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 第402章

作者:青史尽成灰

兰德尔虽然有些为难,但是面对这个任务。也没有办法拒绝,他只能带着一支二十多的考察团,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他们首先到了上海,这里是中国最大的门户,到处都是灯红酒绿,到处都是各国的客商,繁荣无比,处处透着纸醉金迷的味道。

不过兰德尔对于这座魔都没有多少感觉,一座没有工业支撑的城市,就是一块十足的肥肉,不管看起来多么美好,都会不堪一击。

在上海的所见,更让兰德尔对中国之行感到了失望,他们乘坐着火车,一路北上,到了北京,中国的心脏地带,依旧是纷乱无比。兰德尔已经彻底失望了,他只把这次考察当成了一场旅行。

火车轰隆隆的载着他们过了山海关,向着目的地奉天进发。到了关外之后,兰德尔终于感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在铁路沿线终于能看到一些巨大的烟囱,里面冒着滚滚黑烟,很显然东三省已经拥有了相当的重工业企业,这让兰德尔终于来了精神。

一路走过来,到处都是平坦的原野,一座座的村落密集整齐,沿途几乎每个城镇都能看到工厂的影子,由此可见奉军的工业基础已经有了相当规模。而且最让他们吃惊的是东三省的百姓,没有丝毫的卑微怯懦,相反全都精神昂扬,眼神之中能够看到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让兰德尔尤其印象深刻。

他的看法终于发生了转变,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地区之间有着太多的不同,而东三省最能代表这个国家的未来。

德国考察团到了如期到了奉天,张廷兰带着顾维钧和夏寒亲自迎接兰德尔的到来。看到了他们之后,兰德尔又是一阵惊讶不已,这三个人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年轻就代表着活力,正是这个古老国家最需要的东西。

兰德尔也同样给张廷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精明干练的家伙,而且说话时他的眼角会不自觉的向上挑,很显然他应该是一个十分高傲自负的家伙。没有足够吸引人的东西,恐怕很难打动他。

将兰德尔请到了帅府之中,他们落座之后,张廷兰笑着说道:“我代表奉天政府欢迎你们的到来,相信这会是中德双方合作的开始,两国在经济结构上有着巨大的互补性,这正是我们合作的基础。”

兰德尔也说道:“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不过我还想知道贵方对合作有什么具体的设想没有,需要德国提供生产枪炮的技术,还是一些人才?”

张廷兰笑着摆了摆手:“这种合作太初级了,根本不适合我们,而且我可以坦率的说,枪炮的生产问题早就解决了,不只能够大规模的生产,而且我们还在摸索研更符合中国人需要的武器。诸如飞机,坦克我们已经开始生产了。”

兰德尔虽然已经很高估奉军了,但是没有想到,实际情况更加惊人,飞机和坦克都是相当复杂的东西,如果能够生产,也就意味着奉军有了相当程度的工业体系,这实在是太令人吃惊了。

“巡阅使先生,你理想中的合作又是什么样的?”

“当然是全方位的合作,不必仅仅局限于军事工业。包括各个方面,首先就是商品贸易,我们从德国采购机器设备,同时向德国提供粮食和矿石;其次是经济交流,我们可以互相开放市场。允许德国来华直接投资办厂,可以享受政策优待;第三就是人才交流。我准备向德国派遣一大批留学生。到德国接受高等教育。”

兰德尔听完了张廷兰的设想,也在心里头挑起了大拇指,这位年轻的统帅并没有局限于具体的内容,眼光极为开阔,很显然对方图谋也非常远大。

“貌似这个计划对中国方面的好处更多一些,对德国的帮助十分有限啊。”

“兰德尔先生。这是双赢的合作,事实上对德国的好处还要更多一些。”顾维钧在一旁笑着说道:“目前东三省光是粮食,每年就能出口五百万吨以上,如果能够出口德国。就能解决德国的粮食短缺问题。而且这些粮食并不需要用黄金来结算,我们可以以物易物,直接换成机器设备,这对于德国来说,是非常合算的生意。”

听到以物易物四个字之后,兰德尔顿时眼前一亮,这个提议的确打动了他,战后德国最大的困难就是战后大量赔款,造成严重的货币贬值,马克有变成废纸的趋势。货币贬值也提高了进口的成本,就算有粮食,德国也买不起。

可是如果直接以物易物,则能够跨过货币一关,对于德国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在历史上,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经济能够快速腾飞,很大程度上就是德国采用了劳动券,绕开了货币一关,直接以物易物。

南京政府也和德国有过贸易协议,将中国的矿产资源都押了出去,换取六十个德械师的装备,从贸易的角度来讲,中国简直就亏大了。张廷兰当然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他换取的不是装备,而是设备和技术,将生产武器的关键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兰德尔彻底来了兴趣,笑着问道:“这只是第一项,那第二项还有什么名堂么?目前德国企业资金短缺,想要投资中国,恐怕难度很大啊!”

