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第1020章

作者:tx程志

他将来可以降服得了这些骄兵悍将吗?

将土地与将士捆绑在一起,很容易形成以将领为首利益集团。虽然陈应没有明言,可是朝廷的军令,绝对没有陈应的将令好使。

现在固然他们君臣相知,可是以后呢?

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的。

如今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其实就是长安十二卫、安东军与安西军这三支军队,三支军队全部都拿着大唐最好的待遇,享受着最好福利。

当然,十二卫大军与安西军随时可以接受调动,将士们无牵无挂,他们有钱可以随意置田,但是却又不会被土地束缚着。

这样做的原因,用七贯二百钱的军饷,来弥补免税的损失。事实上,将士们绝对不会有怨言,大唐的税率极低,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服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二日,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如果全部折算成钱的话,相当于每年三贯左右。

用七贯二百钱换取三贯钱的免税特权,这相当于给将士增加了一倍多的利益。

其实李建成也算是一石两鸟。

世族门阀是李建成眼下最大的敌人,他要给世族门阀挖一个大坑,世族门阀把强盛极致的杨广完成了昏君,隋朝也烟消云散,一旦他们重复原来的办法,李建成就会成为杨广第二。

李建成先下旨,永不加赋,获得黎民百姓的好感。

再向军队发放俸禄,大唐如今钱钞使用越来越广,每年七百多万贯军饷的投入,最终也会流向市场,这样以来,大唐的物价绝对会慢慢膨胀,世族门阀的财富也会慢慢缩水。

不得不承认,这些世族门阀有的是聪明人。在得知李建成给军队放发俸禄的时候,而且这些军饷全部都是钱钞。

这些世族门阀就准备囤积大唐市面上流动的钱钞,只要抵达了一定的数量,就可以把钱钞的信用,挤兑破产。

一旦信用破产的钱钞,就如同废纸没有什么区别。

关键是随着一辆一辆运载着铜锭的马车抵达长安,这些世族门阀马上发现了内侍监铸币坊炉火日夜不熄,这些世族门阀马上放弃了这个打算。

这些铜钱已经超出了世族门阀的所有流动资金,特别是最富的太原王氏退出了这场游戏,这让其他六大家族产生了迟疑。

不得不承认,这些世族门阀有的是聪明人。当朝廷有恃无恐的开始开动印刷钱钞的机器时,市面上的钱钞数量一多,他们就想着吃下钱钞,已经力不从心了。

世族门阀的在目前的大唐来说是个问题,但是以后肯定就不会是问题。军队的事儿,在目前的大唐来说不是个问题,但是以后肯定就是个大问题。

根子还是出在大唐的人口基数上,与历史上不同。在历史上贞观四年大唐人口堪堪一千五百万,然而此时在这个时空,大唐的此时的人口是近三千万的,也就是说,大唐以后的人口单位要用亿来计算。

如果不在初唐处理好世族在地方垄断田亩的问题,以后就会出现大问题,这时候可没有杂交水稻那种逆天的玩意,亩产低的令人指。所谓的王朝轮替,就是因为地力不足以养活人口之时。

人口超出土地承载的极限,人均分配到的粮食不够吃,就必然会有人饿死。

不甘心等死怎么办?那就只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至于什么五行轮回,什么吏治,不过是表面现象,亲眼见识到繁荣富强的大隋朝轰然倒塌,李建成就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用来忽悠人罢了。

大唐眼下的最大问题,就是加强皇权,平衡朝廷与世族门阀的关系。其实世族门阀与皇权,就像是一对夫妻,双方有合作也有争执,要想半斤八两,肯定矛盾不断。除非一方强势,一方选择退让。

李建成思来想去,自己绝对不会是退让的一方。

……

在龟兹,陈应为了躲避如虎似虎的妻妾们,只好细心的教导孩子们读书,李嗣业、陈谦、太子李承道、苏定方的儿子苏庆节,张士贵的儿子张志龙、张志虎(根据旧《唐书》记载)做段志感的儿子段瓒、段瓘、郭孝恪的儿子郭待封、郭待诏等十几个少年在一起随着陈应学习。

这里面年龄最大的其实是张士贵的儿子张志龙,如今年轻已经二十二岁,年龄最小的其实是罗士信的儿子罗延庆,刚刚一岁。不过陈应绝对不会教导一个奶娃。

面对十数名安西军二代们,陈应也是做足了功课。

不过,陈应显然忽视了这个时代孩子们的早熟,若非陈应见多识广,还真招架不住。

李承道躬身道:“少傅,学生请问,陛下治国,何为霸道,何为王道?”

