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第274章

作者:坤琳婶

因为他是当朝名仕,所以突破搜查很容易,这一次南京抓捕行动抓捕名单里还没有他,但是王铎也已经打探到了这次的目标之一就是黄澍。

回到家里的王铎可没有那份淡定,既然抓捕黄澍都已经开始了,而且他还刚刚杀了黄澍,轮到抓捕他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跑路就成了王铎唯一的选择,而且得马上走。

大明名仕王铎,就这样慌不择路的逃离了南京,亦如黄澍当初逃跑一样。

和黄澍不同的是,大名仕还可以带着十几岁的小妾跑路,留下几十岁的老妻守家,顺带着忽悠了一批读书人去了他们所谓的梦想之地,要实现报复去了。

又两天后,抓捕名单上就有了王铎的名字。黄宗義拿着奏折久久不语,他开始怀疑是不是弄错了,自己尊敬的老师怎么会和黄澍牵扯到了一起。

等待了一刻钟,黄宗義硬着头皮走进了朱由检的办公室,勉勉强强的把奏折递给了朱由检。

“这个王铎,是你老师吧?”朱由检瞄了一眼名单,随口一问。

“嗯!”黄宗義低哼了一声。

朱由检拿起小笔,朱红御批,然后轻轻地吹了吹墨迹。

“皇上,要不要派人去长江口拦截一下?”黄宗義突然问。

“算了吧,既然不愿意和我们过日子了,又都是一群铁了心要离开的人,何必阻拦。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朱由检厚着脸皮引用了后世太祖的一句名言,了解了此案。

而就在长江口,方近南正心里高兴地把两百多人分好多批一个个的按照不同任务派往北上的队伍里。

大明,开始了第二次的投降汉奸潮。第一次是勋贵们,这一次大多是读书人。

第二百八十二章:福建郑家

七月,朱由检在处理完江南第一波反叛势力之后,整个江南的政局稍微得安定了下来,虽然其他地方还有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但是总得来说,这年的上半年是一个太平岁月。

八卦洲造船厂,一艘修补后的英式战舰就停留在干船坞里,泛着新不新旧部旧的灰色颜色。不管是谁,都没有人会对这样一艘船有多少好奇之心。

对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反向研究的难度并不高,又不是太精密的仪器。只要投入反向研究,就会培养一批工匠出来,比让老师傅带徒弟的速度还要快。

朱由检的要求很简单:会拆,并且会装回去就行。

现在主持船厂技术部门的人叫梁九,是工部第一木匠,师从冯巧。冯巧乃故宫前三殿中的中和殿、保和殿的设计者。也就是就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重建的总设计师。

(ps:再次声明,本身会尽量使用明末时期的历史人物,虚构的人名越少越好。梁九在历史上主持重建紫禁城内主要殿堂──太和殿。动工以前,他按十分之一的比例制作了太和殿的木模型,其形制、构造、装修一如实物,据之以施工,当时被誉为绝技。他重建的太和殿保存至今。)

此人可以说是一个建筑设计大师,对于模型制作堪称巧夺天工,用他来督造船厂,可谓恰到好处。

朱由检起初到是不晓得有这么一号人,还是王承恩熟悉大明的事情,极力推荐的。

“梁工,能不能直接再照着图样制作一艘新船出来?”朱由检对梁九的称呼秉承着后世的风格,让在场所有人感到迷惑。

“启禀皇上,照着图样造新船是没有问题的。”梁九对皇帝对他的称呼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比喊他官职更为好听,他愿意接受这种称呼。

“那如果想要制造出一种全新的船型呢?”朱由检当然知道这艘英式的战舰并不完善,他还想改动,最好改成19世纪除的战列舰出来。

当然还有众多穿越里的神器:飞箭船。不管是五桅横帆的战斗大飞箭,还是双桅纵帆船的货运小飞箭,放在这个时代都是利器。

“那可不成,需先试制一艘试水一年,然后......”

