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昏君系统 第294章

作者:玉龙三太子

 断了一根脚筋和手筋的这些叛军士卒们,日后就是再想造反,也没机会了,他们下辈子永远上不了战场了。

 不得不说,当初许风提出的这种,处置叛军士卒的办法,可要比白起动不动就坑杀的超暴力方式,强多了。

 至少,这样不用造成太多的杀戮,不会被后人诟病,也彻底解除这些叛军士卒再度造反的可能性。

 “大王,我们现在去哪啊?”

 这一边,福大命大的刘武周没死,真让他逃了出来,不过却极为狼狈,身边只跟着二三十名护卫。

 “大王,要不咱们北上,去和突厥人汇合吧。”

 旁边有心腹说道。

 “是的,大王,现在我们要想击败隋军,就只能依仗突厥人了。

 只要突厥人能击败隋军,我们便立即便可东山再起。”

 旁边也有人附和着。

 刘武周想了想,也是点点头。

 的确,只要始比可汗能够击败隋军主力,活捉许风,再南下打下东都,隋朝基本上就等于灭了。

 到时候,刘武周只需要依靠突厥人,便可重整兵马,甚至坐上皇帝之位。

 刘武周想来想去,这个时候,他确实只有去和突厥人汇合了。

 “走,去找突厥人。”

 随即,刘武周带人北上,寻找始比可汗汇合。

 到了十五日,周瑜在处理完这些叛军之后,立即派人去向轵关这边的许风,汇报这一战的战果。

 周瑜知道,这个时候许风和白起在轵关那边,估计已经收到他派人送去的消息,知道他这边临时改变战略了。

 周瑜必须尽快送去捷报,不然许风那边可就进退两难了。

 只要许风收到周瑜的捷报,知道周瑜这边大获全胜,他们便可放弃之前白起的战略部署,改用周瑜送去的第二套方案。

 随后,周瑜也大摇大摆的领军北上,颇有和轵关这边的隋军,南北夹击在济源的突厥主力骑兵的势头。

 而就在周瑜这边,刚刚北上的时候,许风和白起在轵关这边,也不过才敢收到周瑜送去的消息。

 “周瑜搞什么,怎么能擅自改变计划,这对我们影响太大了。”

 白起踱步,神色明显不满,说道。

 “这也不怪周都督,从周都督送来的消息来看,这一次确实是一个消灭刘武周和梁师都二贼的好机会。

 如果周都督能够一战吃掉,刘武周和梁师都二贼麾下十万人马,哪怕是改变计划,也是值得的。”

 旁边的许褚,开口说道。

 “他这是先斩后奏,万一他那边行动不顺利,没能迅速击败刘、梁二贼的人马,陷入的胶着战。

 到时候,我们全盘计划就都乱了。”

 白起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这一战对隋军太重要,白起知道他们输不起。

 这个时候,许风在一旁一直没说话,在心里他其实对于周瑜这一次,擅自改变计划,也有些不满。

 不过,许风对于周瑜的能力,还是相信的。

 既然,周瑜有把握改变计划,行动成功的可能性应该很大。

 再说,现在周瑜先斩后奏,许风也没办法制止了。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既然周瑜如此有把握,那我们就相信他。”

 “白起,改变计划吧,按照周瑜送来的计策进行。”

 许风看向白起,目光坚毅,说道。

 “好吧,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许风这边,还在守着轵关,并没有轻易让给突厥人,每日还与突厥骑兵在关前大战。

 始比可汗之前似乎没耐心了,曾让麾下突厥骑兵攻关,付出不小的伤亡,却没能拿下轵关。

 随即,始比可汗便放弃了强攻轵关的打算。

 其实,即便是突厥人再不擅长攻关,只要始比可汗铁了心拿下轵关,多派几支突厥骑兵进攻。

 多承担一些伤亡代价,许风在轵关也是守不住的。

 只要是,轵关太小了,根本承受不住几万突厥兵的进攻。

 不过,始比可汗这边似乎不想让麾下骑兵,承担这份伤亡,他在等,等刘武周和梁师都两军赶来。

 按照始比可汗的打算,这样的强攻作战,得让刘武周和梁师都麾下人马去做,他麾下突厥骑兵怎么能做炮灰呢。

 所以,始比可汗在济源这边,并没有着急进攻。

 可惜,很快始比可汗在济源等来的,不是刘武周和梁师都两人领军,前来和他汇合的消息。

 而是,刘武周和梁师都两人全军覆灭的噩耗。

 “废物,刘武周和梁师都都是废物。

 他们两人,十万大军就这样被人家一口吃掉了,要他们有何用!”

 始比可汗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大怒,咒骂刘武周和梁师都。

 “大汗,没有刘武周和梁师都那两个废物,这一战我们一样能打赢,咱们之前就不该等这两人。”

 突厥将领中,有人狂妄的说道。

 “大汗,刘武周和梁师都被灭,一支十几万人的隋军步卒,已经渡过黄河,出现在了我们的后方。

 现在,我们该改变计划了。

 要不尽快击败我们前面,隋朝皇帝率领的隋军骑兵主力。

 要不,我们就迅速掉头,南下灭掉隋军这支步卒主力,不可让他们对我们造成南北夹击之势。”

 突厥这边,也不全都是狂妄之辈,也有一些理智的将领,提出一些靠谱的计划。

 众人的眼睛,全都望向始比可汗,等待他的决定。

 “全军明一早南下,先吃掉后面隋军步军主力,再来解决隋朝皇帝的骑兵部队。”

 最终,始比可汗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对了,勒太史那边怎么样了?”