其实,这个李承道人少鬼大,对于何为霸道,何为王道的争论,在朝堂上魏征与封伦早已结论。

此事以魏征完胜,而封伦完败而告终。

李承道作为太子,他自然是看过这场开元有名的朝议记录。

李承道是想知道陈应到底是如何看待什么是王道,什么是霸道。

陈应岂会看不出李承道的用心?如果他看不出,这两世为人,他就全活到狗身上了。

陈应朗声道:“所谓的王道就是,东突厥自从武德初,就屡次犯边,屠戮我大唐军民百姓,毁我城池,劫我大唐粮草、财物,那就一定想方设法把他们灭掉。这就是王道,吐谷浑犯边、吐蕃犯边,我们大唐灭掉他们,这就是王道。所谓的霸道,就是不管他们有没有招惹大唐,都要灭掉。这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为了大唐的绝对安全,大唐周边绝对不允许有可以威胁大唐安全的势力或国家存在!”

陈应沉吟道:“至于君子之道,便是灭掉他们之前先告诉他们一声。所谓大唐之道,便是诸蛮夷自古以来便是注定被灭掉。”

对于这些少年的能不能理解陈应的话,陈应也不在意。

可是,年纪最大的张志龙听完陈应的话,不禁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张志龙压低声音道:“今天你们都管好嘴吧,不要把此事说出去!”

“为什么不说出去?”陈应不悦道:“本大将军是敢作敢为的人,难道要让本大将军当藏头露尾的小人吗?本大将军既然敢说,就不怕他们知道!”

第一二九章真不是一般的失望(二更)

第一二九章真不是一般的失望

张志龙的冷汗瞬间就流了下来,他也算是正儿八经的读书,翻遍史书,从来没有人如此解释王道与霸道。

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简单的说,王道就是以德服,而霸道则是以力服人。其实,陈应的解释,更为直观。

王道与霸道,两者有着相同的共性。

但是在春秋时代,即使霸道也须假仁义而行,五霸在以力服人的同时,尚能以尊王攘夷相号召;至战国法家的霸术,则武力之外,已经不再需要任何理由;

但行王道者有理也必须有力,不然天理或正义仍难得以伸张。霸道崇尚权术和武力,推行快速地“强国之术”(《史记·商君列传》),其所标榜的原则宗旨(如尊王攘夷、富国强兵)并非不美,但往往只是对内盘剥对外掠夺的旗号,惑人耳目的幌子而已,目的全不在此。

在张志龙看来,何为王道?简单的解释,这就是秩序。王道,是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必须尊奉的世间规律,王道是仁,王道是义,王道是礼,王道是智,王道是信,王道是阴阳,王道是乾坤、王道是秩序,王道是礼教,王道是士人的根本!

“强而止于强,霸而止于霸,是特安于小耳”,应该扩大胸襟,提高政治境界,“进霸而至于王,极天下之所期”,以满足天下人的愿望为期许,才是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

纵览后世历史,在中国历次统一过程中,凡能“吊民伐罪”的王者之师,往往都是由图强而称霸一方并进而成就其王道伟业的。

虽然王道政治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天真正实现过,所谓的“太平盛世”多属“霸王道杂之”或“阳儒阴法”、“儒表法里”而已,但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一政治理想的追求。

所谓的王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儒教所有信徒的终极目标,就像我党的终极目标,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其实,这也可以解释为现代版本的王道。

陈应看着张志龙一脸震骇,而李承道与李嗣业等则一脸迷茫。心中暗叹,事实上,到了魏征和房玄龄,这个高度,他们都非常清楚。我打不过你的时候,我可以采取王道,我打得过你,就采取霸道。

陈应指着张志龙道:“张志龙,如果你家里只剩一斗粮,只够你的家人食用,而门外有一个快要饿死的人,你会怎么做?前提条件是,如果把粮给这个快要饿死的人食用,而你家人也会有人饿死,不是你,就是你的父母……”

不等陈应说完,张志龙道:“我情愿自己饿死!”

“来人,把这混账东西拖出去,重打三十军棍!”陈应黑着脸道:“本大将军生平最讨厌的就是你这种虚伪之徒!”

张志龙吓坏了,急忙求饶道:“师尊饶命!”

上一篇:带着商城去大唐

下一篇: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