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山河 第474章

作者:白色孤岛1

“你们走左边,你们去右边,其余人跟我向前侦查!”

苏二决定向鬼子的纵深侦查,防止这是鬼子的请君入瓮诡计。

侦查排的弟兄一分为三,从三个方向向鬼子的纵深侦查,一直向前摸出了两里地,除了鬼子丢弃了杂物外,空无一人。

“鬼子跑了!”

当苏二将侦查情况汇报回来时,杨凌他们紧绷的脸齐齐的放松了下来。

当杨凌他们发现鬼子阵地的异常,其余前沿部队天亮后也发现了不对劲,派出了部队侦查。

各师得到的情况一样,他们当面的小鬼子已经连夜撤的一干二净了。

“鬼子撤了!鬼子撤了!”

鬼子撤离的消息像是春风一样迅速传遍了各处防线。

那些蓬头垢面的弟兄们纷纷的爬出了战壕,钻出了昏暗的暗堡,暴露在阳光下,大声地欢呼着,又笑又跳。

虽然这不是一次胜利,但是鬼子的撤离让他们总算是暂时结束了提心吊胆的日子,可以睡个囫囵觉了,吃一顿热饭了。

鬼子悄无声息的撤离非但没有让乌石门布防长官们放松,反而提高了警惕。

“迅速派出侦查部队,查清鬼子的动向!”

弟兄们在外边拥抱欢呼,欢呼声震耳欲聋,而在军部指挥所内,俞军长则是面色严肃。

很快,侦查骑兵四出,朝着马回岭方向迅速的侦查而去,晌午十分,侦查部队汇报,鬼子已经撤到马回岭地区构筑工事。

鬼子主动的撤离到了马回岭地区,并且占据了制高点和先前的工事,是否追击成为摆放在各长官面前的问题。

好在第一兵团薛长官很快就有命令传来,让各部队密切注意鬼子动向,原地休整待命,禁止擅自出击。

事实上各部队在马回岭和乌石门和鬼子连战两场,已经疲惫不堪,没有能力出击了。

而原地休整待命的命令则是让部队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震耳欲聋的炮声没了,乌石门一线虽然还弥漫着硝烟味,但是战斗已经停止,疲倦的弟兄们许多还没撤到营地,就躺在战壕里呼呼大睡起来。

战斗暂时宣告停止,杨凌他们一方面向马回岭方向派出警戒,防止小鬼子杀个回马枪,一方面抓紧时间休整。

弟兄们放松了下来,开始背着枪打扫战场,怀着沉重的心情将牺牲的弟兄从战场上抬下来集中掩埋。

而杨凌他们这些军官也忙碌起来,两场战斗几乎耗空了部队的弹药,忙着整补弹药和物资,伤员也需要后送,整个团部忙的团团转。

后方又补充了一批多达近千人的新兵到杨凌他们团,加上原来的三个营和团直属部队,整个团除去后送的伤员,兵员已经突破三千人。

相对于那些只有两千人左右的团,杨凌他们的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加强团,变得更加的兵强马壮。

上一批的新兵在马回岭和乌石门的战斗中得到的很好的锻炼已经形成了战斗力。

在岷山作战受伤的弟兄们也陆续伤愈归队,他们这些老兵变成了部队的骨干,虽部队补充了新兵,但是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却没有下降多少。

第74军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主力部队,仅仅第51师的官兵就已经突破万人。

身为嫡系主力部队,在军委会的关照下,部队不仅仅很快补充了弹药的损耗,电台的配备由旅级延伸到团级,这让许多师级部队才有电台的杂牌部队眼里,杨凌他们俨然变成了富得流油的土财主。

正文 第六百一十三章 弹药多多益善

松浦淳六郎指挥的部队撤退到了马回岭一带休整,他们虽在乌石门撞了一个头破血流,但是却没有伤筋动骨,实力尚存。

而乌石门一线的中国军队连番的两场血战已经损失惨重,忙着整补弹药兵员舔舐伤口,也不主动去招惹鬼子。

虽然在北边的瑞武路和南边的南浔线都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但是在乌石门一线,中日双方的部队都默契的井水不犯河水,谁也不主动招惹对方。

鬼子的航空兵部队支援另外两处战场去了,让乌石门的中国守军难得清净几日。

虽然鬼子偃旗息鼓暂时没有进攻的打算,但是防御在乌石门一线的中国军队却不敢粗心大意。

无论是各军的长官还是基层的官兵们心里都清楚,以鬼子睚眦必报的性格,绝对不会这么心甘情愿的退回去。

虽然现在战场一片安静,但是在这安静之下却是暗潮涌动,一场狂风暴雨正在酝酿着,当小鬼子休整完毕,弹药补充齐整,那么更加残酷的战斗也将会如期而至。

弟兄们在这平静的气氛中感受到了不安,军官们同样敏锐的感受到了暴风雨前的征兆。

各部队补充了武器弹药和兵员后,一面派出无数的侦查部队密切的注意鬼子的动向,一方面积极的展开训练,为迎接新的战斗而准备着。

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空气中热浪翻腾,就连那些翠绿的树叶也都耷拉着萎靡不振。

虽然高温持续,但是弟兄们的训练热情却是不减,刘一刀率领的弟兄们赤精着上身,手持大刀,喊杀震天,正在演练刀法。

“杀!”

刘一刀浑身皮肤晒得一片暗红,满身的汗渍,雪亮的大刀在他的手中舞的虎虎生威。

“杀!”

三营大刀连的弟兄们各个都是精悍彪悍之辈,随着齐声虎吼,大刀齐刷刷地斜劈出去,气势如虹。

许多其他营的弟兄躲在树荫下,看着那杀气腾腾的大刀连,纷纷鼓掌叫好。

在枪炮主宰战场的时代,这大刀片本该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中国部队时常弹药不足,往往一场战斗需要和小鬼子肉搏数次。

虽然弟兄们也有配有刺刀,但是奈何质量不过关,数量又少,一个连能够有刺刀的弟兄不过几十人。

因此许多没有刺刀的弟兄们或从黑市购买,或从其他地方搜刮了一些大刀背上,近战肉搏的时候用。

刘一刀西北军出身,擅长使用大刀,伤愈归队后向杨凌建议,将大刀连又重新组建了起来,归属他的三营指挥。

而刘一刀则是亲自担任教官,对大刀连进行特训,希望他们训练变成一支让小鬼子胆寒的部队。

“真是不错,虽然小鬼子拼刺厉害,但是遇到他们恐怕也要甘拜下风!”

旅长周志道在一群军官的簇拥下巡视部队,看到正在训练的刘一刀正在练刀,不由得开口称赞。

陪同周志道巡视的杨凌笑着附和道:“这刘营长是西北军出身,一手刀法刁钻狠毒,一般人可不是对手。”

“哦?原来是西北军出身,难怪看着刀法有些熟悉,想当初第29军大刀队在长城喜峰口可是用这大刀将小鬼子杀的血流成河啊,可惜后来……唉,不说也罢。”

虽然当初第29军在喜峰口杀得鬼子血流成河,但是却是独木难支,没有援兵,没有后勤支援,随着鬼子增兵,最终惨败。

想到他们的遭遇,杨凌的心里也是憋屈的慌,替那些牺牲的将士们感到委屈,不过好在,现在各省各军已经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形势比当初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旅座!团座!”

刘一刀看到杨凌他们过来,也急忙的停止了训练,小跑着奔了过来敬礼。

周志道还了军礼,一双眼睛上下打量着刘一刀,看着他那浑身的刀疤枪眼,不由地暗暗的点头。

上一篇:大明小书生

下一篇:带着商城去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