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1030章

作者:漫客1

李信也对着萧正含笑点头。

“萧公公也保重。”

内廷倾轧,比起朝堂还要严酷一些,坐在内廷大太监的位置上,固然风光无限,但也随时都有可能死于非命,李信与萧正也算经年故友了,临别互道一句保重,也不枉相识多年。

………………

第二天一早,李信只从靖安侯府里带了几个随从,便从侯府门口出发,出了永乐坊之后,赶向了京城东门。

一路上,李信还是觉察到了有许多人暗中跟在他身后,不过这几年的情况都是这样,他已经见怪不怪,径直来到东门城门口。

他这么些年来,一直有早起的习惯,到了东门的时候,太阳不过刚刚升起,一个一身便衣的熟人已经等在了东门门口,见到李信到了,他上前拦住李信的马,恭敬低头:“太傅,陛下说要亲自来送一送您,不过马车这会儿还没有到,劳烦您稍等一等。”

是内侍监少监萧怀。

李信笑了笑。

果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像自己这样每天天不亮就能爬起来,宫里的那位皇帝陛下,早上也起不来。

事实上因为天子年轻,这两年食髓知味,在房事方面有些不知节制,除了大朝会之外的日子,经常睡到中午,让他天不亮就起床,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李信在东城门处等了足足一个时辰,一辆淡紫色的马车才从城门处缓缓驶出来,李信认出了驾车的萧正,翻身下马,走到这辆马车面前,微微躬身,拱手道:“臣……见过陛下。”

紫色马车的车帘被掀开一角,年轻的天子顶着两个黑眼圈,从马车里钻了出来,他上下打量了一眼李信,叹了口气:“老师起的好早。”

李信笑着说道:“看起来陛下昨天睡得很晚。”

昨天天子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天雷,自然是要去试一试的,而且多半会因为这个,兴奋的难以入眠。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李信给他的这些天雷,其实是很初级的版本。

火药这东西,是在太康元年李信回家回母亲修坟的那大半年时间利,在祁阳县的齐园里鼓捣出来的,当时弄出来的东西虽然能炸,但是绝对不是黄金比例,后来是林虎带着几十个人,按照李信意思,在祁阳默默摸索了好几年时间,改进了好几个版本。

而且这几年时间,西南大肆制造火药,各种成份的配比更加精确,威力也要更大。

朝廷的工匠就算再厉害,照葫芦画瓢制出这个版本的火药,可能就要花费两年时间。

李信弄这些火药,用了十忌年时间改版,朝廷想要达到这个层次,最少也要三五年才成。

更关键的是,李信来自于另一个世界,他清楚的知道火药到底是什么,可以轻而易举的给出发展方向,而京城里的能工巧匠再厉害,他们没有看过前方的风景,能仿制出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元昭天子有些疲惫的打了个哈欠,然后对着李信拱了拱手:“本来无论如何,朕也不会放老师出京,但是老师昨天以诚待朕,朕也不好再做小人。”

“朕亲自送老师出京。”

第998章 师叔好快啊

其实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李信与皇帝或者说皇室之间,已经离心离德,很难做到再互相信任,天子放李信出京的原因,自然不会是因为昨天下午李信给了他真的天雷,而是西南十多万西南军,已经突破的汉中防线,随时可以出蜀。

这十多万人,朝廷现在想要处理,最少要派出一半禁军西征,才能控制得住局势,然而京畿两营禁军,已经派了四个折冲府北上,如果再派一半人西征,且不说国库支撑不支撑得住,到时候京城防务将会陷入前所未有的空虚之中,

放李信出京,便可以稳住西南,最起码可以让西南局势不再恶化下去,再拖个两三年,等朝廷也大规模装备了天雷,西南一隅之地便不可能与一个大一统王朝相抗衡了。

这便是元昭天子的缓兵之计,况且北边的局势的确已经不容乐观,如果李信北上能够缓和甚至解决了北边的僵局,自然不是坏事,就算不行,总也不会更坏了。

总不能指望蓟州城里的那个姬雍大将军,一举横扫鲜卑部不是?

