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大昏君系统 第72章

作者:苟心

这俞齐果然没有辜负严浩的期望,所有问题他都应答如流,提出的见解都蕴涵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总结与个人的体悟,很有见地。

严浩点点头说道:“州牧大人如此年轻有为,想必往日里上门攀附关系的不在少数的吧。”

俞齐听了摇头道:“陛下,自从您开设仕女司督查全国官员以来,哪里还有人胆敢做这种贪赃枉法的事情。吉州大大小小数百名官吏,自从仕女司来了以后全都谨言慎行,又有哪一个敢顶风作案的!”

“噢,看来俞大人对仕女司的工作成效很是认可啊!”

“微臣对仕女司的同僚可谓又敬又怕。陛下,不瞒您说,我们读圣贤书之人,初入仕途都怀抱着救济苍生的决心,可步入官场,遇到腐蚀也是在所难免。很多时候人的邪念就在那一瞬之间的空隙。”

“陛下上任后,不仅御史台严防死守,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督查,仕女司的姑娘们更是个个无孔不入,哪怕贪个几两银子都有可能被查出来。有了这层对仕女司的忧惧在,各级官僚们在为官之时就等于在心里给自己多加了一把锁,这对清廉吏治的意义非同凡响啊!”

严浩惊异于俞齐竟然如此坦诚地在他面前表露自己的想法,对此人的评价顿时又高了几分,不仅能有出众,而且真实不做作,在大魏官场中也算是一股清流了。

“不过陛下,在如今一片吏治清明的盛景下,臣倒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看法想禀告陛下。”

“俞爱卿但说无妨。”

“陛下初登大宝时,整个大魏官场乌烟瘴气,处处藏污纳垢,陛下狠斗贪官污吏的不正之风,严刑峻法,密切监视,这才扭转了局面,所谓矫枉必先过正,当是这番做法。”

“只是如今大魏国富民殷,百业蓬兴,无论是农夫、商旅还是兵丁的收入都大大提高,唯独官吏的俸禄没有涨过,反倒是要接受最严密的监视,丝毫不正之举都会遭到严惩。”

“长此以往,臣倒是担心读书会让位于商贾,有才之士不想着为天下之忧而忧,而是琢磨着如何善舞长袖,日进斗金,这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恐怕是有害的。”

听完俞齐说的话,严浩扶着下巴陷入了沉思,就连褒姒和戚芸也都若有所悟的样子。的确,俞齐的话初听起来是对传统儒家入仕思想的冲击,但仔细想来其实很有几分道理。

儒家传统观念对“利益”是摒弃的,《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义和利对立开来,范仲淹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因此为官不为名不为利,就得为了“兼济天下”。

然而这种观点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捆绑了后世的读书人。为官者就必须得大公无私,就必须要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不能存在有一点私心,但这样的人是圣人,整个历史又能找到几个呢?以这样的标准去要求全体为官者,或许存在一点要求过高的弊病。

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每一个都为了家国情怀而寒窗苦读,顾炎武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句,龚自珍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正是这种对天下苍生的牵挂激励着一代代学子们勤奋学习。

这当然是一种神圣的理想,读书人与为官者需要要这种纯洁的理想,这也是儒家文明最核心的内涵与优势之一。

但是在具体的治国实务中,理想要有,面包也有要,官员们如果真的要个个一生清贫,“家徒四壁书侵坐”,那也太打击人做官的积极性了。因此俞齐说的话,是当下很实际的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保持队伍清廉的情况下保证官员们的积极性?

严浩立刻就想到了现代通用的一个做法——高薪养廉!

第172章 厢兵府兵

相比文官官职划分,武官官职划分相对简单,以从一品到从九品的品阶排列,最高为从一品的怀化将军、定远将军,正二品的云麾将军、归德将军,以下不赘述。

目前严浩麾下的武将中,赵云资历最老,官阶也最高,任辅国将军,正二品。掌管二十万禁卫军。李靖任归德将军、李存勖任云麾将军、苏鸿任忠武将军、典韦任宣威将军,均为从二品。

除了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也发生了变动。

地方行政区划维持道、州(郡)、府(县)三级。全国十七道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布政使,从二品,最高监察长官为按察使,刑法长官为提刑使,正三品,布政使对中书省负责,按察使对御史台负责,提刑使对大理院负责。

布政使以下,州最高行政长官为刺史或者州牧,从四品(每道的治州州牧品级高半级,为正四品)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太守正五品。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府尹,正六品,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知县,正七品。

每个道内部又设置中书省三府五监七寺的相应分支机构,这些机构除了对地方行政领导负责以外,还向中央部门负责,形成二重监督与管辖机构,避免出现地方领导大权独揽的现象。

有藩镇之乱的前车之鉴,严浩也对从地方到中央的军制做了变动,总的编制上分为禁军、厢兵和府兵三种。禁军即为中央军,目前的禁卫军和极大精锐特种兵军团都属于禁军,人数共三十五万。

