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廿二
给自己的参谋板子布置了任务之后,王宏本人却并没有休息,而是又一次带着人来到了大坝旁边的物资集散地。
他可是还记着,跟着那些防洪膨胀袋一起运过来的,还有一堆“平平无奇”的钢制板梁。
之前他因为那东西太重所以没有重视起来,但是现在么……
既然膨胀袋如此好用,那么跟它搭配着一起使用的钢板梁未必就不会带来什么惊喜。
王宏只觉得自己身上两天以来积攒的疲惫一扫而空。
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搬来了第一套散装的钢板梁组件。
随后在那名浙省科工局同志的指导下,花了大概十五分钟把它们组装到一起。
原本稀松平常的钢结构件,在拼接到一起之后,形成了一个略显奇怪的笼状结构。
按照使用指南,接下来只要把十几个膨胀袋分别放进钢板梁的不同位置,然后再按照特定的朝向丢进水里就行。
组装起来的整个结构重量不轻,得四五个人用全力才能抬起来。
但好在只有最后这一步需要整体搬动,之前都是分开的。
“一、二、三!”
几个人一起用力,把这个奇形怪状的东西按照要求丢进了水里。
按照他们过去的经验,哪怕是这个重量的金属制品,丢进去之后也会在水流的冲击下出现翻滚或者是位移。
非得靠人力给固定到下面的河床上才行。
这也是为什么溃口的长度尽管已经被控制住了,但还是要保留相当一部分战士泡在水里——
否则之前固定好的钢筋和木桩很容易被再次冲乱。
然而这一次,情况却有些不同。
咆哮的洪水如同被卸去了力道一般,只是在最开始让钢板梁晃动了几下。
但随着里面的膨胀袋吸水并填满空隙,整个结构竟变得稳如泰山。
“好像……可以发挥比木桩、钢筋和碎石包更好的效果?”
这一下,王宏等人几乎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竟然还有这么好用的装备……”
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出来,防洪膨胀袋和可拆卸式钢板梁二者结合起来,可以直接把抗洪救灾的风险和难度降低几个数量级。
哪怕是组织度和专业性稍差的地方防汛部门,也能够承担相当一部分过去必须由解放军处理的险情。
军队的第一要务毕竟是打仗,不可能时刻做救灾的准备,因此在大多数时候都没办法第一个到达现场。
就像这次浔阳大堤的情况,如果首先做出反应的浔阳防总在发现溃坝隐患时手头就有这些东西,那么至少可以拖延相当长一段时间,或者在溃口刚刚出现时防止其继续扩张。
在两种全新装备的帮助下,当天傍晚的时候,浔阳大堤堵口任务的第二步任务顺利完成。
早已在此待命的工程兵迅速使用早已准备好的袋装黏土、防渗水布和速干水泥,将上万名战士耗时两天时间才搭建起来的临时堤结构加固起来。
至此,决口封堵工程全面完成!
现场总指挥就站在刚刚被修复好的溃口旁边,眼含热泪地注视着这一切。
只要稍稍侧过头,他就能看到远处浔阳城中的点点灯火。
那里虽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因为溃口修补及时,并未导致过于严重的损失。
同时,他从金陵军区带来的战士们,也全部安然无恙!
带出来多少,就带回去多少。
这是总指挥在带队出发之前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不过他也清楚,面对这种等级的天灾,要想全无损失是何其困难。
所以他此前从未跟任何人提起过。
但现在真的做到了。
“好样的……你们都是好样的……去哪都找不到这么好的战士,能打仗,能吃苦!”
站在三个主力团团长面前,总指挥的语气有些哽咽。
“董副司令,这次我们能在60个小时内胜利完成溃口封堵任务,除了战士们艰苦努力之外,也离不开浙省科工局的同志们在最关键时刻送来的两批物资。”
能受到对方的夸奖,王宏当然也非常兴奋,但他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不能贪功,得把那两样关键装备的效果讲出来:
“我觉得,应该把我们这的经验推广出去,最好能让其它同样参与救灾的同志们也用上。”
平复了一下情绪的总指挥点点头,却是一副了然的语气:
“我知道,下午的时候,我就已经注意到你们堵口的效率提高了将近十倍,这肯定不是靠加把劲就能干出来的,所以专门去咨询了一下那位科工局的同志。”
“他说这个是从国防科工委那边直接下给他们的生产任务,而且是全国各地都有的,造出来之后就近运到有需要的受灾区域,所以我想,别的地方应该和我们一样,已经用上你说的那两种装备了。”
说到这里,总指挥从旁边抽出了一个尚未被丢进水里的膨胀袋,展开在自己面前仔细打量了一番。
“确实是不可思议,很难想象这么轻薄的一个袋子,只要沾了水,竟然能变得跟沙包差不多大小和重量……”
“我们华夏历来是个水患严重的国家,发明出这两样东西的人,功在千秋啊!”
感谢书友【喷香米饭】打赏的10000起点币!!