梁九没有说完,朱由检基本就秒懂了。造新船会遇到很多问题,只有把船放到水里使用,才能找出问题所在。

而成熟的船型不需要这一过程,比如明初的龙江造船厂,一个船场工匠数量多达三千多人,且分工很细,船只建造有统一的规格和严格的用料标准。明朝初年的年造船量一般在三千多艘,可谓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年造船量。这些都是有资料可查的。当然,这里的三千多艘,肯定不全都是大船,如果大船有这个数量,恐怕能打灭国战了。

“木料用起来有什么问题没有?”朱由检最关系的是干燥窑里干燥出来的木料能不能用。

“初始的运送过来的木料不是很好,有些太干,有些太潮。后来送过来的就慢慢好得多了,基本上能满足造船所用,可能没有福建那边造得那么结实。”

梁九说话比较实在,一句就道破了其中的玄机。主要是朱由检对工期逼得太紧,他也不敢隐瞒。

“那些外藩好用嘛?”朱由检指了指那些从南阳弄来的修船工匠。

“如果皇上想造新式西洋船,他们必不可少。如果皇上造我大明船,他们则多为无用。”

“朕如果派你督造西洋新船呢?”

“臣只会坏了皇上的大事。”梁九说完,直接低下了头。

朱由检一愣,这么厉害的一个大匠,难道还不能解决一个小小的船型问题吗?那些穿越的随便找一个厉害的木匠,就能搞定一切的啊。

当然不行,中土文明和欧洲在营造方法上根本就是不同的两个体系,梁九能建造太和殿,但是他造不出凡尔赛宫。

这就是区别!

朱由检想要改进这个时代的战舰,向欧式发展,就必须去抢一批欧洲的造船工匠来。现在欧洲的工匠,要么在欧洲,要么在美洲。东南亚都没有,只有修船匠。

前面的路,任重而道远啊!

“那就依照这种船型,先造十艘出来。”朱由检郁闷地说。他知道梁九已经尽力了,这种依葫芦画瓢的本事还是有的。

“皇上,那船上所携大炮......”梁九急忙问。没有大炮的西洋战舰就是一个靶子,梁九显然是明白人。

“每艘船需要大炮多少门?”

“每艘船需要大炮三十六门。”梁九听到朱由检说造十艘战舰的计划感到吃惊,因为他知道这种战舰需要装备非常多的大炮,如果这十艘船真的完工,是否代表着皇帝要准备开海禁了?

“先造船吧!”朱由检吓了一跳,十艘船他造得起,但是三百六十门青铜大炮他现在可拿不出来,哪怕他现在的造炮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可是如果不着手积累技术参与到海洋争霸中去,就算回复了中原又有何用?哪怕就是眼前,福建郑家大明都应付不了。

还是要先把炮钢的技术解决了再说。

......

崇祯十九年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夏收都获得了丰收,大量的新粮食缓和了整个中原缺粮的困境,粮价随之应声跌落。

后金对外采购粮食的贸易也就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就是郑家赚钱速度的急剧减少。

荷兰人对郑家商船的袭击次数越来越多,而后金水师也是频频试探郑家的底线。要养活好几万水师的郑芝龙颇感吃力,不管在哪个时代,海军始终是一个烧钱的军队,而南京朝廷对福建水师向来是不管不问的。

郑成功回到福建没多久,就了解到了郑芝龙准备和后金谈判的打算。

初期的郑芝龙,还不能说是准备降金,按他的说法是要准备和多尔衮谈判的,给郑家扩展一下生意。

在这种思路下,郑家的其他将领也没办法反驳郑芝龙。郑家虽然是有郑芝龙当家,但是实际上郑家是一个联盟,还没有形成权力集中的一个势力团体。

十八芝本身就是一个联盟性质的组织,只是郑家几兄弟最后慢慢打败了其他海上对手,形成以郑芝龙为核心的家族式势力。其中以郑芝豹、郑彩、郑鸿逵都是手握重兵的人。

郑成功回到福建之后,郑芝龙就像这个大儿子透露了自己的想法,郑芝龙极力劝阻,无果。郑家这个大儿子就被郑芝龙看管了起来。

时间一直拖到了七月底,郑芝龙终于拖不下去了。如果贸易的问题再不解决,郑家今年的收入将会大减。尤其是去年的粮食贸易,今年将会一两银子都见不着。

八月初,郑芝龙尽撤水军回晋江安平(安海镇),有船五六百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