听到天子这句话,李信笑了笑,开口道:“如此,臣在这里谢陛下了。”

天子揉了揉自己有些酸胀的眼睛,然后看着李信叹了口气,开口道:“老师此去北疆,如能退敌,便把姑母与几个弟弟妹妹都接回京城来,你也回京城来住,咱们两家毕竟是亲戚,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坐下来慢慢谈。”

说到这里,天子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西南的事情,他们立国也好,割据也罢,都与老师你没有关系,以后朝廷与西南各凭本事,老师便不要插手其中了。”

“朕自小跟着姑母长大,如今闹成这个样子,非朕所愿。”

李信哑然一笑,对着天子拱了拱手。

“等臣从北边回来,再谈这些事情不迟。”

皇帝的“金口玉言”,有时候是万万信不得的,当初朱老四还说要跟宁王平分天下来着。

再说了,就算李信可以躲在京城里,当第二个叶晟,西南的沐家,李朔,赵嘉,甚至还有已经失信于天子的叶家,以后都要被一一清算。

李信的愿望固然是一世富贵,但是这样的一世富贵,背后是用不知道多少亲朋好友的枯骨铺就,李信不取。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对着天子拱了拱手:“陛下,再耽搁一些时辰,就要到中午了,那今天走不了多远了。”

天子笑着说道:“那便不耽搁老师赶路了。”

“此去北上,路途遥远,老师一个人赶路太过凶险,朕给老师准备了四百羽林卫,护卫老师北上。”

四百个人,在羽林卫里就是一整个都尉营了。

天子挥了挥手,一个校尉营的黑衣羽林卫,缓缓从东城门走了出来。

对此,李信并不感觉到意外,派兵沿途保护监视,是最基本的手段,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天子派的人竟然是羽林卫,而不是他更亲近的千牛卫或者内卫。

李太傅对着天子拱手称谢,然后笑着说道:“陛下是不是还要给臣委派一个副将?”

“副将倒是没有。”

元昭天子再一次拍手,一个穿着禁军服色的中年人,从人堆里走了出来,对着天子抱拳:“谢岱见过陛下,见过李太傅。”

正是山阴谢氏的谢岱。

四年前,京城里出了沈严之案,几个辅臣串通,意欲拥立六皇子登基,废掉当今的天子,那时候还是李信回京力挽狂澜,不过也因为这件事,天子的胞弟六皇子被逼出了京城,寄养在山阴谢岱家中。

谢岱因为这件事,听从李信的建议,辞去了羽林卫的差事,转而进入禁军,四年多时间下来,这位天子的堂舅,已经成为了禁军左营侯敬德麾下的一个折冲都尉,手下执掌一个折冲府一万多人,成为了大晋的高层将领。

天子对李信笑了笑:“之前不止一次听老师说很欣赏朕这个亲戚,朕昨天与尚书台的几位宰辅商议了一番,这一次便把谢岱安排在老师身边,做个监军如何?”

监军……与副将就大不一样了。

副将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制主将的权力,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听从主将将令的,但是监军不一样,监军与主将平级,不仅有直达天听的全力,甚至可以推翻主将的将令!

李信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既然朝廷有此决定,臣自然没有异议。”

天子点了点头:“既如此,朕便不打扰老师北上了。”

他回头看向谢岱,沉声道:“谢岱,现调你为监军,跟随太傅北上,沿途这四百羽林卫归你指挥调配,到了北地领了那四个折冲府之后,你便跟在太傅身边做个监军。”

谢岱与李信差不多大,只比李信小一两岁,这会儿也三十左右了,他面色复杂的看了李太傅一眼,然后恭敬低头:“臣,谨遵圣旨。”

天子点了点头。

“记得,沿途好生保护太傅安全,朕的老师要是在路上出了什么差错,你们这些人就统统不要想活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