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94章

作者:十月廿二

  四辆212吉普车紧跟着赶过来,在飞行员下机之后把飞机牵引进了另外四个机棚里面。

  “师长,咱们这次飞2000公里到这来,恐怕不只是转场训练这么简单吧?”

  王炜试探着问刚刚摘掉飞行头盔的唐一平。

  后者接过机场工作人员递上来的飞行记录准备签好字,然后转过头露出了一个笑容:

  “想法不错,马上你就要知道了,走,跟我去开会。”

  说完便径直走向旁边一栋不太起眼的小楼。

  中途经过那两个停着大飞机的机棚时,王炜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往里面认真张望了一下。

  然后他瞬间意识到,自己刚刚的判断有问题。

  这架飞机的机翼外侧下方,以及机尾左侧分别挂着三个白色的吊舱。

  虽然并没有真正进行过空中加油,但是在航校的时候,作为尖子生的他曾经开着教练机和一架轰6共同模拟过这个过程,也对相关装备有所了解。

  “这是两架伊尔78?”

  震惊万分的王炜瞬间惊呼出声。

  他非常确信,华夏无论是空军还是海军航空兵,此前都绝没有这种战略级别的装备。

  并且细看之下就会发现,眼前的两架飞机,一架倒是涂着华夏空军常用的天蓝色机身、白色机腹涂装,而另一架竟然还用着有些斑驳的苏联空军涂装,只是用相当潦草的手法把垂尾上面的国旗给涂掉了。

  电光火石之间,他也想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四架飞机要带上受油管这种过去从未用到过的设备……

  这是要搞专项训练。

  有空中加油,那必定涉及到超远程飞行,否则完全没必要。

  而跟他们海航9师有关,又需要超远航程的事情……

  只可能和南海有关。

  王炜整个人瞬间兴奋起来。

第313章 多兵种联合,筑堤行动!

  当唐一平带着王炜等三个人走进一间地下会议室的时候,里面已经坐着不少人了,就连靠墙放着的一圈椅子都已经几乎被占满。

  好在他们作为一线飞行员,总归会有点“特权”,因此长条形会议桌的边上还是特地留出了足够的位置。

  于是几个人赶紧落座,然后把飞行头盔整齐地摆在侧前方,从随机一起带过来的背包里拿出本子和笔准备记录。

  讲台上,一名穿着空军常服的大校军官正对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不太熟练地整理着材料,见到与会人员都已经到齐,才终于抬起头来。

  王炜记得这个人。

  在部队内部的学习会上见过对方的照片。

  899196604091904/10012130/8d5390492ba2c917504b29edf071cdeag2bTMj2eP2NcRv****g“>

  只不过当时并没有提到这个人的具体事迹,只是说在新装备换装过程中钻研战法苦练精飞云云,单从这些套话中很难扒出什么有价值的内容。

  “师长,这好像是之前全军范围内通报表彰过的那位……”

  他小声向旁边的唐一平求证道。

  “没错,空一师的郑良群副师长,今年年初我们去接机的时候他也在场,我估计嘛……很快就要升师长了。”

  不知道为什么,王炜从后者的语气中听出来了稍许羡慕。

  明明唐一平几年前就已经是师长了的。

  他本来还想再问问,但突然听到有一名军官宣布会议开始,所以只好暂时作罢。

  讲台上的郑良群清了清嗓子,看向台下密密麻麻坐着的几十号中高级军官。

  如果要描述他现在的感觉,那就是一个字爽。

  尽管最近几个月他已经拿到了很多各类的表彰,先进事迹报告会也已经开过几场,前些天更是带队前往西北,参与了华夏空军组织的首次开放式红蓝对抗演习,前途一片光明。

  但他一直以来都有个遗憾,就是尽管有的时候台上台下已经心照不宣,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没办法明说自己在克什米尔上空所获得的那个战果。

  更别提给人详细的讲述全程经过了。

  然而今天不同。

  虽然这座位于地下的会议室阴暗逼仄,而且参会的人数也不多。

  但是在准备讲稿的时候他就接到上级的命令,表示这次的话题,百无禁忌。

  终于可以满足一下自己被憋了几个月的表达欲了。

  “各位来自海军和空军的同志们大家好,我是郑良群,这次来是结合自己过去几个月带领部队改装新型歼8C战斗机的亲身经历,与大家交流一些训练、演习和作战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看似普通的开场白,但王炜却从中捕捉到了一个关键的字眼——

  “作战?”

