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1075章

作者:漫客1

谢敬低着头,面色狰狞。

一旦从襄阳城里退出去,就代表着汉中军认输了,到时候即便他会因为国舅的身份免罪,但是政治生涯一定是到头了的。

他太不甘心了。

早年他初入京城的时候,对李信一直十分客气,但是靠投机上位的靖安侯爷,并没有给他面子,并且几次三番的羞辱于他,让这位国舅爷一直怀恨在心。

他太想把李信踩锦尘埃里去了。

李信在京城的时候倒还罢了,毕竟即便是现在,朝廷也没有罢李信官职的圣旨,面对当朝一品的太傅,谢敬自然不敢得罪,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李长安放着京城的大好前程不要,跑去西南做了反贼!

只要抓到他,谢敬就可以一雪前耻。

但是很可惜,天不从人愿。

即便那位靖安侯爷离开了朝廷,去西南做了反贼,谢敬还是斗不过他。

想到这里,谢敬面孔都有些扭曲了。

不过最终,还是理性战胜了感性,低头沉默了许久的谢敬,缓缓抬起头,声音沙哑:“传令,汉中军全军,开始慢慢从东城门撤离襄阳。”

种衡等的就是这么一句话,闻言立刻低头,对着谢敬恭敬弓手:“末将,这就去办!”

“还请大将军移动贵体,率先离开襄阳城,否则到时候人多起来,就不太好走了。”

谢敬站在原地,面无表情。

……………………

手握几万兵权的大将说话,很容易就可以改变战局,比如说谢敬一句话之后,襄阳城里的局势立刻就有了变化,站在城墙上观战的沐英,很敏锐的发现了局势的变化,他站在李信身后,微微低头:“大将军,看看现在的情况,朝廷的军队,恐怕决意要撤离襄阳了。”

身为执掌数万人的大将,根据战场上一点微小的风吹草动来预判整个局势,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沐英现在已经是一个很合格的将军了,即便是与李慎叶鸣这些老牌将军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

李信闻言,也用千里镜看了看,然后微微点头,同意了沐英的看法。

“方才,这些汉中军虽然也在撤,但是撤退的犹犹豫豫,而且阵型散乱,现在这些人,已经开始有规律的后撤了。”

说到这里,李信挥了挥手,召来了一个传令兵,沉声道:“给李朔传令,告诉他打的再凶一些,敌人要走就冲上追,尽量多俘虏一些汉中军的将士。”

之所以要局外人下命令,倒不是说李信不信任李朔,而是有些事情必须要他们两个这种局外人,才能看的分明,李朔现在身在其中,未必有他们发现的快。

李信下达了这个命令之后,沐英默默的站在他身后,沉声道:“大将军,这汉中军多半是朝廷的禁军出身,不太看得起我们这些反贼,要我说大将军如果想要扩大西南军,还是从现在便开始在沿途征募将士,这样要来的快一些。”

“不能一味求快。”

李信摇了摇头,开口道:“即便要征兵,也是在西南征兵,这样才用起来放心,而且咱们现在的人基本够用,需要的是精锐,至于总人数,慢慢会越来越多的。”

说到这里,李信长长的伸了个懒腰,从城墙上走了下去,翻身骑上了一匹大黑马,坐在大马上,他对着沐英笑道:“眼下前线将出战果,沐兄于与我一起到东城看一看去?”

沐英有些犹豫,然后开口道:“大将军,前面是宁州军在流血拼命,我在后面打打下手,不好去抢风头罢?”

“不是去抢风头,是去见一见老朋友。”

李信面色平静:“咱们去见一见那位大晋的国舅爷,与他叙叙家常。”

当年李信仍旧执掌羽林卫的时候,谢敬执掌千牛卫,那时候沐英还在京城为官,自然是认得谢敬的。

他闻言笑了笑,也上了一匹马,跟在李信身后。

“侯爷说的是,是要去见一见故人。”

第1051章 临别礼物

襄阳城里,遍地都是尸首。

冷兵器时代还好,即便被人砍死了,也很少会缺胳膊断腿的,大多都是全尸,但是西南军有天雷,被正面命中近距离炸开的话,这种土地雷是真的可能会把人炸成残废的。

于是乎,襄阳城里的场景十分骇人。

满地尸首倒还罢了,时不时还能在街头巷尾看见一条不知道是谁的半个手掌,或者是一条胳膊。

不过汉中军是朝廷的军队,自然不会侵扰襄阳的百姓,而李信对于手下人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不得扰民,因此这场在城内打起来的战争虽然惨烈,但是城里的老百姓只要闭门不出,一般也不会出什么事情。

