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68章

作者:十月廿二

  “不能更快了么?”

  艾德斯坦纳还抱着最后一丝期待。

  高航速是他计划中很重要的宣传噱头,尤其在如今协和式客机即将退役的时间点上,一型在速度上逼近音速,但燃油经济性和噪音都与其它飞机并无差距的公务机,绝对能赚足目标客户的眼球。

  要是没了,总归非常可惜。

  “很难。”

  卡索雷摇摇头:

  “实际上,我一直都很想抱怨一点,就是我们自己的CATIA,和火炬集团的TORCH Multiphysics之间,适配做得不好,所以每次都要花大量时间进行模型纠错和重构,这次换用COMSOL,也是因为他们可以直接兼容我们的工程文件……”

  “总之,如果一定要按照原来的时间表完成任务,那恐怕只有把整个翼型计算工作交给火炬集团自己,他们的数值计算业务部应该有目前计算经验最丰富的工程师,再搭配我们全新的超级计算机硬件,效率会提升很多……”

  听到这个建议,艾德斯坦纳不免有些犹豫:

  “但这可是飞机设计里最主要的工作之一……要是找别人来做,靠供应商的形式肯定行不通……”

  “要是增加一个合作伙伴,那又要经过另外三家公司同意,而且火炬集团只是个做软件的,能懂什么机翼设计……”

  “实际上……可能没有那么麻烦。”

  卡索雷又突然开口道:

  “这个火炬集团虽然表面上是一家软件和计算服务公司,但我之前去查过它的背景,发现它实际上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华夏航空动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2001年这会,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其实还没那么容易查。

  而且火炬集团还是后来才转到航空动力集团名下的。

  因此,卡索雷能找到这种消息,显然是没少做功课。

  “还有这种事?”

  艾德斯坦纳也有些被惊到了。

  然而,卡索雷接下来的一句话,则更加重磅:

  “而且我还查到,这个火炬集团的总经理,和航空动力集团那边,负责对接我们猎鹰Z项目的负责人……他们……”

  “他们是……同一个人。”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下来。

  “也就是说……”

  许久之后,还是刚刚也汇报过的布劳迪打破了寂静:

  “你们那封用于留档备份的邮件,其实是发到了TORCH Multiphysics的开发者本人手里?”

  “应该是这样……”

  卡索雷点点头:

  “或者说,幸亏是发到了他的手里。”

  “如果我们没能提前发现这个计算问题,而是等到开始吹风洞才意识到不对劲的话,那可就不是耽误几个月进度这么简单了……”

  而布劳迪也紧跟着说道:

  “如果是他的话,那或许真的可以在原定时间内完成设计方案。”

  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艾德斯坦纳。

  作为猎鹰Z项目的总负责人,他的意见,在此时至关重要。

  而艾德斯坦纳的内心也在进行天人交战——

  一方面,他觉得猎鹰Z归根结底还是个属于法国的项目,总不能什么都交给华夏人来干。

  但另一方面,要想维持原来的开发进度,那似乎也没有其它选择。

  如果到时候其它子系统都已经开发完了,大家一起停下来等着达索这边的总体设计……

  似乎更加丢人。

  “无论如何。”

  最后,还是达索帮艾德斯坦纳解了围:

  “就像刚刚卡索雷博士所说的,如果我们准备在日后提高CATIA和TORCH Multiphysics之间的兼容性,早晚都要和对方进行合作的。”

  “所以这次……就当做是提前拉近一些关系吧!”

第944章 最后的战略轰炸机(算昨天的)

  几乎在这两件事发生的同一时间。

  二毛,基辅州,普瑞鲁基空军基地。

  一架垂尾上绘制着五星红旗的图154M客机正打开反推装置减速滑行。

  由于年久失修,这条跑道已经略有些不平整,某些脆弱的地方甚至已经开裂。

  好在对于一架设计之初甚至考虑过战术用途的客机来说,这一切都算不得什么问题。

  随着飞机的速度不断减慢,两位驾驶员也逐渐可以分出一些精力观察跑道两侧,以寻找滑行道的位置——

  正常情况下,这应该是由塔台告知他们的内容。

  但普瑞鲁基空军基地的塔台指挥人员显然并没有什么经验,再加上毛味十足的英语口音,仅仅在刚刚指挥飞机降落的过程中就出了不少乱子。

  好在这附近的空域干净无比,并没有其它任何飞行器存在。

  所以倒是不至于出什么安全问题。

  只是苦了货(客)舱里快要挤成肉罐头的乘客们。

  “我说老郑啊,二毛这基地空管……怎么感觉完全不靠谱啊?”

