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写日常的咸鱼
李世民能驾驭贞观一朝的老臣,李治可不好驾驭。
特别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几人。
“永徽六年,中书舍人李义府首起支持‘废王立武’,得到四弟和武照的重赏,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见机行事,也都转而支持立武武照为后。”
听到这里长孙皇后也李丽质就知道武照真正的崛起开始了。
萧然继续说道“四弟见有不少人支持,于是再生废立之意,而元老李勣又表态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使四弟、武照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转过来了。”
“同年十月十三日,四弟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四弟再次下诏,将武照立为皇后。”
武照登上皇后之位不是偶然也不是巧合,是当时李治的政治需求。
也像是李治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交易。
“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大的宰相褚遂良外贬,十一月初一日,举行了册立武照为皇后的仪式。”
“双赢了!”长孙皇后喃喃自语。
李治清除朝廷上反对自己,自己不好掌控的人,武照登上皇后宝座。
两个人也算是双赢了。
最重要的是,李治真的很喜欢武照。
“之后,四弟和武照达成共识:将舅舅、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四弟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立武’事件沉重打击了关陇集团,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被改变,对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李丽质不太理解这个,但是长孙皇后明白含义是什么。
长孙皇后心里也是赞许点点头。
从皇权角度来说,这是好事。
李丽质皱了皱眉头,不太理解。
所谓的“关陇集团”是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其核心主要是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上层统治阶级,成员包括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
关陇集团以宇文泰为首,而宇文泰作为西魏的头号权臣,国内的军队几乎都可以看作他的私兵,皇帝只有发言权,没有指挥权。
宇文泰死后,他的儿子有迫使西魏恭帝禅位,建立了北周政权,不过就在北周一统北方不久,就被西魏十二大将军杨忠的儿子杨坚给窃取了,并建国隋朝。
之后,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李渊也不甘人后,趁着隋末天下大乱,攻入长安,建立了唐朝。
可想而知,关陇集团的势力是多么恐怖了,掌控四朝皇位的更迭,坐看天下风起云涌。
李氏家族也是靠着关陇集团夺得天下的。
隋末之际,李渊起兵太原,由于李渊出身于关陇勋贵之家,所以同为关陇集团成员的长孙顺德、宇文士及和窦琼等人便相继投奔于他,与他一起打天下。
唐朝之后,仅李渊任命的十二位宰相中,就有至少其人自带关陇集团的属性。在关陇贵族的眼中,皇帝就是他们利益的代理人,要是这个皇帝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就换下一个皇帝,隋炀帝杨广的结局就是如此,而李渊则作为新的代理人,被关陇集团推上皇位。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364章女皇气运加身,登上九五之尊!
关陇贵族对于某些软弱的帝王来说,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但对于李世民这样强势的皇帝而言,他们就像是绊脚石、拦路虎,始终被掣肘着,无法自由的实施内心的抱负。
不仅如此,到了李治统治时期,李治想要“废王立武”,都被当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给反驳了,要不是李治坚定废后决心,恐怕还是要受到关陇集团掣肘。
长孙皇后点点头,暗暗记在心里,李治这一招很高明。
自己不需要承担太多风险,就可以打击关陇集团。
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人倒霉了,长孙皇后和李丽质也明白,以后朝廷就是武照和李治说算了。
“之后呢?没有敌人了,治儿开始堕落了吗?”长孙皇后继续问道。
李治之前表现不像是昏庸之人,不应该给武照做大做强的机会。
“母后,这个还真不能怪四弟,这也是无奈之举。”
“无奈之举?”长孙皇后想了想,“什么无奈之举?”.
“四弟身体并不好,这是家族的遗传病。”
“身体不好?”长孙皇后和李丽质都看向外面玩耍的李治。
说李承乾和李泰身体不好长孙皇后也觉得可能,但是印象中李治身体一直不错啊!
“显庆五年十月,四弟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照处理朝政,这就是二圣临朝了!”
“原来如此!”长孙皇后觉得还算是情有可原,李治不是昏庸无能,也是因为贪图享乐被架空。
“武照最后可以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即是四弟执政生涯的无奈之举,也是朝堂斗争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风疾找上了心中怀有宏图伟略的四弟,风疾也就是中风,这种病在蓝星也很棘手。”
听到萧然的话长孙皇后一脸担忧看向外面的李治。
“在四弟身上分别以初形成脑血栓,进而脑栓塞,最后形成为脑瘤,致使四弟会出现头晕入眩,语言不立,直至最后不省人事。”萧然补充,“和大脑有关系的病,治疗就比较困难,做手术风险也很大。”
“早期被舅舅的宰相集团长期分权的噩梦一直萦绕在四弟心里,所以哪怕身体逐步恶化,四弟也不愿意将核心权力分散给三省六部制的大臣们。”
“但是整个大唐帝国的运行肯定是有数以万计的工作要处理,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四弟实在有心无力,迫不得已的四弟做出了一个看似正确,却在整个朝堂掀起滔天巨浪的抉择。”
“这个抉择就是二圣临朝,武照开始对天下大事正式进行裁决,临德元年,在处理上官仪事件之后,武照成功在大唐的朝堂大殿上用一卷珠帘作为隔断,开始了他的权力扩张之路。”
长孙皇后和李丽质看向外面的武照。
这个人实力不俗,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加上运气也是真的好。
李治身体不好才给了武照机会。
“这应该就是武照越俎代庖的开始了吧!”
