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廿二
但只要出口,必有十足把握。
很快,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结论就形成了正式的技术报告,并被迅速上报。
随后,又成为了后续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核心出发点。
一星期后,华夏核工业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
基于重大技术突破与供应链保障,全球首个吉瓦级商用聚变发电示范堆“聚能一号”,确认将于2018年年底前正式建成并投入并网发电。
全球能源界瞬间为之剧震!
这远比之前胡守智那番发言带来的冲击更为具体和猛烈。
因为它给出了一个清晰无比、并且可以说是近在眼前的时间表。
然而,这仍然只是个开始。
紧跟在“聚能一号”时间表发布之后几分钟,华夏方面再次投下了一颗威力更甚的战略级“炸弹”。
工建委联合华夏核工业集团、核工业建设集团共同发布《聚变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白皮书》,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启动建设总装机容量超过15GW的聚变发电设施集群,旨在彻底扭转能源结构,并打造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基地。
此外,为促进区域能源合作与绿色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正在与人民银行紧密合作,计划推出一种以离岸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并绑定长期稳定电力使用权的跨国电力贸易协议框架,该计划被命名为“稳定电力联盟”。
华夏方面承诺,将为联盟内的成员国提供绿色、稳定、充足且价格极具竞争力的电力资源供应,并维护联盟成员国在协议框架内的基本用电安全。
消息一出,全球政治经济学界的分析者们立刻嗅到了远比聚变技术本身更为深远,也更为危险的意味。
所谓“稳定电力联盟”绝非简单的电力出口贸易,而是要将电力直接作为货币的锚定物和价值支撑。
一旦成功,将从根源上削弱、甚至彻底摧毁现行的美元金融体系。
而这,才是华夏对于此前“SWIFT威胁”一事的真正反击!
第1705章 不存在悬念的竞赛
“稳定电力联盟”框架协议的提出,打了全世界几乎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实际上,在华夏方面逐渐占据了科技、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优势之后,很多人都已经预见到了,太平洋两岸之间斗争的下一个重点,必定会发生在金融和国际影响力方面。
不过,大部分评估都认为,华夏方面会采取“逐渐蚕食”的策略,就像他们在过去二十年里所做的那样。
尤其之前“SWIFT威胁事件”的不了了之,似乎说明双方都无意在这个阶段就发生短兵相接,更是加深了外界对上述猜测的确信程度。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华夏方面直接憋出来了个大招。
虽然电力作为货币锚定物存在着一定的先天缺陷,例如难以长距离输送,但作为一种区域性解决方案却是再合适不过。
尤其最近几年里,华夏周边,尤其是南部和东南部的一系列东盟国家都通过融入华夏采用了发展起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制造业体系,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滞后,他们几乎都面临严重的电力匮乏问题。
而加入这个“稳定电力联盟”、接入空前强大的国家电网,或是未来规划的区域性智能电网,正是一个技术和经济上完全可行的方案。
况且,华夏在发电和输电两个方面都已经实现了遥遥领先,未来完全可以靠输出电力系统解决方案,甚至是建造浮动聚变电站来扩展这一联盟的范围。
更巧妙的地方在于,石油作为直接燃料和化工原料的地位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明显影响。
也就是说,这一联盟对于产油国的损害并不大,但却是对石油-美元金融体系的一次将军。
用英国《金融时报》一针见血的评论来说:
华夏人通过一次巧妙的操作,兑现了他们此前许下的诺言——让美国被世界孤立,他们并未直接攻击美元体系,而是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更有吸引力、更面向未来的价值储存和交易媒介选择——稳定、清洁且绑定实物使用权的电力。
而作为被将军的一方,华盛顿方面几乎立刻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两个月前“SWIFT威胁”的惨淡收场,已充分暴露了其金融武器的钝化。
全球经济深度嵌套于“华夏制造”的现实,使得任何试图将华夏排除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的行动都无异于经济自杀,根本无法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如今,“稳定电力联盟”的推出更是釜底抽薪,让美元赖以生存的锚定基础出现了动摇。
曾经惯用的金融大棒,如今却显得苍白无力且风险巨大。
留给华盛顿的选择,似乎只剩下一条险峻的窄路:
在金融战场节节败退之际,必须在技术战场上夺回决定性优势。
也就是赶在华夏之前,率先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并网发电,由此抵消华夏方面在发电和输电技术领域的领先。
而这千斤重担,自然无可避免地落在了Helion Energy公司的肩上。
