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岳父 第294章

作者:断雪落

  若是说有人能够帮助岭南的话,那么唯有这一位安玄公了,至少在这一个时代第一智者那么自然是非安玄公莫属了。

  舒安用一次次才华和神秘的伟力,得到了整个世间的认可。

  除了舒安,天下人可以说谁都不服谁,但这一个问题,哪怕是舒安有要慎重回答。

  “岭南,此地无升龙之相!”

  许久之后舒安率先出声道了一句,而这一句话也算是为岭南定下基调。

  首先便是让冯盎没有称霸的野心,毕竟人心可是复杂得很,就算是他都不一定能够猜透。

  别看冯盎现在表面恭恭敬敬,实际之上怎么样可是不好说。

  而面对舒安的这一句话语冯盎倒是点了点头,面色之上并没有任何的变化。

  哪怕是可以割据一方,但是对于冯盎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从来没有一位帝王的霸业是从南方开始的。

  更不用说是最南方的地区岭南了,至少冯盎还不想自己冯氏家族遭到灭顶之灾。

  此时舒安并不知晓这一位冯国公的想法,反而是声音继续响起。

  “不过岭南同样有自己的优势。”

  “那就是岭南有着不少资源方面的优势。”

  “还有就是岭南靠海了,这同样是一个优势。”

  .......

  在舒安的设想之中,岭南在这一个时代想要展露头角的话,那么走正常路线肯定是不行的。

  那么只有走通商的路线了,加上他即将开辟的东南亚海航路线。

  可以说岭南同样可以形成一个中转站,可以说这个才是重点。

  若是岭南能够有一个出海口的话,那么日后肯定能够吸引诸多人。

  海航的利益可是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了,一个港口只要收一点税就可以富得流油了。

  不过虽然舒安看到了遥远的未来,但冯盎面色之上就有一些迷茫了,因为安玄公话语之中似乎让他有一些不懂。

  好在虽然不懂,但是冯盎还是听出了一些东西,比如说岭南似乎接下来有不少的机会,但是需要一个出海口。

  要知晓岭南最南边的地区可都是蛮族占据,想要一个出海口并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既然安玄公说了,那么冯盎说什么都要争一争,而且对付这一些满足,冯盎明显是有一套的。

  冯盎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被解答,最后还是有一些稀里糊涂离开了书院。

  但是比起之前冯盎内心倒是放松了不少,因为他知晓安玄公肯定不会无故说一些话语。

  不得不说,现在冯盎已经将舒安当成了岭南的希望,当然主要也是他没有太多的办法。

  自从冯盎执掌岭南之后,庇护一方百姓他自认有做到,但是想要改变百姓贫穷的现状,他自认是做不到。

  舒安看着冯盎离去的身影眼眸则是陷入了深思之中,冯盎可以说给他出了一个难题。

  想要充当岭南的救世主可没有那么容易,冯盎做不到,他同样做不到。

  一切只能看岭南百姓自己的造化了,当然舒安倒是不介意多帮助一把。

  “看来海航的事情不能耽搁了。”

  舒安眼眸闪烁轻声呢喃道,算一算时间的话,此时舒狂狮应该快要测试了才对。

  在所有护卫之中,基本上都在舒安的命令之下娶亲成家了,但还是有一些人没有。

  而舒狂狮就是其中一个,在长安并没有待上太久的时间,而是早早跑了出去。

  显然这一位护卫小队长早有算计,哪怕是舒安也无话可说,最终也只能让舒狂狮去船厂了。

  有时候一些事情也强求不得,不过也可能是舒狂狮不想留下牵挂。

  舒安的海航计划自然不会对舒狂狮等人隐瞒,特别是关于海航的重要性在有一次舒安同样也说了。

  可能被舒狂狮听去了,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情况,就算是舒安也没有半分办法。

  因为总有人要去做,舒狂狮出身贫困,很早便别丢弃,在舒安找到他以前。

  舒狂狮只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乞丐,甚至因为年龄的关系,还经常受到其他乞丐的欺负。

  能够活下来到舒安收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其中舒狂狮同样是最为节俭的一个人,任何东西都不愿浪费。

  或许是因为和以前经历有关系,若是可以的话,舒安不希望舒狂狮海航。

  因为大海实在是隐藏太多危机,哪怕是他做足了准备,也不敢保证一定活下来。

  正当舒安思绪纷飞的时候,关于冯盎拜访安玄公的事情同样瞒不住。

  “安玄公竟然见了冯国公。”

  “似乎很早之前冯智戴就有拜访过安玄公了。”

  “而且之前安玄公一些行为可是和岭南有着不少关系。”

  ......

  关于这件事情,不少人议论纷纷,更多人还是兴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若有所思。

  当然其中最为关注便是宫廷之中的李世民,帝王心思最难猜。

  哪怕是在宫廷之中对冯盎推心置腹,但暗地之中关注可是不小,特别是冯盎还是去见舒安。

  “比给朕的东西还不少。”

  李世民看着手中百骑情报面色之上有一些吃味道,若非是这一位冯盎还有一点脑子。

  怕是来长安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去见亚父吧,对于岭南的事情,这一位帝王多少有一些了解。

  大概也知晓是什么情况,但这一位帝王内心还是有一些不甘心。

  不过最后还是叹息了一口气,怎么说岭南也是大唐的一部分,算起来的话他这一位帝王同样有不少的责任。

  “罢了,反正既然见了冯盎,那么也见一见那一些小国使者好了。”

  想到了这里之后,李世民则是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不管怎么说,总归是来使。

  

第五百四十一章 最好的礼物

   时间在不断推移,除了季节的变化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那一些小国使者在得到了李世民接见了之后,更是兴高采烈,不过很快又被舒安的人忽悠在了长安的纸醉金迷之中了。

  反正是冬天,对于这一些使者来说也不差这一点时间,不如等到明天开春在走。

  尽管这一些动作还是比百骑看在眼中,但是这一位帝王还是没有想明白,这亚父到底要做什么。

  好在这一位帝王最近同样有烦恼的事情,那就是如何挑起战争了。

  没有错,就是挑起战争,两年的休整可是让这一位帝王难等,其中对于北方的异族关注那肯定是不用多说了。

  “君羡,你觉得朕该如何?”

