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秦我为皇 第447章

作者:小胖小子

  就算给你权利,给你封地,你也还只是一个王爷,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大王。

  这一切的改变,说起来,还是来源于嬴守之前的大秦爵位改变制度。

  在前秦,设立了三公九卿,七十二博士等等各种各样的官位,多的不说,爵位就有二十多个,还是不分一等二等的那种。

  但在嬴守改变所有制度后,朝廷从原来的三公九卿改为三公六部,各级官员,官分九品,以后世唐宋元明清大乱组合而成,这是官场制度。

  在官场上,都是有实权管理各种事物的人。

  而除了官场制度,则是爵位制度。爵位制度不同于官场,得爵位的人,有可能会得到官场权利,也可能没有权利,但不管有没有权利,爵位就是贵族的象征。

  当官的不一定有爵位,有爵位的不一定当官。当官的目前有实权,日后可能一无所有,只能退休拿低保。

  可爵位不一定有实权,但只要爵位不掉,永远可以食俸禄,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第785章 最终决定

  

  在现如今的大秦,已经没有前秦那动不动就二十多个的爵位,而是被嬴守按照隋唐时期的制度改了一变,但与隋唐时期的制度又大不相同。

  隋唐时期,爵位分别为开国县男、开国县子、开国县伯、开国县候、开国县公、开国郡王,亲王等等。

  这其实与周朝的爵位制度看起来也差不多,从夏朝到周朝的爵位制度,其实都是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最后是王爵。

  只是周朝的王爵和隋唐的王爵截然不同,在周朝,王爵只能是天子。

  而如秦国先祖,秦孝公、秦献公等,就是公爵。

  再如鲁候、齐候等,就是侯爵。

  再说周朝开国国君,商朝西伯侯等等,其实名称中带着候,实际上,他就是伯爵。

  如今,嬴守制定的爵位制度,可谓是结合各朝各代,聚其精华,废其糟粕,改造而成。

  例如这爵位中的权利是保留,还是消除。这个权利应该按照哪个朝代的制定来规划等等。

  最后,将其定为六大爵位,分别为男爵、子爵、伯爵、候爵(诸侯)、公爵(国公)、王爵(郡王、亲王)

  这其中,除王爵中包含的亲王之外,每一个爵位又分三等、三等最低,一等最大。

  如三等男爵、二等男爵、一等男爵、三等子爵、二等子爵、一等子爵,以此递增,到最后,分别为三等郡王、二等郡王、一等郡王。

  当然,在确定这套制度之前,嬴守也想过很多,普通人,一般爵位提升,到国公,基本上也算封顶了。

  只要不出意外,想要出一个郡王,可谓难上加难。所以这郡王什么的,实际上就是为各国君主设定的。

  嬴守的野心,向来没有藏着掖着。他要的不仅仅只是一个秦国。

  未来的大秦,必将横扫天下、为了让天下各君主获得一点希望、各国来朝,所以他特意留下了郡王这个制度。

  当然,到了王这个爵位,除非嬴守非常相信,否则,基本上都不可能拥有实权。

  否则一旦得到实权,曾经灭掉的国就有可能死灰复燃,这是嬴守决不能允许的。

  如今西南各国来投,嬴守这早就已经处心积虑准备好的郡王爵位,刚好就派上了用场。

  随着嬴守的意见提出,群臣瞬间陷入寂静,许久之后,豁然明白了什么。

  感情皇帝说得好听,想了一个晚上。实际上,这个想法,他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有了。这纯属就是先布局,再开局啊。

  一招守株待兔,各归其位。如此处心积虑,群臣还有什么好说的?

  “诸位爱卿,如今你们想听朕的意见,朕也说了,你们倒是说说看,朕的这个想法如何?”

  嬴守看着沉思许久,猛然间,一个个抬头,一脸敬佩看着自己的群臣,忍不住笑道。

  从群臣的眼神中,他看到了敬佩,仿佛是在说,皇帝不愧是皇帝,果然老奸巨猾。

  这早就已经设定好的结局,明显就是为了今日做准备的,还非得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这样的眼神,看得嬴守稍微有些成就感。

  都说有备无患,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他嬴守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不仅准备好了西南各国的位置,哪怕是匈奴单于、东胡汗王的郡王爵位,他都已经准备好了。

  当然,准备好是一回事,这些人能不能坐上去,那又是一回事。

  向西南各国这般省心省力来投的各国君王,嬴守自然乐见其成,让他们做大秦郡王。

  但匈奴和东胡若是不知好歹,誓死反抗,到时候被大秦打得没有交换条件了,这爵位可轮不到他们享受。

  想要享受,那是需要交换条件的。而他们手中的力量,就是交换的条件。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要随便一个亡国之君,动不动就来大秦要爵位,那岂不是开玩笑?

