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130章

作者:漫客1

得意楼里沸腾了。

不少人争着抢着,不顾自己身份,朝着那座高台涌去,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站在高台上,声音洪亮:“各位客人,不要挤,一个一个来。”

一个矮胖的中年人,第一个走上高台。

工部员外郎陈釜。

这位员外郎也是酒场豪客,数十年来很少喝醉,走上高台之后,哈哈一笑,端起一碗酒仰头一饮而尽。

然后他就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李信为了防止喝死人,多少勾兑了一些水进去,不过尽管如此,这三碗酒还是有六十度左右的度数,一大碗酒最少有半斤左右,在这个喝惯了淡酒的年代,最起码需要十几二十年的适应时间,这个时代的人才能够应付得了这种烈酒。

这位员外郎英勇的倒下了。

又一位御史台的大人,登上了高台。

这些官员都是穿着普通的衣裳,寻常人认不得他们,但是站在三楼观望的崔九娘,对他们的身份都是清清楚楚,崔九娘双手放在自己的长袖里,对着自己身边的一个少年人轻声笑道:“李公子这酒果真厉害,这位员外郎,常来得意楼好几年了,我还没有见过他喝醉呢。”

李信眯了眯眼睛,轻声笑道:“总不能让崔姐姐亏了不是?”

九娘一边朝楼下观望,一边轻声道:“李公子,这酒叫什么名字?”

“在朝廷上应该是叫做魏王酒,不过民间就不要这么喊了,免得大家说魏王殿下浪费粮食。”

酿酒,的确是个浪费粮食的产业,大晋武皇帝在位的时候,山河满目疮痍,都是禁止民间酿酒的,一直到承德五年,也就是十三年前,大晋元气的恢复得差不多了,承德天子才下令放开禁酒令。

李信沉吟了片刻,开口道:“这酒可以用火点着,不如就叫做祝融罢。”

取名字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毕竟这蒸酒的法子不可能长时间保密,将来总有蒸馏酒烂大街的时候,想要以后也能挣钱,就必须要趁现在,把这种酒做成“名牌”。

于是,祝融酒就这么诞生了。

崔九娘点头道:“好,这名字我记下来了。”

李信轻声道:“这几天时间,得意楼的这个告示不要揭下来,弄个几天,名气就该打出去了。”

说到这里,李信的面色严肃了起来,沉声道:“崔姐姐记住了,这几天无论是谁开口要买这种酒,姐姐都一口回绝说没有,等过十天半个月之后,再放出消息,说有十坛祝融酒售卖。”

等到再卖酒的时候,度数就不可能像今天这么高了,最多弄成三四十度的样子,不然一时半会,就算有人愿意买,也是没有人喜欢喝的。

这种卖酒的法子是李信跟后世某个雷姓员外学的招数,招数虽然有些不太光明,但是不得不承认,是非常好用的。

雷大官人发迹前期,这种营销方式出了很大力气。

崔九娘点了点头:“我知道了,那定价多少?”

李信咧嘴笑了笑:“总共就十坛酒,定什么价,让他们竞价去。”

崔九娘转头看了一眼李信,轻轻叹了一口气:“李公子若是来做生意,定然是京城里第一号……大奸商……”

李信哈哈一笑:“无商不奸,这些贵人们富得流油,宰他们一刀也是替社会做贡献了。”

说到这里,李信对崔九娘报了抱拳:“姐姐,小弟在公主府还有事处理,这就先回去了,这边就由姐姐先照看着,有什么事随时让人联系我。”

崔九娘莞尔一笑:“以前卖炭的小郎君,现在成了大忙人了。”

她这一句话刚说出口,就自知失言,立刻掩住了自己的嘴巴。

很多人发迹之后,都会把从前穷困的自己视为污点,不愿意让别人提起。

李信笑容不减:“卖这个东西,与当初卖炭也没有什么分别,只不过买家不同而已。”

李信对九娘拱了拱手,离开了得意楼。

崔九娘望着李信远去的背影,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好在李信性格好,这要是换作一个小心眼之人,说不定就记恨上了。

九娘正在思索李信的事情,侍女萍儿匆匆忙忙跑了过来,对着崔九娘急声道:“九娘,不好了,采衣姑娘在房间里闹脾气呢,连那张琴都摔了……”

九娘收束心神,淡淡的看了萍儿一眼:“她闹什么?”

萍儿低着头,有些支支吾吾:“就……就是因为您,把她当成了赏物,所以生了气,正在吵闹呢…您快去看看吧……”

九娘语气平静:“我没空搭理她,她爱闹就让她去闹,你去告诉她,她要是过不下去了,现在就一头撞死。”

“死了,我再找别人替她。”

九娘漠然转身,不再搭理萍儿。

青楼女子命如浮草,只能逐风逐浪,哪里能由得你挣扎?

第148章 另一对父子

青楼女子,投身青楼的那天开始,就已经是身不由已了,毕竟这个时代虽然不禁止这些东西,但是却有贱籍两个字,只这两个字,就能把一个女子,乃至于她的后人,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好在这位采衣姑娘的运气很不错,祝融酒摆在得意楼整整三天,没有一个人可以喝三碗不醉,全都倒在了这热烈如火的祝融酒之下。

有一位工部的大人还喝伤了身子,被家里人抬回家修养去了。

祝融酒的名声,一下子就从得意楼传遍了整个京城。

毕竟这第一批祝融酒,本就是魏王府所藏的美酒蒸出来的,成酒可以说是香醇无比,不仅仅是酒烈而已,那位喝伤了的工部大人,回到了家之后,还心心念念要外喝几口这种美酒。

不过不管什么人,什么官职,与崔九娘求购这种烈酒的时候,崔九娘都是一口回绝,称暂时只有这么多,口风咬得很紧。

民间的市场,被李信从得意楼作为跳板,轻而易举的撬开了。

而另一边的七皇子,却没有这么顺利,他这几天去了好几趟兵部,兵部的两个侍郎都见了好几次,甚至就连那个平时跟他不对付的四哥,七皇子也放下脸面去见了几次,但是这件事始终谈不下来。

因为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是消毒。

这个消毒的概念,还是李信说给七皇子听得,没有事实佐证,他跟别人也说不太清楚。

这一天,姬温再次在兵部衙门碰了个软钉子,这位魏王殿下走出兵部衙门的时候,脸色难看,弯身走进了自己的轿子,咬牙道:“去宫里!”

六部衙门本就在皇城之中,皇城有内外之分,内城才是整整的禁宫,魏王府紫色的轿子,在禁宫门口停了下来,这位魏王殿下走下轿子,步行走到宫门口。

“魏王姬温,求见圣天子。”

小太监很快把他的话报进了宫里,长乐宫中的大太监陈矩收到了消息,走到正在软榻上闭目养神的承德天子面前,躬身道:“陛下,魏王殿下在宫门口,求着见您呢……”

承德天子睁开了眼镜,瞥了陈矩一眼:“正巧,朕也有事要问一问老七,你带他去偏殿等朕。”

“是。”

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长乐宫的偏殿里,父子两个人终于见面,七皇子姬温跪在地上,恭敬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