并且,从更高的历史维度来看,人类未来五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发展格局,都将极大地取决于这家成立尚不足十年的私营企业,能否在接下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技术竞赛中创造奇迹……
《金融时报》的预判迅速成为现实。
就在《白皮书》发布的第二天,参议院以94:6的悬殊比例通过了《新时代能源法案》,其核心内容正是向以Helion Energy为首的数家聚变研发企业提供总额高达450亿美元的直接资金注入,同时还要求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等机构必须无条件向这些企业开提供“全方位、无保留”的技术与人力支持。
此外,法案甚至包含紧急征用权条款,允许在必要时为聚变项目调用国家战略储备物资。
Helion Energy公司创始人大卫·特莱随后也公开宣布,他们将加快“猎户座”计划的推进速度,计划在不超过15个月的时间里建成完工并实现商业发电——
15个月。
这一时间表显然是在针对华夏此前提出的18个月目标。
特莱的宣言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也透露出巨大的压力与风险。
太平洋两岸围绕人类终极能源的掌控权,似乎又一次进入了令人窒息的竞速模式。
全球的目光聚焦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科技豪赌上,空气中弥漫着“赢家通吃”的紧张气息。
然而实际上,这场竞赛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任何悬念。
因为18个月,根本就不是常浩南的极限……
……
时间悄然滑过大半个年头。
辽西大地上,秋末的寒风已颇具凛冽之势。
随着螺旋桨撕裂空气的声音传来,一架直12VIP型直升机的身影缓缓出现在天边。
而在它周围不远处,还有另外三架体型稍小的武装直升机,形成了一个Y字形的护航队列。
直升机编队在“聚能一号”示范堆施工现场上空缓缓下降高度,然后开始绕着已初具规模的电厂主体结构低空盘旋。
直12的客舱内,胡长贵额头紧贴着的舷窗玻璃,向坐在对面的常浩南进行汇报:
“常院士,我们采取了主体结构和配套设施并行施工的方案,目前项目整体进度符合预期,甚至略有超前,您看。”
沿着他伸手指向的位置看去,核岛建筑的拱形安全壳已然准备就绪,在阳光下反射着灰白色的光泽。
周围庞大的附属建筑群和基础设施网络如众星拱月般铺展开来,场面蔚为壮观。
“核岛建筑的主体建设工作已经完成,只等设备到位就可以开始一次屏蔽体浇筑和安全壳整体吊装,目前主要的剩余工程量集中在电网切换枢纽,还有办公和生活区的内部装修,这部分预计还需要一到两个月收尾,但肯定不会影响到示范堆本体的安装与调试总周期。”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片刻。
待直升机绕过180°,舷窗朝向另外一个方向时才继续道:
“至于您之前提到的军民两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也按照北方战区提出的方案完成施工并通过了验收,主要包括一条复线战备铁路、一条双向四车道,可以直接承受挂胶履带行驶的二级公路,还有一些电站内部的防冲击墙和隐蔽设施。”
常浩南注意到,进入电站区域的道路被刻意设计为之字形,中间还有厚重的混凝土矮墙作为障碍。
任何车辆在这一段路上都很难以超过30km/h的速度行驶。
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胡总,你们进度把控得很好,比我们内部预期的基准计划还略有提前……辛苦了。”
胡长贵连忙摆手:“常院士过奖了,这都是我们份内之事,哪能说什么辛苦……”
“再者说实话,聚变堆没有传统裂变堆那么复杂的应急冷却系统和巨大的安全壳压力要求,辐射防护的重点也不同,土建结构设计就没那么复杂……总之从我们土木工程的角度看,聚变电站的建造难度反而小于那些常规核电站。”
他之所以说这些,本意只是在领导面前例行谦虚一下。
但说到后面,反而动了几分真感情:
“要我说啊,真正困难的部分,还得是核工业建设集团那边负责的示范堆堆芯本身……就自打示范堆立项到现在这一年多的功夫,我看雷院士头发都比过去白了不少。”
胡长贵口中的雷院士自然是指雷文成,核工业建设集团的总工程师。
负责示范堆本身,以及堆芯最核心部分的生产和建造任务。
不过么……
其实雷文成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少说有七八成都是常浩南带过去的。
所以后者只好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两声,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
短暂的沉默过后,常浩南从旁边拿起机内通话器:
“我是01,地面情况清晰,可以准备降落。”
第1706章 风险防备
几分钟后,四架直升机依次降落在电厂区域外围一处预先硬化的临时起降坪上。
旋翼卷起的狂风逐渐平息,常浩南拉开机舱侧门,率先跳下飞机。
地面上,一行人员早已等候在此,准备迎接项目总负责人的检查。
而在人群当中,除了示范堆未来的运行主任王龙,以及几名施工现场的主要负责人外,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是一位身着最新式迷彩服的高级军官。
此人身材挺拔、气质精干,在一群戴着安全帽的工程技术人员中显得格外突出。
见常浩南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并略有停留,对方干脆主动上前一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地自我介绍道:
“报告常院士!我是北方战区副参谋长沈曦亭,奉命负责‘聚能一号’项目周边区域的警戒防御与安全保卫工作!”