顾维钧笑着说道:“投资不一定直接投钱,德国可以通过技术入股,也可以通过设备入股,我们的合作方式绝对十分灵活,会真正考虑德国的困难的。”

张廷兰看了一眼兰德尔,又扫视了一下其他的德国考察团成员,发现这些人都若有所思,很显然他们都动心了。

张廷兰笑着说道:“至于第三项人才交流,包含着很多层次的内容,我们向德国派遣留学生,德国也可以向我们输出技术工人。对贵国有着严苛的限制,很多军事技术都没法实验研究。这些其实都可以搬到中国,我们有着广袤的土地,可以提供大量的秘密研究地点,只要交换条件合适,你们做什么都不会有人管。而且奉军目前正准备和俄国人交战,你们可以派遣军官团,评估新式武器的作用,研究新战法的效果,甚至可以获得奉军的绝密统计资料。”

张廷兰最后的这番话彻底让兰德尔动心了,德**事受到限制之后,最担心的就是与世界脱轨,如果奉军能够提供一块验证场地,让德国人放开手脚,学习最先进的战略战术,那么德国就能紧跟世界军事潮流,找到未来的方向。

原本德国人还有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认为和奉军合作,是先进对落后的一种施舍,但是从目前来看,奉军能给德国的东西远远超出了想象,在座的所有人都怦然心动。

“巡阅使先生,贵方的合作诚意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我个人认为中德双方的合作没有任何问题。为了表达我们的感谢,会先向奉军提供一批技术,其中包括大型拖拉机的生产线,柴油机技术,还有潜艇图纸。”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武器就是大名鼎鼎的u型潜艇,大英帝国都差点被德国人给困死。现在奉军也能得到u型潜艇技术,对面那个岛国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张廷兰神采飞扬,站起身,对兰德尔说道:“让我们为了合作成功,干一杯吧!”

第五百四十六章 叛乱

一番交谈下来,双方都清楚的看到了合作的巨大的前景,尤其是兰德尔,同样精神振奋,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德国的军队沉沦。打仗和做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时间长不做,能力也就退化了。

如果奉军愿意给他们提供实验场地,提供一手的战场资料,这简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兰德尔情绪激昂,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笑着说道:“巡阅使先生,我想尽快的考察一下奉天的兵工厂,了解你们的实际水平,然后再拟定技术交流计划,这样会比较有针对性。”

张廷兰也笑着说道:“完全没有问题,说起来奉军工厂之中也有一些德国的设备,至于来路还请兰德尔先生不要深究啊!”

兰德尔一听哈哈大笑:“有些东西中国得到了,远比落在该死的英法等国要好,我们两国距离遥远,同时又都因为不公平的世界秩序,严重损害了两国的利益,我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德甚至有结盟的必要性。”

“我也有这个想法。”张廷兰笑着说道:“中德都是传统的陆上大国,结果又都面临着一个岛国的压制,在经济领域我们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在政治领域,有共同的诉求,而在国家利益方面我们没有直接的冲突,的确是最理想的朋友。不过目前两国还都有太多的困难,我相信再过十年,中德都会有很大的变化,那时候我们说不定就可以携起手来了!”

两个人谈得十分投机,整个气氛都十分融洽,一战之后,德国失去了在中国的所有特权。同时也消除了和中国交流的障碍。另外德国人已经恨透了英法,也愿意把中国武装起来,利用中国的力量,改变整个殖民体系的格局。

为了能和德国人更好的开战合作,张廷兰明令陶吉平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和德国人讨价还价,交换奉军最需要的技术。

奉军工业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但是由于这些工厂多数都是浑水摸鱼搬过来的,结果造成了缺乏科研能力的问题。奉军的武器还主要是模仿为主,真正有自己特色的东西不多。而且最初俄国的机器是走法国的路子,但是现在弄来的机器又是德国的路子,两者缺少一个整合。

如今中德开始了合作,德国就派出了专门的技术人员。帮助奉军规划工业,进行整合。德国人办事一贯严谨。跟着他们一同学习。中国的工人也学到了相当多的宝贵经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中国的技术人员终于更彻底的了解工业技术之间的奥妙,开始掌握如何从设计规划,到生产使用的全过程,有了这个本事。也就能成系统的研究需要的东西。

奉军进步有目共睹,让张廷兰分外的兴奋,现在中俄大战在即,没增加一分力量。就能增加一分胜算,他不能不留心。

“大帅,我们和德国人刚刚达成了第一个合作协议,请您过目。”陶吉平将一份文件送到了张廷兰的手中。

“这项合作的主要内容就是由奉军提供五十万吨粮食,给德国救急,然后德国向我们提供相应价值的冶金设备,提升我们的冶金水平。”陶吉平笑着说道:“之所以选择了冶金设备,也是和德国人争论许久之后的结果。我们的工业水平整体偏低,与其追求先进武器,还不如把短板先补齐,虽然我们能生产大口径火炮了,但是工艺还不过关,质量有待提高。另外由于设备有限,也影响了生产能力,这批机器采购回来之后,德国还能派遣一批技术人员,这样重炮的生产能力就能再提升一个台阶,有望达到每月五十门!”

