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958章

作者:漫客1

“此是不仁!”

“我大晋以仁治天下,自太祖皇帝开国定鼎,武皇帝横扫天下,一统寰宇以来,仁宗昭皇帝,穆宗景皇帝两代仁君励精图治,以仁德待天下,待士人,才有如今我大晋之盛世!”

说到这里,沈宽跪在地上,低头不再说话。

而严司空则是接过了沈宽的话头,对着谢太后深深拱手:“太后娘娘,臣等冒死劝谏陛下,只为陛下能够痛改前非,回头是岸,但是陛下非但不肯纳谏,还把我等先后关在宫中与京兆府中,陛下尚未亲政,就有暴虐嗜杀之举,刚愎自用之相。非是人主所为。”

说到这里,这位严司空沉默了一会儿,也跪在地上。

另外两位宰辅,也齐齐跪在地上,对着谢太后深深叩首。

四个人异口同声。

“臣等请废天子,立先帝第六子为新君!”

坐在主位上的太后娘娘,眉头挑了挑。

先帝一共有八个皇子,五个公主,因为夫妻两个人关系很不错,先帝经常睡在皇后宫中,因此谢太后一共有两子两女,大儿子自然就是如今的元昭天子,小儿子在诸皇子之中排在第六位,也就是他们口中的先帝第六子。

这位六皇子与元昭天子一样,都是嫡子,理论上来说如果元昭天子暴毙,六皇子就应该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是现在这位六皇子才六七岁年纪!

如果按照这几个宰辅的意思,元昭天子退位,六皇子嗣位,那么他们最少还可以做接近十年的辅臣。

太后娘娘凤眉微皱,她淡淡的看了一眼这几个宰辅,声音清朗。

“诸公是受了一些委屈,但是陛下并没有把你们怎么样,还是好生生的站在哀家面前,至于那位楚贵人的事情,哀家也去了解了,是不是与陛下有染,还是未知之数,只凭这两件事情,诸公就想废帝,未免有些儿戏了。”

跪在地上的沈宽没有抬头,开口道:“陛下,我等是臣子本没有废天子的念头,也不敢作此想法,但是如今京城内外,朝野上下,无一不在说天子失德。”

说着,他抬头看了一眼太后娘娘,咬牙道:“况且,先帝不止陛下与六皇子两个儿子,德妃娘娘与淑妃娘娘膝下俱有子,而且娘娘也应该知道,叶家的家主叶鸣,与种家家主的长子种武,此时都已经回京,叶国公不惜放弃在老家守孝,种大也不顾北疆战事,慌慌张张的赶回了京城,他们心里作何想,自不用臣多说。”

沈宽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德妃娘娘膝下的四皇子,是叶国公的亲外孙,叶家在外掌兵也就算了,偏偏禁军右营还是在李太傅手里。”

“李太傅与叶家是个什么样的交情,朝廷内外无人不知,叶老国公在世的时候,曾公开说李太傅是叶家的老五,他们两家实是一家。”

沈宽叹了口气,沉声道:“太后娘娘,如今李太傅随时可能回京,等他回京,与叶国公联合在一起,借着天子失德的名头,逼迫天子退位,到时候再继位的,可就不是六皇子了!”

沈宽跪伏在地上,叩首不已。

“娘娘,此时若无决断,禁军右营与镇北军内外呼应,大晋朝堂立刻就要沦落到武人手里!换六皇子登基嗣位,旁人就算觊觎帝位,也没了由头,大晋仍然是天家的大晋。”

四位大臣再次对谢太后叩首,异口同声。

“臣等冒死,请太后娘娘明鉴!”

谢太后坐在自己的软榻上,深深皱眉。

过了片刻之后,她才站了起来,缓缓说道:“此事事大,哀家需要仔细思量一番其中利害,诸公先回去等候,哀家过两天就给诸公答复。”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纠缠下去也是无用,几位宰辅慢慢的爬了起来,对着太后娘娘行礼之后,联袂退出了坤德宫。

等沈宽等人都走了之后,一身淡蓝色常服的天子,才从坤德宫的屏风后面走了出来,他走了几步,在太后娘娘身边坐了下来,然后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苦笑道:“阿娘,你看他们,何等的狼子野心!”

