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58章

作者:十月廿二

  052上的双机库就是为此设计的。

  但真正尝试了几次之后,发现结果往往是1加1小于2。

  后来就老老实实回到各自带声呐和鱼雷分区域或者时段执行任务的路子上了。

  当然,今天另外一侧的搜潜由法国人负责,所以第二架直升机暂时无需出动。

  虽然演习划定的目标海域面积不小,但考虑到搜潜的目标只是一艘033型,所以不应该有很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十几海里之外。

  长城298号潜艇正按照出航前的预定计划,在通气管深度缓缓航行。

  “压载水舱注水,下潜到70深度,关闭动力系统。”

  只穿着背心和短裤的艇长马杰手里握着一块秒表,站在指挥舱中间,下达了一连串的指令。

  “艇长,关掉动力系统,会不会让他们找不到咱们啊?”

  旁边的副艇长刘长林神情有些担忧。

  常规潜艇的一大优势在于可以完全关闭动力系统,不发出任何噪音,以免疫被动声呐的搜索。

  “两艘军舰,三架直升机,还是提前划定了海域范围,要是连这都找不着咱们,他罗章明不如直接回家种地。”

  马杰虽然必须执行上级交代的假想敌任务,但作为潜艇军官,他的最后一丝尊严要求他至少不能在明知两艘驱逐舰在“猎杀”自己的时候,还一路以通气管深度开着嗡嗡叫的柴油机狂飙。

  谁都知道这种联合演习的表演成分比较浓,但哪怕是当演员,总也得表现出一点演技才行。

  几分钟后,长城298号便按照艇长的指令,在70米深度进入了完全的静默状态。

  ……

  水面以上,两架直升机也已经分别到达了预定位置。

  吊放声呐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直升机维持悬停姿态,不能一边前进一边搜索,因此效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往往按照边前进边逐点探测的跳跃式方法进行反潜作业。

  在让巴尔号的指挥中心里,劳瑞·沃茹尔海军中将正关注着雷达图上两架直升机的动态,并在心里暗中计算着时间。

  作为航母舰长出身的高级将领,他对于时间非常敏感,甚至无需秒表就能完成5分钟以内的精确时间估算。

  沃茹尔本来是准备看一下华夏那边仿制的海豚能在10海里外坚持多长时间的搜潜作业。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

  两架直升机最开始的动作几乎完全对称,但是随着探测点的不断增加,搜潜节奏上就逐渐出现了差别。

  “上校。”

  他看向旁边的舰长:

  “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直升机每一次悬停探测的时间都比我们更长?”

  作为一艘防空驱逐舰的舰长,艾瑞克·伯纳利上校其实并不精通于反潜作战,因此没有在第一时间get到自己上级的意思,只是有些不明就里地点了点头:

  “注意到了,或许是因为他们负责搜潜操作的人员操作不够熟练?”

  沃茹尔无奈地摆了摆手:

  “或许是这样,但我的意思是,他们的直升机每一次最短都要悬停90秒,最长一次达到了140秒。”

  “你们舰上的AS565直升机,在标准反潜载荷下最长悬停时间是多少?”

  他已经脱离海军一线岗位有些年了,所以对于新装备的具体参数已经不是非常清楚。

  伯纳利上校看向旁边的航空军官。

  后者迅速开口:

  “120秒,因为发动机最多只能连续输出120秒的起飞功率。”

  “嘶……”

  听到这個答案,沃茹尔中将的心中泛起了一丝不安。

  他之前的计划都建立在华夏海军的直升机飞行性能要比AS565原型稍差的基础上。

  但是……

  现实情况好像不完全是这样……

第557章 来自水下的神秘目标

  三人说话间的功夫,两架直升机又分别进行了下一轮的悬停搜索。

  沃茹尔中将破天荒地拿出一块表用来计时。

  但结果跟他之前的心算并没有太大出入:

  “跟上次一样,又是140秒。”

  语气中带着些许不可思议。

  所谓“飞行性能”或许包括很多部分,但对于直升机来说,悬停时间绝对是其中相当重要的指标。

  这和之前欧洲直升机公司技术人员的说法出入不小。

  不过,事实摆在眼前,雷达信号和时间都不会骗人,由不得人不信。

  他咔哒一声把怀表的盖子合上,重新抬起头来说道:

  “这说明他们的直升机,可用悬停时间比我们更长。”

  到这里,坐在指挥台周围的另外几个人再怎么样也该明白了中将的意思。

  “AS565的悬停时间短,主要是因为反潜载荷下,发动机的持续输出功率不足,必须提高到起飞功率才能维持悬停。”

  航空军官对于直升机的了解自然是最多的,两三秒钟的短暂思考之后,率先给出了猜测:

  “所以,或许是他们换了更大功率的发动机。”

  实际上,法国原装海豚系列直升机的传动系统存在短板,单纯提高发动机功率非但无法提高实际动力输出,还会适得其反。

  但这是只有欧洲直升机公司(当然现在还有冰飞集团)才知道的内容,用户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

  所以他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动力升级。

  “或者是以发动机寿命为代价,解锁了更长的起飞功率输出时间。”

  另外一个人紧接着补充道: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安全,在进行性能标定的时候,都会留出一部分余量,飞机毕竟是华夏人自己生产的,只要调整一下飞控程序,就能解锁一些性能方面的限制。”

  两种猜测都让中将稍稍松了口气。

  无论是更大功率的发动机,还是更极限的工作状态,都意味着更大的燃油消耗。

  换句话说,虽然跟自己一开始的预期差距比较大,但好歹最后应该还能兜住……吧?

