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廿二
“部长,现实是在高超音速武器这个决定未来战争规则的关键领域,美国已经失去了领先地位,甚至可以说…落后了。”
普拉巴卡尔身体微微前倾,加重了语气:
“国会、媒体,乃至国民,都在质疑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巨额投入和迟迟不见的成果,巨大的压力就在眼前。”
她稍微停顿了一下让话语的分量充分沉淀: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一场成功的、公开的、能够展示美国具备高超音速打击能力的飞行试验,一场能够提振信心、并为后续更先进项目争取时间和预算的‘胜利’!”
伍德鲁夫也跟着趁热打铁:
“而火箭动力+双锥体构型,是当前技术成熟度最高、风险最低、能够最快实现成功试射的方案,也是我们在紧迫时间窗口下的最优解……为了尽快拿出‘能飞、能打、能命中’的实物,我们必须……灵活变通。”
盖茨沉默了。
他靠在椅背上,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虽然并不情愿,但在最初的愤怒过后,他也必须承认,对方说的很有道理。
实际上需要成绩的远不止普拉巴卡尔和伍德鲁夫二人。
也包括整个国防部。
半晌,盖茨重新戴上眼镜,再次翻开那份HMMS报告,直接跳到了后面的评估部分。
“射程……约900公里?”
这个射程在广阔的太平洋战场,战术价值相当有限。
此外他还注意到,表格下方是一辆3D渲染出来的小型发射车。
盖茨锐利的目光再次投向伍德鲁夫:
“陶德,《中导条约》明确禁止我们发展和部署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之间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你打算如何规避这个问题?”
伍德鲁夫早有准备,立刻回答:
“部长先生,HMMS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多种部署方式……虽然它具备陆基机动发射的潜力,但在测试阶段乃至初期部署构想中,我们将明确将其定位为一种空射武器系统。”
实际上,到了2010年左右,中导条约的存在已经岌岌可危。
不止一条情报显示,俄军装备的9K720导弹系统甚至无需改动任何硬件,只要调整发射诸元就能达到750km或更远的射程。
而美国方面也在找机会彻底推翻这份协定,以对抗华夏日益提高的中导威胁。
“空射?”盖茨追问,“由什么平台携带?B-52?还是B-1B?”
“目前计划由F-15战斗机挂载发射。”伍德鲁夫解释道。
“F-15?”盖茨显得有些意外,“为什么是它?”
“HMMS的尺寸和重量经过优化设计,F-15的机腹挂点足以胜任。”伍德鲁夫肯定地回答,“关键在于,F-15是目前我军现役战斗机中,唯一能稳定地将导弹加速到1.5马赫以上、并爬升到理想发射高度的平台……”
紧接着,他指向报告中的一张图表:
“只有这样,HMMS的射程才能拓展至1300公里以上,也就拥有了实质性的防区外打击能力,战略价值显著提升。”
实际上,在制订发射方案的时候,‘海龙’项目团队一度羡慕过笨重但足够巨大的米格31截击机。
盖茨的目光在报告和伍德鲁夫之间来回移动。
F-15作为发射平台,虽然不如隐身战机理想,但确实解决了载机速度和条约限制这两个棘手问题。
1300公里的空射射程,也在任何防空武器,甚至绝大多数战斗机的打击范围之外。
办公室内再次陷入沉默。
普拉巴卡尔和伍德鲁夫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国防部长的最终决断。
这不仅仅关乎HMMS项目的生死,更关乎五角大楼在高超音速领域能否挽回颜面。
终于,盖茨眼神微变,仿佛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好吧,伍德鲁夫主任。我理解当前的战略压力和技术现实。”他抬起头,目光恢复了平日的沉稳,“HMMS项目,按计划推进,准备试射。”
伍德鲁夫和普拉巴卡尔心中同时一松。
但盖茨紧接着加重语气:“不过,这次的飞行测试,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美军,尤其是我们五角大楼,再也承受不起一次公开的、耻辱性的技术失败了。
“明白,部长先生!”伍德鲁夫立刻挺直腰板,郑重承诺,“我们一定确保测试成功。”
盖茨挥了挥手略显疲惫:“去执行吧。我需要看到一份详细的测试方案。”
“是!”伍德鲁夫和普拉巴卡尔起身敬礼,转身离开了气氛沉重的办公室。
厚重的橡木门在身后关上,走廊里相对明亮的灯光让两人都下意识地眯了下眼。
走出几步,远离了部长办公室的警卫视线范围,普拉巴卡尔停下脚步,转身叫住了伍德鲁夫:“陶德。”
伍德鲁夫转过身:“埃尔蒂女士?”