  这可不是一个可以随随便便说出来的词,尤其对方还是近几个月全军航空兵里面的明星人物,更是不可能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首先来看下发给我们的歼8C飞行包线图。”

  郑良群在幕布上调出了放在一起的几张图,上面繁复的线条绘制出了这架飞机在几个典型高度下的包线。

  飞行手册中这样的图有很多张,但即便对于飞行员而言,大多数情况下也无需把每个一千米高度上的包线全都记住——那是飞控计算机的任务。

  “我可以向在座的各位同志们保证,你们可以大胆地把飞机压榨到包线边缘的位置上,而不用担心发动机或者翼面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实际上,就我本人的经验来说,这架飞机在中低空,尤其是3000-5000米高度上的包线甚至有些保守……”

  “和装备苏27型飞机的兄弟部队交流过程中,发现歼8C在12000米高度以下面对成熟的三代机确实很难取得优势,但歼8C的优势在于无需依赖任何进口航材、燃料和设备,地勤对于我们自己的飞机也更加熟悉,体现在演习中的结果就是出动率几乎是他们的接近三倍……”

  “飞机的雷达是我要重点强调的部分,它在中高空对干净空域的探测距离相比苏27略逊一筹,但是在5000米以下的下视能力要强得多,并且对于地杂波和海杂波也有更好地过滤能力,电科集团的驻场工程师和我介绍过,这是因为应用了一种全新的滤波算法……总之,这一点对于海军航空兵的同志们应该更有意义……”

  “由于霹雳11尺寸过大的弹翼,它在中低空的射程表现不佳,但进入1.5万米高度以上之后,优势就会体现出来,这一点在我和师参谋长陈家亮同志击落三倍音速中队米格25的作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炜再次转头看向旁边的唐一平。

  虽然刚才就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有了猜测,但真到了别人亲口说出来的时候,那感觉还是完全不同。

  而且打下来的还是米格25。

  这个型号的传奇程度无需赘言。

  海湾战争中面对绝对优势的联军空军,依然能来去如风,堪称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

  而这样的飞机被轻描淡写地击落,给王炜带来的震撼是绝对的。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家师长刚才的语气中全都是羡慕了。

  30多年来航空兵部队取得的第一个战果,可不是得羡慕么。

  ……

  郑良群的报告持续了大概一个小时时间。

  对于海航9师的4名飞行员来说,确实算得上获益匪浅。

  由于海军航空兵组织形式和演训资源方面的问题,他们在技战术水平方面相比空一师这样的空军拳头部队确实还有一定差距。

  更何况别人还有实战经验。

  报告结束之后,郑良群便先行离场,但整个会议并没有结束的意思。

  几分钟后,一名海军航空兵的领导站上讲台,看着下面缓缓开口道:

  “同志们,接下来,将由我来介绍本次多兵种联合演训的背景,以及基本情况。”

  “就在一个星期之前,英国海军宣布将会组建一个代号海浪97的任务组,以应对他们口中所谓的‘港岛有事’,并且还要和安南方面在南慈岛附近举行一次海空联合演习。”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讲话的少将一只手紧握成拳,在身前的桌子上重重敲了两下,

  同时,幕布上投出来的PPT也切换成了对海浪97舰队的情况介绍。

  包括一艘游轮和一艘航空母舰在内,总共34艘舰艇。

  对于这个年代的华夏海军来说,确实算是规模庞大。

  “五十年前,我们的前辈面对紫石英号毅然开火,结束了帝国列强对我们搞炮舰外交的历史。”

  “而现在,在这个万众瞩目的时间当口,更不能让英国人的图谋得逞!”

  “所以,按照上级的指示部署,这次,将由我们海军和空军两个军种合作,主要任务是预防这个海浪97任务组趁我们不备驶入港岛外围海域,顺便么,也可以给皇家海军一点颜色瞧瞧,让他们认清一下现实,那个日不落帝国,早就已经天黑了。”

  一句有些突然的玩笑总算让会场里面紧绷的气氛轻松了一些。

  “这座机场北边30公里远就是青海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海面的情况,今天把同志们从全国各地汇聚到这里,也是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专项特训。”

  “既然英国人管他们来挑事的舰队叫海浪97,那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这次任务的代号就叫做……筑堤行动!”