长孙皇后可以想象,李治因为身体不好,不能处理朝政,那朝政自然就是武照说了算了。
“通过史书的种种迹象表明,此时的武照其实还并未思考到如此遥远的方面,二圣临朝只是四弟体弱和朝堂权力分配控制所得出的一种妥协答案。”
长孙皇后点点头,萧然都这样说了,长孙皇后也是相信的。
女人登基称帝这种事情,在此之前想都没有人想过。
毕竟武照之后,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到。
这不仅仅是要有实力,还得有那个命才行!
“皇帝无法处理朝堂政务时,皇后或太后机会出现承接过度的作用,稳定朝堂,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长孙皇后和李丽质点点头,皇后,皇太后垂帘听政的事情之前就有不少。
典型的比如吕雉,不说远的,隋朝的独孤皇后也是。
独孤皇后和隋文帝一起商谈国家大事,二圣临朝最早是独孤伽罗和隋文帝。
萧然无奈笑了笑,“只是四弟低估了武照,高估了太子李显,病入膏肓的四弟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
“四弟也认为自古就没有女人登基称帝的情况,任由武照能力再强,最后的江山仍李家的,但如果被异姓权臣掌握朝堂则必是他此生最大的失误。”
“所以四弟在病逝之前,让太子李显即可继位,不给任何的外人留下机会,竟说出了那句:军国大事有不觉者,取天后处分。”
“他也不会想到当时武照一大把年纪了会登基称帝。”
“毕竟四弟认为只要太子的势力逐渐强盛,武照只有归还权力的情况,绝无把持朝政的机会,只是四弟并没看清楚他的太子李显,李显想用韦玄贞对抗武照的计划,却让武照找到了真正登上九五至尊的机会。”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365章紫微星长孙皇后,长乐的担心!
李显和武照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人,弄巧成拙,给了武照机会了。
长孙皇后长长叹了口气。
算是了解了武照是怎么样一步步爬到皇位上的。
看起来李治有责任,但是也有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
长孙皇后了解差不多离开萧府。
看着长孙皇后带着武照离开,萧然喃喃自语:“武照是没机会了,接下来就更不可预测了。”
“母后这个位置确实是最有可能的。”李丽质越来越觉得紫微星是长孙皇后了。
之前长孙皇后生病早逝,现在不会了。
武照是从皇后位置开始影响朝政的。
假如李世民驾崩了,哪怕是是李承乾继位,长孙皇后影响力完全可以垂帘听政.
加上长孙无忌,权倾朝野实在太简单了。
“世事难料,不好说。”萧然拉着李丽质回到堂屋。
“母后感觉是另有所图,不单单是为了听武照是如何崛起的。”李丽质皱了皱眉头。
萧然也有这种想法,但是不好说,“或许吧!还早呢!”
都说了那是三代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才开始。
紫微星再厉害,也不可能从李世民手里抢李家天下。
“也是,现在才贞观八年!”李丽质靠在萧然肩膀上。
还有几十年!
接下来几天一切正常,其他工作也按照计划正常。
钱庄保持稳步增长,现在长安城绝大部分商人都非常乐意使用纸币,也喜欢把钱存到钱庄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商人的使用,现在其他百姓也慢慢接受了。
因为商人承认了,纸币买东西就不会有问题了。
商人也不喜欢抱着一大堆沉甸甸的铜钱银子。
萧然也没有回内室睡觉,天天陪着锦娘。
还能和锦娘说说土豆玉米的事情。
...
太极宫
李世民看向尚书右仆射李靖,“红衣大炮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靖连忙说道:“陛下,开始研制了,之前是铜和铁不够。”
李世民满意点点头,“段纶,矿产如何了?驸马给的位置如何?”
“回陛下,驸马给的位置非常准确,作坊也在余家沟建起来,这两天就开始提炼铜铁了。”工部尚书段纶立刻说道。
“其他的先放放,现在紧要的是铜和铁,等天气回暖,和高句丽的全面战争也开始,那个时候红衣大炮必须要派上用场。”
现在李世民开始往锦州城运物资了。
李世民要用红衣大炮,把之前隋朝留下耻辱洗刷了。
不仅仅要大败高句丽,还有灭国,赢的漂亮。
现在朝廷不缺钱了,铁和铜也找到了,不缺了。
李世民自然要催工部。
“是,陛下!”段纶看了看李世民,又看了看李靖。
李靖继续开口说道:“陛下,户部那边事情差不多了,要不然让驸马去工部吧!”
“这又是为何?”李世民问道。
“工部提炼铜和铁,还有建造红衣大炮,这些需要驸马。”李靖给出自己理由。
红衣大炮是李靖这是尚书右仆射主要负责,工部只是配合。
不等李世民开口,户部尚书戴胄一下子不乐意了,“陛下,钱庄的事情还早,还有很多事情需要驸马,现在驸马可不能走。”
戴胄不能让萧然这个户部侍郎调走。
“钱庄现在不是很好的吗?”段纶连忙说道:“再说了,现在钱庄的主要负责人是公主殿下,驸马现在也很少直接管理钱庄的事情了。”
工部想抢人,自然是打听清楚了。
“我是户部尚书还是你是户部尚书?”戴胄也丝毫不让步,“户部事情有没有完成,我没有你清楚吗?”
上一篇: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