当然了,这个时代对于军人的约束力不强,虽然明令禁止,但是也还是会有一些人闯进老百姓的家里去,仗着手中刀身上甲作恶,这种人不管是汉中军还是西南军里,都会有。

在襄阳城里打了整整两天之后,西南的宁州军从西城墙一路推进到了东城墙,在第三天的午后,宁州军最后一波进攻,五百火铳兵在盾手的掩护之下,一举把留下来殿后的汉中军,彻底赶出了汉中城。

这时候,襄阳城里的安康军早已经撤离,而汉中军因为撤退不及时,被宁州军死死咬住,三天时间几乎死伤了一半人在襄阳城里。

冷兵器时代的杀人速度,远不及后世,比如说两方五万人左右规模的军队交锋,很可能要缠斗数月甚至一年两年才能分出胜负,期间每一次能有上千人死伤,就算大规模碰撞了。

汉中军足有近十万人,一半人数也就是差不多五万,这个数目即便站着不动给西南军砍,两天时间也很难砍完,即便能砍完,宁州军的刀估计都要有不少卷刃。

冷兵器时代,很难这么高效率的杀人。

但是热武器可以。

天雷这种土炸弹,虽然是最基本的热武器,但是它也具备了所有炸弹都具有的范围杀伤能力,尤其是在追击的过程中,这种热武器给汉中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经常一个天雷在人群中炸开,瞬间就会引起大规模的骚乱,随后就是弓弩火铳的密集射击,立刻就要倒地一片。

在热武器没有自动化之前,使用条件颇为苛刻,经常要在特定条件下用出来才会有奇效,很显然,现在的襄阳城里的追击战,地方不够大,敌人很密集,就非常适天雷的施展。

李信并不是什么武器专家,甚至现在西南的这些热武器,多半不是他亲手弄出来的,因此即便拥有这些热武器,他也不知道具体怎么用,西南军这么些年,也是在慢慢琢磨用法用途,如今可以确定的是,天雷除了用来守城之外,用来巷战也十分好用。

傍晚时分,李信就站在了襄阳城的东城墙上,他远远的看着城墙下狼狈远去的汉中军,回头瞥了一眼自己的便宜弟弟,开口问道:“汉中军死伤的多少人?”

“最少有两三万人伤亡。”

李朔恭敬低头,开口道:“按照大将军的命令,我部接受汉中军的降卒,不少汉中军将士慑于天雷厉害,约莫有一万多人投降了我部,已经全部移交沐将军打理了。”

李信没有多说什么,继续说道:“宁州军伤亡如何?”

“回大将军,宁州军一共阵亡了两千余人,重伤伤员约有三四千左右,轻伤还没有统计出来。”

有伤亡是很正常的事情,目前西南军在技术上虽然全面领先朝廷,但是这种领先并不能算是碾压,大多出身禁军的汉中军,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鸡鸭,他们其中有不少善射之人,以弓弩反击之下,宁州军自然免不了有所伤亡。

听到这里,李信微微点了点头,开口道:“这个战损很不错了,你第一次带兵实战,能有这个战绩,了不起。”

李朔低着头,自嘲一笑:“大将军说的不对,末将并不是第一次带兵,早年平南军被赶到大晋与吐蕃的边境,末将领着平南军与边境的一些吐蕃人打过几场。”

李信回头,重新审视了李朔几眼。

没有记错的话,平南军残部逃出锦城的时候,李朔才十六岁出头。

不过李信并没有多问,只是平静的说道:“既然你跟吐蕃人打过交道,以后咱们的大事成了,可以让你再跟吐蕃人好好打打交道。”

这个世界的吐蕃人,与李信那个世界的有些不太一样,另一个世界的吐蕃鼎盛时可以与盛唐叫板,而这个世界的吐蕃,早早的传入了佛教,失去了大半战力,已经对中原王朝够不成太大威胁了。

李朔微微低头,开口道:“一切都听大将军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