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34章

作者:十月廿二

  “之前组织上就派人协调过,也通过伱父母单位征询过他们的意见,不过最后他们两个拒绝了,这次你有机会的话可以再劝他们一下……”

  “这事我知道。”

  常浩南倒也没矫情,只是略带无奈地苦笑道:

  “最开始,前年我拿五四青年奖章的时候,我们当地市里面就提过给我父母调动工作的事情,但是他俩是觉得,能力范围有限,要是真调到什么关键岗位上掉了链子,反而对我影响不好。”

  丁高恒听罢也爽朗地笑出声:

  “这种情况我们肯定都是给闲职的,所以倒是不用担心掉链子。”

  “不过你父母能保持这样冷静的心态,我还是要说一声佩服。这叫什么……虎子无犬父?反正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吧……”

  “总之能培养出小常你这样的人才,他们二位也不简单呐……”

  ……

  在关于常浩南的家庭问题告一段落之后,丁高恒才转而说起后面那件事情。

  “对了,你刚才还说,已经跟你那个做进出口生意的同学见过面了?”

  原本按照丁高恒的规划,只要在整个春节期间能跟吴懿范见上面就来得及:

  “这个事情……其实也不必这么急着来找我汇报,反正就算咱们有什么动作,基本上也要等到春节假期结束之后了。既然是休假,那就得学会把工作暂时放一放。”

  “不瞒您说,我今早上出门的时候,确实就是打算出去跟他吃个饭就回家来着。”

  常浩南回答道:

  “但是吃饭的时候,他跟我提起了几个很重要的事情,关于巴尔干半岛局面的,我觉得不能耽搁太长时间,等到年后可能就晚了。”

  丁高恒没有说话,但方才还一脸轻松,现在却顿时变得认真起来。

  整个人也做出了一副准备倾听并思考的架势。

  见到这个架势,常浩南也稍稍坐直了些身子:

  “他说这次他回国之前,有人委托他们通过陆路向巴尔干重点地区偷运一些货物,数量很多而且体积不小,甚至可能用到火车。”

  “虽然他们最后没有接下这个活,但根据对方的描述,推测应该是军事物资,而雇佣他们的这些人,基本可以确定是俄国人那边的情报部门。”

  “嚯!”

  丁高恒整个人几乎是一个激灵: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说……”

  话到一半,他便重新恢复了理性,喃喃自语地自我否定道:

  “不对,老毛子那边的情况虽然比前些年是好多了,但毕竟不是老大哥时期了,不可能为了西巴尔干这点事情直接跟美国人上对抗……”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片地方毕竟是他们的传统势力范围,就算现在收缩的比较狠,那给别人上眼药的能力和意图总归应该还是有的……”

  显然,这个消息让他的CPU有点过热。

  这属实正常。

  毕竟,在眼下的90年代,大毛的国策恨不得一日三变。

  莫要说别人,就连他们自己都未必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不过,常浩南却知道。

  上一世,尽管没听说过有偷运军火这件事情,但大毛的VDV超人确实在1999年6月占领过一个西巴尔干要害位置的机场。

  虽然对于最终的结局并没能产生什么影响,后勤保障也没跟上,不过至少态度是摆在那里了。

  看着正处于纠结之中的丁高恒,常浩南进一步说道:

  “虽然以我们目前的能力,很难改变什么大局,但我认为,完全有可能以俄国人的偷运行为做掩护,把一些不太起眼但是非常关键的装备给支援过去。”

  “一来多少可以给对面带来一些麻烦,二来……也能加速咱们军队的换装过程。”

  丁高恒抬起视线,瞟了一眼沙发上坐着的常浩南:

  “后面这个怕才是你小子的真实目的吧……”

  后者挠头不语。

  “虽然说理论上看似乎可行,毕竟就算被人抓到什么风声,这个锅也会自然而然地扣到俄国人的头上,跟咱们不会产生关系。”

  丁高恒说着重新恢复了半仰躺的姿势:

  “但是咱们总不可能大张旗鼓地运战斗机或者防空导弹系统过去,如果只是一些零碎小件,或者哪怕是便携式防空导弹之类的东西,怕是意义都不大吧……”

  “本来确实是这样。”

  常浩南终于找到机会开始进入正题:

  “但是之前几个月,上沪的航天技术研究院和电科14所,当然我也参与了一些工作,共同研发了一款基于老式VHF搜索雷达的无源定位雷达,可以直接由遍布全世界的P18雷达进行升级,不需要更换天线,只要对一部分后端零部件进行改动就可以,最重要的是从外形上完全看不出任何区别。”

  “作用呢?”

