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廿二
“这些……都是什么参数啊?”
张漫一边从手中的袋子里给每个人发了一个泡沫餐盒和一次性餐具,一边睁着大眼睛看向常浩南面前的屏幕。
作为京航王牌专业的学生,虽然刚才完全没跟上常浩南进行仿真模拟的思路,但这些结果大概代表什么张漫还是能看懂的,不过她还是用好奇中带着敬佩的语气问道。
“嗯,不同空速和迎角下进气道壁面特定点位的静压分布、轴向界面各典型位置的马赫数分布,还有不同来流马赫数下的阻力系数,这样就可以算出进气道的平均总压恢复系数,还有总压畸变。
另外如果把这些数据做成图表,还可以绘制出设计点的流场结构,当然现在计算才进行了一半多,还得等一等。”
常浩南说完之后,端着手中的饭盒站起身,准备到旁边的空教室去吃饭——能让张漫把饭盒带进这栋楼大概已经是管理老师的极限,如果让后者看到五个人围坐在电脑前面吃饭,恐怕要直接血压爆表晕过去。
第4章 下一步工作
不过或许是因为在他重生过来之前这个身体确实严重缺乏休息,再加上一个下午的久坐和饥饿,突然站起来的常浩南突然感觉一阵头重脚轻,然后视线的边缘逐渐变黑……
好在眼疾手快的吴懿范伸手从后面撑住了他:“浩南,你这几天估计都没怎么睡吧,也别太着急了,课程设计还有不少时间呢,不急这一天两天。”
“南哥,你吃完饭回去休息一下吧,把数据作图还有性能分析之类的事情,可以交给我们来做。”
张漫关心的表情不似作假,四个人作为同一个课程设计小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自然会担心这位刚刚才抱到的新大腿。
况且后面这些工作虽然也很繁琐,但技术含量不大,在已经有了数据的情况下对于大三学生而言没有什么难度。
作为一个抱大腿经验丰富的人,张漫深刻地明白,跟大佬一个小组绝对不意味着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干,那样虽然当时很轻松,但大概率就没有下次了。
相反如果主动提出分担一些任务,大概率可以获得学霸们的好感。
“不需要,这是人家米格21的原始设计数据,我现在只是先把计算程序编好再验证一下能不能跑通,这样等我们的设计出来之后,只要稍微修改一下模型和网格化模式就能进行计算了。”
说话的功夫几人已经走到隔壁教室,常浩南打开手中的饭盒,头也不抬地回答道。
两荤一素配白米饭,在90年代已经算是不错的伙食条件了。
先不说张漫这个人性格怎么样,这种白幼瘦类型的女生其实不太符合他的审美,非要说的话……
常浩南看了一眼正在对面安静吃饭的姚梦娜。
于是他发现原来只有自己这一盒才有两个荤菜。
这个张漫,只能说有点心机,但不多。
“这样啊……那算了,先吃饭。”自知刚刚表现错地方的张漫脸上露出有些尴尬的表情,不过转瞬间就恢复了原样。
“你们后面还准备修改飞机的设计?”姚梦娜也听到了刚才常浩南的话,抬起头询问道。
“对,这是我们航空器设计课程的大作业,浩南一开始说要设计一架超音速战斗机的时候我们还觉得不现实,结果没想到他真这么厉害。”
周书万绝对是个老实人,甚至当着自己女神的面称赞起了常浩南。
在看到后者行云流水的操作之后,另外三个人已经完全不再有质疑常浩南思路的念头了。
“蛮有想法的嘛,我当初上这门课的时候,是设计了一架下单翼的运输机,最后也拿了满分。”
姚梦娜微微抬起头,似乎是在怀念自己过去的本科时光:“其实根据我的经验,只要能把设计流程走完不出错,几乎就都能拿到满分”
当然,姚梦娜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完全没有自吹自擂的意思。
在她看来对于常浩南这种学生而言,课程设计满分这种事只不过是信手拈来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无形装逼,最为致命,这句话还是让周书万和吴懿范面面相觑。
毕竟如果不是有常浩南的话,他们还真不敢说自己能拿出个不出错的设计,哪怕如同周书万说的那样设计一架最简单的飞机。
“对了,学校的机房是不能保存东西的,浩南这个程序准备怎么带回去?”十几秒钟的沉默之后,周书万重新把话题带回了他们的设计项目上。
一直低头扒饭的常浩南此时正在脑海中整理下一步的工作,由于他并没有让系统直接给出设计结果,因此在确定了大体方向之后,具体细节还是要手动进行优化的。
其实也就是做出几个不同的设计,然后分别测试它们在设计点上的关键性能,看能否从中找到一些规律,然后再慢慢进行微调,都是一些很吃经验的操作。
所以在听到周书万的问题之后,常浩南几乎没过脑子就开口回答道:“伱们谁带了U……”
话说到这里他才意识到不对劲,1996年的时候哪来的U盘这种东西,于是连忙改口:“你们谁带了软盘,我们的程序不大,把模型的工程文件和CFD模拟的代码分开保存到两张软盘里就行了。”
“……”
四人相顾无言。