 随即,始比可汗又对手下人问道。

 勒太史,乃是始比可汗麾下头号大将,之前在河内郡东面扫荡劫掠的,另外三支突厥骑兵,就是由他指挥的。

 “回大汗,勒太史那边派人送来消息,有一支三四万人的隋军骑兵,突袭河内城,他无奈领军去救援河内了。

 恐怕无法驰援我们这边,至少也得让他解决了河内那边的这支隋军骑兵才行。”

 有突厥将领回答道。

 “嗯?一支三四万人的隋军骑兵,出现在河内一带?他们怎么过去的?”

 这个消息,也让始比可汗一惊。

 要知道,始比可汗对于他们之前劫掠的大量人口,钱粮等财富,可是十分看重的,那些财富相当于突厥一两年的收入。

 始比可汗在离开的时候,将这些劫掠来的人口和钱粮,全都存放着河内城,留下五千突厥骑兵看守。

 这些人口和钱粮,要是被隋军骑兵夺回去,始比可汗绝不能接受。

 正因为如此,勒太史原本应该领军,过来和始比可汗汇合的,结果半路上,听到有隋军骑兵大军突袭河内,只能改道去河内。

 出现在河内那边的隋军骑兵,不用说,正是陈庆之率领的一万五千隋军骑兵。

 陈庆之也很有手段,一万五千骑兵,硬是弄出三四万骑兵的阵势,可吓坏了河内城内的突厥守将。

 河内城内的突厥守将,才紧急派人向勒太史求援,成功将勒太史麾下十万突厥骑兵,牵制在了河内一带。

 “大汗,河内那边的隋军骑兵,可能就是轵关北面隋军骑兵过去的。

 他们毕竟是隋人,对于这里的地势比我们了解,想必是走了我们不知道的路线。”

 “派人告诉勒太史,让他必须保住河内城,城内的人口和钱粮,财宝,可都是我大突厥男儿好不容易从隋人手里抢来的。

 这些,本汗都是要带回草原的,绝不可让隋人重新夺回去。

 告诉勒太史,要是这些人口和钱粮,被隋人夺回去,他就别回来见本汗了。”

 始比可汗冷漠的说道。

 到了第二天,始比可汗就率领十七万突厥骑兵主力,迅速离开济源城南下。

 不得不说,突厥大军全军骑兵,那机动性真的不是说说的。

 十七万突厥骑兵,从济源南下,几十里的路途,不到一日便走完了。

 到了一月十七日,周瑜率领的隋军步卒主力,刚刚抵达一处叫三响铺的地界,隋军斥候就从北面紧急回报。

 “报,都督,北面发现大股突厥骑兵,正朝我们这边冲过来。”

 一名浑身染血的隋军斥候,身受重伤,冲回来向周瑜报信。

 很明显,这些隋军斥候已经与北面过来的突厥斥候,发现了交战。

 “来的这么快?”

 周瑜也是大吃一惊,虽然他知道骑兵的速度快,也一直防备着可能随时南下的突厥骑兵。

 但从他北上才两天,突厥骑兵就杀过来了,这个速度还是超乎周瑜的预料。

 周瑜迅速扫视了周围地形,指着西面一处村寨,对手下众将喊道:“快,全军向那个村寨行军,一定要在突厥骑兵冲来之前,列好军阵,快。”

 周瑜的声音中,夹杂着着急的情绪。

 三响铺这一带的地势,还是比较平坦的,适合骑兵冲锋。

 要是在突厥大军赶来之前,周瑜麾下这十二万隋军步卒,无法占据那处村寨,无法列好军阵,那面临他们的将是灾难。

 好在,隋军斥候用性命,及时送回的情报,为周瑜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在突厥骑兵主力赶到前,周瑜率领近十二万隋军步卒,进入到这处名叫余家堡的村寨。

 周瑜站在余家堡那些低矮土墙后面,心里稍微安定下来。

 在周瑜这边,知道北面突厥骑兵来了的时候,北面突厥骑兵也已经收到斥候的回报,知道遇上隋军步军了。

 当即,始比可汗就下令,全军高速南下,准备一鼓作气冲垮正在行军的隋军步卒。

 “嗷嗷嗷!”

 轰隆隆!

 突厥骑兵的尖叫声,马蹄隆隆,大地都在震颤,突厥骑兵从南往北一眼望不到头,声势浩大。

 余家堡作为百姓居住地,这里的地势稍微高些,周瑜和隋军步卒们,此时站在余家堡内,就能看到外面冲来的突厥骑兵。

 不少隋军士卒都在冒汗,他们也被突厥骑兵如此恐怖的气势,所震撼到了。

 余家堡不大,全堡也不过三百来户,一千来口人,所以不可能待得下近十二万隋军步卒的。

 再说了,就算待得下,周瑜也不敢将近十二万隋军步卒,全都挤进这小小的村堡。

 要不然,等这些突厥骑兵主力到了,光是用箭镞覆盖射击,都能将里面的人,射成筛子。

 所以,周瑜率领两万隋军精锐,进入余家堡,作为中军之地。

 而周瑜让太史慈和孙忠,罗士信和杨元御四人,各率五万隋军步卒,依托余家堡列阵。

 这一次,隋军步卒所列军阵,可不是普通的步卒军阵。

 普通的步卒军阵,是挡不住骑兵冲锋的。

 这一次,隋军步卒列阵之后,除了最前面的盾牌手,在他们阵前周围,他们还设下了一圈车阵。

 周瑜这一次过江,不仅带来了十二万隋军步卒,还有数千辆大车、

 这些大车行军的时候,可以为隋军运送粮食、伤员,一旦到了战时,将其围在步卒军阵外围,可以有效的阻止突厥骑兵的冲锋。

 有了这一圈的车阵,至少能保证,突厥骑兵无法直接对隋兵进行冲锋了。

第273章 隋军步卒VS突厥骑兵

上一篇:三国第一军师

下一篇:崇祯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