  丁高恒的动作仍然没变,但说话时的语速,以及呼吸声都已经明显加快了。

  “在敌方有强雷达信号源在战区内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来反辐射,只可惜预警机距离战场太远,我们配套的导弹还没研制完成,而且就算研制完成了也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往国外运,所以这块意义不大。”

  “不过,当环境内的电子信号相对比较干净的时候,这个雷达还可以通过多点无源探测来定位,甚至是锁定隐身飞机。”

  “考虑到B2也好,F117也罢,目前都无法使用远程武器,只能飞到目标上空临空轰炸,而且机动性都非常糟糕,因此如果能搜索到目标,完全可以试试看能不能打下来!”

  丁高恒此时也彻底听懂了这个有些疯狂的计划:

  “所以,你是准备把这个雷达升级改进所需要的元器件弄过去几套,让他们自己改出一种反隐身雷达?”

  “没错。”

  常浩南点点头:

  “利用地面多点固定雷达站进行无源定位,本身不算是什么特别新的技术,只是在老型号雷达基础上直接改进这一点,过去还没有人试过,所以,应该能打对面一个措手不及。”

  看似疯狂的想法背后,却考虑的相当周全。

  一是现在确实有渠道可以把东西偷摸运进去。

  二则是哪怕出现最坏的情况,也无非就是损失一批雷达零部件而,不会牵扯出更多事情。

  然而一旦成功,那取得的效果可是难以估量的。

  极限以小博大了属于是。

  因此,在心中权衡了半晌之后,丁高恒最终还是下了决心:

  “兹事体大,这个事情你先不要跟任何人说起,我去请示一下上面的意思!”

第661章 我,普通国企职工

  再次从科工委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快要下班的时候了。

  常浩南走下台阶,忽然注意到一片雪花飘落在自己肩头的衣服上。

  抬起头,才发现之前进来时还算晴朗的天气,如今已经是蒙上了一层阴云。

  本来嘛,京城的冬天,这种天气倒也正常。

  但是结合他刚刚跟丁高恒谈的话题,就颇有了一些“黑云压城城欲摧”或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其实,如果可能的话,常浩南甚至想过要不要提前让组织把巴尔干那边的人撤回来。

  但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这必定行不通。

  一来是上面不可能因为他一句跟跳大神性质差不多的话就做出这种涉及到国策的大动作。

  二来,驻外机构在法理上相当于国土。

  哪怕把人撤回来,真要出了跟上辈子一样的事,也不能就随便揭过去了。

  治标不治本。

  而且,哪怕华夏目前处于战略守势和韬光养晦的阶段,也不可能靠一味退让解决问题。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退让求和平则和平亡。

  所以,最后的关键,还是要落在反制手段上。

  至于风险……

  那肯定是存在的。

  你想以小博大,那本来就只能走钢丝。

  “妈的,这世道……”

  常浩南自言自语地爆了个粗口,算是一番小小的发泄。

  从理性上,他知道自己这三年来已经做了相当多的事情。

  但感情上,这些显然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因此仍然很难让人感到满足。

  只能说,在90年代这会,华夏和对手之间的差距,确实是有亿点夸张。

  “这么一想,上辈子能用二十多年大体赶上对面,真TM是有点离谱……”

  常浩南一边感慨着前辈们的不容易,一边来到停车场,拉开车门。

  “呼——”

  他坐到后座上,长舒了一口气:

  “走吧,这次回家。”

  车窗外面的雪下得愈发大了。

  街边的路灯和店面也挂上了些许带着年味的喜气装饰。

  这样祥和的场面,总算让常浩南刚刚一直有点压抑的内心逐渐放松下来:

  “对了,记得明天早上的时候,打电话问一下,看从柳城过来的航班会不会晚点,咱们去接机。”

  “诶,好。”

  朱雅丹点头。

  “还有,等会回去之后帮我一起打扫一下卫生。”

  常浩南把头靠在侧窗上说道。

  “不然明天我妈得唠叨一天……”

  他心里想道。

  当然,这后半句话没说出来。

  否则有点崩人设……

  ……

  大雪一直下到半夜。

  好在第二天起来之后,是个不错的好天气。

  所以航班并没有受到影响。

  “说起来,我已经有一阵子没来过南苑机场了,这……怎么……”

  朱雅丹把车停好之后,常浩南看着眼前好像大变样的航站楼,一时间竟然有些无所适从。

  当年他第一次去到盛京的时候,就是从这出发的。

  后来在享受联航免费机票的那段时间,往返京城也一直都在这。

  只不过,再往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又混到了一架纸面上不完全属于自己,但实际上只有他一个人用的专机。

  于是就都是去西郊机场了。

  但是距离上次过来满打满算也就一年半功夫,他差点连出口位置都找不着了……

  “我听说,是去年联合航空把这选做了驻地机场,然后科工委那边为了能更好适应未来的国产科技,就专门拨了一笔款,把机场航空设施给整个更新了一遍。”

  朱雅丹锁好车,来到常浩南身后解释道:

  “机场方面觉得那既然航空设施都整个更新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把旅客设施也从里到外翻修了一遍,就成今天这样了。”

  “行吧……”

  常浩南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