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宋钦宗 第187章

作者:江湖无水

赵桓回礼,开门见山道:“常州知州通判六曹官吏尽为本宫诛杀,虽平民怨,然事失操持,赈灾怠滞。

本宫此来,为了延请范教授暂管常州事物。”

“原来东宫当面,恕臣失礼。”补了一礼,范世延让开身体,侧身请几人进来。

到了院中,赵桓瞥了眼大石头上的饭食。

稀饭,算不上一碗汤几粒米,然足够的稀,吃再多也只能混个水饱,佐菜只有三片腌制的青菜。

“不想公为赈济灾民,苛待自己至此,请受吾一拜。”赵桓躬身道。

范世延闪开让过,道:“殿下过奖,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臣求了问心无愧,如今也只能独善其身了。”

“好一个问心无愧。”赵桓叹道:“若常州上下皆能做到问心无愧,吾何苦大加杀戮。”

“殿下杀官百余,实乃国朝之先河,朝堂定然群情汹汹,殿下当有预备才好。”范世延接道。

“文正公有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要百姓快活,吾便是不做储君又如何?”

赵桓抬头望天,进入装逼模式。

“吾过扬州时,欲寻前隋遗址,只是询问方知,杨广行宫皆已不存。

后麾下于北固山剿贼,发觉甘露寺同样被毁,实在感慨莫名。

一路行程总结,不外如是。”

顿了顿,赵桓念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江南路。望扬州,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好,好一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喝彩中,两个文士联袂进了院子。

其中一人年四十左右,体型瘦弱,另一个气态昂扬,腰悬宝剑。

范世延介绍道:“殿下,左侧之年长者姓秦名湛,字处度,乃邗沟居士之子。

右侧年轻带剑者,姓萧名嘉穗,字民丰,乃南梁萧氏之后,文略精通,勇力过人,殿下可以一用。”

“臣秦湛拜见殿下。”

“小民萧嘉穗拜见殿下。”

赵桓一左一右扶住两人,笑道:“本为求一贤良主持常州赈灾事,却不想还有两位隐于市井,差点失之交臂。”

“殿下过誉。”两人谦虚道。

此时,范世延妻已经收拾了餐具,回房端了茶水出来。

只有白开水,茶盏也有缺口。

范世延道:“寒舍简陋,即无桌凳,亦无茶叶,便请殿下坐石块用些白水。”

“如此白水,胜似琼浆玉露,此块石头,不下凌霄御座。”

赵桓径直坐下,端起水杯一饮而尽。

“殿下豪气!”萧嘉穗赞了一句,跟着坐在了旁边。

秦湛范世延先后落座,秦湛道:“殿下文采出色,又顾念百姓,是故方有兴亡百姓苦之说。”

“不错。”萧嘉穗接道:“人人皆言国泰民安,谁成想区区三州之水灾,便让许多官员原形毕露,凭白让百姓吃了许多苦楚。

幸好殿下杀伐果决,为民除害,百姓方才有了盼头。”

“二位过奖!”赵桓指向范世延,道:“教授舍家为民,实乃士林楷模,吾必上奏朝廷,以为嘉奖!”

范世延道:“处度东奔西走,筹集钱粮,所得粮食,皆由民丰做主分发,公平合理,得失无怨。

二人配合,相得益彰,区区所为,不过变卖家财罢了,实不足挂齿。”

“哎~莫说了,再说羞杀人也!”秦湛摆手道:“前几日各家哀求,近乎一无所得,不如今早消息传来时,各家大户争相送钱粮而来。

前倨后恭之甚,皆是殿下赫赫威风,我之功劳,不提也罢。”

“所谓人走茶凉,前任通判之颜面,不如一刀见血来的有威慑,是故才有前后之别。

当下只凭各家捐献,便足够赈济之用,只待派人接收。”萧嘉穗道。

“处度曾任本州通判?”赵桓问道。

“是,政和六年卸任。”秦湛回道。

“其元佑五年应举未中,随侍邗沟居士左右,后邗沟居士被诬为元佑党人,追论不已,一再贬斥,流放途中,父子失散。

元符三年时,邗沟居士遇赦折返,于途中卒于广西藤州。

处度闻之,于湖南奔丧至藤州,当时局势不稳,不便还乡,遂停殡于潭州并守制。直至崇宁四年,方得归乡葬父。

其纯孝,世人多不能及。”

感叹一句,萧嘉穗继续道:“因受制于元佑党人子弟,处度仕途无望,遂游学于外。

当时中官梁师成,自谓苏氏遗体,以招延元佑诸家子孙,处度因此得荐,以宣教郎判常州。

当时在任,多有惠政,百姓莫不称赞,所言虚实,殿下差人打听一二便知。”

“吾自信民丰所言。”赵桓笑道。

萧嘉穗还是盯着赵桓,道:“元佑党人不论,只说处度得梁师成举荐,世人非议,言其投效阉竖。

如此人物,殿下可愿用之?”

“所谓党人,乃是政见不合,与才能无尤,再则……”赵桓回道:“吾乃储君,区区阉竖可用,待登基时,诛杀贬斥,一言而决,何虑之有?”

“殿下霸气!”萧嘉穗拜服。

一百一十三 常州事定也

邗沟居士,乃是秦观秦少游之别号。

秦湛作为其子,其前途自然与秦观休戚相关。

他的坎坷,说起来也是一番故事。

时神宗自觉军力羸弱,国事不振,为求强计,拜王安石为相,开始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