“难为你了。”

谢太后叹了口气,拉着自己儿子的手,轻声问道:“我儿打算怎么办?”

元昭天子沉默了一会儿,轻声回应。

“恶人自有恶人磨。”

第918章 风雪夜归人

几位宰辅在坤德宫碰了个软钉子之后,并没有气馁,他们心里也很清楚,这种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这些人出了宫之后,开始四处游说。

尚书台的两位宰辅,朝着朝廷九卿以及京兆尹的府上走去,而严守拙则是去了忠勇侯府,也就是侯敬德的家中。

沈宽去了一趟种家,去见回京不久的种武。

这些人都是有大面子的人,他们亲自上门见谁,一般没有见不到的,而只要他们见到了人,不管谈成还是谈不成,朝野上下都会认为他们谈成了,到时候大势渐成,就谁也挡不住了。

皇帝挡不住,太后挡不住,那个孱弱不堪的山阴谢氏,更是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面对这些宰相的奔忙,元昭天子似乎已经放弃了抵抗,他就静静的待在未央宫里,每日仍旧召翰林进宫讲学,除此之外,每天该吃吃,该喝喝,内廷八监里,除了天目监的人还在奔走之外,内侍监似乎也不再有所动作。

更重要的是,京城里的三禁卫,也各回其司,羽林卫回了城南的羽林卫大营,千牛卫回了城西的千牛卫大营,内卫仍旧日常轮值禁宫,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过了两天,天空中阴云密布,元昭元年的第一场雪从乌云之中缓缓坠落。

这场雪下得很大,整整下了三天,京城的老人都连连感慨,说上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雪,还是承德十七年的时候,已经十几年不见这么大的大雪了。

到了第三天,漫天大雪终于稍稍停了一些,不过京城内外还是有厚厚的积雪,京兆府的差役开始组织各坊的坊丁,出来清扫积雪,扫了一整天,大部分路上也只是清扫出了一条不怎么宽敞,只能容人行走的小路。

不过京城的主干道,也就是得胜大街,被京兆府花了大力气清扫出来了一条路,到了下午的时候,一辆通体黑色的马车,从永乐坊出发,一直走到南城门,然后马车就停在了南城门门口,静静的等着,似乎是在等人。

南城门值守的兵丁,都有些不太理解。

眼下京城里的路才勉强清了出来,城外的官道被积雪覆盖,走不了车马,连续好几天城外都不见人,哪里可以等得到人进城?

不过这马车里的人有宫里的令牌,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只能陪在这里等着。

冬天昼短夜长,很快天色就暗了下来,黑色的马车仍旧不肯走,在城南静静的等着。

马车里,一个中年人的声音叹了口气,轻声道:“陛下,大雪封道,估计走不了路,而且按照平常,就算李侯爷这个时辰到了城门,城门也关了,他们今天多半不会来了。”

“我们先回宫里去,明天再来迎李侯爷罢。”

一身黑衣的少年人,缓缓摇头:“李师在信里说了今天会到,今天就一定会到,他没有骗过我。”

萧正有些无奈的守在这个少年天子身边,又往马车里的铜炉里,添了几块银屑碳。

很快,天色就完全黑了下来。

马车外面,又开始飘起了小雪,寒风凛冽。

元昭天子仍旧守在城门口,静静的等着。

一百多个红衣内卫,已经接掌了南城门,南城门依旧敞开,而不是向平日那样,日落闭门。

到了戌时初刻,外面已经越来越冷,马车里的炉火也有点挡不住寒意,萧正又添了几块碳,看着有些执拗的天子,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他心里明白,天子之所以这么执着的等着李信回京,是因为他已经盼了太久太久了,这些天他一个人在京城里,独自面对那些老狐狸,可以说是孤立无援,毕竟是个少年人,心理多少有点坚持不住了。

他迫切的需要李信回京,帮他“撑场子”。

戌时三刻。

萧正正要再次劝说皇帝回宫的时候,远处的官道上,突然出现了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