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827章

作者:黑男爵

头发花白、满脸沧桑的老族长,站在祠堂的高处,向残存的乡民们喊话,还有几名须发皆白的老人,拄拐杖端坐两侧,他们是村中长老,也是最高的权威!

与此同时,几名少年抬出一口大锅,开始生火烧水,这是村里最后一口锅了,因为乌丸人劫掠汉地,最是喜欢各种铁器了,更把铁锅视为‘奇货’,比金银珠宝更加看重呢!

老族长从祠堂的暗格里,摸出了半口袋杂粮,全都倒进了铁锅里,又放进不少草根、树皮、干野果……好歹熬了一些稀粥,让乡亲吃喝之后,才有力气走出去,以后是生是死,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列祖列宗保佑!--一路顺风,平安回来!”

“呜呜!-大家多多保重,如果运气好的话,明年秋天就能回来了!”

………………………………

喝完了杂粮稀饭,乡亲们跪倒在地,对着祖宗牌位磕头,祈求护佑子孙们,又互道珍重之后,陆续的离开了小山村!

天寒地冻,兵荒马乱,野外找不到食物了,人们要想活命,必须去大城邑里面,年轻力壮的男女,可以卖身给豪强门阀,做人家的奴仆、丫鬟,年老体衰的人呢,只能手持藤条、沿街乞讨了!

当然了,也有一些会武艺的男子,不愿意与人为奴,也不愿平庸一生,他们或是从军入伍,或是落草为寇,准备用一双拳头,打出了荣华富贵、朗朗乾坤!

手持猎叉,背负弓箭,郝轩混在人群里面,慢慢的离开了小山村,途中不断的回头,瞭望生活多年的村子,还有自己的小茅屋……

祠堂里有人影晃动,那是老族长与几位长老,他们没有出去逃荒,而是选择了留下来:

一则,他们的年纪太大了,身体也很虚弱,就算是出去逃荒,也要饿死在半路上,还不如留在村子里,起码不做异乡之鬼!

二则,祠堂里供奉祖宗牌位,必须有人留下守护,那怕是死在这里,他们的灵魂也有归处了,可以护佑逃难的子孙们,让他们平安无事!

第1054章 难民如潮,汹涌而来!

大雪下了七天七夜,终于慢慢的停下来了,河北四州的山川、原野、城池、村庄……全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了,浅的过人膝盖,深处可没头顶,还压塌了大量的民舍、茅屋,冻饿而死的人不下十万,沦为难民者高达百万,无衣无食、四处逃荒!

饥寒交迫之下,人类就会变成野兽了,‘易子而食’的事情,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着,为了求一条活路,少数人落草为寇,靠着打家劫舍填饱肚子,多数人涌向了城市,希望找一处安身之地,顺利的渡过灾荒之年!

“大爷给口吃的吧,好心有好报的,祝您荣华富贵、公侯万代!”

“漂亮的黄花大闺女了,心灵手巧,吃苦耐劳,只换二十斤粟米!”

…………………………

邺城-人口众多,繁华富庶,乃是著名的产粮区,也是逃荒的首选之地,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涌入了数万难民,大街小巷,人头涌涌,到处都是乞讨的声音!

为了填饱肚子,难民们卖力气、卖血汗,只求一顿饱饭吃,实在没有办法了,就身插草标、自卖自身、或者卖儿卖女了……

对于士族门阀来说,难民进城是一件好事,经常看到一些身穿青衣、趾高气昂的管事们,在难民中走来走去,用极为低廉的价格,购买大量的奴仆、丫鬟,比买牲口还要便宜呢!

也有不甘为奴的人,坑蒙拐骗、偷盗行窃,甚至聚众闹事,抢劫大户人家,一时之间,邺城的治安混乱,百姓们人心惶惶!

为了恢复治安,曹军日夜巡视街道,遇到为非作歹之徒,必然是严惩不贷,每天斩首数十人之多,即便如此,难民还是不断的涌来,竟然汇聚了几十万之众!

情况如此严重,丞相-曹操也坐不住了,先是下令关闭城门,对邺城实行军事戒严,而后带着文武重臣,登上城楼查看情况,顿时就被惊呆住了……

“开门呀!--我们快要饿死了,发发慈悲心吧!”

“丢他妈!--横竖也是一死,再不打开城门,老子们就要造反了!”

…………………………

放眼望去,邺城周围全是难民,黑压压不见边际,怕有几十万之众呢,而且饥饿难耐、哭声震天,就像一堆干透的柴草,只要扔上一颗火星子,就会燃起冲天烈焰了!

可以想象的到,一旦几十万难民造反,会出现什么后果,刚刚平定的青、冀、并三州,必然刀兵四起、战火重燃,曹军忙着镇压乱民,那有力量攻打幽州呢,北伐也要半途而废了!

另外吗,人心险恶,事事难测,曹营集团如日中天,几乎统一中原之地,也引来了无数仇恨,北边的袁煕、乌丸、鲜卑、辽东,南边的荆州、江东、汉中、益州……谁不是心怀恐惧,又包藏祸心呢?

