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274章

作者:漫客1

一路上,张渠已经问过这个问题了,但是陈矩一直闭口不言,此时到了长乐宫门口,陈矩是代表其他四个宰辅一起问的这句话。

“几位宰相已经到了,见到了陛下自然就知道了。”

说着,陈矩在前面引路。

张渠和四位宰相对视了一眼,也跟着迈步走了进去。

此时,承德天子已经不在那个相对狭窄的暖殿里了,而是搬到了自己的寝殿里,寝殿相对于暖殿要大上不少,不容易炭气中毒。

几位宰相鱼贯而入,见到了坐在龙榻上的承德天子之后,都要恭恭敬敬的下跪行礼。

天子摆了摆手:“不必跪,不必跪。”

事实上几位宰辅早就有见君不跪的特权了,不过他们每次都还是要先跪一跪的,能做到宰相的位置,无一不是谨慎之人。

“谢陛下。”

“陈矩,给搬几个凳子过来。”

不一会儿,五个小木墩就被搬了过来,五位宰相相继坐下,天子环视了一眼这些宰相,脸上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

“诸公……”

他因为还在发烧,所以不受控制的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诸公都是朕即位,便在朝为官的大臣,有许多还是跟随过先帝的元老。”

在官场上攀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足够长命,才能熬出资历,才能爬到所有人头上,就拿这五位宰辅来说,最年轻的侍中孟津,今年也接近六十了。

“朕即位一十九年,多劳诸公帮扶。”

这是天子的遗言,说的很是客气,但是几位宰相却不能当客气话来听,他们五个人都很有默契的从木墩上起身,跪了下来,叩头道:“陛下即位以来,圣明仁德,我等借陛下之余晖,奉陛下之圣意,侥幸为事,万不敢居功!”

“都起来。”

天子脸色变得有些苍白:“朕今天诏诸公来,不是要诸公歌功颂德,是有事情托付。”

五位宰相起身,再不敢坐下来,都是垂手而立。

“陛下吩咐。”

“诸公都是国之柱石,有些事情瞒不得你们,也不应该瞒你们。”

说到这里,天子脸上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朕……恐怕要死了。”

五个宰相再次跪了下来,惶恐道:“陛下万不可说此不祥之语,陛下上應天命,福寿绵长,身子定然会大好的……”

皇帝陛下有些不悦的皱了皱眉头。

“你们…还要不要朕说话了?”

“臣等惶恐…”

天子无奈的摇了摇头:“每个人都会死,先帝立下旷古未有的功业,不也一样撒手人寰宫了?”

“朕下面说的话,关乎大晋社稷,你们……要听真了。”

第289章 遗旨

“臣等恭聆圣意。”

五位宰辅都是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天子闭目思索了一番,然后缓缓说道:“无论如何,祖宗法统不能乱,朝廷也不能乱,朕若是去见先帝,太子还要诸公辅佐。”

说着,承德天子睁开眼睛看向张渠,开口问道:“张相,太子监国已经一月有余,可用否?”

张渠抬头看了看天子,又看了看左右的四位同僚,暗自咬牙:“回陛下,太子现如今已经可以虚心学政,假以时日必然可以完全执掌神器。”

天子呵呵一笑:“也就是说如今还不行。”

张渠低着头,没有回话。

如今圣天子大行不远,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说太子的坏话,因为那位太子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天子。

承德天子闭目道:“朕之长子,品行平庸,朕心里也是清楚的,所以朕十几年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立储,但是如今事态紧急,朕来不及培养一个储君出来了,只能立嫡立长,以求社稷安稳。”

“诸公以为然否?”

五位宰相叩首道:“陛下圣明。”

天子自嘲一笑:“朕若是圣明,现在又怎么会垂死病床,勉强活命。”

五位宰相都是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太子虽然平庸,但是也不是什么胡作非为之人,他即位以后,诸公当念及朕的情分,尽心辅佐。”

张渠等人心里暗暗摇头。

如今圣天子在位,那位太子殿下自然老老实实的,可是哪天圣天子若是不在了,他让不让自己这些人继续做宰辅,都是未知之数。

天子咳嗽了一声,正要继续说话,跪在地上的门下侍中桓楚突然低头道:“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承德天子仿佛看透了这位桓相的心思,呵呵笑道:“桓相是要朕,把另外三个皇子封出京城就藩?”

“陛下圣明。”

桓楚低头道:“按照道理来说,太子之位定下来之后,另外三个皇子就应该离京就藩,可是一直拖到今日,三位皇子都没有出京就藩的意思,朝野上下人心浮动,不得安稳,老臣以为,若想社稷安宁,应该立刻让三位皇子就藩,以正人心…”

说到这里,老桓相语气沉重:“……绝恶念!”

天子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桓相的意思是,朕另外三个儿子有恶念?”

“老臣不敢。”

桓楚叩头道:“三位皇子自然是忠孝纯良,怕只怕京城里有些人心怀恶念,裹挟三位皇子,做出什么不当之事,导致……骨肉相残。”

桓楚这番话,几位宰相心里都是认同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说,因为说出这番话,若是传出去,难免要把那三位皇子得罪到死,也只有桓楚这种一心为国的忠直之人,能够坦然把这番话说出来。

承德天子沉默了一会,最终勉强一笑:“桓相,朕留他们几个在京,便是因为最喜爱这四个儿子……”

桓楚低头道:“陛下若是喜爱三位皇子,更应该立刻让几位皇子就藩,否则,京城里……恐有不详。”

天子笑道:“新帝即位之后,立刻让他们就藩就是,他们几个没有什么坏人,想来也闹不出什么变故。”

桓楚咬牙道:“老臣知道陛下爱子心切,但是为了大晋社稷……”

承德天子叹了口气:“桓相,朕活不久了。”

“桓相怜朕垂死,便让他们留在京城送一送朕,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