第387章 来自外太空的博弈
浔阳长江大堤溃口封堵工程仅仅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就全面完成,对于整个长江流域的防洪工作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鼓舞。
而与之相似的剧情,也发生在几乎全部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沿岸——
这也是受到洪水威胁最大的三个水系。
三天前,浔阳这边的溃口刚刚出现时,江陵地区也正好在迎击汹涌而来的第六波次洪峰。
尽管那里的大堤仍然屹立不倒,但也在不少地方发现了泡泉。
也就是在渗流作用下.土体细颗粒沿骨架颗粒形成孔隙,水在土孔隙中的流速增大引起土的细颗粒被冲刷带走的现象。
显而易见,在大堤上发现这种情况,说明堤坝迎水面已经出现了裂隙,如果不能马上处理,就会影响到整个大堤的安全。
浔阳大堤就是在发现泡泉现象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出现了溃口。
要想排除隐患,倒也不是没办法。
只是难度相比封堵溃口来说也丝毫不低。
由于在水面上无法确定溃口的具体位置,想要在短时间内往下面倾泻足以覆盖堤面的大量沙包又不现实,所以一般需要找水性好的战士带着沙袋潜入水中,找到具体发生泡泉的位置之后,再去精准填堵。
这里面的风险,自是不必多言。
光是带着二十几公斤的沙袋潜水这件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几乎不可能做到。
要知道,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有条件给这么多战士提供专业的潜水设备。
所以几乎都是全靠身体硬抗。
好在塔山守备英雄团虽然成名之战是在东北,但建国以后长期驻扎在南部,兵源也普遍来自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水性好的战士数量很多。
但即便如此,形势也是愈发艰难了。
在这种时候,又得知下游的浔阳段已经出现溃坝的消息,对于防总指挥中心来说,无疑是能够影响到决策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对,应该说是一块巨石。
要不要把第六波洪峰泄出去,成了萦绕在每个人脑子里的一个问题。
如果不放,那么不仅江陵大坝要面临巨大危险,顺流而下的洪峰还会影响到下游地区。
只不过,作为统领全局的长江防总,他们所拥有的信息量是浔阳那边不能比的。
总指挥在从京城赶过来之前,专门听取了来自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的汇报。
除了工程机械、直升机和卡车这类常见的救灾急需设备以外,丁高恒和曹刚纯还重点介绍了另外两种东西。
一是可以进行信号中继的高空气球,。
尽管VHF波段的电离层传输在陆地上肯定可以保障江陵到京城之间的通讯,但无论是受灾群众还是基层单位,显然都不可能有这样的专业设备。
因此,当几天之前,有人上报说卫星通讯电话失效的时候,总指挥觉得自己的心跳都停滞了一瞬间。
信息上传下达不够通畅,对于瞬息万变的局势来说,简直要命。
在几乎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下,他们启动了对应这个高空信号中继站的频段。
然后,接通了。
虽然通话质量稍微有点糙,但听筒里面确实传出了另外一边的声音。
报告的内容是“八岭山镇的一个村庄出现严重内涝,有3户人家没来得及撤出,被困在屋顶。”
在随后的时间里,前线总指挥部之所以在极其恶劣的通讯条件下,仍然能近乎实时了解到江陵,乃至整个鄂省的防汛动态,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这个高空气球。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之后,总指挥不由得对于另外一种装备,也就是被命名为“息壤”的模块化防洪加固套件抱有了巨大的期待。
由于鄂省的受灾情况更加严重,大部分本地工厂都无法维持稳定的生产,因此供应到这里的防洪装备,有很多都是川陕两地生产的。
情势紧迫之下,总指挥甚至直接下令,调动了陆航部队的两架直升机,趁着雨势较小的时候,把一批临时赶制出来的装备运到了江陵。
而他本人随后也跟着这批设备直接来到了大堤附近。
“黄团长,新到的装备你们试用过了么?”
见到满身湿透的黄林群之后,总指挥的第一句话便开门见山。
“正在试,那个膨胀袋的效果跟说明书上一样,泡过水之后马上就会变得跟沙袋差不多,我们现在的解决方案是在外面套两层不透水的塑料袋子,战士带着下去找到需要封堵的位置之后,再把塑料袋拆开。”
总指挥点了点头。
看来短短半小时的功夫,前线单位已经因地制宜地开发出了适合自己的新用法。
接下来,就是看最终的效果了。
也就是黄林群这边话音刚落没几秒钟的功夫,便有一个人从水面以下钻了出来。
“团长,有效果,有效果!”
“再把那个袋子给我几个,最多再下去两次,就能完全堵住!”
由于没吸水之前的袋子一个人就能带上近十个,反而是在下水之前要进行颇为复杂的二次处理,还要确保密封性,因此现在压力反而来到了留在岸上的人这边。
“黄团长,现在需要下水的人数少了这么多,是不是可以把潜水装具利用起来?”
总指挥抹了一把头上的雨水说道。
“已经让人去取了,之前封堵一个泡泉口需要一个排的战士,区区几套装备根本不顶用,但现在下去三个人就够,装备保障也就能跟上了。”
仅仅二十分钟后,几名负责潜水的战士便完成了全部任务,顺利登岸。
很快有人拿来了毛毯和热水。
“之前连炊事班和后勤科的人都要下水,现在压力小了,我就让他们回去负责本职工作,搞好后勤也是战斗力的保障嘛。”
黄林群注意到了总指挥看向那边的视线,顺势开口解释道。
后者直接迈开步子走了过去:
“走,去看看刚上来的英雄们。”
眼见着黄林群和另一个目测身份就不低的人走过来,正在一块雨布搭成的棚子下休息的战士们纷纷站起身。
眼尖的总指挥会注意到,几个人拿着水壶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他最终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看了一会,然后转过身去。
“多好的战士啊……”
总指挥摘掉眼镜,用衣角擦了擦,语气感慨地说道。
“是啊,我们团还有一个琼省招过来的战士,本来是富家子弟,托关系当的兵,结果上堤之前交给我一张入党申请书,然后就再没下去过,连续好几天都负责潜水作业。一直到刚才,我实在担心出问题,才把他留在岸上,负责给那些膨胀袋做密封,这才让他没闹着继续下水……”
军队是个大熔炉,最锻炼人的地方。
“把表现突出人名字记下来,要宣传出去,大力宣传出去!”
总指挥重新戴上眼镜,然后快步转身离开。
在看过现场的情况之后,他最终坚定了继续维持不泄洪的决心。
以及,新型防洪装备的生产工作,必须加急!
上一篇: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