  而且此番西南各国,美名其曰二十三国实际上,真正可以封王的,顶多就八个。正是滇王、夜郎王、还有之前率举国来投的其余六国之王。

  如昭国、虽然他们的百姓都送到了秦国、但说到底,国还是灭了。连国都没了,自然没资格谈条件。嬴守顶多封昭王的后人一个候爵,这算顶天了。

  至于其余那些或投降韩信,或者被韩信所灭,从没有想过归顺大秦,寻求庇佑的。

  嬴守当然也不会亏待他们,但顶天了,给他们的后人一个子爵,伯爵的什么,也就够了,而且都不是世袭的。

  想要世袭,看后人如何打拼,看后人如何建功。

  只有建功得来的爵位,才有机会获得世袭罔替的机会。

  “启禀陛下,如此甚妙啊。这样一来,大秦除了养着几个闲散之王,既无怨声载道,又无分封之祸,此乃最好的解决办法,陛下圣明!”

  终于,狄仁杰第一个走出,拱手笑道。

  “没错,陛下。这般做法,不仅安了诸国之心,更让天下太平,此乃无上之策,可行!”

  萧何上前,郑重道。

  说话间,群臣纷纷开口,都十分赞同嬴守的决定。

  其实这种事不赞同也不行啊,一来,他们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再则,前朝的很多例子还摆在那里呢。

  记得前朝始皇帝废除分封制,当时满朝谏臣日夜跪在宫门之外,劝解始皇帝千万不能废除分封。

  其中,尤其以嬴氏一族公子和那些开国元勋推波助澜得最为厉害,因为一旦分封,他们得到的好处会特别多,至少每一个人都是国君。

  因此,那一次的处理天下之事,可谓闹得天下不宁。最终始皇帝说不改就不改,还在宫门之前架起大锅,告诉那些谏臣,谁在敢前来,直接扔进大锅,其实也就是大鼎之中烹煮。

  结果数十个谏臣接连自己跳进鼎中,做出一副死谏的姿态,想要留名青史。

  最后的结果就是,死了也是白死。白死不说,还被判罪了,不留名千古还好,一旦留名千古,那就是骂名。

  从这件事上,所有人都学到了一个道理,满朝文武,决定的是小事,大事还得皇帝做主。

  有错说错,有一说一,但绝对不要想着去逼皇帝,否则结果自己脑补。

  因此种种,再加上群臣觉得皇帝这般做法也又益处,自然不会傻乎乎再去反驳皇帝。

  

第786章 张良谋划

  

  君子以诚,不可欺之以方!

  伪君子者,小人之实,口吐君子大义,行不堪之事。

  真君子者,以诚待之,有一说一,真当为国捐躯,义不容辞。但妄图以此博得美名,实乃可耻。

  当今朝堂上或许不缺这样的人,但三公六部,凡是执掌大权的,基本上都没有这样的人。

  他们不见得人人都是君子,但都绝不是伪君子。

  例如张良,口吐君子文章,也行君子之事,但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他是一个贤才,一个谋略家,一个以天下作为棋盘的棋手。有时候,真要到了行小人之事时,他绝不会犹豫。

  在说话间,兵部尚书张良最后一个开口,拱手道:“陛下,如此做法,可谓大仁大义也。”

  “一郡王之命,留人与咸阳之地,从此之后,列国再无争雄之心,首尾不相连,从此群龙无首,再难泛起惊涛大浪!”

  “臣觉得,此计可一直沿用,将来天下大定,才可谓千秋万世。既存仁义,又留名声,可谓千古圣决!”

  “再则最重要一点,如今匈奴与胡人对大秦虎视眈眈,若能谈何,三足鼎立天下还好。”

  “若是不能,如此安抚诸国,诸王,届时,西南数十万大军,必将成为我大秦最强战力。毕竟这九黎三苗血脉,本身就是战神血脉。”

  “平日里他们放纵倒也罢了,一旦聚拢,再现蚩尤九黎荣光,必将天下无敌,横扫八荒六合,无人能敌。”

  “匈奴骑兵再强,岂能敌得过九黎魔兵?胡人嗜血,岂能阻挡三苗后人。有此底气,我大秦何惧匈奴东胡?”