  为盟主【死跑龙套的】加更(2/5)

第314章 给英国人剃个头!

  对于王炜来说,这下一切就都解释的通了。

  被紧急要求转场到戈壁滩上的海军航空兵、连涂装都来不及换的伊尔78空中加油机、看上去像是隶属于特种机单位的“大鼻子”运8,以及主业是对海攻击的歼轰7……

  用来对付一支距离本土1500公里远的舰队属于再合适不过的配置了。

  唯一的问题是每个型号,尤其是作为对空主力的歼8C飞机数量比较少。

  这让他很难乐观得起来。

  以少打多已经算是华夏航空兵的传统了,王炜倒是不至于怕什么。

  只是高技术形态下的战争,很多时候不是他不怕就能解决问题。

  从刚刚在幕布上投出来的舰队配置看,皇家海军本次派出的舰队里面只有一艘卓越号轻型航空母舰,上面能搭载大约十几架海鹞FA.2战斗机。

  然而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一个难以被忽视的威胁,这种最新型的海鹞装备了蓝雌狐雷达和AIM120主动中距弹,尽管由于飞机本身糟糕的性能导致这个组合很难发挥出F15那样效果,但对于连半主动中距弹都还没铺开装备的华夏空军而言,优势毕竟还是存在的。

  尤其在当下的作战想定中,对方的舰队还处于守势。

  海鹞飞机作为进攻手段或许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是给舰队提供防空伞的任务还是可以完成。

  依靠探测距离更远的雷达和更好的飞行性能,半主动弹打主动弹倒不是完全没得打,但这一切的基础是数量不能落于下风。

  1997年这会,空军的苏27妥善率低的离谱并且仍然不具备转场能力,更何况跨军种合作对于华夏来说还属于几乎全新的课题,进行一些空中加油之类简单的配合还要,真要让战斗机之间打配合那还指不定要出什么乱子。

  所以如果要以海军航空兵作为这次筑堤行动的主力,那么能够拿来制空的大概就只有他们这4架飞机……

  “唯一的解决方法大概是从高空切入?”

  王炜在面前的笔记本上简单地画了一个战术示意图。

  虽然目前还只是个上尉,但他平时就很乐意琢磨一些更高级指挥员才会去思考的问题。

  从双方装备的优势性能区间来看,如果他们从2万米以上进入战场,然后下降高度进行一次模拟攻击再返航,确实可以让对手毫无办法——带弹状态下的海鹞几乎没办法爬升到1.2万米以上,而任何空空导弹都不可能弥补将近1万米的高度差。

  只不过用无法挂载反舰导弹的歼8C这样搞,所带来的实际威胁其实不高就是了。

  而就在王炜的头脑风暴陷入僵局时,讲台上的指挥员总算讲到了具体的作战计划部分。

  “上级的指示中,并没有具体说明要我们如何对付这支舰队,那么,我的理解就是,除了不能开火以外,什么都能做。”

  “所以,我们的计划是,学习一下红海军航空兵的先进经验,让战斗机编队通过超低空飞行的方式,直接给英国人的航母剃个头!”

  一句话,让王炜手中的笔尖直接划破纸面,在下面一张纸上留下了一道黑色印记。

  “艹……”

  很好,非常狂野的想法。

  刚刚还想着要高空进场的王炜有些尴尬地心想。

  所谓剃头,就是从非常低的高度快速掠过,可以带给人很强的压迫感。

  不过即便是苏联人,也不是总能突破舰队防御成功做到这一步。

  “英国和安南进行演习的区域,距离琼省的陵水机场有1470公里,考虑到我们需要在后半程保持低飞,并且有可能在对方舰队上空与其周旋一段时间,所以需要空军的同志们在这里建立一个空中加油区。”

  教鞭指向了地图上一个位于琼省南部大约650公里的长条形区域.

  空中加油区。

  在过去,这是王炜只有在描述外军作战的书上才看到过的名词。

  现在竟然出现在了他们自己的任务简报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