的很多事情孙传庭都有所耳闻。

  孙传庭相信,自己凭借着报纸上的内容以及之前对宣镇的了解,绝对能破解宣镇崛起的秘密。

  没多长时间,管家就拿着一个布包来到了孙传庭的面前。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kanquanben.net)看更多热门完结小说。

  

第416章 准备发配投降官员去倭国

  

  孙传庭拿到报纸之后,就自己一个人回到了客栈的房间中。

  因为来京城的时间尚短,所以现在孙传庭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住处。

  孙传庭坐在自己房间中央的桌子旁,将布包中所有的报纸全都放在了桌子上。

  在报纸的一侧还放着几张宣纸和笔墨。

  孙传庭拿起一份报纸,皱着眉头仔细的看了起来。

  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孙传庭顶着一双巨大的黑眼圈走出了自己的房间。

  经过一个晚上的研究,孙传庭似乎已经找到了赵文崛起的秘密。只不过孙传庭觉得自己好像还有什么东西没有抓住,但是他自己隐隐约约的觉得这个东西对自己非常的重要。

  走出房间的房门之后,孙传庭将自己的管家找来。

  “京城中的房子看的怎么样了?一直住在这里也不是一回事啊。”孙传庭沉声说道。

  管家急忙回道:“回老爷,已经找的差不多了,现在正对那个宅子进行清理,估计也就是这几天就能住进去。”

  孙传庭点点头,随后朝着外面走去。

  与此同时,赵文也已经将整个太原府平定了下来。

  只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将山西巡抚抓住,被他给跑了。

  但是这也算不了什么,毕竟晋王一家子都被自己抓住了。

  “大人,如今太原府已经被彻底的拿下,城中的溃兵也已经被清理干净了,现在咱们该怎么办?”赵文坐在晋王府大殿的王位上,李小三站在大殿中央,看向赵文。

  赵文道:“既然如此,那么咱们就不能在这里再耽搁时间了,今天休整一天,明天接着南下。”

  李小三冲着赵文一抱拳,就要转身离去。

  在转过身子的那一刻,李小三似乎想起了什么,他又转过头来,看向赵文,“大人,城中投降的官员该怎么处理?

  这些官员可有不少,除过山西布政使之外还有按察使、太原知府等等一众官员。

  这些投降的官员数量有些多啊。”

  当赵文的手下攻破巡抚衙门的时候,太原府中的很多官员见大势已去,除过那些死战不休被俘虏的,剩下的基本上都投降。

  而且投降的人数还不少,毕竟太原府乃是山西的省城,里面的大小官员数量还是非常多的。

  李小三这一问可把赵文给难住了,这些文官基本上都是一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人,让他们去修铁路,就算将他们累死,恐怕也出不了多少力气。

  显然,让这些文官修铁路不适合。可要是将他们这些文官给咔嚓了,这也不太合适。毕竟人家是投降过来的,再说了,自己就这么将这些人给咔嚓了,以后谁还投降?

  虽然自己的武器整个天下间没有人能挡得住,可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毕竟将城池打的稀巴烂,自己最后还要掏银子修缮。

  可是就这么放过他们,也不太合适。这些文官大多都是一些废物,整个大明能落到这种地步,他们有一多半的原因。就这样放过他们,赵文心中实在是有些不爽。

  “这些文官杀又不能杀,可是就这么放过他们,我心中实在是不爽。这样吧,将他们发配了吧,这些人的嘴皮子不是挺厉害的,我看不如让他们去倭国吧。”

  赵文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

  很长时间之前的,赵文曾经给了坂田有井一支队伍,这一阵子也一直传信回来。

  如今的坂田有井在倭国也是一个有名有姓的一方豪强,靠着赵文提供的人手,坂田有井很快就征服了很多地方,只不过因为人手不足的原因,所以这些地方虽然被坂田有井拿下了,可是却没有真正的开始治理。

  毕竟配给坂田有井的人手都是一些士兵,虽然也有一些参赞,可是人数却太少,再说了,这些参赞还要管理军队,也没有时间治理地方啊。

  治理地方可要比攻城略地难,有着赵文的支持,坂田有井攻城略地的速度非常快。

  如果不是因为没有人治理地方,恐怕坂田有井攻城略地的速度还要再快一些。

  在赵文从宣镇出发之前,坂田有井就来过信,让赵文给他配一些能治理地方的文官。

  可是赵文当时因为要打仗,再加上赵文现在手中的文人数量实在是不多,而且热兰遮城,爪哇那里也需要人手,自己又怎么能抽出人手送到倭国去?

  所以,这件事情就被赵文给搁置了。

  现在李小三问该如何处理这些投降的官员,赵文不禁想起了之前坂田有井的来信。

  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是优先提供给大明,赵文可舍不得将自己好不容易才培养出来的学生跑到这些地方去。

  可是现在不同了,随着赵文不断的攻城略地,俘虏的文官数量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这些文官虽然很多治理地方都是萧规曹随,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但是,赵文要的就是萧规曹随。

  先让这些文官过去将治理地方的基本框架搭建起来,到时候攻占整个大明之后,再着手处理这些事情。

  虽然这些文官祸害大明祸害的不轻,可是这些文官毕竟都是一些儒家子弟,能考上进士并且对于儒家文化可是信手拈来。

  让他们这些文官跑到倭国去给那些倭国人传授儒家文化,让他们说汉语,写汉字却是可以的。

  治理地方不行的官员,那就让你们去教书,最起码教书没有问题。在倭国教上十几年的书,争取用儒家文化将倭国彻底的融合。

  更何况,也不是所有的文官都是废物,里面肯定有能治理地方的文官。

  从里面将能治理地方的官员挑出来,再配上一些从大学中挑选出来的学生,也还能治理倭国。

  倭国毕竟也就那么大,人口也不是很多,治理起来也还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