  说着,张良开口之间,已然布局天下。

  在这份布局中,西南各国九黎后裔真的太重要了,重要到已经成为大秦的底牌。

  不过他这个说法,可一点都不夸张。

  当年皇帝与蚩尤一战,说句不好听的,黄帝根本就不是蚩尤的对手。如果不是最后得到炎帝部落的相助,黄帝必败。

  多得不说,历史也不提,就说后世神话故事中,每每提起黄帝与蚩尤之战,皇帝几乎都是靠别人帮助才能抗衡蚩尤。

  例如什么九天玄女,各大神兽,各路神仙等等。而蚩尤,直接就被人打上魔头的标签作为定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最终还是因为对方人多势众,源源不断,再加上一些特定的原因,方才落得大败的结局。

  由此可想而知,九黎族有多强大。综上所诉,当年九黎族争霸天下,绝对是以少战多,以弱战强越大越勇,从不需要任何助力。

  能做到这一步的,可谓天下少有的。

  举个例子,把当年的蚩尤与九黎族放在战国时,战国七雄中,有一个是九黎,而蚩尤就纯属是凭借九黎族一族治理,和六国血拼。

  这一点,即便强如秦国都做不到,所以秦国只能合纵连横,与六国换着花样的打。

  知道经过百年的努力,数代人的煎熬,把六国彻底打趴下了。

  再加上最后,始皇帝气吞万里如虎,恒少八荒六合,终于灭了六国,一统天下。

  由此可见,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与这九黎族当年横扫天下相比都有着不少差距。

  只要把九黎族的战斗力聚拢起来,潜力挖掘出来,说它是大秦的底牌,一点也不为过。

  “嗯,看来张爱卿对此,已经有所谋划,不妨说出来,让大伙儿听听!”

  嬴守听完张良所言,笑着说道。

  “回禀陛下,对于西南各国之事,臣这些时间倒是没有深思,毕竟说到底,如今大秦的麻烦还在塞北。不过这西南如今落入我大秦之手,对我大秦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炭!”

  “方才群臣讨论如何安置诸王时,臣就在想,该当如何运用西南之力。再三沉思,臣终于有所想法!与此同时,这西南百姓的安置,也是一个问题,配合臣心中所想,臣觉得刚好可以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张良拱手,笑着说道。

  “哦,是么?这西南百姓的安置,那可是一个大麻烦啊。既然爱卿心中有所决策那是最好,不妨说说!”

  嬴守眼睛一亮,心中暗道:“不愧是张良,说到底,他更适合做一个棋手,一个博弈天下,布局天下的棋手。”

  “只要天下大势一起,对于他来说,就如铺开棋盘,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布局之事!”

  说话间,群臣也纷纷看向张良。

  如果今日朝会,能有效解决解决北上危机,那将是大秦幸事。

  “启禀吾皇陛下,自前秦一统天下以来,移民戍边之事,乃是常态。如此作为,好处有三,一:可以防敌,如棋盘之上,坐落有序,得到一个顺序。”

  “二:各国贵族百姓一旦聚在一起,必定生事。为了防止此类时间发生,必须将曾经各国百姓分开安排。如此一来,群龙难以聚首,自然天下大定。”

  “其三,破而后立,此乃立国必经之事!”

  “然,再三沉思,臣觉得,如今西南之地,暂时不适合移民。如今已是寒冬,须知滇国、昭国等八国为了百姓安危。”

  “仅仅只是前往我大秦巴蜀之地,近在咫尺,依旧耗费了八国举国之力,可想而知,移民所需要的财力物力何等庞大!”

  “如今,我大秦国力确实恢复不少,但还没到达可以这般挥霍的地步。八国百姓,加上西南滇国这样的大国,人数不过五六百万。”

  “如果整个西南全部移民,那就是千万的大事。而我大秦百姓要移民过去,同样需要千万子民前往。这其中的花费太大太大!”

  “如果是在平时倒也没事,顶多举国上过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可现如今大敌当前啊,如果打不起来还好,可要打起来了,我大秦的国力能不能扛得住尚且一说。”

  “一旦这个时候消耗殆尽,到时候兵无粮草,举国无力,大秦可就只有挨打的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