  客舱前段的座椅上,陪同此次访问的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秦翰揉了揉由于剧烈晃动而有些发晕的脑袋,向旁边一位身穿空军制服的军官问道。

  “没办法。”

  负责整个接机任务的郑侠申一边捡起刚刚掉在地上的大檐帽,一边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腾出手来指了指舷窗外侧:

  “你看跑道周围的环境。”

  “我保守估计,这机场得有五六年没怎么频繁起降过飞机了。”

  普瑞鲁基空军基地位于基辅附近一个有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

  冷战时期,这里是184重型轰炸机航空团的驻地,作为威慑北约最重要的力量而存在。

  但如今,在184团本身都已经面临撤编的情况下,自然不再会有多少飞机会光顾这里。

  而184团本身的那些装备,也是每隔很长一段时间才会起飞一次。

  起飞的目的也并非为了训练或者执行任务,而是保证这些飞机最基本的运转,以作为和其他国家的谈判筹码而已。

  所以,现在塔台里面坐着的那个人,可能整个职业生涯,都未必指挥过10次飞机起降。

  自然没有任何经验。

  二人说话这会儿,图154M已经向右侧进入了滑行道,正缓缓驶向不远处的停机坪。

  “啧啧啧……”

  秦翰稍稍探头,看向停机坪上一字排开的二十几架战略轰炸机。

  距离最近的,是几架四個螺旋桨的图95。

  而稍远处,则停着他们本次前来的最终目的——

  图160。

  尽管他并不是军人,但在参与此次任务之前,还是专门了解过一些相关知识,能够认出这些在当年赫赫有名的型号。

  “这么好的飞机,就这么丢在这生锈,实在是……”

  一时间,秦翰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时的感觉。

  最后,他还是憋出了几个字:

  “太可惜了……”

  “是啊……”

  郑侠申轻轻叹了口气:

  “谁能想到,一个能造7万发核弹,和美国人针锋相对将近半个世纪的国家,突然之间就土崩瓦解了……”

  作为军人,他虽然给出的是肯定的回答,但语气中更多还是感慨。

  当面对来自内部的敌人时,再强大的军队也很难发挥什么作用。

  秦翰意识到,这个话题不太好继续下去,因此话锋一转,直接把刚才自己的话给吞了回去:

  “不过,倒也不完全是可惜。”

  “毕竟,也正是因为这样,咱们今天才能有机会站到这里……”

  “其实……秦代表有所不知。”

  郑侠申微微笑了笑:

  “应该是……大概六年以前吧,我也曾经带队来到过这,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荒凉,偶尔还是能看见几架飞机起降的。”

  听到这里,秦翰双眼微微瞪大:

  “您之前来过?”

  “对,而且也是坐的这架图154……”

  “也是为了那些飞机?”

  秦翰伸手示意了一下窗外。

  此时,飞机也恰好停稳在了机坪的指定位置上。

  客舱广播中响起了可以准备离机的声音。

  “对,不过中途被搅黄了。”

  郑侠申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容:

  “我那时候本来以为,华夏空军要永远和这些宝贝家伙错过去了。”

  “没想到,如今还能再有第二次机会!”

  由于兴奋,他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发抖。

  “也是我们赶上的运气不错。”

  秦翰也跟着郑侠申来到过道,准备下飞机。

  他们两人是本次华夏代表团的领队,只不过一个单纯负责接机,另一个还要负责后续的诸多书面流程。

  毕竟,交付这几架图160,是作为二毛去核化进程的一部分完成的。

  这是绝对马虎不得的事情。

  ……

  直到飞机停稳的几分钟后,才有一辆舷梯车匆匆开过来,对接到机舱门口。

  紧接着,舱门打开。

  以郑侠申和秦翰为首的一行数十人,沿着舷梯鱼贯而下。

  而在距离飞机不远的地方,已经有几名身穿各色军装,显然来自不同国家的军人,正在等待着他们。

  虽然距离苏联解体已经过去十年,但大毛和二毛的军装在形制上仍然比较接近。

  有时还是从配饰和颜色上更容易进行区分。

  至于那些穿着完全另一种风格制服的,从他们衣领上的U.S.符号就不难看出,是来自美军的中高级军官。

  没错,尽管涉及到的交易主体是属于二毛的飞机。

  但主要的交易国却并不包括二毛本身。

  其它两个国家自然也分别带来了一个代表团,不过他们的飞机比华夏早降落了几个小时,因此闲杂人等已经分别前往基辅住下了。

  只留下关键的几个人在此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