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第279章

作者:tx程志

虞庆诧异的望着陈应,心中暗忖:“不守城建这座坞堡的意义何在?”

“兵法有云,不守无援之城。城中粮草再足,兵马再多,若是绝了后援,被敌人大军围困,只怕人心也会涣散!”陈应笑道:“我需要的其实就是一个时间,一个供侯莫陈氏可以预警的时间。”

陈应又拿出了一艘细长高跷的船只模型。

侯莫陈虔会看了一眼惊叫道:“车轮船?”

“没错!”陈应道:“这是南北朝祖冲之发明的车轮船,陈家堡的护城河可以联通渭河,顺着渭河顺流而下,一日之间就可以进入大河。我建这座坞堡的目的是告诉天下人,要想动这座坞堡,必须动用五万兵马,付出至少一万余伤亡的代价下,才能啃下这座坞堡,只要是要调动五万大军,要想不惊动我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可以沿着水路一路冲进黄河……”

侯莫陈虔会暗叹,当年八柱国中赵贵成立宇文泰之功,元欣佐宇文泰以皇室之威,李虎以战立名,李弼将略能军,于谨以谋辅事,侯莫陈崇以勇纵横,独孤信以德抚民,正是由于这些人各显其才于宇文泰之下,才铸就了宇文泰及北周的辉煌。当然也建立了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宇文泰的善于抚循,关陇集团在其生前尚能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其间虽有矛盾和摩擦,但彼此间的融洽合作尚居于主导地位。但宇文泰死后,矛盾便开始发生,先后有赵贵、独孤信谋袭宇文护事,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宫伯乙弗凤发动的宫廷政变未遂事件,卫王宇文直之乱等事件。这些事件暗示了在关陇军事政治集团内部已产生了危机。而杨坚势力的崛起,则直接导致了关陇集团的衰落与灭亡。杨坚代周,其政权中人物已拜托了“关中本位”之限制,关陇集团在杨坚禅周之后已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八大柱国家族虽然还有一定的财力,但是除了李虎家族以外,其他家族全部失去关陇贵族的根基,就是军事。

现在大唐陈应也好,元氏的元宝藏也罢,事实上他们都只是拥有一个将军名号,却没有真正属于他们的部曲。

陈应能未雨绸缪,不如说是垂死挣扎。

侯莫陈虔会并不知道,陈应此时是想借侯莫陈氏家族的力量,斗倒柴氏家族,甚至有可能引发关陇贵族与山东贵族集团的斗争。陈应思来想去,没有大唐的世族门阀,或许大唐不会引起藩镇之祸也尤为可知。

侯莫陈虔会也是人老成精,他不相信陈应这次登上家门,又是送价值上万贯的马车,又是给他描绘美好的前景,陈应应该别有所图。

侯侯陈虔会问道:“五郎,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也别藏着掖着了,有什么打算就直说吧!”

陈应倒没有隐瞒,因为陈应明白一个道理,说一句谎话,需要无数谎言去圆,谎言越多,漏洞越大,只会自取其辱。还不如坦诚相待,开诚布公。

陈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他要斗汾州柴绍,一是为逼迫柴氏向李秀宁低头,送还李秀宁的堂书,其次则是为了搂钱。

陈应建立钱庄,目的为止,他仅仅收到李渊的国库调拨的资金只有二十万贯,武德三年开春之后,李渊肯定会发动对王世充的战争,到那个时候,李渊不会再给陈应一文钱,然而明年是陈应大动作的一年,他想要在大唐的太原、长安、灵州、成都同时开设四座钱庄,每座钱庄预备储蓄资金,最少二十万贯,四座钱庄加起来就是八十万贯,陈应真的太缺钱了。

想用商战的方式斗倒汾州柴氏,陈应又担心用力过猛,引发连锁反应,所以陈应想找侯莫陈虔会来商量一下。

第七十章被抛弃的柴氏

第七十章被抛弃的柴氏

“此一时,彼一时!”侯莫陈虔会悠然长叹一声道:“我们关陇贵族与山东贵族已是死敌,根本就没有办法和解了。只是非常可惜,关陇同道早已貌合神离,不似山东贵族一致对外。表面上,现在我们侯莫陈氏与汾州柴氏相斗,然而汾州柴氏背后,却站着整个山东贵族……”

陈应有些明白了,应该是侯莫陈氏吃了闷亏:“侯莫陈氏不能斗过山东贵族,不代表斗不过柴氏!”

“呃!”侯莫陈虔会惊讶的望着陈应:“你有办法?”

“我也没把握,不过可以试一试。”陈应轻声笑道:“山东贵族未必是铁板一块,况且汾州柴氏也代表不了山东贵族,就算他能,山东贵族也未必跟汾州柴氏一心,疏不间亲,有的时候并不正确,所谓的忠诚,不过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如果拥有足够的利益,人的左手都会背叛右手,更何况是一张虚无飘渺看不清,摸不着的关系网?”

侯莫陈虔会又惊又喜:“你有什么办法?”

陈应不假思索的道:“汾州不只有一个柴氏吧?”

侯莫陈虔会点点头:“汾州地处太原,本是太原王氏的郡望,汾州世家多为太原王氏附庸家族……”突然侯莫陈虔会灵机一动:“你是想从太原王氏着手?”

