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境之王 第123章

作者:红场唐人

李肃在府中下人的引导下,来到了董卓休息的房间。斜躺在榻上的董卓,听到下人的禀报后,睁开眼睛冲他摆了摆手,示意让他离开。等下人走了以后,董卓重新闭上眼睛,懒洋洋的问:“李肃,你带来了天子的什么诏书啊?”

李肃连忙上前禀报说:“启禀太师,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太师,故有此诏。”

董卓听李肃这么说,猛地睁开了眼睛,坐直了身体问道:“天子的诏书果然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董卓没想到汉献帝居然会想到要将皇位禅让给自己,心里异常激动,他起身背着手在室内来回地走动着,暗自消化这个惊人的消息。过了许久,等他的心情稍稍平复一些后,他停下脚步问李肃:“王允之意若何?”

李肃赶紧将早已准备好的答案说出:“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主公到来。”

董卓听后,不禁得意洋洋地说:“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哉不可失!”说完,他冲着外面喊道:“来人啊!”随着他的喊声,一名下人从外面走了进来,在门口垂头肃立,等待董卓吩咐。

董卓用手向他一指,说道:“立即去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位将军叫到此处,吾有重要的事情要吩咐他们。”

接到通知的四将不敢停留,慌乱就赶到了相府。当他们得知汉献帝准备禅位给董卓时,都喜不自胜,慌忙朝董卓下拜,口称:“臣等参见陛下!”站在一旁的李肃也只能跪下,学着四人的样子称呼:“臣参见陛下!”

董卓见此情形,不由哈哈大笑,“众将平身!”等几人重新站起来之后,他吩咐四将:“吾明日排驾回京,尔等四人领三千飞熊军留守郿坞。”

李傕听到董卓的吩咐后,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后向前一步,问道:“陛下,臣李傕愿护驾回京!”

李肃见李傕主动请缨,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他知道李傕能调动城外大营的兵马,一旦让他跟着董卓回京,到时没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故。就在他努力地思索该如何让李傕留下时,董卓已开口说道:“稚然,有李肃陪吾回京即可,你还是留下与张济他们守好郿坞吧。”

见董卓不同意自己护驾回京,李傕的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不过他不敢违背董卓的一元,只能答应一声,乖乖地退到了一旁。

董卓让四将退下后,对李肃说道:“李肃,自从入了长安,吾始终未曾对汝进行升迁,想必汝的心中一定有很多委屈吧。汝却放宽心,吾此次回京若能登基为帝,汝当为执金吾。”

听到董卓的这番话,李肃的脑子里不禁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主公也知道多年未曾对我进行升迁,让我受委屈。准备自己一登基,就补偿自己,让自己担任执金吾。”董卓以为李肃没有听到自己所说的话,不禁纳闷的问:“李肃,汝在想什么,没听到吾说话吗?”

李肃慌忙跪下向董卓谢恩:“臣多谢陛下!”

“好了,你一路鞍马劳顿,想必也累了,先下去歇息吧。”

董卓等李肃离开后,便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后院,向他的母亲辞行。董母已年过九十,双眼早就不能视物,听到有人进门,立即听出是董卓,便开口问道:“吾儿来了!”

别看董卓在外面是人人恨不得生啖其肉,但在家里,他却是一个孝子。听到董母的问话,他连忙恭恭敬敬地答道:“母亲,正是孩儿。”

董母问道:“吾儿不去陪汝的貂蝉美人,怎么有空到娘亲这里来了?”

“回禀母亲,”董卓回答道:“孩儿乃是前来向你辞行的。”

“辞行?”虽说董卓经常往来长安与郿坞之间,但每次离去,都从来不曾到此来辞行,因此董母奇怪地问:“吾儿何往?”

董卓回答说:“儿将往受汉禅,母亲早晚为太后也!”

董卓的话说完后,董母并没有向他想象中那样惊喜若狂,而是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到董卓说什么似的。过了许久,董母才开口说:“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

但董卓听后却不以为然地说:“母亲将为国母,岂不预有惊报!”说完,又闲扯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董卓刚回到卧室,貂蝉便迎了上来。见到董卓满脸喜色,不禁好奇地问:“看太师春风满面,莫非有什么喜事不成?”

“美人果然是神机妙算啊。”董卓一把将貂蝉搂在了怀里,将即将前往京师受禅的事情,向她原原本本讲了一遍,最后得意地说:“吾为天子,当立汝为贵妃。”

貂蝉等董卓的讲完后,心里不禁暗自欢喜,忍辱负重这么久,终于等到了杀董卓的日子。听到董卓要封自己为贵妃的话,她连忙屈身施礼:“臣妾多谢陛下!”

董卓当晚就留宿在貂蝉屋里,也许是想到自己要当皇帝了,董卓今晚在榻上的表现异常神勇,与平日里的快三秒表现不可同日而语。

天明之后,董卓离开了貂蝉的房间,乘上了停在府门外的马车,带着两千铁骑朝长安进发。

但是走了不到三十里,忽听喀嚓一声巨响,董卓所乘的马车忽然朝一旁倾斜。两侧的兵士慌忙上前检查,发现原来是马车的车轴断了。董卓被李肃从马车里扶出来以后,用手指着一旁战战兢兢的车夫说道:“将他退下去斩了!”