这年头大家连自己的电脑都没有,很少有人会花钱去买软盘这种储存媒介。
“我这里有两张空软盘,先借给你们用好了。”最后还是姚梦娜开了口:“不过等到你们用完之后记得还给我。”
常浩南从对方手中接过软盘,盘面上写着姚梦娜的名字,以及所在的学院和办公室。
“姚学姐是杜义山院士课题组的?”旁边的张漫凑过来看了一眼。然后震惊地问道。
“是的,杜院士是我的导师。”姚梦娜把几缕垂到额前的头发撩到肩上淡淡地回答道,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张漫和周书万几乎同时瞪大了眼睛。
杜义山院士作为空气动力学领域国内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虽然目前已经不再负责具体的飞机设计项目,但背后的人脉和资源仍然不容小觑。
在眼下这个科研经费紧张的年代,有这样一个导师就意味着能接触到更多的课题,也就意味着比别人多得多的机会。
而且姚梦娜还是杜义山的学生。
要知道,院士的学生和院士课题组的学生,听上去差不多但实际可是天差地别。
由于家庭原因已经立志深造的周书万内心中顿时对这位学姐充满了敬佩,并且开始犹豫要不要问一下对方课题组招收学生的标准。
而旁边的张漫则已经开始思考要如何跟这位学姐搞好关系了。
只有常浩南和吴懿范对此完全无动于衷。
前者仍然在考虑要如何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毕竟每个新设计都要对机头模块重新进行一次建模和计算,虽然大多数代码不需要重写,但也是很耗时间的工作,而他总不可能每一次都好运地在机房碰到姚梦娜。
至于后者则是对于本专业完全没兴趣,此时正在思考之后两天要出去谈的一笔生意,甚至完全没听到另外几人刚才的对话。
吃过晚饭之后,常浩南又等了一会,让电脑把所有的运算结果都跑了出来,在收到系统【项目成功结束】的提示之后,又把文件分别拷贝到两张软盘里,然后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睛,长舒一口气。
一方面是先期工作终于算是完成了,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这个系统……
是真的牛逼!
第5章 歼7的改造方案
“然后我们要干什么?”
周书万意犹未尽地看着常浩南关掉电脑,他过去一直觉得自己在学业方面颇具天赋,但今天确实见识到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然后当然是回去睡觉,熬夜好几天了,再不补觉就要猝死了。”
常浩南抽出两张软盘,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随后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老吴说得对,课程设计还有时间,不急在这一天两天。”
回到宿舍之后,常浩南匆匆洗了个澡,几乎是在沾到枕头的一瞬间就睡了过去。
大概是因为之前太长时间都没好好休息,总之当常浩南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他几乎是习惯性地想要去床头摸手机看看有没有什么微信消息,一把抓了个空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回到了1996年。
好在这天是个周日,所以不用担心上课的问题。
“浩南,昨天下午你干什么去了?我们晚上回来的时候从门外面都能听到你的呼噜声,之前两年多你睡觉可都是没动静的。”
常浩南刚从床上坐起来,一个声音就从他的上铺传了过来,他抬起头,看到一个平头短发的男生正捧着一本包着书皮的书在看。
常浩南记得他叫黄志强,成绩很好,但实在没有什么更具体的印象了。
“嗐,这几天一直在忙那个课程设计的事情,应该是太累了,实在抱歉。”常浩南说着从旁边的架子上拿起自己的脸盆牙杯和毛巾。
吴懿范毫不意外地不在宿舍里,他自从大二开始就多数时候都住在外面了。
“课程设计?”黄志强放下手里的书看向下面的常浩南:“伱还真想靠你们两个本科生设计一架战斗机出来?”
作为班里最拔尖的学生之一,黄志强很清楚设计一架超音速飞机的难度,并且他对于住在自己下铺的常浩南也非常了解。
对方不能算是个天赋型选手,更何况那个课程小组里面还有吴懿范和张漫两个拖油瓶,实际能发挥作用的只有两个人。
“足够了,又不是什么太复杂的东西。”常浩南此时脑子里想的都是选择哪种改进方案,只是摆了摆手随便回答道。
说完便一路小跑着离开了宿舍,只留下一脸愕然的黄志强看着他消失在门口的背影。
“真是疯了……”黄志强摇摇头,重新拿起书研究起来。
“志强,你说……他不会真能设计出来吧?”
对面上铺同样在看书的刘然问道。
“切,就他们?”