常浩南当然一早就知道北方战区会为示范堆项目提供保护的事情。
但一方面是出于避嫌,另一方面毕竟也不是专业的指挥人员,总之他很少过问具体的军事部署情况。
所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沈副参谋长。
常浩南上下打量了一下对方,回以礼节性的点头:“沈参谋长,辛苦了。同志们都辛苦了。”
沈曦亭下意识准备做出“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回答,但还没等开口,就被常浩南继续抢先:
“当前的局势大家都很清楚,很快就将会是我们和对手之间的决战时刻……而且,我可以非常笃定地保证,在这场科技竞赛中获胜的,一定会是我们华夏。”
后者稍作停顿,目光扫过面前的一众人群,接着又继续道:
“但也正因如此,我们越是接近胜利,对手采取极端手段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为聚变示范堆提供100%的安全保障,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有任何防守死角。”
其实常浩南整这么一出,单纯就是为了享受一下作出指示的感觉。
但沈曦亭倒是一脸严肃地再次敬了个礼:
“请常院士放心!战区首长对此早有充分认识,已经做出了最高级别的动员部署和最充分的思想准备!”
说完,他侧身从旁边一名上校手中接过一台军用平板电脑,快速点亮屏幕,并调出了一幅加密的三维电子地图。
“常院士,这是整个辽西战区及示范堆周边的综合防御态势图。”沈曦亭将平板放在常浩南面前,然后用手指放大图上的几个关键区域。
屏幕上清晰显示出了几个代表不同防空单位的兵棋标识。
“部署在这里的,是一个从陆军和空军中抽调组建的混成防空旅,同时装备红旗-19高空末端反导拦截系统、红旗-9B远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以及红旗-17AE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三者高低搭配,形成梯次拦截网,可独立、有效应对从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各类巡航导弹、战机、直升机,直至低空突防的小型无人机、巡飞弹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空中威胁,覆盖范围从超低空到临近空间。”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指向更外围的区域:
“同时,我的指挥部可以通过战区数据链与部署在辽北、蒙东的反导预警拦截网络实时联通,包括大型相控阵预警雷达和红旗26战略反导拦截阵地,只要监测到洲际弹道导弹威胁的存在,就能在其飞行中段获得预警信息,并至少组织起两轮高概率的有效拦截。”
饶是常浩南见惯了大场面,也被屏幕上堪称“铜墙铁壁”的配置规格所震惊。
华夏的新一代防空反导武器,或多或少都跟火炬实验室和航空动力集团存在关联。
因此,他非常清楚眼前这些装备的性能边界在哪里。
于是半开玩笑地评价道:“看起来,也就只剩下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可能对我们造成威胁了”。
终于,沈曦亭脸上第一次露出笑容。
“确实如此。”他伸手扶了扶钢盔边沿,“可惜美国人没有……他们的盟友也没有。”
谈到这个话题,周围顿时弥漫起了一股快活的空气。
常浩南闻言也是一笑,轻轻“嗯”了一声,表示认可:“那倒也是。”
沈曦亭随即又在平板上切换了图层,显示出另一组部署标识。
“这是负责地面安全警戒的部队,”他继续介绍,“一个加强编制的副师级PAP支队,下辖七个作战大队和一个工化(工程与防化)大队,负责电站外围地面警戒、要地守卫和反渗透、反破坏任务。”
说到这里,他抬手看了看腕表:
上一篇: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