普拉巴卡尔压低了声音:
“我要你诚实地告诉我,抛开一切场面话,HMMS的试飞,你真的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成功么?”
伍德鲁夫耸了耸肩,坦诚地回答:“实际上,推进剂的最终配方还在根据最后一次地面点火试验的数据进行微调,以确保燃烧的稳定性和比冲达到最优……”
看到普拉巴卡尔眼中瞬间升起的紧张,伍德鲁夫立刻补充道:
“放心,火箭发动机技术是我们最成熟、最可靠的领域,有着几十年深厚的积累。双锥体气动构型更是经过了无数次风洞验证和实际飞行考验……至少可以保证下限。”
他摊开手,比划了一个抛物线:“总之无论如何,HMMS都能保证飞完全程并命中目标,而不会像X-51A那样,因为无法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或者达不到临界飞行条件而在空中失控、解体。”
普拉巴卡尔一直紧绷的肩膀终于微微松弛下来。
“那就好。”她松了口气,“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底线。只要能飞起来,能命中,哪怕速度差一点,我们都有操作空间。”
她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意味:
“我已经和负责数据判读的独立评估办公室负责人提前沟通过了,只要导弹的速度能够接近5马赫的门槛线,雷达就会将其认定为‘成功突破高超音速门槛’……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伍德鲁夫当然明白。
在巨大压力下,对“成功”的定义进行一点点技术性的、可解释的放宽,是官僚体系生存的智慧。
“我完全理解。”他立刻点头。
但紧接着,又提出了一个关键要求:
“为了确保这次测试的绝对安全和顺利,不发生任何……意外干扰,我建议将首次飞行测试安排在内陆的犹他测试与训练场进行。”
普拉巴卡尔心领神会:
“放心,我会和联邦航空管理局,还有北美防空司令部联系,协调进行空域管制。”
第1593章 “驺虞”原型机
一个月后。
怀柔科学城,风洞试验中心。
作为全华夏最顶级、也是保密程度最高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基地之一,这里的常驻工作人员数量并不多,且日常都处在半封闭状态下,因此一般都较为清净。
只有在密集转运设备物料等少数情况下,才会有较多车辆往来,而且也多数都是货车。
然而这一天试验中心的气氛却比往常热闹许多。
从晨曦初露开始,便有十几辆车陆续抵达中心主楼前面的小广场。
林林总总,足足下来了四五十号人。
虽然着装全都平平无奇,周围也没什么绚丽的盆栽彩绘和标语,但是从举手投足间的神态,以及其中有大约一半都像秘书或者警卫的阵势来看,今天的场面恐怕小不了。
实际上,这是华夏高超音速武器研制项目组进行的一次阶段性汇报。
但即便是参会人员,大多数也没有得到更详细的信息。
当然,没通知,不代表没猜测。
华夏的双锥体和滑翔式高超音速武器都已经结束技术探索阶段,转由航天科工集团负责后续的具体型号研发,不太可能再由风洞试验中心做什么进度汇报。
所以,大概率是高超音速技术路线中最后、也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吸气式高超音速飞行器,取得了某种形式的突破。
……
郑良群到的不算晚但是跟装备发展中心的张新平主任在外面聊了一会天,所以当他们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多数姓名牌后面都已经坐好了对应的参会者。
二人的位置都在第一排,空在那里非常显眼。
不过,就在郑良群快步往会议席走去准备入座时,视线却捕捉到讲台旁边给乙方准备的长条桌上,并没有项目总师常浩南的名牌。
位于最中间的就是两名副总师,刑牧春和姜宗霖,还有一位后面才被调上来,负责接替姜宗霖工作的李敏。
郑良群又瞄了眼下面的听众席。
发现位于前排最中间的是总装备部的负责人,左右两边则分别是张新平和他自己,同样看不见常浩南的名字。
他抬手看了眼时间,发现距离报告会开始还有几分钟。
犹豫片刻之后,他干脆来到讲台旁边,找上了相对熟络的刑牧春。
“老刑。”他低声开口,“常院士呢?怎么没见名牌?”