“太师饶命啊,饶命啊!”车夫听说董卓要杀自己,慌忙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想让董卓饶自己一命。但最后的护卫不由分说,上前将他双手反剪,拖到一旁,一刀剁下了首级。

董卓由于担心再出现车轴断裂的情况,便命人找来了一匹马,和李肃并辔而行。行进了十里地,董卓的坐骑忽然像发了疯似的咆哮嘶鸣起来。董卓为了不摔下马,紧紧地抓住了缰绳,谁知用力过猛,居然将缰绳拽断了。

等旁人帮着制服了马匹后,董卓不禁皱起眉头问一旁的李肃:“车折轮,马断辔,其兆若何?”

好在李肃机灵,连忙回答说道:“恭喜太师,贺喜太师。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

李肃的几句奉承话一说,董卓立即转怒为喜:“李肃所言极是,倒是吾多虑了。”

大队人马在途中的驿馆歇息了一晚,第二天继续赶路时,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见此情形,董卓又问李肃:“此何祥也?”

李肃眼珠子一转,又编出了新的谎言:“主公登龙位,乃是改朝换代,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耳。”

董卓听到这番话,不禁喜出望外,心中的怀疑又烟消云散。又放心大胆地命令大军前行,丝毫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走向死亡。

当天午后,董卓一行来到了长安城外。还跟着老远,就看到等在路边的百官,李肃连忙对董卓说:“陛下请看,朝中的武百官都出来接驾了!”董卓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命令队伍停下,独自催马上前。

站在队伍前面的王允,看到董卓果然来了,心中不禁暗喜:“董贼,你死定了。”他连忙朝董卓迎上去,双膝跪地行礼:“臣王允参见陛下!”

王允的话一出口,站在后面的武百官中有不少人脸色大变,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知晓诛杀董卓的计谋。有几位老臣准备出列斥责王允时,却被旁边的人拉住了。

而队列所发生的一切,都被坐在马背上的董卓看到眼里。他知晓那些人是反对自己受禅的,心里还在暗自考虑,等自己登基后,立即将这些大臣满门抄斩。不过在眼前,他还是翻身下马,扶起了跪在前面的王允,笑着说:“王司徒的称呼错了,陛下在宫中,怎么回到城外来呢。”

王允站起来,笑着对董卓说:“太师早晚要受汉禅,老臣这样称呼,也没有错。”

董卓心里正在盘算着如果对那些不满自己的大臣秋后算账,也就没在意王允在说什么,而是继续问道:“朝中的大臣都来了吗?”

“回太师的话,”王允态度恭谨地回答说:“除了李儒李优,朝中的武百官都到城外来迎接太师了。”

虽说李儒是自己的女婿,但他在今天如此重要的日子,居然没露面,还是让董卓的心里很不舒服,他哼了一声,问道:“他为何没来啊?”

“据说是抱病在家,”王允连忙向董卓解释说:“老臣估计李优病得挺厉害,否则太师回京,他也不会不出来迎接。”

第184章 董卓之死

进了长安,董卓刚回到相府,就有府中下人来报:“启禀太师,温侯将军在外面候见!”

“混账东西,”董卓等下人一说完,便开口骂道:“奉先乃是吾儿,要见来见吾,直接进来即可,还需什么禀报?还不速速让他进来!”

下人挨了一顿骂,还不敢还口,只能喏喏地答应着,退出了议事厅,到外面去请吕布入内。

吕布大步走进了议事厅,见董卓坐在正中的榻上,而李肃则肃立一旁,连忙抢步上前,在董卓面前单膝跪地,大声地说:“孩儿给义父请安!”

“吾儿奉先免礼!”虽说曾经和吕布在凤仪亭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但毕竟过了这么久,董卓早就忘之脑后了,笑着让吕布起身后,问道:“吾不在京师的这段日子,可有什么异动吗?”

“回义父的话。”吕布为了安董卓之心,连忙回答说:“自从当今皇上说准备禅位之后,朝中虽有大臣反对,但却摄于义父的威名,皆不敢有任何异动。”

董卓听说京师太平无事,越发地放心了。望着自己这位高大英俊的义子,再想想留在郿坞的那位千娇百媚的俏貂蝉,他决定给对方一点补偿,以便他能继续为自己效力,便开口说道:“奉先啊,吾不日将受汉禅。待登基之后,定当让汝总督天下兵马。”

听到董卓准备给自己封官,吕布连忙又跪下谢恩:“多谢义父!”

董卓在离开郿坞之前,在貂蝉的屋里折腾了一宿,又连着赶了两天路,身子感觉有些乏。便冲吕布摆了摆手:“吾有些倦了,想歇息片刻,汝且退下。”

见到吕布要离开,李肃也连忙向董卓告辞。没想到董卓对李肃说:“汝代吾将奉先送出府去,然后留在府中,吾有事可以随时与汝商议。”

李肃听董卓这么说,只能无奈地答应:“属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