张廷兰一听这个消息,也是欣喜若狂:“五十门足够装备一个师,还能有不少剩余,正好要对付俄国人的人海战术,最好的就是火海攻势,让他们全都淹没在炮火当中,军工厂的这个思路非常不错,把钱一定要投在最有效果的领域。”

说着,张廷兰走到了巨幅地图面前,指着远东地区说道:“我们和俄国人的主战场就在这里,偏偏又广袤无垠,部队除了需要强大的火力之外,机动能力也必不可少,坦克和装甲车的生产不能放松,另外最好再生产一批车辆,能够在关键时刻快速运输物资。”

“大帅放心吧,我们刚刚和德国人谈好了拖拉机生产线的问题,这次从德国弄来的是大型的生产线,只要稍加改动,我估计生产十吨左右的坦克没有问题,而是数量也能提升一倍半以上,每个月至少能生产出三十辆以上,装甲车也能得到这个数字。”

一个月三十辆,距离钢铁洪流还太远了,想要提前弄出强悍的装甲力量,直接碾压俄国人,还是很有困难。不过这个产能已经让张廷兰很满足了,毕竟不能一口吞下去大胖子。如果一个月生产三十辆,三个多月就能生产出一百辆,只要集中起来使用,绝对是一支强大的突击奇兵,说不定能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陶部长,你要好好规划一下,我们的兵工企业,乃至其他的工厂,都要学会一样办事,那就是边战斗边建设,前线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弥补什么,这样我们才能越大越强,而不至于被战争拖累,影响了工业建设的速度。”

边打边建设的主意正是后世中国的成功经验,一面打朝鲜战争,一面搞工业建设,一个新生的国家,愣是没有被战争拖垮,反倒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光是这份能耐,就足以让然赞叹不已了。

现在奉军也要把这个本事学过来,陶吉平笑着说道:“大帅,您的意思是我们和俄国人之间的战斗就要彻底打响了么?”

“没错!”张廷兰肯定的说道:“寒冬已经过去了,俄国人养精蓄锐了一个冬天,我们也是厉兵秣马,也该斗一斗了。看看谁才是远东的主人!”

奉军积极地筹划,俄国人也同样没有闲着,经过了两年多的内战,多数党已经基本消灭了白军,稳住了政权,远东已经成了俄国最关注的地区。

以俄国人的贪婪,是绝对不会放弃远东这块沃土的,在这个冬天之中,他们大肆的向远东调动军队,并且任命了功勋卓著的布柳赫尔担任远东的司令官。积极的备战。

布柳赫尔是在内战之中崛起的将领,他似乎是天生的军事家,多少白军大将在他手上饮恨败北,莫斯科也对他给予了厚望。但是面对着奉军,布柳赫尔并不敢有任何的松懈。中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明明已经摔落到了极点。丝毫看不到希望。但是转眼之间。就崛起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连续击败了俄**队。

到了如今,已经不只是俄**队了,就连日本人也都退避三舍,主动放弃了远东,任何对付这个全新的对手。的确需要好好的思量。

布柳赫尔紧紧盯着地图,远东广袤万里,而且有大量人迹罕至的荒野,这种广阔的地域非常适合战术发挥。考验着一个指挥官的综合素质。布柳赫尔的目光沿着蜿蜒如龙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不断的延伸,寻找着关键性的突破点。看到了最后,布柳赫尔的目光终于停住了,此时他正盯住了外蒙的西北部。

……

奉军收复外蒙古之后,同时也派出了一个团的人马进驻唐努乌梁海,这里位于外蒙古的西北,北至萨彦岭,南到唐努山,是一个群山环抱的盆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在1913年人口统计为52300人,唐努乌梁海地区原为蒙古族游牧地,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自从清末以来,俄国人就看中了这块土地,不断的向这里移民,同时策动外**立,就在外**立之后,这里已经变成了事实上的飞地,俄国人已经准备吞下这块肥肉了。

可是由于一战和接踵而至的内战,彻底大乱了俄国的部署,也没有机会吞并这里,奉军拿下外蒙,并且在外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彻底掌控了外蒙古。有了余力之后,自然也不会放任唐努乌梁海这些乱下去。

在梳理了外蒙的秩序之后,王树翰就派遣严式超率部进入唐努乌梁海,将这块土地彻底拿到手中。早在满清年间,严式超曾在俄国圣彼得堡帝国大学法科毕业,经学部考试,得法政举人,授职主事,历任湖北长阳县、房县县长,后来被北洋政府调到了外蒙,专门和俄国人打交到。

上一篇:三国之神将降临

下一篇:明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