禁军由军机处直接统辖。

厢兵即为地方驻军和常备军,全国共有一百二十万人。府兵即为后备役,全国共有五十万人,实行半军事训练半务农的屯田制。厢兵和府兵都由枢密院管辖。

而地方厢兵又分为五大都督府,每个都督府可视作一个大军区。分别有西北都督府、青冀都督府、江南都督府、巴蜀都督府和岭南都督府,每个都督府视其管辖划分兵力,有20万-30万不等。

每个军区的都督均为从二品。都督府形式上受枢密院领导,但实际上直接对内阁负责,并且任何军区都督都有直接向皇帝上奏的权利和定期向皇帝述职的义务。这是为了防止枢密院权力过大而失控。

每个大军区内部则根据行政区划,每一道设立一卫所,卫所长官为指挥使,正三品,统领全道的军事部队,对都督府负责而不受布政使管辖。卫所内则每州(郡)设置一都统司,每府(县)设立一个千户所。

每个都督府根据地方行政单位的重要性分配地方驻军,道的治州守军最多,州的治府也是重兵把守,以此类推。此外,每个都督府还要预留一半兵力集中管理,以备在紧急状态下不需要抽调驻军就可以立刻集中调遣大量部队供中央指挥。

至于府兵,则由枢密院设置专门机构,通过各级总兵统一领导,一旦需要动用府兵则命令逐级自上而下传递,可以做到将府兵完全控制在中央手中。

第173章 皇帝独尊

当王猛当庭宣读完这份长长的官制改革圣旨以后,全场陷入短暂的沉寂。主要是这次的变动几乎涉及到每一名官员的职级,事关切身利益,因此每个人都还处在思考当中。

严浩问道:“诸位爱卿,对朕这次对官位的调整,还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啊?”

“陛下考虑周全,深谋远虑,此番调整一举革除藩镇之弊端,将天下大权收归陛下手中,实乃万民之福啊!”范蠡率先跪地说道。

此后葛建章、狄刚等重臣也都一一跪地歌功颂德,其实他们都是此次官职调整的既得利益者,因为他们都得以进入内阁。

不严谨的来说,从今往后内阁成员就是除了皇帝以外权力最大的人,有幸成为内阁成员的他们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除了内阁成员以外,军部的几位大将因为此次的战功而受到重赏与加官,自然也一个个都十分满意。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忧愁,这次官职调整也难免使一些人的职位受到冲击。

但所有人对这次官制变动都看得门清:从地方到中央,从文职到武职,形成了严密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严浩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把封建君主制下皇帝的权力放大到顶点!

从今以后,严浩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天下共主,九州大地,唯我独尊!

对此他们除了山呼万岁表示接受以外,哪里还会有人敢有不满的意见?

内阁制度除了加强中央集权以外,还给严浩带来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再频繁上朝了!

有什么事情,到内阁去和阁员们商讨一番就能决定,再也不用大事小事都要召开朝会来解决了。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他处理政务的效率,而且使得他有更多空闲的时间去尽情享乐,彻底实现他甩手掌柜的大昏君梦想!

于是乎,因此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几乎是严浩到异界以来最清闲的一段时光。国家已经走上正轨,一切事务都有内阁那群得力助手帮他处理,他就安安心心地呆在后宫和他的美女们寻欢作乐。

这直接导致的一件让严浩惊喜的事情是,童素居然怀孕了!

老太后惊喜万分,信守了当初的诺言,直接就给童素封了皇贵妃,而严浩自从妲己怀孕以后也是天天来承欢殿陪伴她。对于这件事情,其他妃子虽然心里吃醋,但表面上还一句话多不能说,毕竟谁叫她们的肚子不争气没有怀上孩子呢?

原本就和童素有些不对付的林佩瑶和妲己是最不舒服的几个人之一。原本她们在宫里的地位是完全压制住童素这个身份敏感的美妇人的,可这个孩子一出现,局势可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是个男孩的话,将来会是严浩长子,相应的童素的地位也可想而知。

这日,祥云宫内,严浩搂着童素,亲昵地给她喂汤喝。

“陛下。臣妾自己来就可以啦。”童素的小脸红扑扑的,这位美熟妇骨子里有一种少女的娇羞风情,如今怀了身孕,那种母性的温柔的也洋溢在脸上,更显得风韵迷人,让严浩爱煞。

“不不,爱妃你如今怀有身孕,朕要亲自给你喂汤。”严浩笑道,手中那散发着丝丝热气与香气的银质汤匙送到童素的樱桃小嘴中。

“唔。”童素吞了一口,只觉浓香四溢,忍不住惊喜地问道:“陛下,这是什么汤,好喝得很。”

严浩说道:“这呀,是鲫鱼丝瓜豆腐,爱妃多喝点,将来才能多产奶。”

童素羞涩地说道:“陛下您考虑得还真是长远。”

二人耳鬓厮磨之时,门外却传来敲门声。

“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