刑牧春这会儿正在调试PPT,转过头才发现身后站着个人,又定睛一看,发现是郑良群。
“哦,本来计划是由常总亲自担任主讲人的。”他放下翻页笔,回答道,“但上周突然接到通知,说是今天有个更重要的会议,所以只能我来上台了。”
姜宗霖是风洞专家而李敏则是半路才接手总体工作。
所以常浩南不在的时候,基本就是由刑牧春主持日常工作。
“郑参谋长放心,”他以为郑良群是担心报告的效果,于是宽慰道,“讲稿和PPT全都经过常总亲自审核,汇报内容不会有任何变化。”
实际上,郑良群本来也不怎么担心汇报的事情。
毕竟今天并不涉及到任何决策,别说刑牧春一个副总师,就算来个普通高工也没什么区别。
他只是觉得有些奇怪而已。
于是再次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听众阵容。
四总部之一的一把手亲自出席,加上两个军兵种代表。
要说比这个场合更重要、规格更高的……
那恐怕就要涉及到最高决策层了。
想到这里,他决定不再多问,随后留下了一句“辛苦”,便转身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汇报很快开始。
现场出席的二十多个人都不是第一次接触高超音速武器项目,所以刑牧春也直接省去了冗长的背景介绍环节,直接从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领域所取得的理论突破开始。
“在常浩南院士的带领下,项目组于一年半前,已经在理论上彻底攻克了冲压发动机在亚燃与超燃模态之间稳定、高效、可逆转换的核心难题。”
刑牧春的声音沉稳有力,伴随着PPT上复杂公式与流场模拟图的切换,最后停留在一张极具冲击力的照片上。
然而,所有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它那异常夸张的长径比上。
“各位看到的额外长度属于配套的磁流体发电装置,为冲压发动机提供辅助电力支持。”刑牧春适时解释道,“当然,如果选择使用高性能电池组供电,这部分可以移除,恢复其更为紧凑的形态,大约4.75米左右。”
台下的郑良群听到这里,笔尖在笔记本上轻轻一顿。
他不懂具体技术,但对方的说法似乎非常奇怪。
无论如何,高性能电池组都应该是供电首选才对。
但他没有打断,只是将这个疑问暂时按下。
刑牧春的激光笔随即指向屏幕上一条“凸”字形曲线:
“截至去年7月‘凌霄-1’已经在模拟条件下成功完成了从1马赫至14马赫启动和工作测试。”
他特意强调了“模拟条件”几个字:
“测试结果表明,在马赫数1.6至12.5的区间内,发动机均能保持可用的工作效率。其性能最优区间可在5.5至9马赫之间灵活调整,以适配不同的飞行器前体设计……”
“这……这性能指标已经非常接近实用要求了吧?”
听众席中,一位专家忍不住低声插话。
因为大家都穿着便装,姓名牌的位置又低,郑良群一时间有点认不出对方是谁。
不过,这句的话却道出了在场许多人的心声,会场内响起一阵轻微的赞同低语。
上一篇: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