  沃茹尔把目光重新投向面前的显示屏。

  由于前进和逐点探测的节奏不同,此时的两架直升机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身位区别,并且快要飞到到演习划定海域的另外一边了。

  “还没有发现目标么?”

  他下意识抬手擦了擦额头,但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出汗。

  中高纬度海域的四月初,哪怕不开空调,舰面以上的舱内温度也相对比较适宜。

  “我们两边都没有搜索到可疑信号的报告,会不会……”

  航空军官摇了摇头。

  他似乎还想说点什么,但是才开了个头就被不远处坐着的一名无线电操作员打断了:

  “飞行员报告,他们还能支持最多10分钟就需要返航。”

  “让航空部门准备补充燃油,准备第二次起飞。”

  伯纳利舰长当然不知道前几天沃茹尔的自认为计划通的一番头脑风暴,只是根据平时训练时候的情况照常下达指令。

  但坐在旁边的沃茹尔直接就是一個冷汗直冒。

  按照他前两天的想法,剧情应该是对方的直升机最先坚持不住要求返航。

  为此,在前一天晚上规划方案的时候,他还特地否决了华夏方面提出的,把搜潜和攻潜两个项目分开,中间间隔一小时进行的提议。

  但他可不是想要乱来,都是一环扣一环计划好的——

  因为113舰有双机库,可以带两架反潜直升机。

  所以就算第一架提前返航,也完全可以起飞第二架接替任务。

  能给自家赚个面子,又不至于让演习中断,进行不下去。

  毕竟说到底,大家还是来增进关系的,不是来砸场子的。

  互相较较劲正常,玩脱了就不好了。

  结果谁能想到,算来算去,最后坑到自己头上了。

  让巴尔号上可没有第二架直升机,万一中途返航,就意味着舰队航行方向右前方的反潜活动出现中断。

  那可就不是小丢一人的事情了。

  “但是他们的飞机悬停时间明明比我们更长啊……怎么可能的?”

  惊讶之余,沃茹尔回想了起出发之前自己跟勒梅尔的那次对话。

  当时他还想着能顺便帮老乡推销一下法国的直升机产品。

  现在看来,还推销产品?

  简直转着圈的丢人。

  而且还是自取其辱。

  人家对面华夏人啥也没干,甚至有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就看了场好戏。

  “不行,回去之后,无论如何都得把这件事情捅上去。”

  沃茹尔在心中暗自咬牙切齿地下了决定。

  这要是搁在情况,他估摸着也就忍了,毕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但是现在大家用的都是差不多的直升机,别人华夏还是从你们欧直公司买来的技术。

  结果最后性能比咱自用的都好?

  要点脸吗?

  你欧直公司是不是有点通华嫌疑啊?

  有些恼羞成怒的沃茹尔思路越来越放飞,表情也带上了几分阴沉。

  同舰CIC里的其它人都察觉出自家领导心情很差,但互相对视了几眼,愣是谁也没整明白他恼火的点在哪里。

  毕竟演习计划也是沃茹尔本人负责跟华夏那边对接的。

  好在凝重的气氛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报告,华夏海军113舰发来联络,他们已经搜索到了一个可疑目标,位置在对方本舰350方向,20海里位置附近。”

  一名专门负责两舰之间联络的通讯员突然回头汇报道。

  华夏海军和法国海军之间,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数据链系统。

  能跨语言传递消息而不出差错就已经算是配合默契了。

  好在法军这边的参谋军官素质不错,几乎在通讯员话音刚落的时候就在海图上标出了位置。

  “这目标设定这么极限?”

  沃茹尔人都麻了。

  一般来说这种演习,都不会难为参演舰艇,所以会把目标放在相对比较靠中间的位置,意思一下就完事了。

  但华夏人给出的这个目标,几乎位于预设演习区域的最西侧。

  “让直升机飞过去,用浮标进行一下精确搜索。”

  虽然心里想着华夏人有点不地道,但中将好歹是松了口气,下令让直升机迅速赶过去。

  至少得有点参与感不是。

  而且直升机这东西,飞起来要比悬停状态省油得多,航程压力相比不停变换高度还要进行短悬停的搜潜过程要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