陈应点点头。

李建成的第一心腹王珪就是太原王氏,而且还是嫡支。陈应想要与太原王氏对话,事实上太容易了。陈应从侯莫陈虔会口中,得知李渊的底线,他心中就有了定计。

说到做到,做事雷厉风行就是陈应的特点。

午时,陈应在侯莫陈府匆匆用过餐,便启程前往东宫,求见李建成。陈应有着千年的知识,也有千年的见识。

太原王氏是太原的龙头老大,周围的大小世族均以王氏为首,同进共退。要说乡豪世族手里掌握的人才最多,也最成体系,一般说来,在地方上只要取得乡豪势族的支持,就能通过他们控制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迅的控制地方。

就像王家,只要取得太原王氏的支持,控制太原乃至整个河东一点问题都没有,在河东之乱中,事实上只是李唐朝廷与太原王氏产生了些许裂痕。

李渊初时起兵,为拉拢太原王氏,曾以裴寂为媒人,向王原王氏替四子李元吉求亲。然而,太原王氏却直接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李渊的请求。原因,其实也是众人皆知的问题,就是太原王氏自认为是血统纯正的汉家苗裔,而李渊身上有着鲜卑血统。

李渊非常气愤,可是他却动不了太原王氏,直到李元吉成为并州大都督,坐镇太原。手中掌握着太原的李元吉,每每想起太原王氏拒亲的羞辱,就义愤填膺。李元吉不是李渊,李渊因为顾虑,他可不敢跟太原王氏翻脸,可是李元吉才十六周岁,在后世像李元吉这个年纪才是初中生,正是青春叛逆期,所以李元吉就对太原王氏横挑眉毛竖挑眼。

世族门阀没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他们每一家都有一个光鲜的外表,同时也有馨竹难书的肮脏与罪恶。就像后世的官员,不查没有问题,都是楷模,一查十有八九都有问题。在武德元年李世民大败薛举之后,李元吉更是变本加利。

连续罢免太原十七名太原王氏正四品以下的官员,至于七八九品等不入流的官吏,更是数以百计,李元吉既查王原王氏贪腐,又查他们违法乱纪。李元吉这个家伙虽然做事不行后果,却非常聪明。他对付太原王氏手段相当高明,先把太原王氏子弟的名气搞臭,然后以法处置,该杀头杀头,该免官的免官,该抄家的抄家。

太原王氏出的大都是文官,掌握着舆论,可是他们再掌握着舆论也没有办法扭转太原王氏在太原痛失人心的事实。如果任有李元吉胡闹下去,恐怕太原王氏的千年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太原王氏勾结了刘武周,将太原送给了刘武周。李渊站得高,看得清,他才不顾朝野的反对,对李元吉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仅仅是罢官去爵了事。因为李元吉在太原做的事情,非常对李渊的胃口。

在这种情况下,太原王氏正害怕李渊跟他们秋后算帐。

……

陈应抵达东宫的时候,李建成并不在东宫,由裴矩接待陈应。

裴矩看着陈应,脸上的皱纹笑得更深了:“闻喜裴氏欠陈郎一个人情,日后若有需要的地方,尽管开口。”

别看李建成委任裴矩东宫司府令,名义上裴矩是东宫三卿之一,然而这却不是一个什么好官职,在中唐以后,这个司府令就专门有宦官担任,不再有士人担任了。裴矩宁愿担任一个正五品的给事中,也不想做一个从三品的东宫司府令。

但是,裴矩由于是新来的,而且他的年纪太大了,根本不敢像狂生一样,拒绝李建成的征辟。

就在这个时候,陈应举荐裴矩为观军容使,这虽然是监军的差事,可是代表的却是监国太子李建成,他巡视灵州总管府,非常容易干出成绩。

陈应趁机道:“侯莫陈与汾州柴氏有些旧怨,闻喜裴氏能不能袖手旁观?”

如果陈应开口让裴矩出手对付柴氏,闻喜裴氏还真无法下手,毕竟裴氏也不是裴矩一人可以说了就算的。现在裴氏最炽手可热的人其实并不是裴矩,而是裴寂。

让闻喜裴氏坐壁上观,裴矩根本就没有思考,顺势答应了下来。

……

陈应在东宫并没有等多久,李建成就与王珪联袂而来。

山西是后世中国的资源大省,陈应就算闭着眼睛也可以说出山西的很多大型煤矿,当然太原更是不缺少钢铁资源。看着太子李建成与王珪,陈应就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太原盆地有大量的石炭,有丰富的钢铁,若是将太原的钢铁和石炭开采出来,直接炼钢,定可以解决大唐钢铁不足的窘迫局面。”

李建成道:“石炭用来烧火取暖还凑合,可是炼钢……”

煤炭中含有大量的硫,这是直接用煤炭炼钢就会炼出一堆没有什么用处的磷生铁。这种东西用手就可以掰碎,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

陈应道:“臣有这个技术,可以先将石炭脱硫,然后将脱硫的石炭用来炼钢,这种焦炭比木炭热量更高,效果也更好,关键是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货源。”

王珪瞬间就心动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陈郎恐怕不会白白将这个技术拿出来吧?”

陈应很坦诚的点点头道:“不错,是有一个小小的条件!”

王珪道:“愿闻其详!”

陈应嘴角勾起,道:“汾州柴氏与侯莫陈氏有旧怨,我要柴氏认输。”

“……”王珪沉默了。

李建成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柴绍之死的真正原因。李建成看着陈应,心中暗叹,陈应为了李秀宁也真是煞费苦心。

上一篇:带着商城去大唐

下一篇: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