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第532章

作者:坤琳婶

“呜呜呜…”杰克哭得更伤心了,他挣脱着想要自杀,却被荷兰兵使劲拦着。

所有人一提及明人无不愤慨。尤其是施琅,这家伙在船队走后,直接一把火把巴城烧了一个精光,所有的土著也都做了鸟兽散,回家吃他们的香蕉去了。

荷兰人重新回到巴城之后,连一座像样的建筑都找不到,巴城想要恢复原来的样子,非三五年之功不可。

荷兰人气坏了,巴城的损失不是丢了一座城这么简单,而是丢了半个东印度公司的业务。这损失可大了。最关键的是明人居然还赖在苏门答腊不走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明人不走,整个东南亚的土著跃跃欲试,全都不安分起来。

荷兰人要想稳定东南亚的财源,首要的就是剿灭这股明军。不杀施琅,荷兰人就没有好日子过。

“最近这些地方都不安全,劝你们还是尽快立刻比较好。”荷兰兵还是好心提醒杰克。

“那怎么办,我们已经身无分文,还指望换些钱好回欧洲呢。”杰克可怜巴巴地说。

“你们去苏门答腊岛周围碰碰运气吧,那里有我们荷兰的雇佣军,里面有许多西班牙人,或许他们爱喝。”

欧洲人最喜欢用雇佣军,真正的荷兰才多少人口,指望他们自己人打仗还不如指望他们跑贸易呢。说白了,荷兰人还是雇佣的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普鲁士和西班牙人居多,西班牙的船员,普鲁士的陆军。

“大人,您真是太善良了。”杰克一转眼就变了另外一个人,他迅速巴结了荷兰兵,还需要了一封推荐信。

不管信有没有用,起码杰克躲过了这次盘查。

苏门答腊岛很大,荷兰人想封锁是很难的,而且明军不是这里的土著,明军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一点不比何军差。

所以,双方已经打过好几仗了,荷兰兵吃了大亏。但是他们猜到了明军没有后勤补给,所以并没有退缩。

明军这边的弹药确实不多了,主要原因不是和荷兰人的战斗激烈,而是施琅对环境的误判。

这里是热带雨林地区,到处都是恶劣环境,动不动就下雨,让本来就难保管的弹药很容易浪费掉。

再加上鳄鱼、蟒蛇等大型野兽的袭扰,明军的弹药消耗的很快,完全没地方补充,只能看着一天天见底。

“大人,天地会的人送来消息,让我们后天去这个地方接手补给。”一个已经投身进天地会的华工向施琅报告。

“这一次消息准确吗?别又让我们白跑一趟。”施琅心里也清楚,要从敌军的包围中把补给送过来是很难的。

“不管准确不准确,都要一试。要不那些洋鬼子就不帮我们打仗了。”冯信说。

冯信也是自愿留下的,其实他对雇佣军更有兴趣。所以,那些荷兰俘虏基本上都是他在带领。冯信吹了很多牛,许诺了了很多条件,这才忽悠得这群外籍兵团没有散。

但是外籍兵团打仗是讲条件的,不能说你让他们拿着刀跟拿枪的敌人拼命吧,那他们肯定不干。所以,弹药补给对冯信来说更重要。

当杰克把补给送到施琅的手中的时候,施琅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船是洋人的船,旗是洋人的旗,接手武器的还是洋人的部队。但是这一切都是明人在领导,在操控,打的还是洋人。

“东西是好东西,就是这味儿有点大。”冯信撕开油纸包,拿出一包火药闻了闻,差点没让他当场吐出来。

“要是好闻的香味,早送到荷兰人那里了。”杰克没好气地说。

“你这个洋鬼子说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道理不错。有没有兴趣加入我的外籍兵团,我保证你发财。”冯信一看对方是个不错的洋鬼子,就想着朝自己手下拉拢。

“再见,再见。”杰克听了赶紧就溜,他还惦记着自己的两船货呢。

第五百八十九章:倭女心抚平孩儿军

朱由检对施琅能坚持个一年半载的一点也不担心,如果施琅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他就不是历史名人了。

南洋的事,不管是大明还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双方否则暗中积蓄力量。尤其是东印度公司,他们受到了这么大的损失,一定要找回来的。

用欧洲人的老习惯,东印度公司的理事们暗地里已经商量好了,那就是要让明国给予战争赔偿。

甚至有人把赔偿金都定好了,连带着肯定是要大明交出瓷器制作技术的,这些贪婪的商人要是不把这个拿到自己手中,怎么能露出他们的本性呢。

抛开外部环境,回到国内。

朱由检依旧面临国内的一些矛盾,还远远达不到想象中的太平样。

封爵已经提上议程,南京城内已有官员纷纷猜测,谁人封王,谁人封将?

然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大明皇帝朱由检启动了军队改革,正式推行军队义务役和半职业化。

义务兵很容易理解,战国时代各国其实都是义务兵。所不同的是勋贵和士大夫不在此列,但是大明现在不同了,朱由检要求所有臣民,只要年龄符合,全部要参加义务兵征召,除非身体素质确实不达标。

在这一点上,最明显的就是两位皇子直接被朱由检弄到军队里当一名大头兵去了。

义务兵是保证了军队基本兵员的来源问题,但是军队的战斗力,还是需要职业军人来保证的。所以,军队半职业化,士官制的推行就有必要。

再一个,军官职业化更是成为需要。对军官推行等级制度,有助于理清上下级关系,确立领导制度。

古代的军队往往只认自己的主官,军衔制度的推广,让士兵从认人转为认级。这可是朝廷在对军队加强控制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朱由检对军队军衔的最高设定,让所有人屏住呼吸。

大明最高军衔大将六人;上将二十人;中将六十人;准将一百二十人。

毕竟不是几百万军队的后世,这种将官的规模是合理的,同时也避免了军队系统单独过大。朱由检现在更希望文官系统能充实起来,好歹识字率高啊。

大将分别是:李岩、李定国、李过、郑成功、曾英、沐天波。

基本上照顾了各方面的势力,同时这几个人也代表了大明最高的军事指挥水平。至于说书人口中最常提及的五虎上将,就更多了。

朱由检的这一举措也满足了大部分高级将领的虚荣心。至少上将和中将这部分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也是或者将来会是那五虎上将咯!

荣誉面子给了,军功赏钱也发了,唯独就是没封勋爵。

南京朱由检的御书房。

李定国端坐在朱由检的面前,他低着头有些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就直说,你一向不是拐弯抹角的人。”朱由检对李定国始终亲近不了,这不是朱由检的原因,而是李定国总是在刻意和朱由检保持距离。

“臣是想说辽东的事的。那些兵跟随臣从小长大的,现在他们中的有些人要退役了,可是除了打仗什么他们都不会。”

李定国一口气说了很多话,也不晓得他在心里憋了多久。

“我还以为你会为自己争取什么要求呢,原来是这个事。”朱由检一点也不意外,李定国就不是一个会为自己出头的人。

李定国说的是孩儿军的士兵,这些人现在年龄都二三十了,随着辽东战事的逐渐稳定,他们当中的一大部分将会面临退役。

朱由检是给这些人分了辽东的土地,但是指望他们自己种?怕是连草都长不出来。

大明现在又不准土地挂靠,流民又都分了承包田,自家的地都种不完谁还去当佃户。等到这些人把赏下来的钱花光了,只怕就是白山黑水间新的土匪。

这件事,李定国不管谁管?他得对自己的兄弟们负责啊。

“谁说真让他们去当农民了。”朱由检无所谓说:“他们本来就是职业军人。虽然国家的军队里他们退役了,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他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