太平年景之下,他们还要兴风作浪、制造事端呢,如今天降暴雪、灾民无数,他们更要落井下石了,也好削弱曹营集团力量,阻挡统一天下的步伐!

他们或是屯兵边境,做出威胁的姿态,或是暗中派人,挑唆饥民们暴动,中原的局势越混乱,对他们越是有利呢!

“天降大雪,苍生受苦,皆因老夫失德所致,恨不能以一己之身,扛下世间万般苦楚,纵然粉身碎骨,也是无怨无悔!”

曹操仰视苍天,一脸的愧疚之色,国人相信‘天人感应’之说,如果上天降下灾祸,肯定是统治者犯错了,必须深深自责、及时改正,求得上天的原谅!

不过吗,自责也好,改正也罢,一般都是皇帝的事情,也只有天子能沟通上苍,曹操主动承担责任,看似大仁大德,实则居心叵测,莫非他以天子自居吗?

“风霜雨雪,自然之理,丞相大人不必自责,为今之计吗,当以赈灾为先,属下有三条建议,或可缓解一下灾情:

其一,先派人前往各地,详细调查情况,按照灾情的轻重,依次进行救济,再严令各州、郡大小官员,必须深入灾区,组织百姓自救!

其二,难民如火,糜烂地方,若是扩散开来,后果不堪设想,速速派遣精锐铁骑,封锁黄河沿岸渡口,以免得难民流窜兖、豫、徐、司各州,动摇了根本之地!

其三,在邺城、黎阳、邯郸、太原、临淄……各处城池,设立大型粥场,发放御寒衣物,百姓们饥有食、寒有衣,人心自然安定矣,以免被歹人所蛊惑,再现黄巾之乱!”

相府从事-毛玠站出来,上奏了三条赈灾办法,论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比郭嘉、程昱相差甚远,可是安抚百姓、治理地方,却是他的长处了!

“孝先所陈三条,皆是金玉良言,老夫自当听从之,并加封为邺城令、关内侯,赐食邑三百户,负责筹措粮食、衣物,全面救济灾民!”

曹操用人为才,先是重赏了毛玠,赐予高官厚禄,而后发布丞相钧令,让各地大小官员,全力救济灾民!

一时之间,使者四出,奔赴各地,传达丞相大人的命令,同时督促大小官员,尽心尽力的救灾,发现玩忽职守、鱼肉百姓者,轻则罢官免职,重则人头落地,就连州牧、郡守也不例外!

三条计策虽好,毕竟见效缓慢,邺城汇聚了几十万难民,随时可能发生暴动,必须让一个能力强、威望高的人,出面安抚难民,尽快的稳定人心!

曹操德高望重、能力过人,又是大汉摄政丞相,乃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吗,城外秩序混乱,难民情绪不安,随时会发生大暴动,实在太危险了!

再说了,树大招风,人强遭嫉,曹操执掌军政大权,号称‘无冕之王’,崇拜他的人不少,嫉恨的人则更多,大汉皇帝、满朝文武、各路诸侯、游牧部落……无不虎视眈眈,想要取奸雄的性命呢!

无数的难民里面,很可能隐藏着刺客,丞相-曹操出去安抚人心,一旦遭到了刺杀,那就天塌地陷了,可是难民汹涌如潮,没有一个强势之人出面,也震慑不住局面呀?

现在的办法吗,就是推举出一位重臣,代替丞相大人出面,安抚城外的难民们,曹丕、曹彰、曹植三位公子,本是不错的人选,可惜年纪太轻、威望不足,恐怕震慑不住人心?

“难民如潮,人心澎湃,还请大司马出城巡视,一定可以安抚人心!”

“鬼面萧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宵小闻之避退千里,百姓见之内心可安!”

…………………………

没有任何犹豫,群臣全都推举萧逸,满营文武重臣之中,只有他的能力、威望、经验……能够担此重任了!

一则萧逸号称‘贪狼星君转世’,执掌人间杀伐的,在平民百姓之中,具有极高的威望,只要竖起他的旗号,谁敢轻易闹事?

二则,当初招安百万黄巾军,就是萧逸献的计策,而且负责具体事务,拥有丰富的经验,事情办的也漂亮,深受朝野上下称赞呢!

“事态紧急,刻不容缓,还请无愁出城一趟吧,兵马调动,粮食发放……以及各种赈灾事宜,可以自行决定,凡事不必禀告老夫了!”

曹操略加沉吟,也点头答应下来,救济灾民,功德无量,又能收取河北人心,如果有别的合适人选,真的不想派萧逸去,可惜一个也没有呀!

“丞相大人信赖,文武重臣推荐,末将一定竭尽全力,安抚好几十万难民,还望诸位鼎力相助,一同获此无量功德!

玄甲铁骑、陷阵营、陌刀兵、丹阳兵、西凉兵、掘子军……火速开出城外,把难民们隔离开来,按照州、郡、县籍贯,分别的安置起来,尽快的恢复秩序!

蒋奇带领本部人马,在邺城方圆百里之内,疏通道路,设置关卡,凡是汇聚来的难民,经过仔细盘查之后,送到难民营中安置!

上一篇:三国之召唤传说

下一篇:明朝大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