黄志强嗤笑一声,左右看了看确认寝室里没有其他人之后继续说道:“你看那么多又是什么学部委员又是院士的,都只能照着苏联人设计的破烂抄作业,要我说啊,都是TM废物,更何况他们几个。”
说完之后黄志强顿了一下,把手里那本书翻转过来给另外那个人看。
里面的内容竟然是全英文的。
“我托我姐姐从美国给我邮了一本飞行器设计手册回来,里面好多东西咱们的课本上根本都没有,老师上课也没讲过,就这还设计飞机?”黄志强说着露出一副不屑的表情。
他本来是想本科毕业之后就出国的,但京航的本科公派留学名额并不是每年都有,因此只好退而求其次打算先在国内读研,硕士毕业之后出国读博的名额就会多上不少。
当然前提是他在硕士期间不能参与涉密项目。
“看来还得是你啊强哥。”刘然听到他这么说也放下心来,赶紧对黄志强伸出大拇指。
宿舍中很快再次归于平静。
然而黄志强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常浩南刚刚云淡风轻的语气和动作却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让他无法继续集中精力。
“难道他们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底牌?”黄志强微微皱起眉头,在心中思索起来。
另外一边,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洗漱之后,常浩南换好衣服,准备先去食堂吃个午饭,然后再去那间教室跟另外三个人见面。
课程设计作业毕竟还有不少文字、绘图还有单纯计算的工作,他一个人忙不过来,而且那额外三个小时的上机时间非常关键。
当常浩南来到几人约好到达的那间教室时,吴懿范和周书万已经在里面等着了,不过三人又等了十几分钟,一直到约定的时间过去也没有见到张漫的影子。
这个时候大家也没有手机,所以既没办法联系到张漫,也没有朋友圈短视频可以刷,只能坐着干等。
“说起来,浩南你昨天用的那个软件是叫fluent?”刚才一直在愣神的吴懿范突然开口问道。
“是啊。”常浩南点了点头:“话说你上课至少也应该听一点吧,我们虽然没学过这个软件,但之前应该是介绍过的啊。”
“啊?这样吗?”吴懿范的表情有些茫然。
“没有吧,我记得是大四的设计方法学这门课里才会介绍到计算机模拟软件,我之前在学长的书里面看到过。”周书万也转过身加入了话题:“浩南你怕不是自学的时候以为我们都学过了吧?”
常浩南有些尴尬地摸了摸后脑勺,他只是大概记着本科期间就接触过fluent软件,但具体是大几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抱歉抱歉,我来晚了,刚才去图书馆找了些资料,没注意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背着书包、手里还拎着一个巨大布袋的张漫终于气喘吁吁地出现在了门口。
常浩南撇了撇嘴,他对于这种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历来不喜,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既然都来了,那我们就准备开始下一步吧。”
“嗯,关于这架飞机的改进方案,我已经找到了一些可以参考的设计方案,不知道南哥你有没有兴趣听一听。”
“啊?”
常浩南确实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看来对方迟到并不完全是个人因素。
“既然南哥昨天已经把米格21原型的性能给分析出来了,那我们的下一步工作,就应该是确定改进的大体方向,没错吧南哥?”张漫重新抬起头,对着常浩南眨了眨眼睛。
“对,是这样。”常浩南完全不为所动,只是点了点头。
“米格21的仿制型号歼7是现在,甚至包括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航空工业部门能够大量提供给空军的主力战机,但不管怎么说,从原型服役到现在都已经快40年了,所以我的想法是,立足现有的成熟技术,在航空部门的能力许可范围内尽可能提高改进型号的战斗力。”
说到这里,常浩南低头看了看自己放在手边的那个搪瓷水杯,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今年年初我们面对尼米兹号和独立号时候的那种无力感,不能再重演一次了。”
哪怕在重生之前,尽管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常浩南对于自己当年看到新闻时候的那种愤怒和无力仍然记忆犹新。
第6章 你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另外三个人看着双拳紧握的常浩南,他们当然知道后者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才决定要在课程作业中给自己上难度。
他们不知道的是,常浩南当年差点就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只不过体检的时候被发现牙齿咬合不良所以被刷了下来。
“但是浩南,如果这样的话,可就不只是飞机设计问题了。”周书万从小在家里耳濡目染,懂得自然要比其他人多一些:“立足现有的成熟技术,就要是还要考虑生产制造方面的问题,但我们毕竟还只是大学生,根本无从得知我国目前航空制造技术具体是个什么水平啊?”
常浩南看了看旁边的周书万,在书桌前负手而立:“从一开始,我就没准备只是做一个不能落地的设计。”
按照常理来说,周书万的话当然是有没错的。
然而他作为一个从二十多年后重生回来的人,本身就超越了常理。
上一篇: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