  看着眼前的地图,李世民幽幽出声道,毕竟现在身边只有李君羡一人。

  怎么说李君羡也算是武将出身,加上担任百骑统领也有不少年头了,见识还是有一些的。

  “一切还要看陛下之意。”

  不过李君羡面色之上可是露出了一丝苦笑说道,他可不敢说出自己的见解,因为那很有可能影响陛下的判断。

  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这一切都不是他一个百骑统领所能够承担的。

  “君羡,你还是那般无趣。”

  面对李君羡的话语,李世民的话语并没有多少生气,因为这样的场景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一旁的李君羡面色之上只能够苦笑,低着头不敢言语,他可不敢顶撞这一位帝王。

  “也罢,今日就出去宫外走一走吧。”

  李世民忽然出声道,说走就走,这一位帝王可是没有停留。

  .......

  长安街道之上,李世民身着一件短袖小棉袄,在这深秋的天气之下,倒是差不多。

  随着棉花多了起来,同样种类也不仅仅限制在棉衣这一款式之上了。

  其中关于不同天气和寒冷的程度,同样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棉袄。

  当然也多亏了大唐比较开放的缘故,特别是在李世民等人带头之下,这棉袄很快便流行了整个天下。

  哪怕是有一些抵制的人,在传了棉袄之后,也只有真香这两个字了。

  走在长安街道之上,李世民还是收到了不少羡慕的目光,哪怕是现在棉衣普及了。

  但是很多人都只能备了最为寒冷要用的棉衣,至于其他棉衣,根本就配备不起。

  加上李世民一身贵气,自然是非富即贵了,自然是让人羡慕了。

  “说起来,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出来走一走。”

  面对这一些目光,哪怕是这一位帝王嘴角都不由微微翘起,当然还有不少感慨。

  是人就是七情六欲,李世民自然同样不例外,不过能够收敛好而已。

  出了宫廷之后,李世民就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尽管有不少人认识这一位帝王。

  但还有更多不认识的人,至少在长安之中,一张面孔还是很容易让寻常人忘却。

  或许是许久没有出来长安缘故,李世民倒是没有目的逛街了起来。

  若是让人知晓这一位帝王竟然如此做派的话,想必会让人跌破眼镜。

  隐藏在暗处的李君羡看着陛下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丝感慨,其实陛下同样有一颗不羁的心。

  没有在意世间的礼制,就像是一位寻常百姓一般好奇,甚至还会讨价还价。

  这一种只有在安玄公身上看到过,原因很简单,圣贤不可言论。

  无论安玄公做了什么,那么必然都是正确的事情,不过在李君羡的潜意识之中,安玄公又怎么会错。

  李世民在街道之上走了许久,尽管额头之上都有一些汗水了,不过面色之上倒是十分喜悦。

  在棉花没有出现之前,甚至已经可以追究到他未登基之前时候。

  他也曾经在长安城之中,差不多这一个时候游历过,那一个时候百姓可是一个个面色苦涩。

  似乎怕熬不过这一个冬天一般,不过在这之前,每一个冬天对于百姓确实是一个考验。

  现在粮食便宜了,加上有棉衣这东西,无疑这一些百姓并没有任何畏惧,哪怕是冬天面色之上都是喜气洋洋。

  可以说这一些笑容,算是对他这一位帝王最好的礼物了。

  “亚父!”

  李世民轻声呢喃道了一句,这一切都是亚父带来的,哪怕粮食是他的手笔。

  若是没有之前亚父告诉他岭南和安南的事情,相信他到死都不会知晓这件事情。

  原来天下粮食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原来不是所有地方都缺粮。

  不知不觉之间当思绪完之后,李世民看着自己所站的位置眉头不由微微一皱。

  因为现在他就在站在舒府的门前,可能因为思绪亚父的事情,所以脚步就顺着之前熟悉的路线走来了。

  “现在的亚父应该还在书院之中吧。”

  李世民摇了摇头并没有想到走进去的打算,因为他知晓这舒府,亚父应该是不在才对。

  要知晓连续两年多的时间这一位亚父可都是在书院之中,若非是之前中秋晚宴事情,就算是李世民都不觉得这一位亚父会来长安。

  事实之上也是如此,随着安玄公的归隐书院,舒府门庭可以说冷清了不少。

  只有偶尔一些新来长安的士子会来尝试舒门十问,可惜自从王玄策拜师后,后来都没有人成功过。

  当然这舒门十问同样交给了书院管理,甚至现在一半的题目都是这一些学生所出的。

  一开始不少士子以为让这一些学生出题是为了给他们减低难度。

  然而当尝试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想多了,要知晓那一些书院的学生,哪一个不想成为安玄公的弟子。

  凭什么那一些士子就有机会,在这样的怨念之下,这一些学生可是将自己平生最难的题目都写下来了。

  特别是这一些学生学习过了书院不少知识,其中知识之上的差异,更是让外面的士子面色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